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六 志第十六
初行入處暑,減日率六十,度率三十;入白露,畢秋分,減日率四十四。度率二十二:皆為初遲半度之行。盡此日、度,乃求所減之余日、度率,續(xù)之,為疾。初行入大寒畢大暑,差行,日益遲一分。(其前遲、后遲,日率既有增損,而益遲、益疾,差分皆檢括前疾末日行分,為前遲初日行分。以前遲平行分減之,余為前遲總差。后疾初日行分,為后遲末日行分,以后遲初日行分減之,余為后遲總差。相減,為前后別日差分,其不滿者皆調(diào)為小分。遲疾之際,行分衰殺不倫者,依此。)
前遲,入冬至,率六十日行二十五度;先疾,日益遲二分。入小寒,三日損一。大寒初日,率五十五日行二十度,乃三日益一。立春初日,平,畢清明,率六十日行二十五度。入谷雨,每氣別減一度。立夏初日,平,畢小滿,率六十日行二十二度。入芒種,每氣別益一度。夏至初日,平,畢處暑,率六十日行二十五度,入白露,三日損一。秋分初日,率六十日行二十五度。乃每日益日一,三日益度二。寒露初日,率七十五日行三十度,乃每日損日一,三日損度一。霜降初日,率六十日行二十五度,乃二日損一度。入立冬一日,平,畢氣盡,率六十日行十七度。入小雪,五日益一度。大雪初日,率六十日行二十度,乃三日益一度。入冬至,復(fù)初。
前留,十三日。(前疾減日率一者,以其數(shù)分益此留及后遲日率。前疾加日率者,以其數(shù)分減此留及后遲日率。)旋退,西行。入冬至初日,率六十三日退二十二度,乃四日益度一。小寒一日,率六十三日退二十六度,乃三日半損度一。立春三日,平,畢驚蟄,率六十三日退十七度,乃二日益日、度各一。雨水八日,平,畢氣盡,率六十七日退二十一度。入春分,每氣損日、度各一。大暑初日,平,畢氣盡,率五十八日退十二度。立秋初日,平,畢氣盡,率五十七日退十一度,乃二日益日一。寒露九日,平,畢氣盡,率六十六日退二十度,乃二日損一。霜降六日,平,畢氣盡,率六十三日退十七度,乃三日益一。立冬十一日,平,畢氣盡,率六十七日退二十一度,乃二日損一。入冬至,復(fù)初。
后留,冬至初,留十三日,乃二日半益一。大寒初日,平,畢氣盡,留二十五日,乃二日半損一。雨水初日,留十三日,乃三日益一。清明初日,留二十三日,乃日損一。清明十日,平,畢處暑,留十三日,乃二日損一。秋分十一日,無留,乃每日益一。霜降初日,留十九日,乃三日損一。立冬畢大雪,留十三日。
后遲,順,六十日行二十五度,日益疾二分。(前疾加度者,此遲依數(shù)減之,為定度。前疾無加度者,此遲入秋分至立冬減三度,入冬至減五度。后留定日朒十三日者,以所朒日數(shù)加此遲日率。)
后疾,冬至初日,率二百一十日行百三十二度,乃每日損一。大寒八日,率百七十二日行九十四度,乃二日損一。啟蟄,平,畢氣盡,率百六十一日行八十三度,乃二日益一。芒種十四日,平,畢夏至,率二百三十三日行百五十五度,乃每日益一。大暑初日,平,畢處暑,率二百六十三日行百八十五度,乃二日損一。秋分一日,率二百五十五日行百七十七度,乃一日半損一。大雪初日,率二百五日行百二十七度,乃三日益一。入冬至,復(fù)初。
其入常氣日度之率有損益者,計(jì)日損益,為后疾定日率度。疾行日率,其前遲定日朒六十、及退行定日朒六十三者,皆以所朒日數(shù)加疾行定日率;前遲定日盈六十、退行定日盈六十三、后留定日盈十三者,皆以所盈日數(shù)減此疾定日率;各為變?nèi)章。疾行度率,其前遲定度朒二十五、退行定度盈十七、后遲入秋分到冬至減度者,皆以所盈朒度數(shù)加此疾定率;前遲定度盈二十五、及退行定度朒十七者,皆以所盈朒度數(shù)減此疾定度率:各為變度率。
初行入春分畢谷雨,差行,日益疾一分。初行入立夏畢夏至,日行十度,六十六日行三十三度。小暑畢大暑,五十日行二十五度。立秋畢氣盡,二十日行十度。減率續(xù)行,并同前,盡日度而夕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