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世界衛生日優秀教案(精選5篇)
幼兒世界衛生日優秀教案 篇1
活動目的及主題
4月7日是世界衛生日,每年的這一天,世界各地的人們都要舉行各種紀念活動,今年的主題為“城市化和健康”,強調健康對于勞動創造和幸福生活的重要性。幼兒園通過開展一系列世界衛生日宣傳教育活動來增強幼兒的衛生健康意識,并使衛生健康的理念潛移默化地深入到幼兒的內心并且體現于行動。
目標
1、讓孩子知道做好個人衛生和公共環境衛生的重要性。
2、讓幼兒知道每年4月7日是世界衛生日。
3、使孩子知道講衛生可以給自己和他人帶來愉快的情緒、同時也會受到大家的歡迎的。
活動準備
1、一些正確的講衛生習慣的照片;
2、課前教導幼兒一些關于講衛生的知識;
3、教學課件PPT準備。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告訴幼兒4月7日是世界衛生日。
二、討論講衛生要注意哪些方面的事情。
1、要想做一個干凈的,討人喜歡的孩子,該注意哪些方面呢?從早上來說吧:起床后,要做些什么事情?請幼兒回答。(洗臉、刷牙等等)
2、來到學校后,又要注意哪些方面的事情呢?指名幼兒回答。(不要在地上打滾、臟了要洗手等等)老師提問:每次吃飯前,我們要做一件什么事情?(洗手)吃完飯排隊的時候,應該要注意什么呢?(飯后別亂跑)
3、放學回家后,又要注意哪些方面的事情呢?請幼兒回答。給予鼓勵性評價。
4、老師和幼兒一起小結:清潔又衛生的寶寶,身體才會長得棒棒的。
5、咱們一起來編一首兒歌,怎么樣?
太陽瞇瞇笑,我們起得早。手臉洗干凈,刷牙別忘掉。飯前洗洗手,飯后別亂跑。清潔又衛生,身體長得好。
6、多種形式念兒歌。
三、活動延伸:
1、希望小朋友們每天都做一個講衛生的乖寶寶,從小養成好習慣。
2、做講衛生的“小小宣傳員”,告訴身邊的同伴,一定要講衛生,身體才會棒棒的。
幼兒世界衛生日優秀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了解衛生間里的一些常用物品以及它們的用處。
2、會用固體膠把物品粘貼在指定的位置。
3、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4、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材料與環境創設:
操作材料《寶寶家的衛生間》、固體膠。
活動過程:
一、導入引趣
1、教師帶領孩子做《生活模仿操》并引導幼兒說出“衛生間”。
。1)“小朋友早上起床后要做些什么。俊保ㄋ⒀馈⑾茨槨⑹犷^發)引導幼兒隨著音樂做一做《生活模仿操》!
(2)我們在哪里刷牙、洗臉、梳頭發?
引導2、說說我家的房間——回憶對于衛生間的已有經驗,激發興趣你知道衛生間里還可以干什么嗎?
小結:衛生間是我們小朋友洗澡,刷牙,洗臉、洗澡和上廁所的地方。
二、布置衛生間——老師演示課件,說說不同的擺放位置
1、老師演示課件,幼兒觀察
提問:
(1)這是紅紅家,是紅紅家的哪個房間?
。2)你們家的衛生間里還有些什么?在這里缺了哪些有用的東西?
2、教師演示課件,出示物品圖案。
紅紅也買了許多衛生間要用的東西,紅紅說請小朋友幫忙把這些物品放放好
提問:
(1)看看紅紅買了什么?
。2)把這些東西放到這個衛生間里去呢?它們有些什么作用呢?
牙膏、牙刷可以刷牙,保護我們的牙齒”。
毛巾可以洗臉,讓我們的臉干凈”
肥皂能讓我們的小手洗干凈
沐浴露可以洗澡,讓我們的身體變得干干凈凈。
3、演示課件,將需要的物品分別放置在適宜的位置(提醒幼兒注意一定的方向感,如:沐浴露放在浴缸旁邊、肥皂放在洗手臺旁、刷牙杯口朝上、毛巾的邊在下面……)
4、幼兒操作,老師鼓勵幼兒邊貼邊說說各物品的用處和擺放位置,并注意指導幼兒固體膠的使用方法。
小結:衛生間里每一樣物品都有它自己的本領,我們要仔細地幫助他們找到正確的位置貼好,那么紅紅進衛生間的時候就不會找不到了。
三、展示我的衛生間——鞏固物體的上下方位及物品的用處
1、說說寶寶的衛生間里有哪些東西,分別在哪里?
