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數學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 > 二年級數學下冊解決問題教案(通用5篇)

二年級數學下冊解決問題教案

發布時間:2022-12-30

二年級數學下冊解決問題教案(通用5篇)

二年級數學下冊解決問題教案 篇1

  第三課時 解決問題

  教學內容:                                  授課日期: 年 月 日 星期 

  課本第8頁例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從具體的生活情境中發現問題,掌握解決問題的步驟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 

  2、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等良好的學習習慣,初步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解決具體問題,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熱愛數學的良好情感。

  4、通過合作交流,使學生體驗到合作的快樂,學習的愉悅。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蹺蹺板樂園圖。

  教學重點、教學難點:

  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興趣

  1、談話:小朋友愛玩蹺蹺板嗎?今天我們到蹺蹺板樂園去玩一玩好嗎?

  2、投影出示蹺蹺板情境圖,問:“我們看看圖中的小朋友們在做什么?”讓學生仔細觀察圖。

  3、讓學生觀察畫面,提出問題。教師適當啟發引導:蹺蹺板樂園一共有多少人?學生自由發言,提出問題。

  [設計意圖]:從學生喜歡的事物引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觀察主題圖問:看到這個畫面,你想知道什么?學生自由發言。教師有選擇的板書:蹺蹺板樂園一共有多少人?

  2、觀察了解信息: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組交流討論。

  (1)應該怎樣計算蹺蹺板樂園一共有多少人?

  (2)獨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組內交流。

  (3)選派組內代表在班中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

  4、把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記錄在黑板上。(有一種寫一種特別讓學生思考還可以怎樣算)

  5、比較各種方法的異同。明確名種方法的結果都是求蹺蹺板樂園一共有多少人,只不過在解決問題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6、學生嘗試列綜合算式。

  板書:(1)4x3+7=19(2)2x6+7=19(3)2x8+3=19 ……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7、小結。

  [設計意圖]:使學生在觀察事情的發生、發展過程中明確條件,提出問題并自主解決。掌握用多種方法進行解答。

  三、練習鞏固,應用實踐

  1、練習一的第1題,讓學生說明圖意,明確計算的問題后,讓學生獨立列式解答。然后請幾名學生說一說解決問題的方法,給有困難的學生以啟發。

  2、練習二的第2題,讓學生說明圖意,明確計算的問題后,讓學生獨立列式解答。然后請幾名學生說一說解決問題的方法,給有困難的學生以啟發。同時對學生進行尊老愛幼的教育。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交流、實踐中掌握知識。充分利用主題圖的作用。

  四、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這節課我們又學到了什么本領?你能把我們今天學會的知識解決我們生邊的問題嗎?

  五、課堂作業

二年級數學下冊解決問題教案 篇2

  解決問題(練習課)

  教學內容:                                   授課日期: 年 月 日 星期 

  課本第10、11頁練習二

  教學目標:

  1、在現實生活的情境中,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培養學生探索知識的意識和能力,進一步掌握小括號的作用和用法。

  3、培養學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學重點:查漏補缺,反饋出現的問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準確性和多樣性。

  教學難點:

  1、理解相同數位上的數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筆算中的“對位”問題。

  2、掌握筆算的計算法則,能熟練計算。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練習插圖情境圖。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前幾節課我們已經學習了兩步計算的題目,并且知道了小括號的用法今天老師先帶小朋友到草地上去看看好嗎?不過看了以后還要解決幾個問題。

  [設計意圖]::從學生喜歡的事物引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合作探索,鞏固新知

  1、投影出示第9頁做一做主題圖,學生獨立解答后合作交流討論。教師注意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與思考。如觀察小鳥、花朵、蜜蜂等,由此從多種角度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答問題。同時用多種方法解決同一個問題。

  2、出示第11頁第3題。學生觀察后問:他們帶20元錢買票夠嗎?你是怎么想的?學生交流討論。通過解決問題,既鞏固了用乘法和加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又能夠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增強學生的數感。

  3、完成第4題學生獨立完成表格,并說說怎么算總分。通過計算各隊總分,學生能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選擇相關信息解決問題,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4、完成第5題思考題求:一共有多少個方木塊?學生可以用多種方法進行解答。算式可以是:3x3x3-2=25(個) 3x3x2+7=25(個)    3x3+3x3+7=25(個)……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交流、實踐中掌握知識、應用知識。思考題有利于開發學生的思維。

  三、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這節課我們又有什么收獲?你能把我們學會的知識解決我們生邊的問題嗎?

