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精選6篇)
兩位數加減兩位數 篇1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61-62頁例1,2,課堂活動1
教學目的:1、理解進位加法的算理,并會用豎式計算
2、過引導學生用多種算法計算,知道同一個問題可以用比同的方法解決。培養思維的靈活性。
3、 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知識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理解算理,掌握方法。
教具準備:小棒,計數器,掛圖
教學過程: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學校為了小朋友的健康,每年都要組織體檢,今年又要體檢了,保健老師條查各班人數,現在,來到了六二班教室。他了解到了什麼?(男生23人,女生25)
問:一共有多少人?怎樣列式?(23+25)
二、探索新知
1、 教學例1
(1) 獨立思考計算23+25
(2) 小組交流
(3) 全班交流
23+20=43 43+5=48
25+20=45 45+3=48
23+10+10+5=48……
2、 除了以上方法,還有一種方法,想知道嗎?
師:用豎式計算。板書:23
+25
————
48
說明:3和5對齊就是個位和個位對齊,2和2對齊就是十位和十位對齊,既相同數位對齊。
3、 豎式上怎麼加呢?討論。
先算個位,再算十位。
4、 教學例2
再給醫生準備茶杯時,出現了這種情況(出示例2圖)你能幫忙算算還差多少嗎?
91)學生列式
(2)動手操作小棒,理解算理。
(3) 小組交流后全班交流。
(4) 學生看書,你的方法和誰的一樣?
三、我們今天學了什麼?
四、練習,63頁1題
課后記: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62頁例3,課堂活動2,練習七1——3
教學目的: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不進位加減法的算理,掌握豎式書寫格式。
2、能感悟多種算法,掌握口算筆算方法。
3、熟練計算。
教具準備:小棒,計數器
教學過程:一、復習
35+23 79-64
學生獨立算,并說過程。
二、教學例3
1、 引導學生獨立計算
37+21 43+42 78-33 97-26
學生完成后小組交流。
2、 用豎式計算
學生獨立練習,抽生板演。
強調:相同數位對齊
三、改錯
1、 64頁3題
2、 游戲;開鎖,64頁2題
3、 64頁1題
4、 口算游戲
課后記:
第三課時
練習內容:練習七4——7
練習目的:1、進一步掌握口算兩位熟加減兩位數的方法。
2、正確書寫格式。
3、根據實際提出問題,并能解決問題。
4、提高計算能力。
教學過程:一、基訓
1、 開火車(卡片)
2、 看圖計算,書65頁4題
問:怎樣寫算式?
二、指導練習
1、 送小動物回家,65頁5題
2、 買玩具,66頁6題
(1) 小組討論提問,并寫出相應的算是 。
(2) 全班交流
(3) 你還可以提什麼問?
3、 乘車,66頁7題
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4、 思考題
66+○=96 ○=?
□-○=36 □=?
啟發:66差多少和96一樣大?
課后記:
整理和復習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67——68頁1,2,3,
教學目的:1、引導學生回顧本單元所學知識,構建知識結構。
2、使學生能熟練計算100以內的不進位(不退位)加減法,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
3、 讓學生經歷整理知識的過程,感受數學學習的階段小節。
教學重點:熟練計算,提高計算能力。
教學過程:一、談話引入
我們學習了第四單元的知識,今天我們進行整理和復習。
1、 把67頁1題制成卡片,讓學生根據卡片上的算式找到自己的家。
2、 學生觀察卡片上算式的特點,把卡片分類。
3、 師畫三間房子,分別標注,整十數加整十數,兩位數加間整十數、一位數,兩位數加間兩位數
4、 師:任選房間的一道題,說說怎樣算?
5、 、組織學生對每種算式進行匯報。
6、 要求學生把第三間房子的第一個算式用豎式算。
7、 總結歸納:這些加減法,小朋友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但不管用什麼方法,都把十位的相加減,個位的相加減。
8、 對比練習
25+3 58-6
25+30 58-20
25+33 58-26
學生獨立完成,說說每組算式有什麼不同?計算時注意什麼?
