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安全班會教案模板(精選3篇)
網絡安全班會教案模板 篇1
教學目的:
互聯網的建設對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提初學生處理信息的能力起到積極的作用,但網絡信息魚龍混雜,對學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影響,既有積極的一面又有消極不利的一面。應通過有效引導,使學生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優勢獲取更多的知識,同時避免陷入“誤區”,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順利完成中學學業,以嶄新姿態把握自己,迎接馬上臨近的初考。
教學過程:
二十一世紀是網絡的時代,我們的生活、學習、工作等都離不開網絡。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快捷、便當的互聯網便為大家了解、認識、探索外面的世界提供了一條捷徑。不容忽視的是,當前許多同學卻沉溺于“網吧”不能自拔,把大量的時間用于上網聊天、游戲和交、友等,給自己、家庭、學校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這節班會課我們來走進網絡、討論網絡、正視網絡。
一、上網情況調查
通過問卷調查了解學生的上網情況
1、你是否有上網
A、有上網 B、沒有上網
2、上網的時間
A、經常B、一周一次 C、一月一次 D、偶爾有
3、上網的目的
A、看熱點新聞 B、上聊天室聊天 C、玩游戲 D、查找學習資料
4、(1)上網入聊天室
A、有 B、沒有
(2)入聊天室占上網時間的比例
A、全部B、3/4 C、1/2 D、1/3以下
(3)入聊天室的.目的
A、交朋友 B、學習 C、傾訴 D、渲泄
5、(1)上網玩游戲
A、有 B、沒有
(2)玩游戲的時間占用電腦時間的比例
A、全部 B、大部分 C、小部分 D、沒有
(3)玩游戲的目的
A、娛樂 B、鍛煉手腦 C、賭博 D、競賽
(4)認為玩電腦游戲是
A、增長了知識B、鍛煉了手腦 C、影響了學習 D、影響健康
6、互聯網對個人興趣愛好性格的影響
A、興趣更廣泛、求知欲更強B、對其它活動的興趣減少
C、淡化了與人的交往,性格比以前孤獨
D、業余時間充實有意義
二、學生闡述對互聯網的認識(對互聯網不客觀、錯誤的給予糾正和引導)
三、小品表演和上網心理分析
1、小品表演:
小明對上網入了迷,經常沉迷于玩游戲、聊天交朋友。而其父母認為是孩子學習累了讓他放松而不加以引導和制止,結果小明的學習成績直線下降。為了小明的學習能有回升規定小明在沒有考上大學之前不準碰電腦。沉溺于電腦的小明出走了,找到網上認識的朋友,而這些朋友卻沒有收留他,小明徹底絕望了,無路可走的小明只好認錯回家。
情景中的小明因為處理網絡和學習、娛樂的問題不妥當,與家長發生了爭執。本次事件中的“當事人”之一的網絡,它在我們的學生的生活中究竟扮演什么角色?(學生發言)
2、上網心理分析
(1)挑戰好奇——網上游戲:網上游戲的設計完全抓住了中學生的好奇、好勝及征服欲望等心理特點,使自控能力差的學生迷戀于其中。
(2)尋找友情——網上交友:通過網上聊天交友,可以了解異性內心的感情世界,感受到異性的體貼和理解,同時釋放、緩解自身的情感壓抑。這整個過程進行地比較秘密,不會招致老師和家長的過問。
