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數加減兩位數》(說課稿)
一、說教材: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的《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口算》。
本課時是在學生學習了100以內兩位數加減一位數、整十數(口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筆算的基礎上進行的。掌握這部分口算,不僅在實際中有用,而且是以后學習筆算的基礎,為了使計算教學不再枯燥、抽象,以學生乘船去鳥島春游為主線,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發現數學問題并解決問題,并輔以多媒體教學手段,給整節課賦以活力生機。這部份內容編排上有如下特點:
1、聯系學生生活實際,為新知識的學習提供豐富的現實背景。
2、重視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注意體現算法的多樣化。提倡學生個性化的學習,變學方法為主動的建構方法。
3、滲透估算意識。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征,以及新課標的有關理念,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確定如下:
1、認知目標:使學生掌握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能夠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整理、分析數據,解決實際問題。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提高思維的靈活性。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合作精神,以及與他人交流的情感體驗。
三、說教學重、難點:
重點:口算方法的掌握和熟練應用。
難點:1、使學生掌握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2、培養學生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提高思維的靈活性。
以上是我對教材的分析,具體教學過程闡述如下:
四、說教法學法:
本節課我主要以學生熟悉的生活經歷為教學情境,自然提出數學問題,在口算的過程中交流不同的算法,,讓學生體會口算的多樣性,同時也比較、發現,最優化,最簡便的的計算方法。學生通過同桌交流、討論明確算理,在練習、解決實際問題中體會不同情況下采用不同的計算方法。
我將教學過程大致分為三個環節進行: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二)、自主嘗試,探究算法
(三)、鞏固提高,發展思維
五、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課件出示一幅春天鳥島的畫面,并配上“春天大自然的聲音”。)
師:春天來了,小草變綠了,花兒變紅了,鳥兒也在樹林里快樂的歌唱。春天是一幅多么美麗的圖畫呀!華光小學將組織二年級四個班的小朋友去鳥島春游,找找春天的腳步,感受春天帶給我們的快樂。
(這一環節,創設“去鳥島春游”的情境,運用學生生活中現實、有意義的生活素材,使學生感悟到數學源于生活,激發學生強烈的探究興趣,產生良好的積極的“探究心向”。)
二、自主嘗試,探究算法
1、理解圖意:(課件顯示課本92頁主題圖)
(1)瞧,小朋友們來到碼頭準備坐船去鳥島。碼頭上你都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
生:①乘船去鳥島春游②各班人數③船限乘68人……
師:“限乘68人”是什么意思?(生1:不能超過68人。生2:可以正好是68人。生3:還能少于6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