9、 67頁2題小袋鼠找媽媽,學生獨立完成。
10、 奪紅旗,68頁3題
記時練習
課后記:
第二課時
練習內容:68——69頁4——6題
練習目的:1、熟練掌握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兩位數減見一位數,兩位數加間兩位數的方法。
2、熟練計算。
3、聯系實際,提出問題并解答。
練習過程:一、對比練習
1、36+3 79-8
36+40 79-50
36+42 79-67
他們的計算方法有什麼不同?
3、 計算69頁5題
學生獨立做,學生板演。
4、 填出被蟲子咬掉的數
2○ 4 ○
+ ○5 -○ ○
———— ——————
76 1 0
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1、 68頁4題
學生看圖,根據兩位小朋友的話,你可以提什麼問題?
2、 69頁6題
你會提什麼問題?
觀察:一本書,小紅看了24頁,小名看了35頁
(1) 小名比小紅多看了幾頁?
(2) 小紅比小名少看幾頁?
再根據小說32本,連環畫44本,畫報21本,你會提什麼問題?
課后記:
兩位數加減兩位數 篇2
一、說教材: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的《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口算》。
本課時是在學生學習了100以內兩位數加減一位數、整十數(口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筆算的基礎上進行的。掌握這部分口算,不僅在實際中有用,而且是以后學習筆算的基礎,為了使計算教學不再枯燥、抽象,以學生乘船去鳥島春游為主線,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發現數學問題并解決問題,并輔以多媒體教學手段,給整節課賦以活力生機。這部份內容編排上有如下特點:
1、聯系學生生活實際,為新知識的學習提供豐富的現實背景。
2、重視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注意體現算法的多樣化。提倡學生個性化的學習,變學方法為主動的建構方法。
3、滲透估算意識。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征,以及新課標的有關理念,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確定如下:
1、認知目標:使學生掌握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能夠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整理、分析數據,解決實際問題。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提高思維的靈活性。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合作精神,以及與他人交流的情感體驗。
三、說教學重、難點:
重點:口算方法的掌握和熟練應用。
難點:1、使學生掌握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2、培養學生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提高思維的靈活性。
以上是我對教材的分析,具體教學過程闡述如下:
四、說教法學法:
本節課我主要以學生熟悉的生活經歷為教學情境,自然提出數學問題,在口算的過程中交流不同的算法,,讓學生體會口算的多樣性,同時也比較、發現,最優化,最簡便的的計算方法。學生通過同桌交流、討論明確算理,在練習、解決實際問題中體會不同情況下采用不同的計算方法。
我將教學過程大致分為三個環節進行: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二)、自主嘗試,探究算法
(三)、鞏固提高,發展思維
五、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課件出示一幅春天鳥島的畫面,并配上“春天大自然的聲音”。)
師:春天來了,小草變綠了,花兒變紅了,鳥兒也在樹林里快樂的歌唱。春天是一幅多么美麗的圖畫呀!華光小學將組織二年級四個班的小朋友去鳥島春游,找找春天的腳步,感受春天帶給我們的快樂。
(這一環節,創設“去鳥島春游”的情境,運用學生生活中現實、有意義的生活素材,使學生感悟到數學源于生活,激發學生強烈的探究興趣,產生良好的積極的“探究心向”。)
二、自主嘗試,探究算法
1、理解圖意:(課件顯示課本92頁主題圖)
(1)瞧,小朋友們來到碼頭準備坐船去鳥島。碼頭上你都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
生:①乘船去鳥島春游②各班人數③船限乘68人……
師:“限乘68人”是什么意思?(生1:不能超過68人。生2:可以正好是68人。生3:還能少于68人。)
(2)師:如果現在讓四個班的小朋友同時乘坐這一艘船前往鳥島,你估計一下能坐下嗎?為什么?
師:那你們再估計一下,至少要準備幾條船才能將四個班的小朋友和老師送到鳥島上去?
師:如果每兩個班乘坐一條船,有那些組合方式?
