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來了教案優秀(通用6篇)
貓來了教案優秀 篇1
一、活動目標:
1、幼兒能夠大膽地發揮想象,培養幼兒的發散性思維。
2、幼兒能夠大膽的運用完整語言表達,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3、能夠在創意中感受拼圖帶來的樂趣,及交流的愉悅。
二、活動準備:
各種玩具、七巧板
三、活動過程:
1、老師:今天我們班請來新朋友,它們的名字叫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你們高興嗎?我們一起來看它們的表演吧!
教師操作讓這些圖形變各種姿勢和小朋友打招呼。
2、欣賞新朋友變出的各種造型。
3、請個別小朋友上來給我們的新朋友變造型,激發幼兒對創意感興趣,激發幼兒主動創意的能力。
4、老師:你們看看這些漂亮的圖案是什么變的(玩具)
5、幼兒操作活動
①教師結合實物引導幼兒了解不同的材質的玩具。
②請幼兒選取自己的玩具,讓他們動手拼一拼。
③請幼兒展示自己的作品,說一說自己拼出的事什么?
④幼兒合作拼圖,教師巡回指導。
6、游戲活動:玩具找朋友
①教師從玩具中拿出其中一個形狀(如圓珠)請小朋友找到相同的形狀并舉起來。
②把幼兒分成小組,請他們以組為單位玩玩具找朋友的游戲。
7、教師評價
貓來了教案優秀 篇2
活動目標:30m快速跑及接力跑
活動準備:在場地上劃兩條相距30m的平行線
小紅旗4面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
(1)、向小朋友們問好,講上課的規則和讓小朋友辨別哨子的聲音,練習立正,稍息等口令。
(2)、將小朋友們分組(1、2、3、4組)。
(3)、帶著小朋友們繞場慢跑,速度逐漸加快到逐漸放慢。(集合時注意小朋友的面向)。
(4)、做徒手操(以活動手部和腿部關節為主)。
2、基本部分
(1)、講解和示范在跑動中的擺臂動作,并用哨子指揮著小朋友在原地上做擺臂的動作,逐漸加上腿部,在原地跑。(強調:在跑的時候不能出現同手同腳,在擺臂的過程中,手臂彎曲擺臂的弧度在45度左右不宜過大或者過小)
(2)、讓小朋友靠攏分組比賽,跑到終點后不用回來在終點線后排隊站好,進行2-3次。
(3)、在跑動過程中糾正小朋友的錯誤動作,很多小朋友在起跑是會出現同手同腳的現象。
(4)、游戲:民警換崗
游戲規則:將小朋友分成人數相等的4組,在各組中找一個小朋友做哨兵,其他小朋友在起點線后排隊站好,領頭的小朋友手持小紅旗,當聽到老師發出跑的信號后迅速跑到哨崗前與站崗的哨兵敬禮握手交旗,然后自己站上哨崗。被換下來的民警迅速跑回到自己的隊伍前將小紅旗交給下一個小朋友自己迅速跑到隊尾去。游戲依次進行。可進行2-3次。
3:結束部分
帶領著小朋友,做放松運動。
小結本次課的內容。
貓來了教案優秀 篇3
活動目標:
1、感受和表現歌曲的3/4拍節奏和音樂的休止。
2、創編各種不同的帆船航行動作,表現樂曲的強弱規律。
3、體驗與同伴合作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張貼小帆船的圖片或照片。
2、請坐過小船的幼兒,談談船在水上面飄蕩的感受。
活動過程:
一、在《小白船》樂曲的伴奏下,做劃小船動作引起活動興趣。
二、學唱歌曲《小小帆船》。
1、聽音樂,說出音樂是幾拍子的。
2、和教師一起用拍手等動作表現3/4拍節奏。
3、注意掌握歌曲的句首重音。
4、教師范唱。幼兒說出歌曲內容。
5、輕聲完整學唱。教師用表情,手勢暗示幼兒,掌握休止時值。
