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會要卷七十八
劍南節度使。元和二年二月。改天威軍名曰天征軍。
荊南節度使。元和六年八月敕制。荊南是賦稅之地。與關右諸鎮。及河南河北有重兵處。體例不同。節度使之外。不合更置軍額。因循已久。煩弊實深。嚴綬所請停永安軍額。宜依。其合收錢米。委嚴綬于當府諸縣蠲除。不支濟人戶。均減訖聞奏。
天平軍節度使。元和十四年三月。平李師道。以所管十二州。分三節度。馬總為天平軍節度。王遂為兗海沂密節度。薛戎為平盧軍節度。仍加押新羅渤海兩蕃使。仍舊為平盧軍。賜兩蕃使印一面。
河陽節度使。會昌四年十月。平劉禎。以河陽三城鎮遏使為孟州。號河陽軍。額懌二州隸焉。
歸義軍節度。大中五年八月。沙州刺史張義潮。以瓜沙伊肅等十一州戶口來獻。自河隴陷蕃百余年。至是悉獲故地。乃以沙州為歸義軍。授義潮節度使。
戎昭軍節度使。天佑二年九月。以金州置軍額。三年四月。復以為州。
義昌軍節度使。太和五年正月。以滄景德州號義昌軍。
山南東道節度使。干元元年置節度。元和十年十月。分為兩節度。以戶部侍郎李遜為襄復郢等節度使。右羽林大將軍高霞寓為唐鄧等州節度使。景云二年正月二十九日敕。諸節度除緣兵馬外。不得別理百姓訴訟事。元和六年十元十四年四月十二火事群有司。方澄源流。以責實效。其諸道都團練使。足修武備。以靜一方。而別置軍額。因加吏祿。亦既虛設。頗為浮費。思去煩以循本。期省事以便人。潤州鎮海軍。宣州采石軍。越州義勝軍。洪州南昌軍。福州靜海軍等使額。并宜停。所收使已下俸料。一事以上。各委本道充代百姓闕額兩稅。仍具數聞奏。庶我愛人之心。不至于惜費。立制之意。必在其正名。
十三年二月。襄陽節度使李訴奏。請判官大將已下官凡一百五十員。上不悅。謂裴度曰。李訴誠立奇功。然奏請過當。遂留中不下。其年七月。詔曰。事關軍旅。并屬節制。務系州縣。悉歸察廉。二使所領。管轄諸道度支營田。承前各別置使。自艱虞以后。各置因循。方鎮除授之時;蛴屑鎺Т寺。遂令綱目。所在各殊。今者務修舊章。思一法度。去煩就理。眾已為宜。唯別置營田處。其使且令仍舊。其忠武。鳳翔。武寧。魏博。山南東西。橫海。邠寧。義成。河陽等道支度營田使。及淮南支度。近已定省。其余諸道。并準此處分。初。景云開元間。節度支度營田等使。諸道并置。又一人兼領者甚少。艱難以來。優寵節將。天下擁旄者。常不下三十人。例銜節度支度營田觀察使。其邊界藩鎮。增置名額者。又不一。前后六十余年。雖嘗增減官員及使額。而支度營田。以兩河諸將兼領。故朝廷不議停廢。至是。群盜漸息。宰臣等奏罷之。
干符三年。以宰臣鄭從讜為北京留守。河東節度使。詔許自擇賓佐。
親王遙領節度使
貞觀二年五月。吳王恪除使持節大都督益綿邛眉雅等八州諸軍事。益州刺史。濮王泰除使持節大都督揚州。常。海。潤。楚。舒。廬。濠。壽。歙。蘇。杭。宣。東睦。南和等十六州諸軍事。揚州刺史。
開元四年正月二十九日。郯王嗣直除安北大都護。充安撫河東關內隴右諸蕃部落大使。陜王嗣升為安西都護。充河西道及四鎮諸蕃部落大使。安北大都護張知運為副都護。親王遙領節度。自茲始也。其在軍節度。即稱節度副大使知節度事。十五年五月。以慶王渾為涼州都督。兼河西節度大使。忠王浚為單于大都護。朔方節度大使。棣王●為太原已北諸軍節度大使。鄂王瑤為幽州都督。河北道節度大使。營王滉為京兆牧。隴右節度大使。光王琚廣州都督。五府節度大使。儀王璲河南牧。潁王璈安東都護。平盧節度大使。永王璘。荊州大都督。壽王瑁。益州大都督。劍南節度大使。延王泗。安西大都護。磧西節度大使。盛王沐。揚州大都督。
建中元年八月。以舒王誼為涇原節度大使。
貞元四年七月。以虔王諒為申光隨蔡節度觀察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