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護公共財物(精選9篇)
愛護公共財物 篇1
教學目標
認知:
1.知道公共財物是國家和集體的財產,是勞動成果。
2.懂得愛護公共財物是愛祖國、愛集體、尊重勞動者的表現。
情感:
1.以愛護公共財物為榮,以破壞公共財物為恥。
2.崇敬愛護公共財物的人。
3.憎惡破壞公共財物的人和事。
行為:
1.自覺愛護公共財物。
2.對損壞公共財物的行為加以勸阻,并想辦法制止。
教學重點:
使學生知道公共財物來之不易,應該愛惜。
教學難點:
懂得愛護公共財物是愛祖國、愛集體、尊重勞動者的表現。
教具準備
課文圖(1)幻燈片、《草原小姐妹》錄像帶、自制練習的幻燈片1張。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新課
1.看圖講向秀麗的事跡。
2.看錄像介紹龍梅、玉榮的`事跡。
3.二提問:幾十年來,人們一直傳頌著英雄維護公共財物的事跡,這說明了什么?
4.小結過渡:人們熱愛英雄、敬佩英雄,希望全社會都學習他們愛護國家財產的高尚品質。那么,究竟要學習他們什么呢?讓我們來仔細分析課文。
二、分析課文,講明道理
1. 你知道哪些是公共財物嗎?請隨便例舉。
學生回答
教學根據學生的回答加以肯定和補充,并詳述什么是公共財物。
提問:向秀麗為保護什么不怕烈火燒身,龍梅、玉榮為保護什么不怕嚴寒和暴風雪的襲擊?(工廠和羊群)
追問:工廠、羊群是屬于誰的財物?(板書:國家 集體)你還能列舉出哪些是屬于國家和集體的財物嗎?(同桌討論)
小結:大家列舉了工廠、礦山、鐵路及所有公共設施等,凡屬于國家和集體的財物,都是公共財物。
板書:公共財物
2.為什么要愛護公共財物。
(1)出示向秀麗保護公共財物的投影,引導學生討論。
提問:
①當車間著火,燃燒的酒精流向金屬鈉,工廠面臨爆炸時,向秀麗是怎么做的?
②她知不知道用身體擋住燃燒的酒精很危險?她為什么還要這樣做?她心里想的是什么?
小結:她一心想的是保住工廠、保住國家的財物。
(2)放映龍梅、玉榮的錄像片斷,引導學生討論。
提問:
龍梅、玉榮在暴風雪中拼命保護集體羊群時,她們心里只有一個什么念頭?小結:不讓集體的羊群損失一只羊。
(3)向秀麗和龍梅、玉榮的共同做法是什么?她們為什么這樣做?(分組討論)小結:她們把國家當成了是自己的家,如果你家的東西遭到破壞,你會不會保護呢?答
案是肯定的。所以說,她們是把國家當成了是自己的家,公共財物是國家、集體的,是勞動人民用辛勤勞動創造出來的,來之不易。因此她們為保護公共財物而奮不顧身。板書:國家、集體的財富
勞動成果 來之不易
(4)她們這樣做對國家、集體有什么好處?
小結:她們用生命保住了工廠、羊群,使公共財物免受損害。這樣可使工廠、集體在這個基礎上繼續發展,生產出更多的產品,創造出更多的財富。如果大家都能這樣愛護、保護公共財物,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就能有一個較堅實的物質基礎,發展得更快,人民生活水平也會隨之不斷提高。
(5)假如公共財物被人們隨意破壞,對國家、人民有什么危害?
(引導學生舉例討論:如油田設備被拆毀,電纜被割斷,礦山、森林被濫挖濫伐等。)小結:公共財物是社會主義建設的物質基礎,是人民生活的物質條件。一旦遭到破壞,直接影響社會主義建設步伐,影響國家財產的積累,從而影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板書:人民生活的物質條件
國家建設的物質基礎
(6)我國憲法規定:“社會主義公共財產神圣不可侵犯。”這句話說明什么?你怎樣理解?(同學討論)
小結:說明愛護公共財物非常重要,誰都不能破壞。對待公共財物,公民都要愛護,并盡力保護,這是每位公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7)向秀麗和龍梅、玉榮舍身忘死來保護公共財物,僅僅表現了她們對待公共財物的態度嗎?更反應出她們的什么思想?