(第一種:二(1)和二(2)乘一艘,二(3)和二(4)乘一艘
第二種:二(1)和二(3)、二(2)和二(4);第三種:二(1)和二(4)、二(2)和二(3))
列式算一算每種組合方式每艘船上一共坐了多少人?你采用的什么方法計算?請學生到黑板演示,其他學生在下面嘗試計算,并選擇一道在小組內交流算法。
2、探究算法:
交流23+31=?的計算方法。
生1:20+30=50 3+1=4 50+4=54
生2:23+30=53 53+1=54
生4:列豎式方法
交流32+39=?的計算方法。
生1:30+30=60 2+9=11 60+11=71
生2:32+9=41 41+30=71
生3:把39看作40 32+40-1=71
生4:列豎式的方法
師:口算方法很多,我們就不再一一舉例了,你覺得哪一種口算方法比較簡單,最適合你計算,你就選擇哪一種。下面用你最喜歡的方法告訴老師其他幾道題你是怎么想的。
師:根據每艘船上的乘船要求,那種組合方式最合理、最可行?
其他兩種乘船方案為什么不合理?你能想辦法使其他兩種不合理的乘船方案變得合理嗎?(小組交流)引出減法算式
3、小結、揭示課題:觀察黑板上的算式,兩位數加減兩位數,前面我們學過筆算列豎式的方法,今天我們學習的是口算方法(板書課題)。在口算時,你可以選擇你喜歡的方法進行口算。
今天,你們運用口算數學知識解決了那么多問題,你們真是一群聰明能干的孩子,讓我們也跟著華光小學的小朋友們一起到鳥島上去參觀吧!
(這一環節,鼓勵學生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學,獲得經驗。重視提供給學生充分的探究時空。提供“互動交流”的平臺,讓學生在與他人的合作交流中,學會與人交流數學活動的過程和方法。)
三、鞏固提高,發展思維
1、來到了鳥島,鳥島的管理員準備發給每個小組游覽券,但是他想考考大家,過關才發,你們有信心通過測試嗎?(“做一做”第1題)。比一比,在鳥島上我們哪一大組的小朋友表現得最出色,
(這一環節練習的設計遵循“多樣性、趣味性、開放性的原則,使每個學生都有展示自己的舞臺,充分體會到成功的喜悅。開放性練習,既聯系了已有知識,又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培養了創新精神。)
2、課堂總結、體驗成功
你學會了什么?有什么收獲?
(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學習方法、學習結果、情感等進行全面總結,讓學生體驗學習的成功感,同時,進一步系統、完善知識結構。)
總之,本課的教學設計力求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創設生動的情景,激發探索的樂趣,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課的引入以一幅美麗的春天畫面,配以清新美妙的旋律吸引學生,接著創設了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春游情境,觀看美麗鳥島的動態的影像,在練習設計中,改變枯燥抽象的數字計算練習,選取了一組寓有童趣的素材。它們以豐富多彩的呈現方式深深地吸引著學生,使他們認識到現實生活中蘊含著大量的數學信息,使學生感到有趣、有桃戰性,激發他們好奇,好勝的心理,從而誘發他們去主動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同時體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二、鼓勵算法多樣化,讓學生的學習呈個性化發展。
我們的教育要關注個性化學習,強調學習的意義建構,計算教學強調算法多樣化,(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由于學生生活背景和思考問題的角度各不相同,所運用的方法必然多樣化。因此,在新授內容中,充分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先獨立思考,用自己的方法計算,然后在每個學習小組內交流方法,再向全班同學匯報,并通過“還有不同的算法嗎”激發學生的求異思維來提倡算法多樣化。這一環節,目的是為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之間進行數學交流提供較大的空間,使每個學生都能充分發表自己的不同想法,同時在表達討論交流中促進數學思維活動,從而使學生體驗成功解決數學問題的喜悅。
三、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課程資源,創造性使用教材。
教學中我們應把教材視為教與學的素材,基于教材又再生教材,教學不只是課程的傳遞和執行,更是課程的再創造與二次開發。這節課中,我以教材提供的主題圖為素材,加工處理成連貫的“情境鏈”,并從中生成教學所需的“問題串”。練習設計由淺入深,使不同的學生在數學活動中得到不同發展。
兩位數加減兩位數 篇3