  四、課堂作業    

二年級數學下冊解決問題教案 篇3

  第二課時 解決問題

  教學內容:                                   授課日期: 年 月 日 星期 

  課本第5頁例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從具體的生活情境中發現問題,掌握解決問題的步驟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 

  2、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等良好的學習習慣,初步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學習,使學生認識到小括號的作用。

  4、通過解決具體問題,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熱愛數學的良好情感。

  教學重點:

  使學生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從不同的角度發現并提出問題以及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面包房情境圖。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興趣

  1、談話:小朋友昨天我們去游樂園,今天,我們去面包房看看,看看那里有什么好看的,想嗎?

  2、投影出示游樂園面包房圖,問:“我們看看圖中的小朋友們在做什么?”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畫面上來。

  3、讓學生觀察畫面,提出問題。教師適當啟發引導:還剩多少個面包?學生自由發言,提出問題。

  [設計意圖]:從學生喜歡的事物引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觀察主題圖問:看到這個畫面,你想知道什么?學生自由發言。教師有選擇的板書::還剩多少個面包?

  2、觀察了解信息: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組交流討論。

  (1)應該怎樣計算:還剩多少個面包?

  (2)獨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組內交流。

  (3)選派組內代表在班中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

  4、把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記錄在黑板上。

  方法一、54-8=46(個)46-22=24(個)

  方法二、8+22=30(個)54-30=24(個)

  5、比較兩種方法的異同。明確兩種方法的結果都是求:還剩多少個面包?,在解決問題的思路上不同。

  6、把兩個小算式你能寫成一個算式嗎?學生嘗試列綜合算式。

  板書:(1)54-8-22 (2)54-(8+22)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若第二種綜合算式有困難教師進行點撥指導。特別強調計算時先算小括號里面的。

  7、完成練習一第5題先讓學生仔細看圖,明確要解決的問題,并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8、小結。

  [設計意圖]:使學生在觀察事情的發生、發展過程中明確條件,提出問題并自主解決。

  三、練習鞏固,應用實踐

  1、練習一的第2題,讓學生說明圖意,明確計算的問題后,讓學生獨立列式解答。然后請幾名學生說一說解決問題的方法,給有困難的學生以啟發。

  2、練習一的第3題,讓學生自己獨立完成。匯報解決問題的思路時,強調小括號的使用。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交流、實踐中掌握知識。

  四、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這節課我們又學到了什么本領?你能把我們今天學會的知識解決我們生邊的問題嗎?

  五、課堂作業。

二年級數學下冊解決問題教案 篇4

  第一課時  解決問題

  教學內容:  課本第4頁例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從具體的生活情境中發現問題,掌握解決問題的步驟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

  2、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等良好的學習習慣,初步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初步理解數學問題的含義,經歷從生活中發現并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會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知道小括號的作用,會在解決問題中使用小括號。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游樂園情境圖。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興趣

  1、談話:小朋友們你們去過游樂園嗎?你最喜歡玩什么?

  2、問:“我們看看圖中的小朋友們在做什么?”

  3、讓學生觀察畫面,觀察主題圖問:看到這個畫面,你想知道什么? 2、觀察了解信息: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組交流討論。

  (1)應該怎樣計算現在看戲的有多少人?

