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不進位、不退位)》
課 題:
《筆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不進位、不退位)》
授課教師:鄧 馨
學校名稱:開陽縣城關鎮石頭小學
教學內容
用豎式計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不進位、不退位),課本第59~60頁。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兩位數加、減兩位數(不進位、不退位)的筆算方法,能夠正確地列豎式計算。
2、過程與方法
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代數的過程,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準備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導入新課
1、口算。
1+3 5+4 4+3 6+3
3+1 4-3 6+2 9-5
20+15 5+30 65-60 62-2
2、導入新課
師:剛才我們復習了以前學過的口算加、減法。今天,我們要利用這些舊知識來學習新內容 。
課件演示課題。
二、探究新知,掌握算法
1、課件出示主題圖,理解題意,引出問題。
師:這道題告訴我們那些信息?要我們求什么?
指名回答。
師:要求“兩輛車一共坐了多少人?”應用什么方法?你會列出算式來嗎/
生說算式,課件演示:43+31=
2、討論算法。
師:43+31等于多少,你能用自己的方法算一算嗎?
學生獨立思考后交流。
師:你是怎樣算的,能說給其他小朋友聽嗎?
生:我是用小棒算的,先把整捆的合起來,再把零散的合起來,最后把整捆和零散的合在一起。也就是40+30=70,3+1=4,70+4=74。
(教師結合學生的說法進行課件演示)
師:這是一種很棒的算法!其他同學還有不同的想法嗎?
生:我是用計數器算得,先在計數器上撥出43,然后再在十位上再撥上3個珠子代表30,最后在個位上再撥上1個珠子代表1,最后結果是74。
(教師根據學生的想法進行課件的演示)
師:剛才同學們的算法都很好。今天老師要和小朋友們來學習一種新的算法,列豎式計算。
教師課件示范:
4 3
+ 3 1
強調:在列豎式時,一定要把個位上的數和個位上的數對齊,十位上的數和十位上的數對齊,也就是相同數位對齊。
師:現在怎么算呢?
生:先算3加1。
師:3加1得4,4應該寫在哪一位?為什么?
師:我們先算3加1也就是先從個位算起,然后十位上的數怎么辦呢?
生:把十位上的數也加起來,算4加3。
師:4加3得7,7應該寫在哪一位?為什么?
從而引導學生得出:筆算加法時,要把相同數位對齊,從各位加起。
3、“試一試”
剛剛我們學習了用豎式計算兩位數加兩位數,下面請大家試一試,用豎式計算兩位數減兩位數。
教師課件出示題目:43—31。
學生嘗試解決,指名同學板演。
交流時,請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計算的?
注意檢查學生是否有把相同數位對齊。
4小結。
師:用豎式計算加、減法,要注意什么?
生:相同數位要對齊,從個位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