教學內容: 課本第91-93頁。“做一做”以及練習十九1、2、5題。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使學生掌握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并能夠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整理、分析數據,解決實際問題。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提高思維的靈活性。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合作精神,以及與他人交流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 口算方法的掌握和熟練應用。 教學難點: 1、 使學生掌握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2、培養學生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提高思維的靈活性。 教師準備:題單及課件。 教學過程:
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學習活動
設計意圖
時間
創
設
情
景
1、引導學生完成口算題目,并說一說是怎么計算的。 2、盼春游 (1)、春天到了,這節數學課老師安排就一次春游特別行動,你想參加嗎?(2)、播放展示動畫。我們將去一個十分美麗的地方,一起去看看吧。(3)、可是美麗的鳥島卻在海中央,我們坐什么交通工具去呢?口算: 50+70 300+600 800-400 30+40 200+700 80+90 600+400 80-30 說出怎么計算的。各抒己見,直到有人提到坐船為止。復習舊知,為新知學習作鋪墊。由談話引發去春游的愿望,抓住孩子的興奮點,搭建生活平臺,創建和諧的學習氛圍。 5 探 究 體 驗 組織活動1——碼頭乘船。 (1)課件演示,指名回答。(2)根據這些信息,想一想,我們在乘船時將碰到哪些問題? 學生不斷提出問題,教師及時肯定、引導、鼓勵拓展思路,盡可能多提出數學問題。 同時板書一些有價值的問題。(4)選擇書上例1、例2的問題,加以解決。先看第一個問題:四個班能合乘一條船嗎?我們用舉手的方式,認為不行的舉手?為什么不行?說說原因。(5)出示算式:23+31= (6)同學們相到了那么多種方法,真能干!算一算:32+39=?怎么算的?說一說!(7)對比兩個算式,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些什么? 提醒:注意進位! (8)引導完成。(9)我們知道二年級一班和二班合坐需54個位子,現在你能不能獨立完成第3個問題還剩下多少人?(10)二年級一班和二班合坐后,還剩14個座位,你想怎么安排? 32-10=22 22-4=18 (11)小結:我們一塊兒學習了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用學到的方法解決了乘船的問題,來到鳥島。認真觀看,回答問題。二(1)有23人,二(20有31人,二(3)有32人,二(4)有39人。一艘船限乘68人。(2)解決教師提出的問題。 互相交流算法。 3(3)嘗試計算32+39并說說算法。 (4)說說自己的安排。強調退位在頭腦中算。 通過活動,讓學生去尋找有用信息,收集信息,在整理信息的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多樣化,重點是培養口算方法。 將枯燥的口算鞏固練習,注入玩耍、競賽元素,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25 實 踐 應 用1、活動2---鳥島測試。 鳥島的管理員準備發給每個小組游覽券,但是他想考考大家,過關才發,你們有信心通過測試嗎?(出示“做一做”第1題) 2、 引導學生獨立完成練習,集體評議。 (1)、練習十九第1題。(2)、練習十九第2題。 3、總結。 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獨立完成“做一做”第1題。 獨立完成,自覺糾錯。能夠活學活用,進一步鞏固口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方法。鞏固新知的掌握。 10
課后活動:鳥島有什么游覽項目呢?(教師發給學生帶有價目的游覽券)觀察游覽券,說一說!小組商量將參加哪些項目?算一算,共需要多少錢?參加完這些項目,你們的50元錢還有剩余嗎?還剩多少錢? 板書設計:
兩位數加減兩位數 23+31= 54 32+39=71 方法一:20+30=50 方法二: 23+30=53 方法一:30+30=60方法二:32+30=62 3+1=4 53+1=54 2+9=11 62+9=71 50+4=54 60+11=71 課堂教學反思報告單 教學成功之處 教學遺憾之處 最想說的一句話
兩位數加減兩位數 篇4
教學內容:55頁例1例2 練習六1
教學目的:使生掌握兩位數加整十數和一位數的方法,結合多種計算方法訓練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教學重難點:掌握兩位數加整十數和一位數的方法。
教具準備:小棒
教學過程:一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師:(出示例1圖)中秋節是每個家庭團圓的日子,這一天,小強和小紅代表學校的愛心志愿者來到了養老院看望老人,他們給老人們帶來了同學門贈送的一些月餅,也給老人們帶來了歡樂。
二 探究新知
1學習例1
師:現在我們就來算一算一共有多少個月餅。(板:一共有多少個月餅 )
如果知道每盒有10個月餅,你回算一共有多少個月餅嗎?算式是什麼?