  4、把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記錄在黑板上。

  5、比較兩種方法的異同。明確兩種方法的結果都是求現在看戲的有多少人,在解決問題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6、把兩個小算式你能寫成一個算式嗎?學生嘗試列綜合算式。

  板書:(1)22+13-6  (2)22-6+13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7、小結。

  三、練習鞏固,應用實踐

  1、練習一的第1題,讓學生說明圖意,明確計算的問題后,讓學生獨立列式解答。然后請幾名學生說一說解決問題的方法,給有困難的學生以啟發。

  2、練習一的第4題,讓學生自己獨立完成。匯報解決問題的思路時,教師結合題目的具體內容,適當滲透思想教育。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交流、實踐中掌握知識。

  四、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這節課我們又學到了什么本領?你能把我們今天學會的知識解決我們生邊的問題嗎?

  五、課堂作業

  第二課時  解決問題

  教學內容:                          

  課本第5頁例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從具體的生活情境中發現問題,掌握解決問題的步驟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

  2、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等良好的學習習慣,初步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學習,使學生認識到小括號的作用。

  4、通過解決具體問題,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熱愛數學的良好情感。

  教學重點:

  使學生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從不同的角度發現并提出問題以及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面包房情境圖。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興趣

  1、談話:小朋友昨天我們去游樂園,今天,我們去面包房看看,看看那里有什么好看的,想嗎?

  2、投影出示游樂園面包房圖,問:“我們看看圖中的小朋友們在做什么?”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畫面上來。

  3、讓學生觀察畫面,提出問題。教師適當啟發引導:還剩多少個面包?學生自由發言,提出問題。

  [設計意圖]:從學生喜歡的事物引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觀察主題圖問:看到這個畫面,你想知道什么?學生自由發言。教師有選擇的板書::還剩多少個面包?

  2、觀察了解信息: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組交流討論。

  (1)應該怎樣計算:還剩多少個面包?

  (2)獨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組內交流。

  (3)選派組內代表在班中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

  4、把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記錄在黑板上。

  方法一、54-8=46(個)46-22=24(個)

  方法二、8+22=30(個)54-30=24(個)

  5、比較兩種方法的異同。明確兩種方法的結果都是求:還剩多少個面包?,在解決問題的思路上不同。

  6、把兩個小算式你能寫成一個算式嗎?學生嘗試列綜合算式。

  板書:(1)54-8-22  (2)54-(8+22)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若第二種綜合算式有困難教師進行點撥指導。特別強調計算時先算小括號里面的。

  7、完成練習一第5題先讓學生仔細看圖,明確要解決的問題,并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8、小結。

  [設計意圖]:使學生在觀察事情的發生、發展過程中明確條件,提出問題并自主解決。

  三、練習鞏固,應用實踐

  1、練習一的第2題,讓學生說明圖意,明確計算的問題后,讓學生獨立列式解答。然后請幾名學生說一說解決問題的方法,給有困難的學生以啟發。

  2、練習一的第3題,讓學生自己獨立完成。匯報解決問題的思路時,強調小括號的使用。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交流、實踐中掌握知識。

  四、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這節課我們又學到了什么本領?你能把我們今天學會的知識解決我們生邊的問題嗎

  教學反思

  第三課時  解決問題

  教學內容:課本第8頁例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從具體的生活情境中發現問題,掌握解決問題的步驟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

  2、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等良好的學習習慣,初步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解決具體問題,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熱愛數學的良好情感。

  4、通過合作交流,使學生體驗到合作的快樂,學習的愉悅。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蹺蹺板樂園圖。

  教學重點、教學難點:

  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興趣

  1、談話:小朋友愛玩蹺蹺板嗎?今天我們到蹺蹺板樂園去玩一玩好嗎?

  2、投影出示蹺蹺板情境圖,問:“我們看看圖中的小朋友們在做什么?”讓學生仔細觀察圖。

  3、讓學生觀察畫面,提出問題。教師適當啟發引導:蹺蹺板樂園一共有多少人?學生自由發言,提出問題。

  [設計意圖]:從學生喜歡的事物引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觀察主題圖問:看到這個畫面,你想知道什么?學生自由發言。教師有選擇的板書:蹺蹺板樂園一共有多少人?

