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六 志第六
會昌六年十月,太常禮院奏:"禘祫祝文稱號,穆宗皇帝、宣懿皇后韋氏、敬宗皇帝、文宗皇帝、武宗皇帝,緣從前序親親,以穆宗皇帝室稱為皇兄,未合禮文。得修撰官朱儔等狀稱:'禮敘尊尊,不敘親親。陛下于穆宗、敬宗、武宗三室祝文,恐須但稱嗣皇帝臣某昭告于某宗。'臣等同考禮經,于義為允。"從之。貞元十二年,祫祭太廟。近例,祫祭及親拜郊,皆令中使一人引伐國寶至壇所,所以昭示武功。至是上以伐國大事,中使引之非宜,乃令禮官一人,就內庫監領至太廟焉。
舊儀,高祖之廟,則開府儀同三司淮安王神通、禮部尚書河間王孝恭、陜東道大行臺右仆射鄖國公殷開山、吏部尚書渝國公劉政會配饗。太宗之廟,則司空梁國公房玄齡、尚書右仆射萊國公杜如晦、尚書左仆射申國公高士廉配饗。高宗之廟,則司空英國公李勣、尚書左仆射北平縣公張行成、中書令高唐縣公馬周配饗。中宗之廟,則侍中平陽郡王敬暉、侍中扶陽郡王桓彥范、中書令南陽郡王袁恕己配享。睿宗之廟,則太子太傅許國公蘇瑰、尚書左丞相徐國公劉幽求配饗。
天寶六載正月,詔:京城章懷、節愍、惠莊、惠文、惠宣太子,與隱太子、懿德太子同為一廟,呼為七太子廟,以便于祀享。太廟配饗功臣,高祖室加裴寂、劉文靜,太宗室加長孫無忌、李靖、杜如晦,高宗室加褚遂良、高季輔、劉仁軌,中宗室加狄仁杰、魏元忠、王同皎等十一人。大祭祀,骍犢減數。十載,太廟置內官。十一載閏三月,制:"自今已后,每月朔望日,宜令尚食造食,薦太廟,每室一牙盤,內官享薦。仍五日一開室門灑掃。"其后又有玄宗子靜德太子廟,肅宗子恭懿太子廟。孝敬廟在東京太廟院內,貞順皇后、讓皇帝廟在京中。余皆四時致祭。
《舊唐書》 後晉·劉昫等史籍選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