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徹是怎么樣成為漢武帝(精選4篇)
劉徹是怎么樣成為漢武帝 篇1
要說和親給匈奴,自然是皇親國戚榜上有名。送個公主嫁到匈奴那邊,比起送個農家女子過去的作用要大得多。其實說白了,就是皇帝和家屬帶頭裝孫子,但是卻給老百姓把鍋背了。
統治者受委屈,為天下黎民百姓換得生存的土壤。
但是對于儒家的羊文化而言,相當于,領頭羊受辱了,那么群羊就必須感到加倍的恥辱,君為臣綱,臣就必須為君分憂才算得上忠義。倘若沒有這點思想覺悟,那就是“山野村夫,未蒙教化”。
做好一頭羊,是儒家的特色之一。
有一首小孩子都耳熟能詳的古詩: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這首詩說的是飛將軍李廣。但是李廣雖說是位萬古流芳的名將,善射,倘若翻翻他的個人簡歷你會發現,這是一名典型的被體制坑了一輩子而不得志的公務員。后來的他的孫子李凌因為存在投降問題,被升級到了意識形態和立場的高度,司馬遷替他聲援了幾聲,就被切了蛋蛋。
切司馬遷蛋蛋的主謀,就是漢武帝劉徹。
劉徹是怎么樣成為漢武帝 篇2
漢宣帝做起真天子之后,對劉賀的處置,是他給漢武帝晚年以來的政治斗爭所劃下的一個句號,宣告了這一階段政治斗爭的終結。對于劉賀來說,與皇帝和他原來的昌邑王相比,;韬钪皇且粋列侯,位階看起來好像很低,但須知在漢宣帝這次冊封之前,他是以罪囚的身份被霍光禁錮在昌邑國故宮里面,比起這樣的狀況,封侯已經是一種很優渥的禮遇。至于“;”這個侯國的名稱,只是沿用當地的地名,不能望文生義說它有什么貶義。常語云“士可殺,不可辱”,何況劉賀好歹還是個做過二十七天皇帝的人。漢宣帝冊封劉賀,更深的用意,是撫慰其他劉姓皇室成員對霍光長期專擅朝政的不滿,因而也就更不會刻意用侯國的名稱來侮辱劉賀了。
劉徹是怎么樣成為漢武帝 篇3
元鼎五年,漢武帝派遣了大批軍隊,對南越實施軍事打擊。前線戰事激烈,雖然漢朝軍隊實力上占據優勢,但士兵們不服南方水土,也蒙受了不小的損失。
這個時候的卜式,已經是當時一個諸侯國齊國的相,那是個不小的官。卜式就給漢武帝上書:“請父子與齊習船者,往死南越。”(《資治通鑒》卷二十)他愿意帶領自己的兒子,和齊國懂得怎么劃船的人一起趕赴南越前線,為國效力,甚至愿意死在那兒。;韬顒①R的命運,與漢武帝晚年的政治行為息息相關。
這主要是由于漢武帝有懲于衛太子施行巫蠱并起兵反叛,從而對所有成年的皇子都不放心;再加上他一味癡心于長生不老,以致儲位空缺,未能做出合理的安排。直到臨咽氣之前,才很匆忙地讓幼小的少子劉弗陵繼位,這就是后來的漢昭帝。
小皇帝年齡太小,當時只有八歲,這就給輔政大臣霍光專擅朝政提供了條件。盡管漢武帝本來精心設計了一個五人輔政團隊,讓這幾個人互相牽制,但由于皇權的機制本身是專制的,五臣共和也就必然地變成了霍光獨攬朝政的局面。
這樣,漢昭帝就成了霍光手中的傀儡。昭帝明白自己的地位,很聽擺弄,不過不知是不是與晚產了四個多月有關,他身體很不好,才二十二歲,年紀輕輕的就死去了,也沒有留下子嗣。霍光不學無術,膽子不大,從來沒想過像后來的王莽那樣名正言順地建立個霍家王朝,這就還需要另選個劉家人做傀儡。于是,就把劉賀從昌邑國請到了長安城未央宮。想不到劉賀腦子實在不太靈光,竟然發起狂來想要做真天子,還想動手收拾霍光,霍光只好先下手為強,將其廢為罪囚。
接下來重選的這位傀儡,也就是后來的漢宣帝,與漢武帝晚年的政治格局具有更直接的關系——他是衛太子嫡親的孫子。正因為祖父的反叛,使他少時歷經波折,洞明世事,不僅與霍光相安無事,還終于等來時機,一舉清除了霍家的勢力,使江山社稷重歸于漢家。
劉徹是怎么樣成為漢武帝 篇4
三次決定性的戰役,打的匈奴人遠遁,匈奴帝國開始走向衰落。為了保持絲綢之路的暢通無阻,漢武帝派李廣利遠征大宛,一路聲勢浩大,沿途小國紛紛歡迎,到了輪臺,閉城緊守。漢軍強攻數日,攻破城墻,屠了輪臺。后直襲大宛,破其外城,大宛統治集團內部終于發生內訌,大臣們殺死大宛王,表示臣服,從此大宛服屬西漢。后又破車師、樓蘭、龜茲、莎車等國。
游牧民族崇尚武力,他們永遠在武力的漩渦中盤旋;那些鼓吹民主的世界,永遠在追求自由的道路上爭論不休。沒有絕對的自由,也沒有絕對的公平,因為,人有私心。只有不斷完善的制度,才能壓抑人的欲望和動機。而漢武帝,創造了獨特的漢文化,他帶領一部分大漢子民從農耕中脫離出來,用鐵一樣的紀律,趕走了匈奴,保護了自己;他再帶領剩下的漢人,團結一致,形成了一股強大的農耕力量,而這種力量,就是華夏文明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