小結:愛護公共財物是愛集體、愛祖國、尊重勞動者的表現,是一種高尚的品德。板書:是愛祖國、愛集體、尊重勞動者的表現
3.講明怎樣愛護公共財物。
(1)向秀麗和龍梅、玉榮看到集體財產受到威脅時,是怎么做的?誰要求她們那樣做的?板書:自覺愛護
(2)如果看到有人損壞公共財物,我們應怎么做?
(3)如果看到有人偷盜公共財物,我們應怎么做?(自由討論)
小結:最重要的是要樹立公共財物是國家和集體的財產,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這一觀念。有了這一觀念就能自覺自愿地把它當作一項義不容辭的責任,處處自覺愛護公共財物,見到有人損壞公共財物能主動勸阻,對故意破壞、偷盜公共財物的現象,能機智勇敢及時報告有關部門想辦法制止。
板書:勸阻制止 及時報告
三、補充事例,加深認識
(1)“讀一讀”,讀“二蘭”保護國家財產的事跡。
(2)列舉愛護公共財物的典型事例。
(3)列舉身邊或自己愛護公共財物的事例。
說一說,愛護公物的人為什么值得敬佩?(引導學生討論,加深對觀點的理解。)
小結:以上這些行為都是愛護公共財物,對公共財物負責的表現,我們要學習這種精神。
四、聯系實際,辨析鞏固
1.處理課文后“議一議”欄目中的1、2兩個題。
討論:對下面這些事,該怎么看?
(1)出示幻燈片1題。
王宇飛和同學到足球場踢足球,看到足球場邊的水管在流水。王宇飛馬上跑去關水龍頭,
發現水龍頭壞了,就去找球場負責人,以求得解決。孫虎說:“你真多管閑事,咱們是來踢球的。”
小結:愛護公物是我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不是閑事。
(2)出示幻燈片2題。
操場上扔著一把笤帚,經過這里的同學有的邁過去,有的嫌擋路踢一腳。李青想去撿起來,又一想,誰都不管,我何必要管呢?
小結:大家都要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積極主動、自覺自愿地愛護公共財物。
2.結合實際,談自己在這方面是怎么做的,通過今天的學習有什么新的認識。
3.“活動”,就“公共財物保護情況”開展調查活動。
五、總結全課,提出希望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們明白了什么道理?(學生簡答)這就是今
愛護公共財物 篇2
教學目標
認知:
1.知道公共財物是國家和集體的財產,是勞動成果。
2.懂得是愛祖國、愛集體、尊重勞動者的表現。
情感:
1.以為榮,以破壞公共財物為恥。
2.崇敬的人。
3.憎惡破壞公共財物的人和事。
行為:
1.自覺。
2.對損壞公共財物的行為加以勸阻,并想辦法制止。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課是根據課程標準“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規范”中的教學內容和基本要求編寫的。一、二年級進行過愛護課桌椅和學校物品的教育。三至五年級進行過愛護公用設施的教育,但都沒有明確講公共財物。在此基礎上,六年級則從的高度進行教育,帶有總結和提高的性質。也就是說,從理論上講什么是公共財物,為什么要,我們應該怎樣去做。這課有一定的深度和難度,因為只有從理論上弄清的道理,才能在行動上有所表現。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公共財物都是勞動者辛勤勞動創造出來的。學生應該愛惜公共財物。教學難點是懂得是愛祖國、愛集體、尊重勞動者的表現。
本課開頭設計一個“述說”,讓學生列舉出哪些是國家或集體的財物,從而引出本課的主題。本課課文共講了四層意思。