  2、觀察了解信息: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組交流討論。

  (1)應該怎樣計算蹺蹺板樂園一共有多少人?

  (2)獨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組內交流。

  (3)選派組內代表在班中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

  4、把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記錄在黑板上。(有一種寫一種特別讓學生思考還可以怎樣算)

  5、比較各種方法的異同。明確名種方法的結果都是求蹺蹺板樂園一共有多少人,只不過在解決問題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6、學生嘗試列綜合算式。

  板書:(1)4x3+7=19(2)2x6+7=19(3)2x8+3=19  ……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7、小結。

  三、練習鞏固,應用實踐

  1、練習一的第1題,讓學生說明圖意,明確計算的問題后,讓學生獨立列式解答。然后請幾名學生說一說解決問題的方法,給有困難的學生以啟發。

  2、練習二的第2題,讓學生說明圖意,明確計算的問題后,讓學生獨立列式解答。然后請幾名學生說一說解決問題的方法,給有困難的學生以啟發。同時對學生進行尊老愛幼的教育。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交流、實踐中掌握知識。充分利用主題圖的作用。

  四、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這節課我們又學到了什么本領?你能把我們今天學會的知識解決我們生邊的問題嗎?

  五、課堂作業

  第四課時  解決問題(練習課)

  教學內容:課本第10、11頁練習二

  教學目標:

  1、在現實生活的情境中,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培養學生探索知識的意識和能力,進一步掌握小括號的作用和用法。

  3、培養學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學重點:查漏補缺,反饋出現的問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準確性和多樣性。

  教學難點:

  1、理解相同數位上的數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筆算中的“對位”問題。

  2、掌握筆算的計算法則,能熟練計算。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練習插圖情境圖。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前幾節課我們已經學習了兩步計算的題目,并且知道了小括號的用法今天老師先帶小朋友到草地上去看看好嗎?不過看了以后還要解決幾個問題。

  [設計意圖]::從學生喜歡的事物引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合作探索,鞏固新知

  1、投影出示第9頁做一做主題圖,學生獨立解答后合作交流討論。教師注意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與思考。如觀察小鳥、花朵、蜜蜂等,由此從多種角度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答問題。同時用多種方法解決同一個問題。

  2、出示第11頁第3題。學生觀察后問:他們帶20元錢買票夠嗎?你是怎么想的?學生交流討論。通過解決問題,既鞏固了用乘法和加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又能夠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增強學生的數感。

  3、完成第4題學生獨立完成表格,并說說怎么算總分。通過計算各隊總分,學生能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選擇相關信息解決問題,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4、完成第5題思考題求:一共有多少個方木塊?學生可以用多種方法進行解答。算式可以是:3x3x3-2=25(個)  3x3x2+7=25(個)    3x3+3x3+7=25(個)……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交流、實踐中掌握知識、應用知識。思考題有利于開發學生的思維。

  三、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這節課我們又有什么收獲?你能把我們學會的知識解決我們生邊的問題嗎?

  四、課堂作業 

二年級數學下冊解決問題教案 篇5

  解決問題

  第1課時解決問題(一)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73~75頁例1、例2及課堂活動。

  【教學目標】

  1能運用兩三位數加減法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掌握分析解決這類問題的多種方法。

  2初步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滲透數學來源于生活的思想,體會數學的價值。

  【教學重點】

  根據已知信息分析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根據相關的信息提出相應的問題,合理靈活地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儀、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1)教師:我們班的彭遠是個愛學習的孩子,他今天來到書店,準備買一本字典和一套書。(出示例1圖)

  提問:一本字典和一套書的價格分別是多少元?你能根據這兩個信息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呢?

  學生可能會提出:

  ①買1套書比1本字典貴多少元?

  ②買1套書和1本字典共要多少元?

  提問:怎么解決這些問題呢?

