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小學一年級的教案錦集(通用5篇)
實用的小學一年級的教案錦集 篇1
教學內容:國標蘇教版第二冊P22我們認識的數。
教學目的:1、進一步了解數在不同的背景中具有不同的意義。
2、對生活中的數有一定的認識。
3、能用數來表達,交流。
4、對數的多少能有一定的估計能力。
教學準備:1、糖,花生米,黃豆,棗子若干,盆三個,表格一張。
2、相關信息。
3、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說一說
小朋友,我們已經認識了100以內的數,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猜一猜、數一數,我們認識的數和數做做游戲。
1、學生說數。
(1)示范: (課件)
(2)讓學生匯報收集到的數據。
小結:用數可以說清楚許多事情。
(3)在小朋友說數的過程中,我發現有許多同學都說到了* 這個數,請說到 *的同學再說一遍。
小結:同樣的一個數在不同的情況下可以表示不同的意義!
2、老師說數
(1)鞋子:從鞋號中你們知道誰的鞋最大,誰的鞋最小嗎?
(2)門票:這是宜興三洞的票價,看了這三個不同的價格你想到了什么?
小結:從不同的數中我們看到了同一類事物之間的差別!
3、說年齡,填表。
我
爸爸
媽媽
爺爺
奶奶
(1)請五個小朋友匯報自己和家人的年齡。
(2)仔細觀察這五個小朋友的年齡。你能來說一說,我們自己的年齡大概是幾歲嗎?
(3)說說我們小朋友的爸爸媽媽的年齡大概是多少歲?
(4)用自己的話來描述一下爺爺奶奶年齡。
(5)小明要考考大家了,先讓我們找到小明家白云路84號。
小明的家人中,今年64歲的`,可能是誰?
(6)猜一猜楊老師的年齡,怎么樣?
小結過渡:小朋友,通過剛剛的說數,我們對數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下面讓我們和數做個游戲。
二、猜一猜
1、明確規則。
2、活動開始。
(1)抓糖:請幾組匯報。
怎么會抓得有多有少?(手有大小,抓得有松緊。)
(2)抓花生:猜猜看同樣是1號小朋友緊緊地抓一把花生米大約會有多少粒?
猜得對不對?想一想你有什么辦法知道?
按剛才的分工來完成抓花生的活動。 (指導填表)。
猜
數
猜
數
(3)抓黃豆:猜一猜抓一把黃豆大約有多少粒?然后再數一數。
黃豆比較多。怎樣數可以又對又快?
繼續按分工完成,填好表格。
3、匯總5組的數據,看著表格中的數據討論。
(1)這種類型的糖小朋友緊緊地抓一把大約可以抓多少?花生米呢?黃豆呢?
(2)看看上面的圖再看看表格中的數對照一下你有什么發現?
4、展示一顆紅棗,估計可能會抓多少顆?
為什么?
5、引導學生一起小結:看來同樣的手去抓不同的東西,東西越大,抓的個數就越少,東西越小,抓的個數就越大。要使猜得與實際比較接近,得仔細觀察,多多思考。
6、其實剛才同學們的猜也可以說是估計,這是一項本領,不光抓花生、抓黃豆的時候要用到估計,平時學習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要用到估計。(舉例)
三、總結(略)
四、數一數
(1)快下課了,美麗的校園在召喚我們,你看已經有小朋友走向了校園數數了!(看課件)
(2)小朋友,你覺得還有什么可以數的呢?
就讓我們奔向校園的懷抱,出去數一數吧!
實用的小學一年級的教案錦集 篇2
一、教材分析:
本學期一年級使用了新課程標準下的九年義務教育湘版美術實驗教材。教材根據新課程標準的精神,安排了四個新的學習領域。
“造型·表現”(即運用多中材料和手段,體驗造型樂趣,表達情感和思想的學習領域)“設計·應用”(指運用一定的物質材料和手段,圍繞一定的目的和用途進行設計與制作,傳遞,交流信息,梅花生活及環境,培養設計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學習領域。)
“欣賞·評述”(指學生對自然美和美術作品等視覺世界進行欣賞和評述,組部形成審美趣味和提高美術欣賞能力的學習領域。)
“綜合·探索”(指通過綜合性的`美術活動,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研究、創造以及綜合解決問題的美術學習領域。)
這些課程內容新穎,版面美觀,貼近學生的生活,受到了小朋友們的喜愛。二、學情分析:
對于美的事物有興趣,有初步感受美的能力,初步培養了觀察習慣,對于想象畫、命題畫有較大的興趣,能根據自己的感受大膽的描繪。
完成作業的速度不一,部分同學習慣于帶回家去完成,少數同學形象表達能力還停留在幼兒園的水平。
三、本學期教學的總要求:1.教育要點:
(1)感知各種隨意形狀。
(2)認識和運用各種平面形、常用色。
(3)運用形色,進行臨摹、添畫、記憶畫、想象畫練習。
(4)學習使用各種簡易繪畫工具,學習撕、折、拼、貼和揉捏、搓、挖等手工制作法,養成正確地繪畫、制作姿勢與習慣。
(5)欣賞祖國風光和兒童畫、民間美術作品的美2.能力培養要點:
(1)在美術活動中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積極促進從無意想象過渡到有意想象,從再現想象過渡到創造想象。
(2)在繪畫活動中大膽用筆用色,鼓勵兒童通過繪畫表達自己的情緒情感。(3)提高手部運動的靈活性,促進手和腦的協調發展。(4)提高對色彩美、形狀美的能力3.審美教育要點:
(1)培養兒童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熱愛勞動人民的感情。(2)讓學生感受美術活動的愉悅,激發兒童對藝術創造活動的興趣。
實用的小學一年級的教案錦集 篇3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1、欣賞《小星星變奏曲》
2、學唱歌曲:閃爍的小星
3、律動表演
教學目標:1、學生能根據音樂做出合適的情緒反映,在輕松愉快的音樂情境中感受星空的美麗與奇妙。
2、學生積極參與音樂活動,在活動中自然大方;能較準確的用肢體語言表達自己對音樂的感受。
3、能用自然的聲音整齊演唱歌曲,不喊叫,并通過律動進一步感受歌曲的意境。
教學重點:學唱歌曲
教學難點:學唱歌曲并表演
教學手段:簡單課件(powerpoint)
教學過程:
一、討論式導入:(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同學們:在晴朗的夏夜里,每當你們仰望浩瀚的夜空,你都看到了些什么呢?(同學發言)(powerpoint1)
小結:是啊,夜空非常的美麗而且神奇,今天啊,梁老師就帶你們進行一次星空之旅,去夜空中參觀瀏覽,好嗎?(好)那我們怎樣去呢?(坐飛機、坐飛船、坐火箭……)
準備好了嗎?(好了),現在出發啦!請小朋友跟著老師一起飛吧。(動作不統一)(powerpoint2)
我們來到了夜空中了,快睜大眼睛看看,夜空中有什么呢?
(powerpoint3)(星星、月亮、衛星……)
二、新歌教學(音樂實踐,啟發想象)
1、A、誰能說一說夜空中的星星是什么樣子的?
(一閃一閃的、亮晶晶的、發光的……)
B、誰能用動作學學星星發光的樣子?
(手臂伸直,五指分開,抖動手腕;手臂伸直,手有規律伸掌)
2、我們來欣賞一下這首歌,同學們可以隨著音樂學學閃爍的.星星(powerpoint4)
3、這首歌好聽嗎?(好聽)現在我們就來學唱這首歌。(powerpoint5)
(跟琴分句聽唱兩遍,接龍唱一遍)
4、小朋友們真棒,學得這么快,你能跟著伴奏演唱這首歌嗎?
(提示:同學閉上眼睛想一想,夜空中星星閃爍,應該用怎樣的聲音來演唱?注意表現出夜晚的氛圍)
5、拓展(體驗感受,鞏固表現):我們看了小星星,唱了小星星,知道了夜空中有許許多多的小星星(powerpoint6),在這些星星中,你最喜歡哪顆呢?(請學生點擊powerpoint5中星星,鏈接到powerpoint7powerpoint8powerpoint9)
10、分組表現歌曲(甲組:唱;乙組:跳;丙組:演奏(由學生選擇合適樂器或拍手,如:三角鐵、碰鈴等)(powerpoint10),
三、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游覽了夜空,認識了閃閃發光的小星星,其實夜空中的神奇和奧秘還多得很呢!只要我們好好學習科學知識,將來總有一天,我們真的會在天空中飛呢!播放樂曲《摘星星》(powerpoint11)學生隨音樂自由動作。在音樂聲中結束本課。(powerpoint12)
實用的小學一年級的教案錦集 篇4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會寫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中了解動詞,能正確地使用動詞。
重點難點
識字、寫字。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相關插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10)
1.抽讀生字卡片。
2.學生用生字組詞,復習詞語。
3.請小朋友們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指名回答:頑皮的陽光都跑到哪兒去了?
5.你們覺得它還會去哪兒呢?
6.教師設疑導入:這個太陽可真調皮,它跑到這些地方去干什么呢?想知道嗎?
二、繼續學文,體會動詞妙用,加深理解(15)
1.出示:清晨,它爬上樹梢,跳上窗臺,探著腦袋看看誰家的孩子在睡懶覺。
2.讀一讀,圈出表示動作的詞語。
3.反饋。
4.全班小朋友有感情地朗讀這句話。
5.把這些表示動作的`詞語演一演,然后學生配上動作有感情地朗讀。
6.太陽干什么去了?
7.小朋友們,動腦筋想一想:太陽會和睡懶學覺的小朋友說什么呢?
8.再次帶感情朗讀這句話,體會文中動詞使用的準確性。
9.引導學生總結剛才的學習方法,教師小結。
三、總結,整體感悟(10)
1.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大家為什么稱太陽為頑皮的小弟弟了嗎?
2.說說陽光不容地去哪呢?它去干什么?
