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來了繪畫教案(精選3篇)
春天來了繪畫教案 篇1
清代學者唐彪所說:“文章讀得極熟,則與我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所文時,吾意所欲言,無不隨我所欲,應筆而出,如泉之涌,滔滔不絕。”語文教學的實踐告訴我們:語文學習的`重要途徑是靠積累。因此,在教學《找春天》一課前,教師可讓學生在課外讀物中尋找有關描寫春天的詞句、古詩,并把它背下來。這樣學生在課堂上就可以調動語言信息網絡,積極思考。
教學過程:
一、音樂導入,創設情境。
1、播放《春天在哪里》的錄音磁帶,教師走到學生中間翩翩起舞。
2、教師口述:春天在哪里呢?其實春姑娘已經悄悄來到我們校園里。只有仔細觀察的小朋友才能找到它。讓我們走進校園找一找,你可以和你的同學一起,用眼睛看看,伸出小手輕輕地摸摸;走進花壇用小鼻子聞一聞。找一找,校園里的花草樹木有什么變化?
瞧!春姑娘還給小朋友準備了許多神秘的禮物呢!
走!我們一起去找春天啦!
【在音樂聲中,教師翩翩起舞,縮短了師生間的距離,營造了一種平等和諧的氛圍,提供了一種自由學習的情境。】
二、手拉手找春天。
學生在歡快的音樂聲中走出教室,手拉手與同學一起到校園里找春天。
【音樂、舞蹈、語言把學生帶入了一個充滿生機、活力的情境中,讓學生從春天課堂走入春天的校園,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更何況語文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讓學生在自主的環境中自由尋找,通過尋找得到發現,獲得自信。】
三、盡情說春天。
過渡:春天在小朋友的眼睛里,你們找到春天了嗎?
師口述:別忙,你們先把自己的發現說給你的同學聽一聽!
1、同學之間自由說。
2、學生向大家介紹你眼中的春天,隨機給說得有特點的學生送一件“春姑娘的禮物”。
總結:校園里,陽光燦爛,真是春光明媚!春風輕輕地吹著,真舒服呀!我們的校園真是春色滿園,春意盎然。
過渡:春姑娘輕輕吹了一口氣,吹綠了小草,吹紅了花兒,吹醒了大地,你知道大自然里還有哪些美麗的景色?
3、學生介紹大自然里的春天。
【孩子們眼中的春天豐富多彩,孩子們看到了獨特的春天,找到了自己的春天,學生暢所欲言,語言也得到了豐富。】
四、贊春天。
1、背誦描寫春天的詩句。
師口述:“萬紫千紅總是春”,春姑娘就像一位魔術師,把大地打扮得這么美!很多大詩人寫了不少贊美春天的詩句,你還知道哪些春天的詩句?
2、在這春意盎然的春光中,你最想干什么?
3、唱一唱贊美春天的歌。(《小燕子》《春雨沙沙》)
【春天的歌,春天的詩,春天的舞,讓學生在春天的氣氛中進一步感受春天,體驗春天。】
五、介紹作品(學生把自己準備好的作品向同學介紹)
春天來了繪畫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喜愛春天,知道春天花草、樹木的變化。
2、能運用身體語言表達詩歌內容。
3、解詩歌的句式特點,學習簡單仿編詩歌。
4、認讀重點字詞:屋檐、水塘、草地、孩子。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
活動前教師組織小朋友觀察春天的景物;學會歌曲《春天》。
2、物質準備。掛圖、音帶、錄音機、大字卡;詩歌讀本人手一冊、小字卡、頭飾(小燕子、蝴蝶、蜜蜂、小白兔各10個)。
3、環境準備。
創設主題墻面“春天來”。
活動過程:
一、預備活動
師幼互相問候,韻律活動《春天》,小朋友隨音樂一起有節奏的拍手舞蹈。
二、感知理解活動
1、教師與小朋友一起討論看到的春天的景物。
“剛才我們一起去找春天,你找到春天嗎?它藏在哪里?”
請小朋友一一說出來,并討論小朋友運用恰當的詞匯表達。
3、 教師出示掛圖,朗誦詩歌,引導小朋友說出春天來到小河、水塘、草地。
①春天來,屋檐上為什么會流水?教師隨機出示大字卡“屋檐”,請小朋友模仿流水聲。 “屋檐上的流水發出什么聲音?”
②春天的小河是怎樣的?春天的小河發出怎樣的聲音?小朋友模仿小河流水的聲音。
③春天的水塘里誰來?教師出示大字卡“水塘”,請小朋友模仿小鴨的叫聲。想象小鴨“嘎嘎”地叫什么呢?
④春天的草地上誰來?他們“嘻嘻,哈哈”,可能在做什么。引導小朋友想象出孩子在草地上做的事情,如放風箏、打滾、踢球、翻跟頭等。教師隨機出示大字卡“草地”“孩子”。
4、討論:他們喜歡春天嗎?為什么?