  學生口頭列式解決問題,從而復習加減法的一步計算問題。

  (2)彭遠手里拿出100元遞給售貨員。

  教師:看到彭遠買書的情況,你想到了什么?

  學生可能有以下回答:

  揭示課題:說得好!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幫彭遠解決這樣的問題。

  板書課題:解決問題。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1

  (1)小組探究:小朋友幫彭遠算一算,要買1套書和1本字典,售貨員應找給他多少元呢?試著把你們討論的每一步算式寫出來。學生匯報交流,并在投影儀上展示算法,可能得到以下3種:

  方法1:100-27-43=30(元)

  方法2:100-43-27=30(元)

  方法3:27+43=70(元)

  100-70=30(元)

  (2)理清思路,明確方法。

  提問:能解釋一下你為什么這樣算嗎?

  指名讓學生解說每一種方法的每一步算的是什么。

  (3)小結。

  要求應該找回多少元,我們可以從100元里依次減去1本字典和1套書的價錢,用連減法計算;也可以從100元里減去1本字典和1套書的價錢之和,先算加后算減。無論用哪種方法,這道題都需要計算兩步。

  2教學例2

  (1)教師:彭遠不僅愛學習,而且還是家里的賬房先生呢!你瞧,他把爸爸媽媽的收入、支出都記在賬本上了。出示表格:4月1日到15日的收支記載。

  4月1日  爸爸工資收入920元

  4月1日~14日  支出680元

  4月15日  媽媽工資收入970元

  4月15日~30日  支出550元

  結余

  提問:從表中你知道了彭遠家收支的哪些信息?可以解決什么問題?

  怎樣求出4月1日至15日彭遠家結余了多少元呢?

  獨立嘗試解決,全班交流得出以下方法:

  920-680+970920+970-680970-680+920

  (2)在表中補充4月15日~30日的支出記載。

  提問:現在又告訴了我們什么信息?可以解決什么問題呢?

  當學生提出“到30日還有多少元”時,教師說明:“到30日支出后剩下的錢就叫做結余。”

  (3)小組探究:現在已知15日~30日支出550元,你能幫彭遠算出4月份的最后結余嗎?

  小組代表匯報,展示各種方法:

  小結:剛才同學們根據自己的理解,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幫彭遠同學解決了4月份他家的收支結余問題,真能干!

  提問:你們看,彭遠家4月份的收入和開支合理嗎?為什么?

  教師:彭遠家一個月的工資除了安排生活開支外,還有一部分結余,說明他們家的生活安排合理,也許這也有彭遠這個小賬房先生的功勞喲。我們學好了數學,也可以當好家里的小助手呢!

  三、課堂活動

  (1)第74頁第1題。先讓學生發現信息:小明從家鄉到重慶,坐汽車行了120千米,坐火車行了270千米。學生提出問題,再獨立解決后交流。

  (2)第75頁第2題。學生先觀察圖,明確信息,并提出數學問題,再獨立解決。

  (3)第77頁練習十一第4、5題。

  四、獨立練習

  第76~77頁練習十一的第1~3題。

  五、全課總結

  教師:這節課我們一起解決了什么樣的數學問題?你覺得解決加減法的兩三步計算的問題,要注意些什么?還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嗎?

  第1課時解決問題(一)

  (教學片斷)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73頁例2。

  【教學過程】

  1出示例2

  教師:請同學們觀察統計表,你知道了些什么?

  一位叫彭遠的同學非常認真,他仔細地記錄了4月份爸爸、媽媽的工資收入以及他家的支出情況。

  你對統計表的內容還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嗎?

  教師:彭遠同學真是爸爸、媽媽的好幫手,那么你能幫彭遠同學想想辦法算出他家4月份的結余嗎?合作交流,學生可能有如下算法:

  (1)一項一項依次算:920-680+970-550=660(元)。教師加以啟發、引導,還有其他算法嗎?

