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樂游戲教案:誰是小熊(精選6篇)
中班音樂游戲教案:誰是小熊 篇1
一、活動名稱:
音樂游戲。
二、時間:
20xx年xx月xx日。
三、班級:
大二班。
四、授課教師:
。
五、游戲主題:
《誰是小熊》。
六、課型:
新授課。
七、目標:
讓孩子在游戲中學習遵守紀律;附帶學習數學加減法;學會在集體活動中做游戲,學會該游戲的主題歌曲。
八、活動重點:
讓幼兒有興趣參與游戲,并按照游戲規則參與活動;完成學習任務。活動難點:轉圈時有整齊隊伍,搶座時講安全文明。
九、準備:
1、在操場上畫5米見方的方框,準備30個小凳子。
2、口哨一個。
3、協助人員一名。
十、活動過程:
(一)排隊準備活動。
1、站成四隊,選好排頭。
2、將小凳子擺在方框內。
2、說明有戲要領、規則:
(1)1——8拍:幼兒圍著凳子進行走動,手部自由動作,最后一拍停住。
(2)9——11拍:圍椅子速跑搶座,沒有搶到的退出游戲,整齊地站在空地上,協助唱歌。(再次游戲時取出一個凳子)
(3)12——15拍:師生問答:誰是小熊。
(二)活動開始。
教師教唱歌曲兩遍,后面由協助老師領唱,幼兒跟住唱。
第一輪:全班35人,場地安排32個凳子。
1、由排頭開始沿四周線邊轉邊唱小熊的歌曲,有節奏的啪手。等歌曲即將唱完時,老師吹口哨,學生立即搶坐凳子。
2、老師問大家:誰是小熊?剩下的3人就是小熊,幼兒指著沒有坐凳子的小朋友說出他們的名字。將此三人帶到后邊站好隊形。
3、老師將小熊帶到后邊站好隊形,隨意附加數學加減法,并及時表揚鼓勵。
4、過度:老師指揮幼兒起立,協助老師從四方共取出6個凳子(參加游戲的人少時,可去掉1個凳子)。
第二輪:依次進行。直至最后一名。
(三)活動結尾:
全體齊唱一遍歌曲,有秩序地排隊上廁所,回教室將自己的凳子放好。
(四)活動延伸:在游戲活動中進行數學、音樂學習,德育教育。
(五)活動小結與反思:幼兒能夠積極參與本次活動,能夠有秩序的排隊,聽老師口令,興趣濃厚,玩的開心。
中班音樂游戲教案:誰是小熊 篇2
一次,班里的小朋友拿了一個青蛙發條玩具來幼兒園玩,當時孩子們對這個玩具很感興趣。并且還跟著小青蛙跳躍的節奏點頭、拍手,直到發條松了小青蛙停下來為止。我從中得到了啟發,想利用發條玩具不同的節奏,設計一個創意節奏活動。但是,這種發條玩具現在市場上已經很少了,為了順利的進行這次活動,我通過各種辦法,終于找到了各種發條玩具,并且他們運動的速度也有區別。有些是快速的運動然后馬上停止;有些是先快然后漸漸地慢下來,最后停止。我根據發條玩具不同的運動速度,設計了相應的、形象地節奏譜,并且用薯片筒穿上橡皮筋來做發條,作為活動中游戲的道具。材料選擇的創意性和孩子們極大的興趣成為本次活動成功開展的關鍵所在。
一、活動目標
1、通過玩發條玩具,感知他們不同的節奏特點。
2、理解一些發條玩具從快到慢、最后停止的節奏類型,并能在音樂聲中用肢體動作創造性的進行表現。
3、初步感知速度的概念,體驗合作游戲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1、幼兒曾玩過發條玩具。
2、發條龍蝦一只。
3、發條青蛙、玩具發條人手一份。
4、錄有擰發條聲音的音樂,配班老師彈奏一段從快到漸慢的音樂。
三、活動過程
(一)、把玩青蛙發條玩具,感知他的節奏特點。
1、觀察青蛙發條玩具。
(1)、你是怎樣讓小青蛙跳起來的?
(2)、小青蛙是怎么跳的?
(3)、小青蛙跳的時候節奏是怎樣的?
2、出示青蛙發條玩具跳的節奏譜,請幼兒跟著節奏學青蛙跳。
(二)、出示龍蝦發條玩具,讓幼兒觀察他的節奏特點。
1、觀察龍蝦發條玩具。
小龍蝦跳的時候節奏是怎樣的。教師小結:小龍蝦爬的時候先是快的,再一點點、一點點的慢下來,最后停住了,如果你用手去碰碰他,他會再動一下的。
2、出示龍蝦發條玩具爬的節奏譜,請幼兒用肢體動作來反復練習。
(三)、我是發條玩具。
1、能根據先快后漸慢最后停止的節奏類型進行表演。當我們給發條玩具上滿發條時,他就會按照不同的節奏來跳舞,現在我們也來做發條玩具好不好!那么,你想做什么發條玩具?
