導致加盟連鎖失敗的10大原因
4。加盟之前沒訪問過總公司,也未見過總部負責人。當時提出希望到總公司參觀的意愿,雖然對方沒有拒絕,但是卻以距離遙遠,時間和金錢上都不經濟作擋箭牌。直到加盟后,聽其他的加盟者提起,才知原來總公司因陋就簡,早知如此就不會如此貿然加盟了。
5。與總公司老板一次也沒見過面、談過話。雖曾提出要求,但被推托說,由于公司目前全國各地在招募加盟店,忙得老板全國到處奔波,反正以后遲早會碰面的。結果是,開業的那一天,老板終于出現了,匆匆露個臉就走,和他談了一些,才發覺老板是個沒有什么理想、抱負的人,實際上,最多只是一個投機者。
許多加盟者在簽訂契約之前,或因為契約條件較為有利,或因為害怕被人捷足先登,或認為早加盟可以節省加盟金,在契約內容未完全搞清楚,或因為契約內容太繁雜而懶于了解,就貿然在契約上簽字蓋章,因而失敗大有人在。
雖然是加盟店的老板,卻不愿親自經營。花錢雇人當店長,給的薪水不高,卻又希望這位店長能從早到晚為你賣命。另外,自己不做相當的投入,營業成績不佳卻怪罪總部指導不力,沒有什么實際的訣竅和辦法,完全一副“我倒霉、逼人不淑”的模樣。
事實上,加盟店和總部是命運共同體,事業成功需雙方都付出相當的努力。假如加盟者以為自己是出錢投資的老板,就蹺起二郎腿,等著總部賺錢給你,就未免過于太真。
“同行競爭店已經在本區出現,總部卻一點對策沒有”;“立地環境已經改變,但總部卻沒教給一點應對之道”。不錯,客觀環境改變了,但你是否也及時跟總部反映,同時加上你的觀察意見呢?自己不做相對的努力,往往注定要失敗。
連鎖總部提供給加盟店的“加盟營運組合”,并不像一般的專利那樣受到法律的保護,因此,很難和價值感聯系在一起。也就是說,總部提供的店名、產品以及顧客的信賴感等,很難有個標準尺度來衡量。整個連鎖體系的力量和訣竅,很難在第一線的店鋪現場用肉眼看到。而支持事業成功背后的加盟營運組合,其功效也難以認定。很多加盟者都犯了這樣的錯誤:雖然在開店之初得到了總部的許多幫助,但由于當時拼命工作而忽略了這一點,一旦業績穩定,就總認為是自己努力的成果,對于總部所謂的秘訣和實際指導,早已拋到腦后,認為沒有總部也可以,靠自己的力量就足夠了。于是對總部的指導不愿接受,對總部的命令不愿執行,對總部的促銷計劃不予配合。由于過于自信,加盟店逐漸遠離總部而招致了失敗。
加盟者開店之初,按照總部的指導拼命地工作,事業蒸蒸日上,最初投入的資金都得以收回,于是志自得滿,開始找尋其他賺錢的機會。不幸的是新的事業由于未摸到竅門,以致嫌來的錢統統賠進去,原來的門店也由于無法兩面兼顧而導致業績下降,最終由于資金無法周轉而失敗。
有些加盟者以前是上班族,“多年媳婦熬成婆”,總認為這下自己當老板,就必須擺出老板的威風,對于每一位員工的工作,總要婆婆媽媽地予以干涉,而不懂得授權,致使員工情緒低落,影響經營業績。
有些加盟者一旦熟悉了整個商店的運作,就會覺得總部的若干作業規定不盡合理,假如是基于善意而向總部提出,總部也會樂于接受。但假如是自作主張就會出現問題。非常是在銷售的商品在自家店內加工制造的情況下,假如是改變制造的方法,或是更改加工的時間,或是調換作業的順序,以致總部的種種規定都不予在意或不予執行,那么加盟店實際上已失去了總部的支援,成為孤軍奮戰了。
總部的種種作業規定,一定有其強勢特色,擅自更改就喪失了它的特色,尤其品質方面更是如此。品質一旦不穩定,特色一旦喪失,顧客是很敏感的,慢慢地就會遠離而去。
加盟連鎖事業最先一定得到另一半的同意和支持,假如能獲得包括父母妻子兒女的全家族同意,那就更好,因為一旦有事,這些人都是你的后援部隊,都將發揮“內助”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