2、在區域活動中,我們可以一起來造寶寶的家。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每天洗臉的重要性,養成洗臉的.好習慣;
2.知道洗臉的步驟,了解怎么樣洗得更干凈,尤其是一些難洗的部位。
活動準備:
娃娃一個、小毛巾每人一條、圖片(洗臉的寶寶)、自編兒歌《寶寶愛洗臉》
活動過程:
一、設置情境,導入活動
1.“嗚嗚~~~,聽,誰在哭啊?原來是娃娃!我們去看看娃娃為什么哭?”
2.一起問:“娃娃,你怎么了?為什么哭?”
3.“原來娃娃在外面玩,把小臉弄臟了,娃娃可愛漂亮了,你們說怎么辦?”(引出應該洗干凈)
二、引發討論
你每天洗臉嗎?誰幫你洗的?你自己洗的,那你是怎么洗的?
。ㄓ變河懻,講述)
誰來洗洗?(個別幼兒演示)
說一說,剛才是怎么洗的?你會嗎?大家一起來洗洗你的小臉。
三、進一步置疑
1.娃娃怎么還在哭?聽聽怎么了?
(引出進一步討論)
“看看有沒有幫她洗干凈啊?難洗的部位應該怎么洗?”
2.出示圖片(對于難洗的部位進行放大,比如眼窩、耳窩、耳根、鼻翼)
3.幼兒再次嘗試,教師進行個別指導。
4.教師正確示范,幼兒模仿。
四、我們大家來洗臉
一邊播放兒歌,一邊和孩子們一起洗臉。
五、說一說
怎么樣讓我們的小臉每天都白白的,香香的?(引出每天洗臉)
幼兒世界衛生日優秀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在趣味的語言活動中,辨別行為的對與錯。
2、經過觀看錄象,讓幼兒注重平時良好衛生習慣的養成。
3、理解故事資料,能認真傾聽,有良好的傾聽習慣。
4、大膽的表述對故事的理解。
二、活動準備:
小狗、小老鼠吃香蕉的幻燈制作;幼兒在園吃糖、擦嘴、吃飯時的錄象。
三、活動過程:
一、出示兩只小動物,引起幼兒興趣。
1、今日,教師請來了小黃狗、小老鼠,你喜歡誰?為什么?
二、看圖學習兒歌。
1、看了兩只小動物的表現,我們再來說說你更喜歡誰?先來看小黃狗,它在干什么?
2、小狗把香蕉皮丟到哪里去了?
我們把小黃狗吃香蕉的樣貌編成了一首兒歌。
小黃狗,吃香蕉。果皮丟進垃圾箱。
3、(出示圖二)再來看看小老鼠是怎樣吃香蕉的?
你認為小老鼠的行為對不對?為什么?
學學動作“丟”。
我們也來編一段兒歌:
小老鼠,吃香蕉。果皮丟到地面上。
小結:那此刻,你更喜歡誰了啊?為什么?
我們要學乖小黃狗,做個講衛生的好寶寶。
三、除了吃香蕉,我們還吃過好多好吃的東西,和旁邊的小朋友一起聊聊你吃完零食是怎樣做的?
四、觀看錄象兩段。
我們來看看小2班的兩位小朋友,他們在干什么?他們又是怎樣做的呢?
錄象一:他在吃糖果,猜猜他會把糖紙丟哪兒呢?
我們給他次機會,這兒有張糖紙,他會怎樣做?
錄象二:擦完嘴巴,餐巾紙該丟哪兒呢?(表揚)
錄象三:在吃飯時,我們的寶寶是怎樣表現的?
五、活動延伸:爭做小小衛官員。
附兒歌:
吃香蕉
小黃狗,吃香蕉。果皮丟進垃圾箱。
小老鼠,吃香蕉。果皮丟到地面上。
設計思路:
每次走過小班,我都能感受到小朋友的點滴提高,他們在幼兒園學會了禮貌,養成了很好的常規。很多時候,很多環節,教師會對他們進行衛生教育。在此基礎上設計一堂講衛生的教學活動,必須能增進幼兒講衛生的意識。于是,我想到了設計今日的活動。
手段的利用:在活動中我采用錄象教學,是想經過觀察幼兒身邊的人,發生的身邊的`事,從而讓自我來辨別他人行為的對與錯。這環的設計所呈現的效果是顯而易見的,它避免了說教的枯燥,充分調動幼兒的進取性,他們不僅僅能說出觀察到的對象、行為,并且還能辨別行為的對于錯。
方法的呈現:之前我用到了一首小兒歌。那里我采用了比較的手法,先讓幼兒談喜歡誰,為什么喜歡它?既而又呈現他們吃香蕉的行為表現,再次讓幼兒說說喜歡誰?為什么喜歡它?從幼兒的回答中,明顯能看出幼兒已有必須的辨別是非本事。
精彩瞬間:中間一環,讓錄象中丟糖果紙的幼兒上來糾正自我的錯誤行為,幼兒在完成后得到教師的表揚和小朋友的拍手鼓勵后,不僅僅對該小朋友促進很大,并且能讓幼兒明白一個道理,明白錯了要改正的道理。
遺憾:讓小朋友互動交流:你還吃過哪些零食?之后你是怎樣做的?但小朋友不能很好的交流,這環節的設計完全能夠省略,幼兒已經迫不及待的還和教師說自我的體驗了。
幼兒在表達為什么喜歡它(小狗)時,他們的語言表達上就顯得較欠缺。
幼兒世界衛生日優秀教案 篇4
一、聲音導入、激趣引情
1、小朋友們,老師帶了神秘客人來,豎起你的小耳朵,看看誰聽得準。(播放牛、馬、豬、羊等動物的叫聲,學生們一一認出。)
2、它們來自今天要學的“十二生肖”中。小朋友,你是屬什么的`?爸爸媽媽屬什么的?你知道嗎?