2、戴上大發條,合作游戲。
中班音樂游戲教案:誰是小熊 篇3
活動目標:
1.熟悉樂曲,能隨著音樂的變化做動作,感受音樂的快慢。
2.傾聽音樂,當音樂停止時迅速找到座位坐下。
3.在“搶椅子”的游戲中,體驗與同伴共同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鋼琴、小熊頭飾。
2.幼兒在日常活動中,已有“搶椅子”的游戲經驗。
活動過程:
一、打招呼。
“你們好!你是漂亮的女孩子,你是聰明的小男孩,我還知道你都是中班的小朋朋友。”
“那你們知道我是誰嗎?”
二、感知音樂,熟悉歌詞,學唱歌曲。
(一)感知音樂。
1.師:“老師這兒有一段好聽的音樂,我們一起拍拍手、做做動作吧。”(鋼琴伴奏B段音樂)”剛才,我們是怎么拍手的?”
2.師:“我們跟著這段音樂圍著圓圈走一走吧。”
師:“剛剛我們是怎么走的?”
幼:走的時候,一會快,一會兒慢。
師:為什么要一會快,一會慢?
幼:因為音樂的節奏一會快,一會慢。
(幼兒按順時針方向隨B段音樂有節奏地走一走,走時提醒幼兒注意聽好音樂哪里快,哪里慢?音樂“叮”響起,幼兒就坐下。)
(二)學唱歌曲。
1.師:我們都找到了自己的椅子,自己的家。原來,一個娃娃一個家。可是,有一個小動物卻沒有家,它是誰呢?
教師清唱歌曲A段。
師:原來是小熊沒有家。(出示小熊的頭飾)
2.師:小熊是誰呀?(教師用手有節奏地指小朋友)我們要找到它。(將這句話唱出來)
師:小熊是誰呢?我們把它找出來,好嗎?
音樂A段+C段。幼兒坐在椅子上邊唱邊跟老師表演。在C段音樂時,教師給一幼兒戴小熊頭飾,用手指向他,唱:小熊就是他。
3.師:再來找一找,看看還有沒有小熊了。
根據完整的音樂,幼兒在圓圈上邊走邊唱邊地表演。
三、快樂游戲。
1.師:小熊一會兒是你,一會兒是他,那小熊到底是誰呢?我們來玩一個“搶椅子”的游戲,就能知道誰是小熊了。
2.師:游戲該怎么玩呢?我們跟著音樂在圓圈上走一走、唱一唱、跳一跳。聽到“叮”的聲音時,就找一張椅子坐下來。如果你沒有找到椅子,那你就是小熊了。
幼兒游戲。
師:第一只小熊找到了。
師:(對小熊說)小熊小熊,請到中間來休息一下,待會兒和我們一起唱歌,看我們做游戲,好嗎?
為小熊戴上頭飾,評價幼兒的表現。
3.師:再來找一找,還有誰是小熊呢?告訴你們,這次會有兩只小熊被找到,看看他們到底是誰?
第二次游戲,拿掉兩張椅子放在圓圈中間,引導中間的小熊一起唱。
師:哈哈,又有兩只小熊被我們找到了。
4.師:我們繼續找小熊,這次會有三只小熊被找出來。
第三次游戲,拿出三張小椅子放在圓圈中間,找出三只小熊。
5.師:還有小熊嗎?我們再來玩一次,看看這次會有幾只小熊被找到呢?
第四次游戲,拿出四張椅子放在圓圈中間,找出四只小熊。
四、結束部分。
“你們真棒,這么快就學會這個小游戲了。今天你們玩得高興嗎?累不累?今天我們就玩到這里,下次我會帶更好玩的游戲給你們,再見。”
中班音樂游戲教案:誰是小熊 篇4
活動目標:
1.在隨音樂說唱、做律動的過程中,逐步熟悉樂曲的結構和游戲的玩法。盡可能合樂的表達,
2.通過聽辯音樂信號快速反應,嘗試根據詞意創造性的進行歌表演;根據音樂速度與力度的變化調整動作的快輕重,并在音樂停止時找到座位坐下。
3.在出現兩人同時坐一張椅子的情況時,學習用各種積極的方式解決問題。
活動準備:
1.幼兒在日常活動中,已有“搶椅子”的體育游戲的經驗。
2.將幼兒座位排成圓形。
3.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創設游戲情境,幼兒感知并初步學唱歌曲《誰是小熊》A段。
1.教師有節奏的范唱A段。
2.教師將帶領幼兒學唱,鼓勵幼兒根據歌詞創造性地表演,并注意唱準休止節奏和附點節奏。必要時可單獨練習。
(二)幼兒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初步掌握游戲規則——聽音樂信號,迅速找椅子坐下。
1.教師介紹游戲玩法,并邀請少部分的幼兒示范玩游戲。重點指導幼兒練習聽音樂圍坐椅子做小跑步的動作。要求順著一個方向跑,且動作協調。并強調音樂停止時要立刻找到座位。
2.討論并制定游戲規則,并帶領幼兒按此規則進行練習。
教師:什么時候面對圓心進行歌表演?什么時候聽音樂一個跟著一個繞著椅子跑?什么時候找椅子坐下?
