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十六 志第十九
元祐三年七月戊辰夜,西北有白氣經(jīng)天,主兵,宜防西、北二鄙。
元符二年九月戊辰夜,有白氣十道,各長(zhǎng)五尺,主兵及大臣黜。
崇寧二年五月戊子夜,蒼白氣起東南方,長(zhǎng)三丈,貫尾、箕、斗,主蠻夷入貢,舊臣來(lái)歸。
宣和三年九月壬午夜,蒼白氣長(zhǎng)三丈,貫月,主其下有亂者。
靖康元年十二月丙辰,白氣出太微垣。二年二月壬午夜,白氣如虹,自南亙北,須臾,移西南,至東北,天明而沒(méi)。三月戊子,白氣貫斗。
建炎二年,杜充為北京留守,天雨紙錢(qián)于營(yíng)中,厚盈寸。明日,與金人戰(zhàn)城下,敗績(jī)。紙,白祥也。三年三月,白氣貫日。四年五月壬子夜,北方有白氣十余道如練。二十六年七月辛酉夜,天雨水銀。
紹興元年,潭州得白玉于州城蓮花池中,孔彥舟以獻(xiàn),詔卻之。前史以為玉變近白祥,后彥舟為劇盜。二月己巳夜,東南有白氣。十一年三月庚申,金人居長(zhǎng)安,油、酒皆變白色。三十年十一月甲午夜,西南有白氣出危,入昴。十二月戊申,白氣出尾,入軫,貫天市垣。三十一年十二月辛丑,白氣如帶,東西亙天,出斗,歷牛。
隆興元年十二月壬午夜,白氣見(jiàn)西南方,出危,入昴。二年正月甲寅夜,西南有白氣,亙天如帶。
乾道元年正月庚午,白氣見(jiàn)西北方,出奎,入?yún)ⅰH挛斐剑讱馊鐜В詤⒓敖牵瑬|西亙天。四月丁酉夜,白氣見(jiàn)西北方,入天市垣。辛丑夜,白氣入北斗。乙巳夜,白氣入紫微垣。十月己丑夜,蒼白氣見(jiàn)東南方,入翼。十一月丙寅,白氣如帶,出女,入昴,東西亙天。三年十二月庚午夜,白氣如帶,東西亙天,出女,入昴。
淳熙十年正月戊子夜,西南有白氣如天漢而明,南北廣可六丈,東西亙天,歷壁至畢。
紹熙五年六月壬寅夜,白氣亙天,自紫微至亢、角。己酉日入后,白氣亙天,頃刻而散。
慶元四年八月庚辰,白氣亙天。五年二月癸酉夜,東北方白氣如帶,自角至參。八月癸亥,東北方有白氣如帶,亙天。
嘉泰四年十一月辛未,晝有白氣分?jǐn)?shù)道,亙天。
嘉熙四年二月丙辰,白氣亙天。
淳祐二年二月甲寅,白氣亙天。
景定三年七月甲申,白氣如匹布,亙天。
咸三九年,襄陽(yáng)城中白氣自西而出。
紹興二年,宣州有鐵佛象,坐高丈余,自動(dòng)迭前迭卻若傴而就人者數(shù)日,既而郡有火。火氣盛,金失其性而為變怪也。七月,天雨錢(qián),或從石甃中流出,有輪郭,肉好不分明,穿之。碎若沙土。二月,溫州戒福寺銅佛象頂珠自動(dòng),光彩激射,經(jīng)日不少停,數(shù)日火作,寺焚。
淳熙九年春,德興縣民家鏡自飛舞,與日光相射。
慶元二年正月,泰寧縣耕夫得鏡,厚三寸,徑尺有二寸,照見(jiàn)水底,與日爭(zhēng)輝,病熱者對(duì)之,心骨生寒,后為雷震而碎。
《宋史》 元·脫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