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十三 列傳第五十一
煬帝嗣位,歷太子洗馬、司朝謁者。以父免職,夔亦去官。后歷尚書職方郎、燕王司馬。遼東之役,以功拜朝散大夫。時帝方勤遠略,蠻夷來朝。帝謂宇文述、虞世基曰:"四夷率服,觀禮華夏,鴻臚之職,須歸令望。寧有多才藝美容儀,可接賓客者為之乎?"威以夔對。即日拜鴻臚少卿。其年,高昌王麹伯雅來朝,朝廷妻以公主。夔有雅望,令主婚。
其后延安、弘化等數郡盜賊屯結,詔夔巡關中。及突厥圍雁門,夔于鎮城東南為弩樓、車箱、獸圈,一夕而就。帝見善之。以功進位通議大夫。坐父事,除名。后會丁母憂,不勝哀,卒,時年四十九。
綽弟椿,字令欽。性廉慎,沈勇有決斷。魏正光中,關右賊亂,椿應募討之,授蕩寇將軍。以功累遷中散大夫,賜爵美陽子。大統初,拜鎮東將軍、金紫光祿大夫,賜姓賀蘭氏。后除帥都督,行弘農郡事。椿當官強濟,特為周文帝所知。
十四年,置當州鄉師,自非鄉望允當眾心者不得預焉。乃令驛追椿,領鄉兵。其年,破槃頭氏有功,除散騎常侍,加大都督。十六年,征隨郡。軍還,除武功郡守。既為本邑,以清儉自居,小大之政,必盡忠恕。進爵為侯,位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大都督。卒。子植嗣。
亮字景順,綽從兄也。祖稚,字天佑,位中書侍郎、玉門郡守。父祐,泰山郡守。
亮少通敏,博學好屬文,善章奏,與弟湛等皆著名西土,一家舉二秀才。亮初舉秀才,至洛陽,過河內常景。景深器之,而謂人曰:"秦中才學可以抗山東者,將此人乎"!魏齊王蕭寶夤引為參軍。寶夤遷大將軍,仍為之掾。寶夤雅相知重,凡有文檄謀議,皆以委之。尋行武功郡事,甚著聲績。寶夤作亂,以亮為黃門侍郎。亮善處人間,與物無忤。及寶夤敗,從之者多遇禍,唯亮獲全。及長孫承業、爾朱天光等西討,并以亮為郎中,專典文翰。賀拔岳為關西行臺,引亮為左丞,典機密。
魏孝武西遷,遷吏部郎中。大統二年,拜給事黃門侍郎,領中書舍人。魏文帝子宜都王式為秦州刺史,以亮為司馬。帝謂亮曰:"黃門侍郎豈可為秦州司馬?直以朕愛子出藩,故以心腹相委,勿以為恨。"臨辭,賜以御馬。八年,封臨涇縣子,除中書監,領著作,修國史。亮有機辯,善談笑。周文帝甚重之,有所籌議,率多會旨。記人之善,忘人之過,薦達后進,常如弗及,故當世敬慕。歷秘書監、大行臺尚書,出為岐州刺史。朝廷以其作牧本州,特給路車、鼓吹,先還其宅,并給騎士三千,列習儀,游鄉黨,經過故人,歡飲旬日,然后入州。世以為榮。十七年,征拜侍中,卒于位。贈本官。
亮少與從弟綽俱知名,然綽文章稍不逮亮,至于經畫進趣,亮又減之。故世稱二蘇焉。亮自大統以來,無歲不轉官,一年或至三遷。僉曰才至,不怪其速也。所著文筆數十篇,頗行于世。子師嗣,以亮名重于時,起家黃門侍郎。
亮弟湛,字景俊。少有志行,與亮俱著名西土。年二十余,舉秀才,除奉朝請,領侍御史,加員外散騎侍郎。蕭寶夤西討,以湛為行臺郎中,深見委任。及寶夤將謀叛逆,湛時臥疾于家。寶夤乃令湛從母弟天水姜儉謂湛曰:"吾不能坐受死亡,今便為身計,不復作魏臣也。與卿死生榮辱,方當共之,故以相報。"湛聞之,舉聲大哭。儉遽止之曰:"何得便爾?"湛曰:"闔門百口,即時屠滅,云何不哭!"哭數十聲,徐謂儉曰:"為我白齊王,王本以窮而歸人,賴朝廷假王羽翼,遂得榮寵至此。既屬國步多虞,不能竭誠報德,豈可乘人間隙,便有問鼎之心乎!今魏德雖衰,天命未改,王之恩義,未洽于人,破亡之期,必不旋踵。蘇湛終不能以積世忠貞之基,一旦為王族滅也。"寶夤復令儉謂湛曰:"此是救命之計,不得不爾。"湛復曰:"凡舉大事,當得天下奇士。今但共長安博徒小兒輩為此計,豈有辦哉?湛不忍見荊棘生王戶庭也。愿賜骸骨還舊里,庶歸全地下,無愧先人。"寶夤素重之,知必不為已用,遂聽還武功。寶夤后果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