3、唉?為什么沒有人屬小貓?沒有人屬小魚?今天,我們就去課文中著答案,大家打開書《十二生肖》。自由讀一讀課文,相信大家一定能把生字讀準確,課文讀流利。
二、新授
1、誰愿意給小朋友們表演讀一下?其他同學做小老師,認真聽聽,一會兒請你來說一說。
2、同學們,你讀了課文知道了什么?自己讀一讀,跟小伙伴說一說。
1)生:我知道小老鼠真饞!
師:你從哪里看出來的?能讀一讀嗎?
2)生:我知道王母娘娘真厲害!
師:你從哪里看出來的,能讀給小朋友聽一聽嗎?
3)誰還想讀課文的其它地方?
3、故事我們讀完了,誰還有問題?這個故事有趣嗎?想不想講給爸爸媽媽聽?現在我們就在小組里用自己的話講一講。
4、誰愿意把這個故事加上表情、動作,津津有味的講給大家聽?
三、擴展
小朋友還知道那些關于十二生肖的事情?
1)我知道《十二生肖歌》!大家一起來讀一讀!
2)我知道關于十二生肖的另外一種故事(請這位同學給大家講一講)
3)我這里有十二生肖的剪紙(全班辨認展覽)
4)我帶了一頭牛。
師:這頭牛還缺了一支角,那如果這頭牛就是天上的生肖,你能給它編一個故事嗎?(學生發揮想象力給這頭缺角的牛編故事,起名字)
作業:回家把這個傳說講給家人聽,再搜集一些你喜歡的傳說故事講給大家聽!
幼兒世界衛生日優秀教案 篇5
設計背景
鄉村的孩子由于生活環境影響,大多數孩子的衛生習慣不太好,隨地吐痰、扔果皮、紙屑、隨地坐爬打滾,個人衛生也較差,因此在活動中,教師要讓幼兒明白講衛生的重要性,培養幼兒養成講究衛生的好習慣,知道講究衛生會讓自己成為讓人喜歡的孩子。
活動目標
1.知道講究衛生有利于健康,了解日常生活中衛生小常識。
2.學會傾聽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3.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氛圍。
4.教育幼兒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5.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故事內容,增強幼兒講衛生的意識,逐漸形成講究衛生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一只可愛的毛絨玩具豬。
2.《我愛洗澡》的光碟一張。
活動過程
一、開始環節:
師生談話引出主題《講衛生的孩子》。
1.猜猜它是誰?
2.出示小豬并向全班小朋友們作自我介紹(老師生動配音)。
二、基本環節:
聽小故事《小豬奴奴》:老師以小豬的身份講述故事,注意配音語氣兒化,動作可愛,表情生動。
1.原來的奴奴是什么樣的?朋友們喜歡它嗎?(原來的奴奴頑皮,不講衛生,很臟,朋友們都不愿意跟它玩。)
2.后來的奴奴是什么樣的?朋友們對它怎么樣?
3.討論:誰知道怎么做才是一個講衛生的孩子呢?(讓幼兒分別扮演多種角色了解有關生活衛生小常識。)
4.老師以小豬奴奴的口氣小結性地說:“小朋友們,希望你們也要做一個講衛生的孩子,這樣別人才會喜歡你哦。今天我真是太高興了,因為我有了很多好朋友,現在我們一起來唱歌跳舞吧!”
三、結束環節:
欣賞歌曲《我愛洗澡》。
1.讓幼兒感受歌曲的活潑、歡快。
2.在理解歌曲的基礎上嘗試自由創編動作,進行歌表演。
四、延伸環節:
游戲《找朋友》,活動自由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