生:23+30
師: 23+30等于多少呢?下面我們分小組學習,互相說23+30你是怎麼想的?結果是多少?
生討論匯報
師根據生的不同方法板書:(1)23 33 43 53
(2)20+30=50 50+3=53
(3)十位上2+3=5 5個十和3個一組成53
2.學具操作,鞏固算法
34+33 24+30 35+20 15+40
(1) 獨立完成有困難的學生可以通過擺小棒完成
(2) 小組交流,要求每人選一道說方法。
(3) 集體匯報。
3 學習例2
(1) 學習整十數加一位數
師:現在要求一共有多少個月餅 ?先想算式是什麼,再想可以怎樣算?想好以后把算式寫在本子上。
同做互相交流。
全班交流。師板書:3+6=9 20+9=29
23 24 25 26 27 28 29
(2) 學具操作,鞏固算法。
41+5 53+3 24+2 13+5
獨立完成后小組交流,再全班匯報。
三 合作探索,加深認識
數學游戲:小兔回家
32+20 32+5 32+10 35+4 32+3 32+50 32+40
活動步驟:1 小組合作將卡片分類,并放在不同的兔子家里。
2集體匯報分類情況
3卡片上寫結果
4比較兩位數家整十數和家一位數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強調:兩位數加整十數是把幾十和幾十想加,個位上的數不變,兩為數加一位數是把個位上的數想加,十位不變。
四 鞏固練習
57頁1題 要求:獨立完成個別板演,全班訂正。
五小結:今天學了什麼知識?
課后記:
第二課時:兩位數減整十數和一位數
教學內容:56頁例3例4 課堂活動1.2 練習六2
教學目的:使學生掌握兩位數減整十數和一位數的方法,結合多種計算方法訓練學生思維
的靈活性。
教學重難點:掌握兩位數減整十數和一位數的計算方法。
教具準備:小棒
教學過程:一 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師:(出示情景圖)小華和小明一共有64只紙鶴,其中小明折了30只,其余的是小華折的,小華折了多少只?
二 探究新知
(一) 學習例1
1 學習兩位數減整十數
師:要求小華折了多少只紙鶴,應該怎樣列式?
生:64—30
你會算嗎?學生獨立思考后小組交流。
全班匯報。69-30=40 30+4=34
還可以怎樣算?
練習:57-20 57-30 76-60 98-60
(二)小組討論例 78-6
1、 獨立思考
2、 小組交流
3、 全班匯報
4、 板書:8-6=2 70+2=72還可以怎樣算?
5、 練習
85—4 79-7 96-4 57-4
6、 比較兩位數減整十數,一位數有什麼不同?
強調:減整十數是從十位上減,個位不變,減一位數是從個位減,十位不變。
三、練習
1、56-57頁1,2
2、練習六1
課后記:
第三課時
練習內容:58-60頁3——7
練習目的:1、進一步掌握兩位數加減整十數,一位數的口算方法。
2、能區分兩位數加減整十數與一位數的方法。
3、正確口算,體會多種算法。
練習過程:一復習
1、 看圖列式
( )○( )=( )) ( )○( =( )
2、擺3捆小棒,再擺4根。( )○( )=( )
擺25根小棒,拿走4根。( )○( )=( )
2、 小結兩位數加減整十數,一位數的方法。
二、練習
1、 58頁3題
2、 口算
28+60 44+40 72+5 34+4 41-30 82-60
89-7 47-5 68+10 77-50
3、 填空,并說說上下兩題有什麼不同。
35+40= 89-30
35+4 89-3
學生完成后比較。
4、分蘋果 59頁5題
學生獨立完成后訂正。
4、 算一算,議一議,59頁6題
看圖,可以提什麼問?怎樣列式?
