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通用2篇)
冀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1
教學目的:
1.經歷在觀察、驗證、交流等活動中探索長方形特征的過程。
2.認識長方形的長和寬,知道長方形的對邊相等、4個角都是直角。
3.在用已有數學活動經驗探索知識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良好體驗,增強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教學重難點:
探究長方形的特征。
解決策略:
通過觀察大小不同的長方形猜想長方形的特征,然后通過獨立思考與小組合作等形式驗證交流自己的猜想,從而總結歸納出長方形的特征。
教具準備:
生:1.每個學生3-5張大小不同的規則的長方形的紙。
2.答題卡
3.長短不同、數量也不相同的小棒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以前我們已經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形,今天老師又把他請到了我們的課堂上,課件出示4個被藏起一半的圖形,讓學生猜分別是什么圖形?
。ㄔO想:學生能順利猜出圓形,三角形,當長方形和正方形時出現分歧)
師揭示正確答案后,提問:為什么我們能順利猜出圓形和三角形,一到長方形和正方形時卻出錯了呢?
生:因為長和正長的太象了。
師:那里象?
生:都有四條邊,而且有四個角。
師:你們來觀察這些圖形,他們有幾條邊,幾個角呢?(同時課件出示一些四邊形包括不規則的。)
師:我們就把這樣的圖形叫做四邊形。(長方形閃)你能說說這什么是個圖形嗎?這個長方形和其他的四邊形比較起來有什么不同?
我們看這個長方形今天我們就來研究一下四邊形這個大家族中長方形的特點。板書課題
二、猜想、驗證、交流
猜想
1.師:你對長方形有哪些認識?或(師:仔細觀察我們手中大小不同的長方形,看看長方形的邊和角各有什么特點呢?(板書:邊和角)
2.生:四個角都是直角,四條邊有長有短,對邊可能相等,4個角好象直角。。。。。
。ㄍ瑢W到黑板板書自己的猜想)
驗證
1.師:那么我們同學們說的對不對呢?你們有沒有辦法來驗證一下自己的說法呢?下面老師把時間交給大家,你可以和自己的同伴合作也可以自己動腦筋想辦法來驗證自己的這些猜想。
2.生用自己的方法驗證。
。◣熝惨晭椭欣щy的學生和小組,組織學生有效的學習,扮演好組織者與合作者。)
3.師:誰來說說你是怎樣驗證長方形對邊是否相等的呢?
學生說自己的方法(實物投影展示)
當學生驗證邊有長有短時,師告訴學生長的邊叫做長方形的長,短的邊叫做長方形的寬。(板書:長 寬)
師:一個長方形有幾條長?幾條寬?你能指著教室里的長方形說出他的長和寬嗎?
。◣熡眉t粉筆標出起學生的驗證結果,以示正確。)
師:誰來說說你是怎樣驗證長方形角的特點的呢?
學生說自己的方法。(師框起學生的驗證結果)
4.師小結剛才的活動:那么都是誰的猜想是正確的?你能到前面來說說自己的那些猜想是正確的嗎?(根據學生的總結,課件出示規范的長方形的特征。)
學生齊讀。
5.師小結:你們通過自己觀察、猜想,驗證,總結出了長方形的特征,我覺得你們都是愛動腦筋的好孩子,只要你們能堅持這樣,一定能探索出數學王國中更多的寶藏。
三、鞏固練習
1.牛刀小試(答題卡完成)
判斷下面的圖形哪個是長方形,哪個不是長方形。指出長方形的長和寬,并選其中的一個長方形,測量一下他的長和寬,并記錄在自主小天地上。(課件:正方形演示對邊相等,角是直角)
2.手腦并用
請同學們選擇使用手中長短不同的小棒,擺出一個長方形。
3.學以致用
小明的媽媽新買了一塊漂亮的花布,想鋪在餐桌上,可是媽媽想如果能給桌布的四周鑲上花邊該有多好看呀。想到這里,媽媽就拿起尺子只測量了一下桌布的一個長是120厘米,一個寬是80厘米,小明看到了就問:媽媽你只測量兩條邊,能知道買多少花邊嗎?(課件演示幫助學生理解)
師:同學們,你們覺得媽媽能不能知道買多少花邊呢?為什么?那要買多少呢?課下咱們大家來一起算算,下節課時,咱們一起把答案告訴小明吧。
冀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根據統計結果回答問題、發現問題,進行簡單的預測和較為合理的判斷。
2、讓學生進行一些社會調查,體驗實踐性和現實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并接受其中的思想教育。
教學重點:
讓學生選擇記錄方法作記錄,并體會哪種記錄方法既清楚又方便。
教學難點:
根據統計表提出問題并初步進行簡單的預測。
教法:
采用講授法、討論法、發現法。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真正地成為學習的主人,將學習的內容與學生的實際水平有效地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引導中探索,探索中發展,發展中提高。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師談話:同學們,新的學期已經開始了幾天,我們的學習生活正逐漸步入正軌,今天,老師要請你們幫忙,為老師評選一名數學科代表。
教師出示評選條件:
1、數學成績優秀。
2、數學成績一般,但非常希望能提高數學成績。
3、愿意為大家服務,樂意為數學老師服務。
師:你想推薦誰當數學科代表?(學生自由發言并說出理由。)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篩選出兩位學生的名字寫在黑板上,如張三、李四。
二、互動新授
1、學習用記錄的方法收集、整理數據。
(1)收集數據。
教師引導:剛才我們通過篩選選出了兩位合適的同學,那么,這兩位同學哪個更合適呢?我們要從這兩位同學中選一位,你有沒有合適的方法?