第一層,主要闡述什么是公共財物,公共財物與改善人民的生活、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關系,以及除天然資源外,公共財物都是勞動者辛勤創造出來的等內容。
第二層,主要講述如何對待公共財物不僅表現為一個人對待“物”的態度,也表現為對國家、對人民的態度。
第三層,主要講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一些不、破壞公共財物的現象。
第四層,主要講是社會主義國家公民的責任。要從小樹立公共財物神圣不可侵犯的觀念。我們不僅要,而且要對損壞公共財物的行為,加以勸阻,并想辦法制止。
教法建議
1、本課可以以故事導入 ,吸引學生的興趣,引出課題。
2、在講解公共財物以前,可以先讓學生自己根據已有的知識去找,教師可根據學生回答進行補充,有利于與孩子已有的知識相連接。
3、在講解她們為什么保護公共財產時,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分析:她們把國家當成了是自己的家,如果你家的東西遭到破壞,你會不會保護呢?答案是肯定的。所以說,她們是把國家當成了是自己的家,公共財物是國家、集體的,是勞動人民用辛勤勞動創造出來的,來之不易。因此她們為保護公共財物而奮不顧身。
教學設計示例
第七課
教學目標
認知:
1.知道公共財物是國家和集體的財產,是勞動成果。
2.懂得是愛祖國、愛集體、尊重勞動者的表現。
情感:
1.以為榮,以破壞公共財物為恥。
2.崇敬的人。
3.憎惡破壞公共財物的人和事。
行為:
1.自覺。
2.對損壞公共財物的行為加以勸阻,并想辦法制止。
教學重點:使學生知道公共財物來之不易,應該愛惜。
教學難點:懂得是愛祖國、愛集體、尊重勞動者的表現。
教具準備
課文圖(1)幻燈片、《草原小姐妹》錄像帶、自制練習的幻燈片1張。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 新課
1.看圖講向秀麗的事跡。
2.看錄像介紹龍梅、玉榮的事跡。
3.二提問:幾十年來,人們一直傳頌著英雄維護公共財物的事跡,這說明了什么?
4.小結過渡:人們熱愛英雄、敬佩英雄,希望全社會都學習他們愛護國家財產的高尚品質。那么,究竟要學習他們什么呢?讓我們來仔細分析課文。
二、分析課文,講明道理
1. 你知道哪些是公共財物嗎?請隨便例舉。
學生回答
教學根據學生的回答加以肯定和補充,并詳述什么是公共財物。
提問:向秀麗為保護什么不怕烈火燒身,龍梅、玉榮為保護什么不怕嚴寒和暴風雪的襲擊?(工廠和羊群)
追問:工廠、羊群是屬于誰的財物?(板書:國家 集體)你還能列舉出哪些是屬于國家和集體的財物嗎?(同桌討論)
小結:大家列舉了工廠、礦山、鐵路及所有公共設施等,凡屬于國家和集體的財物,都是公共財物。
板書:公共財物
2.為什么要。
(1)出示向秀麗保護公共財物的投影,引導學生討論。
提問:
①當車間著火,燃燒的酒精流向金屬鈉,工廠面臨爆炸時,向秀麗是怎么做的?
②她知不知道用身體擋住燃燒的酒精很危險?她為什么還要這樣做?她心里想的是什么?
小結:她一心想的是保住工廠、保住國家的財物。
(2)放映龍梅、玉榮的錄像片斷,引導學生討論。
提問:
龍梅、玉榮在暴風雪中拼命保護集體羊群時,她們心里只有一個什么念頭?
小結:不讓集體的羊群損失一只羊。
(3)向秀麗和龍梅、玉榮的共同做法是什么?她們為什么這樣做?(分組討論)
小結:她們把國家當成了是自己的家,如果你家的東西遭到破壞,你會不會保護呢?答案是肯定的。所以說,她們是把國家當成了是自己的家,公共財物是國家、集體的,是勞動人民用辛勤勞動創造出來的,來之不易。因此她們為保護公共財物而奮不顧身。
板書:國家、集體的財富
勞動成果 來之不易
(4)她們這樣做對國家、集體有什么好處?
