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九十上 列傳第一百四十
勃恃才傲物,為同僚所嫉。有官奴曹達犯罪,勃匿之,又懼事泄,乃殺達以塞口。事發,當誅,會赦除名。時勃父福畤為雍州司戶參軍,坐勃左遷交趾令。上元二年,勃往交趾省父,道出江中,為《采蓮賦》以見意,其辭甚美。渡南海,墮水而卒,時年二十八。
苾,弱冠進士登第,累除太子典膳丞。長壽中,擢為鳳閣舍人。時壽春王成器、衡陽王成義等五王初出閣,同日授冊。有司撰儀注,忘載冊文。及百僚在列,方知闕禮,宰相相顧失色。苾立召書吏五人,各令執筆,口占分寫,一時俱畢。詞理典贍,人皆嘆服。尋加弘文館學士,兼知天官侍郎。苾頗任權勢,交結非類。萬歲通天二年,綦連耀謀逆事泄,閟坐與耀善,并弟閟并伏誅。
閟累官至涇州刺史。神龍初,有詔追復苾、閟官位。
福畤,天后朝以子貴,累轉澤州長史,卒。
初,吏部侍郎裴行儉典選,有知人之鑒,見苾與蘇味道,謂人曰:"二子亦當掌銓衡之任。"李敬玄尤重楊炯、盧照鄰、駱賓王與勃等四人,必當顯貴。行儉曰:"士之致遠,先器識而后文藝。勃等雖有文才,而浮躁淺露,豈享爵祿之器耶!楊子沉靜,應至令長,余得令終為幸。"果如其言。
勃文章邁捷,下筆則成,尤好著書。撰《周易發揮》五卷,及《次論》等書數部。勃亡后,并多遺失。有文集三十卷。勃聰警絕眾,于推步歷算尤精,嘗作《大唐千歲歷》,言唐德靈長千年,不合承周、隋短祚。其論大旨云:"以土王者,五十代而一千年;金王者,四十九代而九百年;水王者,二十代而六百年;木王者,三十代而八百年;火王者,二十代而七百年。此天地之常期,符歷之數也。自黃帝至漢,并是五運真主。五行已遍,土運復歸,唐德承之,宜矣!魏、晉至于周、隋,咸非正統,五行之沴氣也,故不可承之。"大率如此。
駱賓王,婺州義烏人。少善屬文,尤妙于五言詩,嘗作《帝京篇》,當時以為絕唱。然落魄無行,好與博徒游。高宗末,為長安主簿。坐贓,左遷臨海丞,怏怏失志,棄官而去。文明中,與徐敬業于揚州作亂。敬業軍中書檄,皆賓王之詞也。敬業敗,伏誅,文多散失。則天素重其文,遣使求之。有兗州人郄云卿集成十卷,盛傳于世。
鄧玄挺,雍州藍田人。少善屬文,累遷左史。坐與上官儀善,出為頓丘令。有善政,璽書勞問。累授中書舍人。性俊辨,機捷過人,每有嘲謔,朝廷稱為口實。則天臨朝,遷吏部侍郎,既不稱職,甚為時談所鄙。又患消渴之疾,選人目為"鄧渴",為榜于衢路。自有唐已來,掌選之失,未有如玄挺者。坐此左遷澧州刺史。在州復以善政聞,遷晉州刺史,召拜麟臺少監,重為天官侍郎,其失又甚于前。玄挺女為道王子諲妻,又與蔣王子煒相善。諲謀迎中宗于房陵,以問玄挺。煒又嘗謂玄挺曰:"欲作急計如何?"玄挺雖皆不答,而不以告。永昌元年得罪,下獄死。
《舊唐書》 後晉·劉昫等史籍選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