(3)傾訴煩惱——網上聊天:由于網上空間的隱蔽性和虛擬性,不必公開自己的真實姓名和地址,不必擔心對方會泄露自己的小秘密,思想沒有負擔,可以進行真實的對話。因此學生有了煩惱不愿向老師和家長訴說,卻愿意向自己的知心朋友傾訴。由于怕朋友泄露秘密或不理解,網絡就成了中學生的最好選擇。
四、學生敘述上網對學習的影響
五、總結
網絡是一把雙刃劍。中學生上網,雖然能獲得一定的知識信息,達到心理某些方面的平衡,但負面影響應該引起大家的重視。首先,要提初對網上“江湖騙子”的警惕;其次,要當心網上“黃色垃圾”的腐蝕;最后,如果沉溺于虛幻的網絡世界,長此以往,除影響正常的學習外,還使用權自身惰于或疏于與他人進行交往,容易形成孤僻、內向、不合群等心理障礙,不利于中學生心理健康和成長。關于網絡與學習的話題是永無止境的,本節班會課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對網絡的認識,更多的是思考。
網絡安全班會教案模板 篇2
活動背景:
網絡游戲、特別是大型網絡游戲的畫面設計符合小學生的心理,刺激性強;程序設計合理,往往能賺取積分,能升級。它們設計得十分誘人,充滿暴力色彩。游戲中虛擬的英雄在操縱下,運用各種武器,跳過各種陷阱和機關,消滅來敵,險象環生,扣人心環,極富驚險刺激。正是由于這類游戲刺激大、反饋及時、升級迅速等特點,讓很多學生學不安心,食不甘味,睡不安寢,沉醉其中,不能自拔。有些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針對這種現象,我們應提高警惕,學會抵制誘惑。
活動目標:
1.讓學生了解什么是網絡游戲,了解其實質。
2.活動和自由討論讓學生明白網絡游戲的利弊,有所權衡。
3.此次活動,讓學生互相學習,共同抵制網絡游戲的不良誘惑。
活動對象:六年級(1)班
課前準備:
收集玩網絡游戲成癮的不良案例、全班分組準備網游主題的小品
活動方式:
1、案例分析
2、學生分組辯論。
3、小品展示
活動過程:
主持人:老師、同學們:大家好!關于小學生是否應該玩網絡游戲,我認為大家心中都有一個答案。玩網絡游戲對我們的身心健康有害。比如說,有些同學長期玩網絡游戲,導致嚴重的視力下降,早早地戴上了近視鏡,嚴重的甚至視網膜脫落。玩網絡游戲時,我們的眼睛一直盯著電腦屏幕,電腦散發出的輻射就在傷害我們。網絡游戲對我們的毒害太深了。下面一起來欣賞一個視頻,視頻中的主人公就是網路游戲的受害者。
一、觀看視頻。
視頻中是某小學的三個學生,在網吧通宵玩電腦游戲后,準備回家,又累又餓,坐在鐵軌上休息,不知什么時候就睡著了,其中一位同學已沉迷電腦游戲中長達3個通宵。一列火車疾馳而來。一個同學滾下鐵軌死里逃生,另兩個瞬間便告別了美好的青春年華。幸存的那位同學后來說:“如果不是在網吧玩昏了頭,我的同學會被火車驚醒,他們決不會死。”
(設計意圖:通過播放玩網游以及給其帶來精神萎靡、生活消極狀態后果的的視頻來揭露主題,直觀展示網游的危害。)
二、全班同學展開辯論賽
主持人:從上面的案例大家認為網絡游戲的利與弊是什么?
(設計意圖:通過辯論的式,學生各抒己見,更加明確要利用好網絡這個學習工具,避免它變成游玩工具。)
三、用小品展示網絡游戲的利弊。
主持人:經過一番激烈的辯論,相信大家對網游的弊端有了更深的認識,下面請每組展示網游主題的小品,然后通過投票選出表演最投入、表達意義最深刻的小品。
(設計意圖:將自己置身其中,體驗網游的危害,讓那些有網游嗜好的同學懸崖勒馬,讓未接觸過的同學心里也筑起一道防火墻。)
四、討論:玩網游與正常使用網絡的區別?網路應該如何利用?
主持人:大家的小品展示都意義深刻。作為新時期的我們在生活中離不開網絡,網絡是把“雙刃劍”,我們要從網絡上吸取一些進步的、積極的,健康的東西,要做網絡的主人!玩網游與正常使用網絡的區別是什么?網路應該如何利用?
