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百四十一 列傳一百二十八
戴衢亨,字蓮士,江西大庾人。父第元,由編修官太仆寺卿。衢亨年十七,舉於鄉(xiāng)。乾隆四十一年,召試,授內閣中書,充軍機章京。四十三年,成一甲一名進士,授翰林院修撰,典試湖北。叔父均元、兄心亨并居館職,迭任文衡,稱“西江四戴”。尋命仍直軍機。秋狝扈蹕,射狍以獻,高宗賜詩美之。累典江南、湖南鄉(xiāng)試,督山西、廣東學政,歷遷侍講學士。
嘉慶元年,授受禮成。凡大典撰擬文字,皆出其手。二年,命隨軍機大臣學習行走,以秩卑,特加三品卿銜。累遷禮部侍郎,調戶部。四年,仁宗始親政。衢亨以病乞假;假滿,兼署吏部侍郎。六年,擢兵部尚書,兼管順天府尹、戶部三庫。川、楚、陜教匪以次削平,以贊畫功,屢荷優(yōu)褒。七年,大功戡定,詔嘉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克盡忠悃,加太子少保,予云騎尉世職。九年,失察順天府書吏盜印,罷兼尹。十年,調戶部,兼直南書房,典會試。十二年,協(xié)辦大學士,兼翰林院掌院學士,典順天鄉(xiāng)試。十三年,偕大學士長麟視南河。時河事日敝,帝銳意整頓,中外臣工議不一,特命查勘籌議。衢亨叔均元方以總河謝病家居,許便道省視,遂與長麟三疏陳治河要義,斟酌緩急,停修毛城鋪滾水壩,復天然閘東山罅閘壩,以減黃濟運;於王營減壩西,增筑滾壩、石壩,普培沿河大堤,以淮、揚境內為尤急。云梯關外八灘以上,接筑雁翅堤以束水勢。高堰、山盱石堤加筑后戧土坡,為暫救目前之計,徐辦碎石坦坡以護石工。智、禮二壩加高石基四尺,以制宣泄。疏上,帝深韙之,命嗣后考覈河工以為標準。十四年,萬壽慶典,晉太子少師。
衢亨性清通,無聲色之好。朝退延接士大夫,言人人殊,不置可否,而朝廷設施,有見之數月數年之后者。柄政既久,仁宗推心任之。給事中花杰疏論長蘆欠課,衢亨方筦戶部,議下鹽政覈辦。杰乃劾衢亨與鹽商查有圻姻親,餽送往來,助營第宅,不免徇庇;又廷試閱卷,援引洪瑩為一甲一名,有交通情狀;薦周系英、王以銜、席煜、姚元之入南書房,與英和陰附結黨。衢亨疏辨,下廷臣察詢,命二阿哥監(jiān)視洪瑩覆寫試策,無誤,迭詔為衢亨湔雪;惟斥其令部員劉承澍在園寓具稿,致招物議,予薄譴,鐫級留任;坐杰污蔑,承澍漏泄,降黜有差。因調衢亨工部。復以凡部臣有直軍機者,遇交議,同官每向探意旨,事后輒相推諉,特諭申儆焉。十五年,拜體仁閣大學士,管理工部,兼掌翰林院如故。
十六年春,扈蹕五臺,至正定病,先回京。尋卒,年五十有七。溫詔優(yōu)恤,稱其謹飭清慎,實為國家得力大臣,親臨賜奠,贈太子太師,入祀賢良祠,謚文端。子嘉端,年甫十一,賜舉人,襲云騎尉。
戴均元,字修原。乾隆四十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遷御史,迭典江南、湖北鄉(xiāng)試,督四川、安徽學政。嘉慶三年,由安徽任滿還京,兄子衢亨先已超授軍機大臣,故事,大臣親屬任科道者,對品回避,均元例改六部員外郎,特命以鴻臚寺少卿候補。累擢工部侍郎。
八年,偕侍郎貢楚克紥布察視張秋運河及衡家樓決口工程。歷戶部、吏部侍郎。十年,南河黃流奪運,高堰石工壞,特命馳視籌度。明年,詔以湖、河異漲,高堰堤工賴先筑子堰,保衛(wèi)無虞,清水暢注,河口積淤刷滌,已復三分入運、七分入黃舊制,為河事一大轉機,嘉均元盡心宣防,特復正、副總河舊制,授南河總督,以舊督徐端副之。在任三年,堵合黃河周家堡、郭家坊、王營減壩、陳家浦,及運河二堡、壯原墩,筑高堰義字壩,拆修惠濟閘,以減壩合龍,加太子少保。病,乞解任,尋愈,因事降三品京堂,授左副都御史,督順天學政。未幾,遷倉場侍郎。十八年秋,河決睢州,出為東河總督。詔以均元曾任南河,許便宜調用工員,責速堵合。明年春,以吏部侍郎內召,途次擢左都御史。尋遷禮部尚書,調吏部。二十年,協(xié)辦大學士。逾年,授軍機大臣,充上書房總師傅。二十三年,拜文淵閣大學士,晉太子太保,管理刑部。二十四年,河決武陟馬營壩,自秋徂冬尚未啟工,奉命馳視,還報購料未集,詔嚴斥在事諸臣以示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