  (2)先算收入,再依次減去支出:920+970-680-550=660(元)。

  (3)先算收入,再算支出,最后用收入減去支出:(920+970)-(680+550)=660(元)。

  學生在交流匯報的過程中,教師對每一種方法都給予充分的肯定,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小結

  在現實生活中,經常會遇到一些實際問題,只要你積極動腦、認真思考,你一定能想出許多辦法來解決。

  第2課時  解決問題(二)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75頁例3、第76頁課堂活動,練習十一第10題。

  【教學目標】

  1學生能綜合應用加減法和乘除法運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3讓學生初步學會運用分析、推理、轉化的方法來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難點】

  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某小學五(2)班有個小小圖書角,原有圖書52本,后又買來20本,當天被同學借去10本。圖書館現有圖書多少本?

  ①讓學生獨立完成。

  ②說說你列式的理由。

  (2)商店里每天賣出電腦30臺,賣出的彩電比電腦少6臺,3天賣出彩電多少臺?為什么要這樣計算?

  二、自主探究

  1觀察例3的情景圖

  學生說說從圖上提供了哪些數學信息,同桌互相交流。

  教師:你準備做幾根長繩?幾根短繩?把你的想法介紹給小組的同學。(4人1小組,組長做好記錄)

  2學生介紹做跳繩方案

  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板書:2根長繩,1根短繩:4+4+2=10(m)

  或4×2+2=10(m)1根長繩,3根短繩:4+2+2+2=10(m)

  或2×3+4=10(m)只做5根短繩:10÷2=5(根)

  或2×5=10(m)只要學生方案合理,都給予肯定。

  3教師小結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實際問題,只要同學們認真思考,積極動腦,一定會想出許多好的、可行的辦法。

  教師:這么多的方案,你認為哪種方案較合適?說說你的想法。

  三、課堂活動

  1完成第76頁課堂活動

  實物投影儀出示:“逛公園”。

  教師:圖上告訴了我們哪些信息?小利家買門票要多少元?

  5+5+3=13(元)

  5×2+3=13(元)

  教師:為什么用乘法計算?你還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并說說解決問題的方法。

  2練習十一第10題

  學生獨立作業時,教師應關注有困難的學生,幫助他們排除思維障礙,學會運用分析的方法,樹立能解決好實際問題的信心。

  四、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些什么?學生自己小結。

二年級數學下冊解決問題教案(通用5篇) 相關內容:
  • 二年級數學下冊第五單元教案《混合運算》(精選12篇)

    教學目標:1、借助解決問題的過程讓學生感受“先乘除后加減”。2、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含有兩級運算(沒有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運用運算順序進行計算。...

  • 二年級數學下冊《表內除法二》用2至6的乘法口訣求商教案(精選14篇)

    知識技能1.經歷從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數的過程,體會四則運算的意義,掌握必要的運算技能,能準確進行運算。數學思考1.在觀察、操作等活動中,能提出一些簡單的猜想。2.會獨立思考問題,表達自己的想法。...

  • 二年級數學下冊第五單元教案(精選5篇)

    第五單元 單元教學計劃教學內容:第五單元(萬以內數的認識), 教科書第67~84頁的內容。第一課時 千以內數的認識教學內容:課本第67-68頁例1,及相應的練習。 教學目標:1、 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感受大數的意義,培養學生的數感。...

  • 二年級數學下冊《解決問題》教案第一課時(精選17篇)

    第一課時解決問題 教學內容:授課日期:年月日星期 課本第4頁例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從具體的生活情境中發現問題,掌握解決問題的步驟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

  • 2023年初二年級數學下冊暑假作業及答案(精選2篇)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l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1.下列不等式中,一定成立的是 ( )a. b. c. d.2.若分式的值為0,則x的值為 ( )a. 1 b. 1 c. 1 d.23.一項工程,甲單獨做需天完成,乙單獨做需天完成,則甲乙兩人合做此項工程所需時間為 ( )a...