四、布置作業(10)
1.抄寫生字詞。
2.朗讀、背誦課文。
板書設計
3.頑皮的陽光
樹梢窗前
太陽花園小河
實用的小學一年級的教案錦集 篇5
一、教學要求
1、學會復韻母ai、ei、ui及其四聲,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2、學習聲母與ai、ei、ui組成的音節,能準確拼讀音節,正確書寫音節。
3、認識7個生字,正確朗讀句子和兒歌。
二、教材說明
本課包括四部分內容。
第一部分是三個復韻母ai、ei、ui及其四聲,每個復韻母配有一幅圖。第一幅圖是姐姐和弟弟背挨背站著比高矮,“挨、矮”提示ai的音。第二幅圖是小男孩用力砍枯樹,砍樹時發出的的音提示ei的音,枯樹與小男孩構成的形狀提示ei的形。第三幅圖是小女孩圍圍巾,“圍”提示ui的音,小女孩脖子上及搭拉下來的圍巾,加上帽子上垂下的絨球構成的形狀,提示ui的.形。
第二部分是聲母和ai、ei、ui的拼音練習。
第三部分是音節kāi、gěi、huí的書寫格式。
第四部分是認字,配有圖畫和句子、兒歌。畫面上三個小朋友在植樹,圖下用一句話表現他們分工合作的情形。圖上還有小兔,與兒歌內容相配。句子和兒歌都為鞏固音節、學習生字提供了語言環境。
ai、ei、ui的發音、聲母與ai、ei、ui組成音節的拼讀以及認字是本課教學的重點。
三、教學建議
(一)教學準備
1?配合學習ai、ei、ui發音的錄音帶;字母卡片;翻動式拼音卡片;畫有四線格的小黑板。
2?本課的生字卡片。
(二)字母教學
本課的復韻母都是由兩個單韻母組成的。教學時,可以結合圖畫,整體認讀后再教給發音方法:從前一個字母快速滑向后一個字母,一氣呵成。發ai時,
先張大嘴巴發a的音,口形由大到小很快滑向i,a讀得重,i讀得輕,中間氣不斷,一口讀成ai。ei的發音方法與ai大致相同。
發ui時,先發u的音,接著發ei(不是i),口形由圓到扁。ai、ei、ui的形可借助發音方法記憶,也可以借助圖畫記憶。ai的聲調標在a上,ei的聲調標在e上,ui的聲調標在i上,i上的點去掉。標調方法不要求學生掌握,只需要了解,以幫助正確抄寫音節。
(三)拼音教學
聲母與韻母的拼音練習,要鼓勵學生運用所學的拼音方法大膽實踐,練習拼讀。拼讀句子和兒歌中的音節,可以借助圖讀拼音,也可以先拼音,再看圖印證。注意指導學生把韻母的聲調讀準。
(四)書寫指導
本課是第一次要求在四線格中書寫音節,除強調按規格寫好每個字母外,要著重指出:(1)音節的幾個字母要寫得緊湊、勻稱;(2)按順序寫完一個音節的所有字母后再標調號;(3)不要看一個字母寫一個字母,要看一個音節寫一個音節。
(五)認讀字詞,讀兒歌
認字可在讀句、讀兒歌之后進行。注意讀準“你、水、子、在”這幾個字音,告訴學生“子”單念或在詞頭讀zǐ,如子女、子弟;在詞尾讀zi,如胡子、孩子、桌子。要比較“子—了”的音形義。“你、他”與“我”聯系起來,通過圖與句子知道它們的用法。如,看圖說說這句話是誰說的,她在對誰說話,“他”指誰?再讓學生換個角色,如果栽樹的對培土的說或培土的對提水的說,各應該怎樣說。
讀句子要讀出逗號的停頓,還要指導學生用句中停頓突出三個人物。如:你/栽樹,他/培土,我/去提水。
(六)擴展活動
1做游戲“看誰聽得清,找得快”。
老師或同學隨機抽讀復韻母ai、ei、ui,看誰能又準又快地在自己的卡片中找到,并大聲讀出來。
2做游戲“找朋友”。
一位同學拿出寫有聲母或復韻母ai、ei、ui的卡片,問:“我的朋友在哪里?”臺下學生拿著能與問者手中卡片拼成音節的卡片回答:“你的朋友在這里。”然后組成音節拼讀。
3猜一猜。(教師說,學生猜)
(1)用手抓不起,用刀劈不開,煮飯洗衣服,都要請它來。
(2)上去一陣煙,下來看不見,冷了又改變,變成玻璃片。
(七)課時安排
教學本課可用3課時。
四、參考資料
ai、ei、ui的發音方法發ai時,前面的a比單念a時舌位偏前,要念得長而響亮,后面的i要念得輕短模糊,它只表示舌頭移動的方向,實際上舌頭并不一定到i的位置。發ei時,e比單念時舌位靠前,要念得長而響亮,后面的i念得輕短模糊。ui是u和ei的結合,它是《漢語拼音方案》中uei的省寫式。為了學習簡便,我們只學ui,不學uei。ui不能自成音節,必須和聲母相拼才能成為音節。ai、ei可以自成音節,直接給漢字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