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春天來了教案(精選2篇)
小學春天來了教案 篇1
教學內容:《春天來了》
教學目標:
1、學生在學習歌曲中,領會生命的可貴,生活的美好,懂得了熱愛自然,熱愛生命,熱愛生活的道理。
2、觀賞春天的圖片,聆聽大自然的聲音,親身感受春天的氣息,把對大自然的感受唱出來
3、學生學會用優美動聽的聲音演唱歌曲《春天來了》,表達對美妙景色的贊
教學重點:
歌唱學習的過程,學生懂得熱愛自然、保護自然、熱愛生活的道理。
教學難點:
學會用優美動聽的聲音演唱隔彎曲,演繹出歌曲情緒。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
二、組織學生編排座位。
三、新課教學
1、教師語言導入課題:播放歌曲《春天來了》聽完讓學生用畫筆描繪出歌曲的內容,增強學生對歌曲的理解。
2、節奏朗讀歌詞,主要是解決一字多音的問題。讀的時候同時要注意聲音的漸強漸弱的變化。
3、識譜學唱:老師唱第一句和第三句,學生唱第二句。比較一下,每句有什么不同。
4、再換過來,老師唱第二句,同學們唱第一和第三句。
5、學唱歌詞,歌唱中感受到下面這樣的旋律時,隨音樂做一種動作。即劃旋律線,感受音樂的旋律走向。比較兩句不同的音樂旋律走向。
6、整首歌曲唱完后,你共做了幾種動作。
7、你感受到整首歌曲中的相同與不同部分,與下面的哪個圖式相吻合。
8、用下面的敲擊樂器為歌曲《春天來了》伴奏,大家一起來創編節奏型。提示A部分與B部分要用不同的樂器,不同的節奏型。
四、課堂小結。
小學春天來了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情感與態度目標】
增強對于大自然及生活的熱愛,善于觀察。
【行為與習慣目標】
養成愛護環境,細心觀察生活的好習慣。
【知識與技能目標】
知道春天的特征,用自己感興趣的方式贊美春天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觀察對比,認識春天的景物,了解春天的特征,提高觀察自然的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通過觀察,感受,發現春天的主要特征,體會親近大自然的美好。
【難點】
培養對于大自然的喜愛之情,對大自然現象的觀察力、感受力和欣賞力。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新課導入
運用歌曲的方式導入,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師生同唱。
學生思考:從這首歌里面,聽懂了什么?
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這是哪個季節才會出現的美景呢?對啦,就是春天。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春天,看看春天都有什么。
環節二:新課講授
1.看視頻,找春天
小朋友們,大家跟著歡快的歌曲一起來看看春之圖,你們去找一找:從哪里你看出來了是春天呢?
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
2.課前搜集,課上分享
過渡:上節課,老師給大家布置了一個小任務,讓大家和爸爸媽媽一起去郊外走走,看一看春天有哪些大家喜歡的景物呢?大家都觀察了嗎?說一說你們都看到了什么?聞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學生后,教師總結:春天真是太美了,那下面了大家動動小手,一起來填一填,發動你們的小腦筋,看看誰最快填完整。
白天漸漸變,夜晚漸漸變;
天氣漸漸變;
小草漸漸變,花兒開了;
小燕子。
學生填完后,由學生分享所填內容,教師進行糾錯并總結:春天來了,白天越來越長,天氣越來越暖,萬物復蘇,春天真是充滿了希望的季節啊!
3.贊美春天,畫一畫
過渡:春天帶來了這么多的變化,大家喜不喜歡這樣的春天呢?我們有很多詩人就是因為太喜歡春天了,所以寫下了很多優美的詩歌,現在的歌曲創作人也進行了譜曲,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春曉》吧。
看來大家聽得都非常得陶醉,那大家動手來畫一畫你最喜歡的一個景物,并且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夸一夸吧。
環節三:鞏固提高
過渡:同學們剛剛分享的景色都真是太美了,可是這么美的景色,卻有人做了這樣不美麗的事情(出示課件:摘花),那同學們,他這樣做對嗎?為什么?我們應該怎樣做呢?
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春天的花草如此美麗,我們應該愛護花草樹木!
環節四:小結作業
小結:今天我們看到了春天這么得美麗漂亮,我們應該要珍惜,如果出現不文明的行為要立刻制止。
作業:課后同學們去設計一個警示牌!
五、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