  • 二年級數學下冊《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教案(精選8篇)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23頁例1,練習五的第1~3題。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用乘法口訣求商。 2.經歷探索除法計算方法的過程,了解用乘法口訣想商的思路。...

  • 二年級數學下冊《用乘法口訣求商》教案(通用2篇)

    第七課時用乘法口訣求商(二) 教學內容:授課日期:年月日星期 課本p24頁例2,練習五第4~6題。 教學目標: 1、能從具體的生活情境中提出數學問題并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 2、能運用除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培養應用意識。...

  • 二年級數學下冊《平均分》教案(通用16篇)

    第一課時平均分 教學內容:授課日期:年月日星期 課本p13~14頁,例1、例2及練習三中相應的習題。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與實踐活動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讓學生充分經歷“平均分”的過程,明確“平均分”的含義。...

  •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優秀(通用15篇)

    教學目標1、結合實際,運用有余數除法及相關知識解決問題。2、在合作交流中勇于發表自己的想法,學會表達和傾聽。教學重難點運用有余數除法及相關知識解決問題。...

  • 新青島版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精選2篇)

    一、現場購物,體驗成功。談話:我們已經了解有關購物知識,現在我們一起到小小商店去購買自己需要的東西。教師可以選定一部分學生扮演的.售貨員,其余的扮演顧客。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利用人民幣購買商品。...

  •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精選12篇)

    一、本學期教學的指導思想:重視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具體情景,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增加聯系實際的內容,為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精選12篇)

    教學內容:教材76頁1-2教學目的:1、在活動中,體會千米的含義2、會選擇恰當的單位教學過程:一、聯系生活實際,引出新知1、請幾位同學 寫出自己記錄的.里程記錄重慶——合川 88km 重慶——成都340公里 ………………2、看了同學門的展示,...

  • 二年級數學下冊五單元教案(精選12篇)

    【教學內容】教材第48頁例2,以及練習十一第4~6題。【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掌握兩級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夠進行正確運算。過程與方法:通過情境理解乘加的運算順序,通過知識遷移應用到除加或除減混合運算,學會解答兩級兩部混合運...

  • 二年級數學下冊《表內除法》教案(通用9篇)

    本冊用乘法口訣求商分為兩段學習:在第一階段,既在本冊的第二單元,學習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著重讓學生掌握用口訣求商的一般方法;在第二階段即在本冊的第四單元,學習用7—9的乘法口訣求商,著重讓學生在熟練掌握用口訣求商一般方法的...

  • 二年級數學下冊總復習教案(通用5篇)

    教學內容: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的整理和復習(教材第102頁內容,練習二十一第1-3題)教學目標:1、通過對本單元學習內容的整理和復習以及練習,使學生能較好地總結本單元所學的口算、筆算的方法和要注意的問題,提高計算的速度和準確度。...

  •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一级淫片aaaaaaa免费 | 欧美黄色一级视频 | 成人羞羞国产免费软件动漫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观看 |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天天看片 | 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器 | 久久伦理精品 | 精品国产1 | 欧美自拍偷拍一区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动漫 | 少妇人妻无码专区视频免费 | 伊人久久无码大香线蕉综合6 | 亚洲热av | 好吊妞视频在线观看 | 成人av一区 |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天堂夜夜 | 农村人chinese熟女 | 毛片无遮挡高清免费 | 毛片av在线 | 亚洲免费黄色片 | 18禁黄网站禁片免费观看在线 | 欧美性视频在线播放 | 国产色精品久久人妻无码看片 |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大胸 | 91国产在线视频在线 | 亚洲人成网站77777·C0M | 国产在线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 青青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欧美视频a| www.亚洲一区 | 国产福利片无码区在线观看 | 国产在线播放av | 91高端极品外围在线观看 | 色AV永久无码影院AV | 伊甸园精品区 | 国产精品边做奶水狂喷 | 欧美巨大另类极品videosbest | 国产人妻人伦AV |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777 | 少妇又爽又刺激视频 | 亚洲第一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