學生討論,說說選擇的方法。
教師提問:用我們上節課學習的舉手統計的方法可行嗎?為什么?
小結:舉手投票,存在很多人情因素,有時會出現其他同學不公平、不服氣的情況,影響同學之間的'和睦相處,那有沒有更公平、公正的方法呢?(學生自由發言。)
出示小精靈的話:可以用投票的方式來決定誰能擔任科代表。
教師講解投票的方法,拿出準備好的小紙張,從黑板上選一個你心目中的科代表的名字。
學生動筆寫,將寫好的紙張折好,由小組長收上來。
(2)學習記錄方法。
教師將收好的紙張放在講臺桌上。
師:現在老師要從這些紙張里拿出一張,報出名字,同學們要想辦法把它記在紙張上,老師報一個,你記一個,一直到把這些紙張記完。請小組討論一下,你們準備用什么方法來統計數?(提示學生:紙張很多,報得又很快,必須抓緊時間統計,能分工合作。)
指名學生說,肯定學生的方法,如畫“○”、畫“∣”、畫“正”等。及搜狐請方法獨特的學生到黑板上板演,其他學生用自己想到的方法記錄。
講述:記錄完的討論一下,哪種方法記得既清楚又方便,將不同的方法展示在黑板上讓大家瞧一瞧。
完成統計表。
根據統計結果,應該選擔任數學科代表。
(3)小結。
談話:剛才同學們選擇了自己喜歡的方法,你們能說說是怎樣記的嗎?
把你喜歡的方法說給大家聽一聽,要說出喜歡這種方法的理由。
2、教學例2
(1)過渡:同學們,光明小學要舉辦講故事大賽,某班要從王明明和陳小菲中選一位參加比賽,他們也是用投票的方式來決定誰參加比賽。
多媒體課件出示投票結果。
師:你能看懂他們用了哪些記錄方法嗎?(畫“√”、畫“正”、畫“○”)
(2)填寫統計表,分析數據。
把上面的統計結果填入下表。
學生收集、整理數據,填寫表格。
回答問題:
根據統計結果,應該選誰參加比賽?
有兩位同學缺勤沒能參加投票,如果他們也投了票,結果可能會怎樣?(讓學生討論可能性。)
指名學生回答,教師小結:即使把缺勤同學的兩票同學的兩票加到王明明的票數中,也不影響投票結果,所以,結果不會改變。
(3)從上面這道題中,你有沒有學到新的記錄方法?(讓學生自由說。)
教師:你喜歡哪種記錄方法,下次你統計事物數量時,就可以用上這種記錄方法。
三、鞏固練習
完成教材“練習一”的第3題。
出示統計表,從統計表中,你能看出天氣情況嗎?
1、根據統計圖,完成統計表。
2、根據統計表逐題回答教材上的問題。
3、從統計表中你還知道什么?
四、課堂小結
師:這節課最讓你高興的收獲是什么?
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小結:這節課,我們應用統計知識幫助老師選了一位同學們心目中的數學科代表,老師先謝謝同學們,我們還學到了統計的另一種方法——投票,并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了記錄,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統計的內容很多,有興趣的同學課后還可以選擇一些內容進行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