小結:她們用生命保住了工廠、羊群,使公共財物免受損害。這樣可使工廠、集體在這個基礎上繼續發展,生產出更多的產品,創造出更多的財富。如果大家都能這樣愛護、保護公共財物,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就能有一個較堅實的物質基礎,發展得更快,人民生活水平也會隨之不斷提高。
(5)假如公共財物被人們隨意破壞,對國家、人民有什么危害?
(引導學生舉例討論:如油田設備被拆毀,電纜被割斷,礦山、森林被濫挖濫伐等。)
小結:公共財物是社會主義建設的物質基礎,是人民生活的物質條件。一旦遭到破壞,直接影響社會主義建設步伐,影響國家財產的積累,從而影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板書:人民生活的物質條件
國家建設的物質基礎
(6)我國憲法規定:“社會主義公共財產神圣不可侵犯。”這句話說明什么?你怎樣理解?(同學討論)
小結:說明非常重要,誰都不能破壞。對待公共財物,公民都要愛護,并盡力保護,這是每位公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7)向秀麗和龍梅、玉榮舍身忘死來保護公共財物,僅僅表現了她們對待公共財物的態度嗎?更反應出她們的什么思想?
小結:是愛集體、愛祖國、尊重勞動者的表現,是一種高尚的品德。
板書:是愛祖國、愛集體、尊重勞動者的表現
3.講明怎樣。
(1)向秀麗和龍梅、玉榮看到集體財產受到威脅時,是怎么做的?誰要求她們那樣做的?
板書:自覺愛護
(2)如果看到有人損壞公共財物,我們應怎么做?
(3)如果看到有人偷盜公共財物,我們應怎么做?(自由討論)
小結:最重要的是要樹立公共財物是國家和集體的財產,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這一觀念。有了這一觀念就能自覺自愿地把它當作一項義不容辭的責任,處處自覺,見到有人損壞公共財物能主動勸阻,對故意破壞、偷盜公共財物的現象,能機智勇敢及時報告有關部門想辦法制止。
板書:勸阻制止 及時報告
三、補充事例,加深認識
(1)“讀一讀”,讀“二蘭”保護國家財產的事跡。
(2)列舉的典型事例。
(3)列舉身邊或自己的事例。
說一說,愛護公物的人為什么值得敬佩?(引導學生討論,加深對觀點的理解。)
小結:以上這些行為都是,對公共財物負責的表現,我們要學習這種精神。
四、聯系實際,辨析鞏固
1.處理課文后“議一議”欄目中的1、2兩個題。
討論:對下面這些事,該怎么看?
(1)出示幻燈片1題。
王宇飛和同學到足球場踢足球,看到足球場邊的水管在流水。王宇飛馬上跑去關水龍頭,發現水龍頭壞了,就去找球場負責人,以求得解決。孫虎說:“你真多管閑事,咱們是來踢球的。”
小結:愛護公物是我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不是閑事。
(2)出示幻燈片2題。
操場上扔著一把笤帚,經過這里的同學有的邁過去,有的嫌擋路踢一腳。李青想去撿起來,又一想,誰都不管,我何必要管呢?