(設計意圖:網絡是一個百寶箱,提醒大家網絡上的知識值得我們學習的。但是,當面臨網絡游戲時,一定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別被網絡游戲這張大網網住了手腳。)
五、走進現實,情景判斷。全班同學提出倡議。
主持人:請觀看圖片,判斷圖中行為是否得當,如果不得當,該如何改正。
(設計意圖:情境判斷能激發學生的邏輯聯想和智慧能力的發展力量)
六、小結活動主題
通過大家的發言,班主任總結如下:
1、充分認識網絡游戲對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危害,樹立文明上網意識。
2、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自覺遠離網絡游戲,拒絕網絡不良信息誘惑。
3、積極勸說身邊的同學、朋友遠離網吧。
4、合理安排節假日時間,認真完成假期作業。
5、正確科學合理地使用網絡,讓我們做網絡的主人,而不是做網絡的奴隸,讓它更好地為我們學習生活服務!
網絡安全班會教案模板 篇3
一、《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三十四條規定禁止任何組織、個人制作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傳播淫穢、暴力、兇殺、恐怖、賭博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圖書、報刊、音像制品、電子出版物以及網絡信息。第三十六條規定中小學校園周邊不得設置營業性歌舞娛樂場所、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等不適宜未成年人活動的場所。
二、中學生上網吧的危害
中學時代正處于一個人身心成長的關鍵時期,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至關重要。迷戀網絡世界,一方面擠占了課余體育煅練和參與社會實踐的時間,有的甚至擠占正常的學習時間,不利于養成健康的體魄和參與社會實踐的能力,也不利于學習。另一方面,長時間的上網,也易導致眼睛疲勞和神經衰弱,造成視力下降,情緒不振等疾病,影響身體發育。
1、泉州某某中學某學生因沉迷于網絡游戲,為十塊錢的上網費搶劫小學生被判有期徒刑1年,花季少年的大好前途就這樣斷送了。
2、浙江溫州某中學初二學生小強因迷上網絡游戲,常常夜不歸宿,盜竊家里錢財,有一次盜竊家里300元正出門上網吧時,被老奶奶發現并極力勸阻下,小強怒不可遏,喪失理智,順手拿起菜刀兇殘地向老奶奶砍去,可憐的老奶奶關心照顧小強十幾年,竟死于自己的孫子的手里,可悲啊,可嘆!
3、據法制日報報道,廣西柳州市某中學初一年學生陳某某,因通宵上網,興奮過度,第二天清晨被網吧管理員發現猝死在電腦桌上。
4、晉江市某小學六年級學生順興因迷上“傳奇”游戲,不顧父母勸阻,連續通宵一個星期,吃住都在網吧,父母心急如焚,丟掉工作四處尋找,最后母親心情焦躁,傷心過度,病倒住院。
5、據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報道,天津市某中學學生小趙因升級游戲屢次失敗,心灰意冷,感覺人生從此一蹶不振,回家跟父親說“爸爸謝謝你,養育了我十一年,你要好好保重身體。再見。”然后,從電梯上到11樓,跳下,留下悲痛欲絕的父母。父親大聲訴說:“救救孩子”。
三、我們看到一幕幕沉迷網吧的悲劇,再次給我們敲響了警鐘。我們學生的主要的任務是求知、學習,不斷完善自我,為今后走向社會,成為國家有用之材做好準備。所以,我們一定要珍惜時間,努力學習。不能因貪圖玩樂而遺憾終生。
1、有事必須向班主任請假,經政教處批準,門衛核實后方可出校。晚自習要向晚自習值班的教師請假,并匯報給班長或宿舍舍長。
2、充分認識網吧對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危害,樹立文明上網意識。
3、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自覺遠離網吧,拒絕網絡不良信息誘惑。
4、積極勸說身邊的同學、朋友遠離網吧。
5、合理安排雙休日節假日時間,認真完成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