三、體驗活動
1、教師播放詩歌錄音帶,小朋友看書跟讀詩歌。
2、小朋友在詩歌的伴奏下,表演詩歌。討論:你們喜歡春天嗎?為什么? 閱讀完后小朋友有序收書。
四、游戲活動
游戲:找春天。
活動場地上畫若干圓圈,圈內放上“屋檐”、“水塘”、“草地”、“孩子”等大字卡。小朋友扮演小動物,根據教師說的字詞,快速站在放有相應大字卡的圓圈內,并說出春天在哪里。
五、創造活動
教師引導小朋友結合屋檐、水塘、草地等場景創編詩歌。 如:屋檐下的燕子,唧唧喳喳;水塘里的小蝌蚪,游呀游呀;草地上的蜜蜂,嗡嗡嗡嗡……小朋友嘗試表演創編的詩歌。
六、結束活動
交流小結,播放音樂,小朋友有序地整理自己的物品。
活動反思:
春天的大自然中充滿勃勃生機,我相信孩子們在這次活動中所收獲的并不能用學到多少、掌握多少來統計的。我們更注重的是給予孩子這樣一個走進自然、親近自然、感受自然的機會,希望孩子們在這樣一個活動中感受心靈的`愉悅,收獲積極與自信。孩子在這次主題活動中欣賞到大自然的美,還探索大自然的秘密,能大膽地對春天進行描述和體驗,解到春天與人們生活的關系,體驗到春天郊游的快樂,并學會同伴之間協商、解決問題,會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達春天的美,對春天的熱愛。
春天來了繪畫教案 篇3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春天萬物復蘇,百花爭艷、綠草如蔭、一派迷人的景色。春天里孩子們脫去了厚重的棉衣,喜歡用自己的眼睛觀察春天的景色,喜歡在園子里尋找春天。中班下學期的幼兒探究、觀察能力有了一定的發展,并且孩子們充滿了好奇心和強烈的探究欲,能主動地去探究周圍和環境的變化,并且能根據變化運用自己的表達方式將感知到的變化加以表現。同時這個時期的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及審美能力有一定的發展,孩子們在平時的活動中也積累了許多有關繪畫方面的經驗。
2.教學目標。
教育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教育活動起著主導作用,我根據中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制定了一下活動目標:
通過談話,了解春天的季節特征和春天里人們的活動。
(1)學習側面人的動態畫法。
(2)能用完整連貫的語言大膽描述自己的作品。
(3)句子:春天來了……
(4)教學重點與難點。
二、說教學策略。
1.教法分析
本次活動我始終以引導者的身份出現,以自己的語言啟發幼兒的表述的完整連貫外,還采用了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采用的教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談話法:活動一開始,我和幼兒一起談論春天的景色,為后面的環節展開作了鋪墊。
(2)提問法:是指教師提出問題讓幼兒在觀察圖片時,將自己所發現的,以及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大家,一起尋找答案。本次活動中,我設計了一些啟發幼兒想象、創造的問題,如“春天里除了美麗的風景外,小朋友在春天都會做什么?”
(3)體驗感受法:為了讓幼兒更好的掌握動態人物的畫法,請幼兒進行示范,找出難點一起解決。
2.學法分析
(1)觀察法:幼兒的想象力雖然比較豐富,但讓幼兒憑空想象幼兒往往無從下手。因此,我采用了觀察法,通過觀察教師示范,引導幼兒在觀察、交流的基礎上更加直觀形象地觀察、感受教師畫側面人物的步驟及要點。
(2)操作法:讓幼兒在自主繪畫過程中既獲得提高,又充分發揮自己無窮的想象力。還有自主探索法、實踐創新法等。
(3)教學準備及教具
根據選材的特點和設計內容,這節課的活動準備有:春天背景圖、人物動態圖若干、黑板、白紙、彩筆。
三、說教學過程
環節一:激趣、談話導入: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活動開始我利用談話形式引導幼兒將自己已有的關于春天的經驗進行整理,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環節二:出示春天背景圖。
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說說圖片上春天的景色,由春天的景色聯系到春天里小朋友的活動,根據幼兒所說到的人物動態貼到背景圖上。
環節三:教師示范畫動態人物。
在這一環節中,我為幼兒創設了一個寬松的觀察、欣賞的平臺,通過與觀察教師畫動態人物的過程,加深對動態人物的掌握。
環節四:幼兒自主創作,巡視中給予個別輔導。
這一環節,幼兒將在自由、寬松的氛圍中愉快地進行創作。在這其中,我將充分地發揮幼兒的主體性地位,引導幼兒繪畫時發揮想象、認真、細心而大膽地創作,創作出與他人不一樣的、有自己特點的作品。
環節五:幼兒展示作品。
欣賞和評價是為了引發幼兒更強烈的想象、創造愿望。這一環節中,根據幼兒能力情況和速度的不同,我安排先完成的幼兒將作品拿給旁邊的小朋友觀看,這樣一方面使先完成的幼兒“有事可干”,避免了無謂的消極等待;另一方面,讓幼兒在與老師和同伴的互動中感受成功的喜悅,獲得美的感受,從而煥發幼兒對美術活動的高度熱情,同時提高語言表達的完整與連貫。
四、說教學評價
在活動過程中,通過提問、交流、自由表達等方式,對幼兒對春天的景色很熟悉,人物動態掌握的基本情況以及幼兒參與也表現出了積極的情緒和態度,對幼兒進行及時評價。根據獲得的反饋信息,要調控好教學節奏合理分配好時間。組織好幼兒進行自主創作,力爭讓幼兒有不同發展。使得教學內容、教法達到最優化,體現因材施教的原則,提高活動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