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主題好孩子教案(精選3篇)
小班主題好孩子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在看看、講講的過程中,觀察比較圖畫故事中的角色(猴哥哥、猴妹妹、猴弟弟)的不同行為,大膽連貫地表述理解的閱讀信息。
2、在活動中,學習認真傾聽、大膽猜測、樂于表達。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幼兒有乘車的經驗
3、猴哥哥、猴妹妹、猴弟弟的'頭飾各一個
4、一段輕松的音樂、小圖書幼兒人手一本
活動過程:
一、 乘車經驗交流
二、 觀察圖片,引入主題
1、出示(PPT1),看!他們是誰?在干些什么?
2、請幼兒仔細觀察,并會用較完整的語句表達圖片內容。
3、教師根據幼兒觀察到的進行總結。
三、 分段講述,理解故事
(一)、通過觀察,理解并判斷誰是好孩子。
1、出示(PPT2)
提問:
(1)猴哥哥怎么了?
(2)猴弟弟、猴妹妹表情怎樣?
(3)這樣做是對還是不對?
2、出示(PPT3)
提問:
(1)猴哥哥上了車,干什么了?
(2)猴哥哥為什么要這樣做?
3、出示(PPT4)
提問:
(1)接下來猴哥哥、猴弟弟、猴妹妹怎么了?
(2)誰上車了?
4、出示(PPT5)
提問:
(1)他們是誰?在干什么?
(2)學習售票員熊貓阿姨的話:這位老爺爺身體不好,請哪位乘客讓個座兒。
5、出示(PPT6)
提問:猴哥哥、猴弟弟、猴妹妹他們的是怎么做的?
6、逐一出示(PPT7、8、9)
提問:
(1)最后是誰讓座了?
(2)猴爸爸對猴弟弟說了些什么?
(3)猴哥哥為什么要帶上假面具?
(4)你認為誰是好孩子?
四、教師帶著幼兒點讀故事
小班主題好孩子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內容,懂得長大了要多做積極有益的事情。
2、感受“子”字兒個富有韻律的特點,學習平、翹舌音。
活動難點
學習平、翹舌音。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磁帶、錄音機、字卡等等
活動過程
一、使用幼兒用書
幼兒觀察圖畫,講述畫面內容,要求幼兒用完整的語句進行描述。
二、學習兒歌
1、教師朗誦兒歌,邊提問邊理解。
2、教師配上快板念兒歌。
3、幼兒跟著教師念兒歌,重點練習平、翹舌音。
三、教師續編兒歌
激發幼兒爭做好孩子的積極性。
說說自己做過那些積極有益的事情,教師根據幼兒的講述內容巧妙的續編“子”字兒歌。
課后反思
這是一首很有意思的兒歌,在幼兒欣賞兒歌的同時,教師著重將韻腳的自發音加重,讓幼兒自己發現了兒歌的'特點。兩遍欣賞后,不少幼兒都發現了押韻的特點,而且對“子”字的韻腳非常感興趣,就是因為有了韻律,幼兒學起來就十分容易了,興趣也很足。教師在以后的幾遍加入了快板的“伴奏”,幼兒這首兒歌時有節奏的,加入快板后,節奏感更強,幼兒的興趣更強了,也讓幼兒自己打快板自己念兒歌,氣氛很活躍,學習效果也很理想。
但在學習過程中也發現,不少幼兒對“子”的韻腳感興趣,念起來也很有勁,其他的句子學習就不如這個了,導致在朗誦的時候有“頭重腳輕”的感覺。在今后類似的教學活動時教師在安排學習過程中除了重點學習外,對其他的部分也不能忽視,也要考慮到教學的方式方法。
小班主題好孩子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交流閱讀感受,加深對作品的理解。
2、采用“班級讀書會”的形式,促使個性化閱讀和合作性閱讀的融合。
3、感受作品的人文魅力,增進家長、老師和孩子之間的彼此了解。
教學重點:
結合故事情節來理解作品的語言魅力,感受人物精神品質,知道什么樣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教學難點:
理解人物品質,感受語言魅力。
課前準備:
1、老師、學生共同閱讀《我要做好孩子》,共同商討設計討論的話題,老師進行綜合。
2、老師設計讀書檔案,學生在閱讀后認真填寫。
3、邀請家長閱讀《我要做好孩子》,并和孩子交流讀后感受。
4、多媒體課件制作。
5、座位安排:團坐一堂。
教學過程:
一、課前游戲:
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份小禮物(展示彩色卡紙制作的書簽),這是我親手做的書簽,想送給熱愛讀書的孩子,不過,先得做一個“書名接龍”的游戲。聽清要求:一、說出你最喜愛的一本書的書名,知道作者姓名的可以告訴大家;二、用自己最響亮的聲音發言,別人說過的不許重復。
(生積極參與游戲,發放書簽)
二、走近黃蓓佳
1、在剛才的游戲中,我聽到了許多耳熟能詳的名字。其中有許多兒童文學作家,特別樂意為孩子們創作,所以,才有了一本又一本的好書,陪伴我們走過金色的童年,給了我們最溫暖的記憶。今天,我們就要和其中的一位來一次心靈的親密接觸,猜猜她是誰?(黃蓓佳)
2、(板書:黃蓓佳)真聰明!在我們班的“圖書角”,就有她的好幾本書,人們常說“文字和心靈是相通的”,通過讀黃蓓佳的書,你認為她是一個怎樣的人?
