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十六 志第十九
熙寧元年九月,撫州獲白兔。十二月,嵐州獲白鹿。四年九月,廬州獲白兔。
政和五年十二月,安化軍獲白兔。六月,泰州軍獲白兔。七年十月,達州獲白兔。
宣和元年十月,淄州獲黑兔。宣和七年秋,有狐由艮岳直入禁中,據御榻而坐,詔毀狐王廟。
紹興十一年,海州屬金,悉空其民安江。后二十年,有二虎入城,人射殺之,虎亦搏人。明年,魏勝舉州來歸,亦空其民。漢龔遂曰:"野獸入宮室,宮室將空。"虎豕皆毛孽也。十三年,南康縣雷雨,群貍震死于巖穴中,巖石皆為碎。二十二年,劉彭老家貓產數子,皆三足。
乾道七年,潮州野象數百食稼,農設穽田間,象不得食,率其群圍行道車馬,斂谷食之,乃去。
淳熙二年,江州馬當山群狐掠人。十年,滁州有熊虎同入樵民舍,夜,自相搏死。
紹熙元年三月,臨安府民家貓生子一,有八足二尾。四年,鄂州武昌縣虎為人患。五年八月,揚州獻白兔。侍御史章穎劾守臣錢之望以孽為瑞。占曰:"國有憂。"白,喪祥也。是歲,光宗崩。
慶元三年,德興縣群狐入民舍。
咸淳九年十一月辛卯黎明,有虎出于揚州市,毛色微黑,都撥發官曹安國率良家子數十人射之。制置使李庭芝占曰:"千日之內,殺一大將。"于是臠其肉于城外而厭之。
紹興六年四月,中京大雪、雷震,犬數十爭赴土河而死,可救者才二三。
淳熙元年六月,饒州大雷震犬于市之旅舍。
慶元二年,撫州有犬若人,坐于郡守之坐。未幾,郡守林廷彥卒于官。
德祐元年五月壬申,揚州禁軍民毋得蓄犬,城中殺犬數萬,輸皮納官。
乾德三年七月己卯夜,西方起蒼白氣,長五十尺,貫天船、五車,亙井宿,占曰:"主兵動。"六年十月己未旦,西北起蒼白氣三道,長二十尺,趨東散,占曰:"游兵之象。"
太平興國四年四月己未夜,西北有白氣壓北斗。
雍熙四年正月癸酉,白氣起角、亢經,太微垣,歷軒轅大星,至月傍散。
至道二年二月丙子夜,西方有蒼白氣,長短八道,如彗掃稍,經天漢,參錯如交蛇,占曰:"所見之方主兵勝。"
咸平四年三月丙申,白氣二亙天。五年正月,白氣如虹貫日,久而散。七月戊戌,白氣如陣貫東井。六年四月己巳,白氣東西亙天。丁丑,白氣貫日。五月辛亥,白氣出昴至壁沒。六月丙子,白氣出河鼓左右旗,分為數道沒。七月癸卯,白氣如彗,起西南方,占曰:"有兵喪。"
景德元年五月,白氣貫軒轅,蒼白氣十余如布亙天。二年二月丁亥,白氣五道貫北斗,占為大風、幸臣憂。十月丙子,白氣出閣道西,孛孛有光,占曰:"宮中憂。"三年三月,白氣貫月。四年三月己未,白氣東西亙天。庚申,白氣出南方,長二丈許,久而不散。四月庚午,白氣貫北斗,長十丈,占為大風。庚寅,白氣如布襲月,三丈許。
大中祥符元年正月丁丑,白氣二,東西亙天。五年二月壬寅,白氣長五丈,出東井,貫北斗魁及軒轅,占為兵、為雷雨。
明道元年十二月壬戌,西北有蒼白氣亙天。
慶歷元年八月庚辰夜,東方有白氣長十尺許,在星宿度中,至十日,長丈余,沖天,九十余日沒。
二年八月甲申,白氣貫北斗。三年正月戊戌,中天有白氣長二十尺,向西南行貫日,占曰:"邊兵憂。"四月癸卯,白氣二生西北隅,上中天,首尾至濁,東南行,良久散,占曰:"其下有兵寇。"八月壬子夜,白氣貫北斗魁。九月辛巳夜,中天有白氣長二丈許,貫卷舌、南河,東北行,少頃散,占曰:"風雨之候。"
皇祐四年十一月辛酉夜,白氣起北方近濁,長五丈許,歷北斗,久之散,占曰:"多大風。"
嘉祐元年三月,彭城縣白鶴鄉地生面,占曰:"地生面,民將饑。"五月,鐘離縣地生面。
治平二年四月丙午夜,西北方有白氣,漸東南行,首尾至濁,貫角宿,移西北,久方散。占曰:"有兵戰疾疫事。"
熙寧九年四月庚寅夜,白氣長丈,起東北方天市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