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十六 禮三十六 沿革三十六 軍禮一
先天二年十月十三日,講武於驪山之下。征兵二十萬,戈鋌金甲,照耀天地。列大陣於長川,坐作進(jìn)退,以金鼓之聲節(jié)之。玄宗親擐戎服,持大鎗,立於陣前。兵部尚書郭元振,以虧失軍容,坐於纛下,將斬之。宰臣劉幽求、張說跪於馬前,諫曰:"元振翊戴上皇,有大功於國,雖違軍令,不可加刑。伏愿寬宥。"乃舍之,配流新州。給事中知禮儀唐紹,以草軍儀有失,斬之。(上既怒唐紹,眾情猶冀寬之。會右金吾將軍李邈,遽請斬之。時人皆痛惜紹而深咎邈。尋有制罷邈官,遂擯廢終身。)薛訥為左軍節(jié)度。眾以元帥及禮官得罪,諸節(jié)部頗亦失序,唯訥及解琬軍不動。上令輕騎召訥等,至軍門,不得入。禮畢,特加慰勞。
命將出征(漢 魏 北齊 后周 隋 大唐)
漢高帝初為漢王,都漢中。將還定三秦,擇良日,齋戒,設(shè)壇場,具禮,拜韓信為大將軍。部署諸將,東出陳倉,收秦地。
魏故事,遣將出征,符節(jié)郎授節(jié)鉞,跪而推轂。
北齊命將出征,則太卜詣廟,灼龜,授鼓旗於廟。皇帝陳法駕,服袞冕,至廟,拜於太祖。遍告訖,降就中階,引上將,操鉞授柯,曰:"從此上至天,將軍制之。"又操斧授柯,曰:"從此下至泉,將軍制之。"將軍既受斧鉞,對曰:"國不可從外理,軍不可從中制。臣既受命,有鼓旗斧鉞之威,愿假一言之命於臣。"帝曰:"茍利社稷,將軍裁之。"將軍就車,載斧鉞而出。皇帝推轂度閫,曰:"從此以外,將軍制之。"
后周制,大將出征,遣太祝以羊一,祭所過名山大川。明帝武成元年,吐谷渾寇邊。帝戎服乘馬,遣大司馬賀蘭祥討之。告於太祖之廟,司憲奉鉞,進(jìn)授大將。大將拜受,以授從者。禮畢,出受甲兵。
隋制,皇太子親戎,及將軍出師,則以豭肫一釁鼓,皆告社廟。受斧鉞訖,不得反宿於家。開皇八年,晉王廣將伐陳,內(nèi)史令李德林?jǐn)z太尉,告於太廟。禮畢,命有司宜於太社。二十年,太尉晉王廣又北伐突厥。次河上,禡祭軒轅黃帝以太牢制幣,陳甲兵,行三獻(xiàn)之禮。
大唐之制,如開元禮。
宣露布(后魏 隋 大唐)
后魏每攻戰(zhàn)克捷,欲天下聞知,乃書帛,建於漆竿上,名為露布,自此始也。其后相因施行。
隋文帝開皇中,詔太常卿牛弘撰宣露布禮。及九年平陳,元帥晉王以驛上露布。兵部奏,請依新禮。集百官、四方客使等,并赴廣陽門外,服朝衣,各依其列。內(nèi)史令稱有詔,在位者皆拜。宣訖,拜,蹈舞者三,又拜而罷。
大唐每平蕩寇賊,宣露布。其日,守宮量設(shè)群官次。露布至,兵部侍郎奉以奏聞。仍集文武群官、客使於東朝堂,中書令宣布,具如開元禮。(武德元年十一月,秦王平薛仁杲,凱旋,獻(xiàn)於太廟。二年五月,秦王破宋金剛,復(fù)并州故地,凱旋,獻(xiàn)捷於太廟。四年七月,秦王平東都,被黃金甲,陳鐵馬一萬,甲士三萬,以王世充、竇建德及隋文物輦輅,獻(xiàn)捷於太廟。貞觀四年三月,李靖俘頡利可汗,獻(xiàn)捷於太廟。永徽元年九月,高侃執(zhí)車鼻可汗,獻(xiàn)於太廟。)
《通典》 唐·杜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