三、體驗歌曲的起伏與休止,探索《小帆船》的航行動作。
1、大家都來扮一只小帆船,在錄音的伴奏下一面唱歌一面在水面上航行。如果歌聲停了,“小帆船”就不動了。
2、在歌曲錄音伴奏下,用不同的航行動作,表現小帆船,音樂休止時保持原姿勢不動。
3、集體練習同伴的創編動作:如前進、搖晃、后退、就、轉圈等。
四、合作律動
1、在錄音伴唱下,自由結伴、合作做“小帆船”。
2、反饋幼兒創編的“小帆船”,并集體練習。如兩人合作、多人合作等。
3、嘗試邊唱歌邊做小帆船,停止是堅持不動。
4、全體幼兒做“小帆船”隨音樂飄向遠方,出教室。
貓來了教案優秀 篇4
活動目標:
1、嘗試用攪一攪、搖一搖、搓一搓等方法變泡泡,萌發初步探索泡泡的興趣。
2、能用動詞大膽的表達操作的過程。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放有洗潔精飲料瓶、放有洗衣粉的杯子、放有水的杯子、筷子、放有水的臉盆、肥皂、毛巾等。
2、經驗準備:在生活中見過泡泡。
3、環境創設:桌子上貼有小圓點(操作的材料都放在小圓點上)。
活動過程:
一:引出主題:泡泡。
出示吹泡泡的玩具,老師演示吹泡泡,引起幼兒興趣。
二:變泡泡
1、看看說說桌子上出示的材料,引導幼兒用提供的材料變泡泡。
2、觀察幼兒操作,引導幼兒有意識的操作材料變泡泡。
3、教師小結:我們剛才用洗潔精加點水搖一搖,變泡泡,洗衣粉加點水攪一攪,肥皂加點水搓一搓,變泡泡,我們的本領真大。
三:再次變泡泡
觀察幼兒操作,引導幼兒嘗試不同的方法變泡泡
四:教師總結
教師小結:原來泡泡可以洗掉臟東西,使東西變干凈,泡泡的本領真大!
五:延伸活動:玩玩泡泡槍
貓來了教案優秀 篇5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增強幼兒的勞動觀念。
2、引導幼兒學會互相幫助。
活動準備
1、幼兒疊衣服圖一張,幼兒扔衣服圖一張。
2、幼兒穿衣圖一張,幼兒找衣圖一張。
活動過程
1、出示第一組圖,教師根據圖意講故事。
圖上兩個小朋友在干什么?
你喜歡哪個小朋友?
你為什么喜歡第一個小朋友而不喜歡第二個小朋友?
2、出示第二組土圖,教師根據圖意講故事。
第二個小朋友為什么哭呢?
我們小朋友早上來園應該怎么做呢?我們都來教他,幫助他好嗎?
3、請一幼兒上來示范疊衣服。
4、教師講解,教幼兒正確的疊衣方法。
5、開展“大幫小”活動。
貓來了教案優秀 篇6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對蛋的興趣。
2、知道雞蛋和鵪鶉蛋的特征以及它們的相同之處與不同之處。
3、培養幼兒觀察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雞蛋、鵪鶉蛋若干,母雞和鵪鶉圖片各一幅,小花若干
活動進程:
一、尋找蛋寶寶并與蛋寶寶做游戲。
二、知道雞蛋和鵪鶉蛋的外形特征。
提問:剛才是怎樣與蛋寶寶做游戲?
蛋寶寶為什么可以滾動?搓蛋寶寶時有什么感覺?它們的媽媽是誰?
三、游戲:給蛋寶寶送紅花
提問:你喜歡哪一種蛋寶寶?為什么?
四、找出雞蛋與鵪鶉蛋的相同之處與不同之處。
提問:雞蛋與鵪鶉蛋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小結:雞蛋與鵪鶉蛋的相同之處:都有蛋黃和蛋白、蛋殼,都是橢圓形,都有營養,都可以進行孵化。
雞蛋與鵪鶉蛋的不同之處:大小不同,蛋殼上的花紋不同,媽媽不同,孵化出來的寶寶不同。
五、自己剝蛋殼并品嘗蛋寶寶。
延伸活動:
區分熟蛋和生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