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安全主題班會教案范文(精選2篇)
心理健康安全主題班會教案范文 篇1
一、班會背景
幸福的奧秘是什么?怎樣保持生命的最佳狀態?怎樣走進一個洋溢積極的精神、充滿樂觀的希望和散發著春天活力的心靈狀態?積極心理學是心理學界正在興起的新的研究領域和思潮,以Selig man和Csikzent mihalyi的1月《積極心理學導論》為標志,愈來愈多的心理學家開始涉足此領域的研究。“積極心理學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與美德的科學。”積極心理學主張研究人類積極的品質,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潛在的具有建設性的力量,促進個人和社會的發展,使人類走向幸福。
“任何人和團隊要想成功,就永遠不要抱怨,因為抱怨不如改變,要有接納批評的包容心,以及解決問題的行動力!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無益舉動。”但抱怨卻又是司空見慣和我們所習以為常。作為心理學專業的學生,我們可以從不抱怨入手,踐行積極心理學理念。
二、班會目的
樹立不抱怨的積極心態,養成不抱怨的好習慣,使我們的青春更加陽光,更具活力。
三、前期準備
(一)方案策劃
1、20xx年11月19日全體班委會議,討論班會主題,形式以及流程設置。
2、20xx年11月20日制定方案交至班主任審核以及聽取班主任意見,修改方案。
3、根據方案進行人員安排,責任到人。
(二)閱讀《不抱怨的世界》一書
1、布置每個同學閱讀《不抱怨的世界》。
2、同學撰寫讀后感。
(三)材料準備
1、20xx年11月20日購買材料,自制紫手環,出于節約和環保考慮,
2、20xx年11月23日宣傳委員借DV機及副班長借教室
3、20xx年11月21日-22日班會PPT制作
四、班會流程
(一)暖身游戲:蹲(已提前分好了組)
1、主持人進行開場白,介紹活動的流程。
2、進行暖身游戲:蹲。
蹲游戲規則為:大家圍成一圈,主持人站中間,連說三遍“(主持人自己名字)蹲”和連做三次下蹲,然后指著某一同學,說“(被指同學)蹲”;但被指同學不動,其旁同學(左邊或右邊由主持人事先指定)要迅速連說三遍“(自己名字)蹲”和做三次下蹲,然后指著另一個人,說“(被指同學)蹲”;以此類推。游戲中出錯的同學,抽取“大冒險”任務。(大冒險任務略)
(二)主題活動一:抱怨輪回
1、主持人將班級同學分成5個小組,每個小組推選組長及記錄員,組長組織大家分享最近所抱怨的人或事。
2、組長組織小組討論:抱怨給我們帶來了什么?
3、每組推選代表,向全班同學匯報所在小組的分享和討論結果。
4、主持人借用“‘抱怨’真的就是口臭,它會傳染,而習慣抱怨的人,就是在向自己的鞋子里倒水。(《時代周刊》)”一語,總結大家的分享和討論。
(三)主題活動二:“紫手環運動”
1、主持人介紹“紫手環運動”。
2、主持人分享《不抱怨的世界》一書精彩片段,同學分享讀后感。
3、生活委員等分發紫手環。
4、主持人介紹“紫手環運動”及其規則。
5、每位同學將紫手環統一佩戴于右手,在主持人帶領下宣誓參加“紫手環運動”。
(四)結束尾聲:我們的感受
1、每位同學寫下班會感想并分享之,具體見附錄五。
2、全體同學伸出佩戴紫手環的右手,擺好隊形,合影留念。
3、主持人發表總結,宣布班會結束。
心理健康安全主題班會教案范文 篇2
一、活動目的:
1、引導學生了解一些排解煩惱的方法,使學生知道應該笑對生活中的不如意,做一個快樂的人。
2、學會更好地調節自己,使自己擁有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和情緒。
二、活動重點:
引導學生通過觀察體驗別人的快樂與煩惱,找到快樂的真諦。
三、活動難點:
引導學生用自己所掌握的尋找快樂的策略來更好地調整自己。
四、活動時間:
20xx年x月x日
五、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景體驗煩惱:
1、揭題,教師激情導入:人人都想和快樂在一起,天天快樂,時時快樂。但是,在我們的生活、學習中,總會遇上這樣那樣不順心的事。這不,昨天早上,老師騎著自行車來上班,突然,在拐彎口橫沖出來一輛摩托車,躲避不及,老師摔倒了,腿摔破了皮。誰知騎摩托車的人絲毫沒有歉意,連車都沒停,揚長而去。這使老師非常生氣,這人既不遵守交通規則,又缺乏應有的社會公德,太不應該了。老師扶起摔倒的自行車,揉著摔疼的腿,心里很不愉快。是啊,生活中,讓人生氣、讓人煩惱、讓人痛苦的事情太多了,同學們,在你的生活中,遇到過令你不快的事情嗎?