5、 奪紅旗,60頁7題
6、 思考題
太氣小雞到處飛,飛進迷宮著了急,請你幫小雞找條路回家。
學生獨立思考,小組交流。
課后記:
兩位數加減兩位數 篇5
教學要求:
1、 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兩位數的口算方法,逐步提高口算的正確率和熟練程度。
2、 使學生認識簡單估算的方法,逐步培養起估算的意識和習慣。
教具準備:小黑板。
教學過程 :
一、揭示課題。
二、練習口算方法。
1、 口算下列各題。
48+31 54+12 25+44
48+35 54+18 25+45
口算后提問: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 口算下列各題。
74-23 55-35 43-12
74-29 55-37 40-12
要求學生先說出口算過程,再說出得數。
問:口算兩位數減兩位數要怎樣算?
3、 做練習一第8題。
(1) 做第一組題,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做在練習本上。
(2) 第一題是怎樣算的?最后一步為什么40加12?在什么情況下是進位加?
(3) 用同樣的方法練習第二組題,然后指出:口算兩位數減兩位數,個位不夠減,要從十位退1個十和個位上的數合起來減。
(4) 學生練習第三、四組題,在作業 本上完成后集體校對。
三、混合練習
1、做練習一第7題。
2、做練習一第9題。
先指導學生估算方法,再要求說出每題結果各是幾十多,并說一說自己的想法。
指名學生口算得數,可以選擇3~4題讓學生說說方法。
3、做練習一第10題。
(1) 提問:第一行兩道題先算什么?第二行兩道題先算什么?
(2) 分兩組練習,每組做一組(兩道)題,做在練習本上,要求盡量用口算。
4、做練習一第11題。
(1) 指名學生讀題,獨立做在練習本上。
(2) 指名口答第13題算式,老師板書算式、答案。提問:為什么用乘法算?
5、先讓學生在第12題( )里填數,然后口答校對。
四、課堂小結。
五、課堂作業 :練習一第8題。
兩位數加減兩位數 篇6
教學要求:
1、 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兩位數的口算方法,逐步提高口算的正確率和熟練程度。
2、 使學生認識簡單估算的方法,逐步培養起估算的意識和習慣。
教具準備:小黑板。
教學過程 :
一、揭示課題。
二、練習口算方法。
1、 口算下列各題。
48+31 54+12 25+44
48+35 54+18 25+45
口算后提問: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 口算下列各題。
74-23 55-35 43-12
74-29 55-37 40-12
要求學生先說出口算過程,再說出得數。
問:口算兩位數減兩位數要怎樣算?
3、 做練習一第8題。
(1) 做第一組題,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做在練習本上。
(2) 第一題是怎樣算的?最后一步為什么40加12?在什么情況下是進位加?
(3) 用同樣的方法練習第二組題,然后指出:口算兩位數減兩位數,個位不夠減,要從十位退1個十和個位上的數合起來減。
(4) 學生練習第三、四組題,在作業 本上完成后集體校對。
三、混合練習
1、做練習一第7題。
2、做練習一第9題。
先指導學生估算方法,再要求說出每題結果各是幾十多,并說一說自己的想法。
指名學生口算得數,可以選擇3~4題讓學生說說方法。
3、做練習一第10題。
(1) 提問:第一行兩道題先算什么?第二行兩道題先算什么?
(2) 分兩組練習,每組做一組(兩道)題,做在練習本上,要求盡量用口算。
4、做練習一第11題。
(1) 指名學生讀題,獨立做在練習本上。
(2) 指名口答第13題算式,老師板書算式、答案。提問:為什么用乘法算?
5、先讓學生在第12題( )里填數,然后口答校對。
四、課堂小結。
五、課堂作業 :練習一第8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