3.全體幼兒參與游戲,提出問題,解決困難。
4.每一遍游戲結束時,教師問:“小熊是誰呀?”坐下的幼兒用手指著未坐的幼兒齊答“小熊就是他。”
(三)幼兒完整聽音樂做游戲“誰是小熊”。
教師組織幼兒討論,發現音樂停止時能迅速找到座位坐下的好辦法。
(四)幼兒在變式游戲的過程會中,探索更豐富的玩法。
1.教師播放音樂B段,引導幼兒發現音樂速度與力度的變化,并嘗試用動作表現。
教師:仔細聽,音樂變了嗎?音樂快時怎么辦?音樂慢呢?音樂輕時怎么辦?音樂重呢?
2.幼兒隨音樂改變動作的快慢與輕重(如快快跑、慢慢跑等)來玩音樂游戲“誰是小熊”。
3.引導幼兒隨音樂創編動作。
教師:繞椅子可以做小跑步,還可以做什么動作?
中班音樂游戲教案:誰是小熊 篇5
活動目標:
1.運用角色游戲活動,助幼兒建立初步的角色意識,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
2.復習區分圓形、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外形特征,嘗試描述圖形的二維特征。
3.啟發幼兒用禮貌用語,進行簡單的交往,積累美好的情感體驗。
活動重點:
在游戲活動中積累生活經驗,并愿意描述。
活動難點:
區分物體圖形、顏色的二維特征。
活動準備:
1.小熊兩個;小鴨、小兔、小貓掛飾若干;各種形狀的禮物若干。
2.供幼兒操作的圓形、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小、顏色不同的餅干若干,貼有圓形、三角形和正方形標記的盤子各一。
活動設計:
一、引起興趣:
1.今天,我們來做個游戲扮小動物,你愿意扮誰就選一個掛飾掛在身上。
2.幼兒帶上掛飾,你扮誰呀?(我是小兔、我是小鴨……)
3.告訴家一個好消息,今天是小熊小黑和小白的生日,我們一起去為它們慶祝好嗎?
4.怎么去呢?買些什么禮物呢?
5.每位選一件禮物,你選的是什么?告訴你的好朋友。
6.出發小熊家到了。(敲門進入)
二、送禮物:
1.告訴小熊自己送的是什么禮物,并祝小熊生日快樂。
2.按小動物分組把禮物送給小熊。
3.請個別幼兒把禮物按圖形分類。
三、小熊請客人吃餅干:
1.小黑和小白準備了點心給你們吃,(出示兩盆餅干)小黑準備的是奶油餅干,小白準備的是蔥油餅干。
2.小黑請每位吃一塊餅干,與你的好朋友比一比,餅干有什么不一樣?讓幼兒描述自己拿的是什么顏色、什么圖形的餅干?
3.小白請家動腦筋:
(1)請小鴨吃紅的三角形餅干;
(2)請小兔吃黃的圓形餅干;
(3)請小貓吃綠的正方形餅干。
四、結束部分:
1.我也準備了一份禮物(出示生日蛋糕),引導幼兒一起唱“生日快樂歌”。
2.時間不早了,我們該回家了,等到明年再來給小黑、小白過生日。
中班音樂游戲教案:誰是小熊 篇6
活動目標:
1、根據歌詞內容,邊唱邊表演,并隨著音樂協調地做動作、小跑步等動作。
2、能隨著音樂速度與力度的變化,變換動作的幅度與姿態。
3、遵守有些規則,音樂停止時,能迅速地就近找位子坐下。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5、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玩過《看誰應快》的游戲。
活動過程:
一、復習歌曲《家》。
用連貫、跳躍的唱法表現歌曲的抒情和歡快。
二、熟悉歌曲《誰是小熊》并邊唱邊表演。
1、教師范唱。
2、說出歌曲內容,學唱歌曲。
3、在教師帶領下,學習邊唱歌曲邊做動作。
三、學玩游戲。
1、了解游戲情節。傾聽音樂(二)。
“小熊在樹林里,山洞里到處游蕩,它到底在哪兒呀?我們來找找吧!”
2、學習游戲玩法,請部分幼兒圍著椅子邊聽音樂邊順著一個方向做走步動作,音樂停止時要立即找座位坐下。
3、組織幼兒掌握游戲結尾(三)音樂停止后,教師立即問家:“小熊是誰呀!”幼兒邊唱著回答邊指向未坐到座位的幼兒。
4、變化音樂第二部分的速度與力度。引導幼兒表現爬山、走崎嶇的道路、鉆樹林等情節,表現對音樂變化的感受。
四、完整游戲。
游戲玩法:幼兒座位排成圓形(椅背朝里),椅子數少于幼兒人數1張,幼兒圍著椅子站成圓形。
音樂(一)幼兒面對圓心,邊唱歌邊表演。
誰是小熊歌詞:
一個娃娃一個家,
小熊小熊沒有家!
小熊是誰呀?
我們要找到他!
小熊是誰呀?
我們要找到他!
教學思
在這個活動中,剛開始孩子們并沒有積極的投入,歌聲也不是很優美,這時我讓小朋友們根據音樂分成小組自己邊唱邊玩,興致完全提了起來,都積極的投入到活動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