2、趁機引導,回憶煩惱:誰都難免會遇到不愉快的事,請大家拿出小紙片,寫出最近遇到的令你煩惱的事。
二、學生互動,傾訴煩惱:
2、教師故事。
3、教師引導:有了煩惱,讓我們像故事中的理發師一樣來大聲地說出自己的煩惱!
4、說出內心話:引導學生訴說感到不愉快的事。
三、交流方法,心理疏導:
1、觀看心理小品,評析是非:
4、講故事:
《豬八戒新傳》。思考:為什么同樣面對下崗,沙和尚滿臉笑容,而豬八戒卻悶悶不樂?教師小結:不同的想法,對人的影響多大啊!
5、情境游戲:
《猜一猜》情節設計:晶晶上前,做悶悶不樂狀,委曲地自言自語:作文課,我認真地寫,滿懷信心地給老師看,老師說不行;而同桌這么死板的作文,老師卻說好多了。教師引導
(1):你能猜出此時晶晶在想些什么嗎?(老師處理事情不公正;同桌會拍馬屁;老師看不起我)情節設計:老師又湊到晶晶的耳旁低語幾句,晶晶眉頭舒展開來。
教師引導
(2):猜一猜老師剛才對晶晶說了什么?(請換一個角度想問題)情節設計:晶晶跳著,笑著回到了座位上。教師引導
(3):請同學們猜一猜,晶晶為什么這么高興?她是怎么想的?(老師覺得我的作文水平比同桌高,應該寫得更好;老師對我嚴格是為我好。)
6、心理體驗,出示:小藝買了一件新衣服,自己挺滿意。可是,鄰居芳芳說:“太難看了!”小藝這樣想:。她覺得特別傷心。小藝這樣想:。她覺得還可以。小藝這樣想:。她覺得很快樂了。
7、師小結:要知道,一個人遇到不順心或不公正的對待時,他并不是世界上最倒霉、最不幸的人,世界上很多事,取決于我們的想法,有時候換個角度想問題,能讓我們擺脫煩惱,增強自信,找到快樂。
四、分享經驗,體驗快樂:
1、過渡:我們知道,生活中有快樂就有煩惱,有幸福就會有痛苦,請你說說你遇到不開心的事情時,是怎么調整自己的心態的?2、在小組交流會后全班交流:做自己喜歡的事;聽聽音樂,唱唱歌;看看漫畫……
3、教師點撥:怎樣才能做一個快樂的人?大家的辦法真多!這些讓我們快樂的辦法就像是我們的心靈營養餐,讓我們擺脫煩惱,忘記不快,高興起來。
4、享用“心理快餐”:
5、介紹另一些生活中常用的能創造快樂, 發泄不良情緒的辦法:教師過渡:這些能使自己經常開心的小竅門真好,生活中能給我們帶來快樂的辦法可多了!
如:讀有趣的書;至少培養自己有一種興趣愛好;經常與家人、同學、朋友在一起,談心、玩耍; 照鏡子,與鏡中的人說說話;到沒有人的地方大聲喊叫;在勞動創造中體會快樂……
6、教師贈言:面對復雜的生活,我們應該用積極的辦法去調整好自己的情緒,使自己永遠快樂。
五、關注他人,共享快樂:
1、小組合作,排解煩惱:開展“我來安慰他”活動:通過體驗活動,還沒有完全拋開活動之初回憶產生的煩惱的同學,同組的學生共同承擔義務,共同商議,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 和這次活動中了解的方法, 鼓勵同學嘗試排解煩惱。教師引導:被幫助的同學露出笑臉時, 我看到大家都笑得很甜, 幫助別人也是一種快樂。
2、教師總結:今天的活動真有意思,也很成功,大家都找到了快樂的小竅門,學會了自己安慰自己。我真心希望看到我們的集體中,人人都是“快樂天使”,同時還要學做為別人排解煩惱的“快樂天使”。要在平時留心身邊的小伙伴和家人,發現誰在什么時候有不快樂的情緒的時候,設法找到原因,試著為他送去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