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五 職官十七
至晉,公卿猶各有菜田及田騶多少之級,然粗舉其制,而史不備書。其馀歷代多闕。
后魏孝文太和五年,州刺史、郡太守并官節級給公田。
隋文帝開皇中,以百僚供費不足,咸置廨錢,收息取利。蘇孝慈上表請罷。於是公卿以下內外官給職分田,一品給五頃,至五品則為三頃,其下每以五十畝為差。又給公廨田以供用。
大唐凡京諸司各有公廨田:司農寺,(給二十六頃。)殿中省,(二十五頃。)少府監,(二十二頃。)太常寺,(二十頃。)京兆府、河南府,(各十七頃。)太府寺,(十六頃。)吏部、戶部(各十五頃。)兵部、內侍省,(各十四頃。)中書省、將作監,(各十三頃。)刑部、大理寺,(各十二頃。)尚書都省,門下省、太子左春坊,(各十一頃。)工部,(一十頃。)光祿寺、太仆寺、秘書省,(各九頃。)禮部、鴻臚寺、都水監、太子詹事府,(各八頃。)御史臺、國子監、京縣,(各七頃。)左右衛、太子家令寺,(各六頃。)衛尉寺、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左右威衛、左右領軍衛、左右金吾衛、左右監門衛、太子左右奉坊,(各五頃。)太子左右衛率府、太史局,(各四頃。)宗正寺、左右千牛衛、太子仆寺、左右司御率府、左右清道率府、左右監門率府,(各三頃。)內坊、左右內率府、率更府,(各二頃。)
在外諸司公廨田,亦各有差:大都督府,(四十頃。)中都督府,(三十五頃。)下都督、都護府、上州,(各三十頃。)中州,(二十頃。)宮總監、下州,(各十五頃。)上縣,(十頃。)中縣,(八頃。)下縣,(六頃。)上牧監、上鎮,(各五頃。)下縣及中下牧、司竹監、中鎮、諸軍、折沖府,(各四頃。)諸冶監、諸倉監、下鎮、上關,(各三頃。)互市監、諸屯監、上戍、中關及津,(各二頃。其津隸都水使者,不給。)下關,(一頃五十畝。)中戍、下戍、岳瀆,(各一頃。)
諸京官文武職事各有職分田:一品,(十二頃。)二品,(十頃。)三品,(九頃。)四品,(七頃。)五品,(六)(頃。)六品,(四頃。)七品,(三頃五十畝。)八品,(二頃五十畝。)九品,(二頃。)并去京城百里內給。其京兆、河南府及京縣官人職分田,亦準此。(即百內地少,欲於百里外給者,亦聽之。)
諸州及都護府、親王府官人職分之田,亦各有差:二品,(十二頃。)三品,(十頃。)四品,(八頃。)五品,(七頃。)六品,(五頃。京畿縣亦準此。)七品,(四頃。)八品,(三頃。)九品,(二頃五十畝。)鎮、戍、關、津、岳、瀆及在外監官五品,(五頃。)六品,(三頃五十畝。)七品,(三頃。)八品,(二頃。)九品,(一頃五十畝。)三衛中郎將、上府折沖都尉,(各六頃。)中府,(五頃五十畝。)下府及諸郎將,(各五頃。)上府果毅都尉,(四頃。)中府,(三頃五十畝。)下府,(三頃。)上府長史、別將,(各三頃。)中府、下府,(各二頃五十畝。)親王府典軍,(五頃五十畝。)副典軍,(四頃。)千牛備身、備身左右、太子千牛備身,(各三頃。)諸軍上折沖府兵曹,(二頃。)中府、下府,(各一頃五十畝。)其外軍校尉,(一頃二十畝。)旅帥,(一頃。)隊正副,(各八十畝。)皆於領側州縣界內給。其校尉以下在本縣及去家百里內領者,不給。(其田亦借民佃植,至秋冬受數而已。)
諸職分陸田限三月三十日,稻田限四月三十日,以前上者并入后人,以后上者入前人。其麥田以九月三十日為限。各前人自耕未種,后人酬其功直;已自種者,準租分法。其價六斗已下者,依舊定,不得過六斗,并取情愿,不得抑配。
開元十年六月敕,所置職田,本非古法,爰自近制,是以因循。事有變通,應須刪改。其內外官所給職田地子,從今年九月以后,并宜停給。十八年六月,京官職田,特令準令給受,復月舊制。(自大歷以來,關中匱竭,時物騰貴,內官不給。乃減外官職田三分之一,以給京官俸。每歲通計,文武正員、員外官及內侍省、閑廄、五坊、南北衙宿衛并教坊內人家糧等,凡給米七十萬石。)
《通典》 唐·杜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