(黃蓓佳是一個很會寫文章的人,她的書很好看。她是一個有童心的人。我覺得黃蓓佳特別了解小孩子,她寫出了我們的心里話……)
3、看來大家都把她當成了大朋友,對吧?想不想見見黃蓓佳?
老師帶來了一張她的近影(課件出示照片)。瞧,這就是我們心中陽光一般的大作家,她的笑容和她的文字一樣神采飛揚。
我們接著看看對黃蓓佳的簡要介紹(出示簡介)
哪位同學能給大家讀一讀?(生讀簡介)
十八歲發表第一篇作品,三十三年來,她筆耕不輟,被人們譽為“兩棲作家”。為大人們創作的書,每一本都風靡一時,給孩子們寫的書,每一本都精彩紛呈。
從風華正茂的北大才女到成績斐然的專業作家,黃蓓佳一路前行,她擁有了一個幸福的家,有了一個胖乎乎的女兒。她看著女兒漸漸長大上學,聽到了許多校園趣事,聽到了成長中的快樂與煩惱。在養育女兒的同時,她又用文字塑造了另一個有血有肉的女兒,那就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這部長篇小說——
(生齊:我要做好孩子)
三、為金鈴畫像
1、(板書書名)喜歡看這本書嗎?我也非常喜歡。據我了解,有的同學看了不止一遍,感興趣的地方還看了好幾遍呢!誰能用一句話來說說你讀完這本書的感受?(指名交流)
從這本書中,你都結識了哪些小伙伴?(金鈴、尚海、倪志偉、劉婭如、于胖兒、 幸幸、邢老師、孫奶奶……)
2、(板書:金鈴)聽到這一個個名字,我的眼前就浮現出他們的模樣。我想,你們最熟悉的就是金鈴了。這節課,就讓我們來聊一聊,看看她給你們留下什么印象。你可以說說她的外貌、成績、性格、品質……想說什么就說什么。(教師根據學生回答要求學生將關鍵詞寫出黑板上,并加以評議)
(為人正直善良、富有責任心——批改作文、孤兒幸幸、蠶寶寶、細心——給幸幸洗澡、懂事(善解人意)——向生病的邢老師匯報情況、重感情——送王老師賀卡、不愛占小便宜——向花店老板買花、處事冷靜——獨自處理于胖兒說謊事件,性格外向、外貌很可愛、成績中不溜秋、富有同情心、馬虎——經常掉橡皮,把數字看錯,運算符號看錯,計算出錯是家常便飯……)
3、剛才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為金鈴畫了像。聰明的你們,能不能看出,在作家黃蓓佳的心中,金鈴是不是一個好孩子?(一起看書P272)
什么樣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呢?(富有同情心,善良的孩子是好孩子。好孩子是熱心腸的,樂于幫助別人……)
4、在作家黃蓓佳的眼中,好孩子也許不漂亮,但因為可愛而美麗,也許并不聰明,她卻知道要努力;也許也有馬虎,有些調皮,卻擁有純潔的心靈。黃蓓佳把自己的心里話用這本書告訴了女兒,告訴了每一位讀者,告訴了他們的爸爸媽媽。
四、聽一聽:家長的話
1、前些日子,我們邀請家長同看一本書,他們也有很多話想對你們說。那么,在爸爸媽媽眼里,什么樣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播放多媒體:親子照片及家長對孩子的話)
2、聽了爸爸媽媽的話,此時涌上你心頭,涌到你嘴邊,最想說的是什么?(學生交流)
我想,你們和我一樣,胸中被感動充盈著,不知如何去表達。只知道,在爸爸媽媽的心中,你就是唯一的,誰也無可替代的,最棒的孩子!
五、小記者采訪
1、除了爸爸媽媽,和我們朝夕相處的還有老師們,他們心中的好孩子是什么樣的.呢?我們請出幾位小記者來進行一番采訪。
生1:老師,我想知道,在您心目中,什么樣的孩子是好孩子?
生2:老師,您能不能告訴我,那些心地善良卻又有些調皮的孩子,是不是好孩子?
生3:對于那些學習成績不好的孩子,您怎么看待?尚海、倪志偉算不算一個好孩子?
2、非常感謝老師們的回答,此時,我不由地想起了金鈴的班主任邢老師所說的一句話“好孩子的內涵太豐富了,它所有的光圈不全是由一百分組成的”。學習成績固然重要,老師們更希望我們有良好的習慣、品質、心態。
六、說說心里話
1、知道了作家、爸爸媽媽、老師心中的好孩子,此時的你們,想做個什么樣的孩子呢?先別說出來,讓我們聽聽一個孩子的心聲。
課件出示,齊讀詩歌:
我要做好孩子,
一個正直的孩子,
好和壞,對和錯,
能夠分得清清楚楚。
我要做好孩子,
一個好學的孩子,
也許做不了第一,
可是從不放棄努力!
我要做好孩子,
一個自立的孩子,
生活的道路那么長,
成功必須靠自己!
……
2、拿出你的小書簽,把你最想說的話按這首小詩的形式,接著寫下去!
(生在音樂中創作,師巡視)
3、指名交流:讓我們來聽聽幾位同學的心里話吧!
4、總結:同學們說得真好,在老師的心目中,你們都是最可愛的好孩子。我想,不管什么時候,當你翻開這本書,拿起這張小小的書簽,這樣的感覺一定會油然而生,我要做——我能做——我就是——(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