小結:大家都要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積極主動、自覺自愿地。
2.結合實際,談自己在這方面是怎么做的,通過今天的學習有什么新的認識。
3.“活動”,就“公共財物保護情況”開展調查活動。
五、總結全課,提出希望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們明白了什么道理?(學生簡答)這就是今天我們學習的第七課(板書完整課題)的收獲。
作為國家二十一世紀的小主人,要以英雄模范為榜樣,以國家、人民的利益為重,自覺地做到愛護公物,這也是我們少年兒童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板書設計
愛護公共財物 篇3
教學目標
1.自覺愛護公共財物。
2.對損壞公共財物的行為加以勸阻,并想辦法制止。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新課
1.看圖講向秀麗的事跡。
2.小結過渡:人們熱愛英雄、敬佩英雄,希望全社會都學習他們愛護國家財產的高尚品質。那么,究竟要學習他們什么呢?讓我們來仔細分析課文。
二、分析課文,講明道理
1. 你知道哪些是公共財物嗎?請隨便例舉。
學生回答
教學根據學生的回答加以肯定和補充,并詳述什么是公共財物。
追問:工廠、羊群是屬于誰的財物?你還能列舉出哪些是屬于國家和集體的財物嗎?(同桌討論)小結:大家列舉了工廠、礦山、鐵路及所有公共設施等,凡屬于國家和集體的財物,都是公共財物。
2.為什么要愛護公共財物。
(1)出示向秀麗保護公共財物的投影,引導學生討論。
(2)放映龍梅、玉榮的錄像片斷,引導學生討論。
(3)向秀麗和龍梅、玉榮的共同做法是什么?她們為什么這樣做?(分組討論)
小結:她們把國家當成了是自己的家,如果你家的東西遭到破壞,你會不會保護呢?答案是肯定的。所以說,她們是把國家當成了是自己的家,公共財物是國家、集體的,是勞動人民用辛勤勞動創造出來的,來之不易。因此她們為保護公共財物而奮不顧身。
(4)她們這樣做對國家、集體有什么好處?
(5)假如公共財物被人們隨意破壞,對國家、人民有什么危害?
(6)我國憲法規定:“社會主義公共財產神圣不可侵犯。”這句話說明什么?你怎樣理解?(同學討論)小結:說明愛護公共財物非常重要,誰都不能破壞。對待公共財物,公民都要愛護,并盡力保護,這是每位公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7)向秀麗和龍梅、玉榮舍身忘死來保護公共財物,僅僅表現了她們對待公共財物的態度嗎?更反應出她們的什么思想?
小結:愛護公共財物是愛集體、愛祖國、尊重勞動者的表現,是一種高尚的品德。
3.講明怎樣愛護公共財物。
(1)向秀麗和龍梅、玉榮看到集體財產受到威脅時,是怎么做的?誰要求她們那樣做的?
(2)如果看到有人損壞公共財物,我們應怎么做?
(3)如果看到有人偷盜公共財物,我們應怎么做?(自由討論)
小結:最重要的是要樹立公共財物是國家和集體的財產,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這一觀念。
三、補充事例,加深認識
(1)“讀一讀”,讀“二蘭”保護國家財產的事跡。
(2)列舉愛護公共財物的典型事例。
(3)列舉身邊或自己愛護公共財物的事例。
說一說,愛護公物的人為什么值得敬佩?(引導學生討論,加深對觀點的理解。)
四、聯系實際,辨析鞏固
五、總結全課,提出希望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們明白了什么道理?(學生簡答)這就是今天我們學習的第七課愛護公共財物(板書完整課題)的收獲。
作為國家二十一世紀的小主人,要以英雄模范為榜樣,以國家、人民的利益為重,自覺地做到愛護公物,這也是我們少年兒童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愛護公共財物 篇4
教學目標
認知:
1.知道公共財物是國家和集體的財產,是勞動成果。
2.懂得是愛祖國、愛集體、尊重勞動者的表現。
情感:
1.以為榮,以破壞公共財物為恥。
2.崇敬的人。
3.憎惡破壞公共財物的人和事。
行為:
1.自覺。
2.對損壞公共財物的行為加以勸阻,并想辦法制止。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課是根據課程標準“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規范”中的教學內容和基本要求編寫的。一、二年級進行過愛護課桌椅和學校物品的教育。三至五年級進行過愛護公用設施的教育,但都沒有明確講公共財物。在此基礎上,六年級則從的高度進行教育,帶有總結和提高的性質。也就是說,從理論上講什么是公共財物,為什么要,我們應該怎樣去做。這課有一定的深度和難度,因為只有從理論上弄清的道理,才能在行動上有所表現。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公共財物都是勞動者辛勤勞動創造出來的。學生應該愛惜公共財物。教學難點 是懂得是愛祖國、愛集體、尊重勞動者的表現。
本課開頭設計一個“述說”,讓學生列舉出哪些是國家或集體的財物,從而引出本課的主題。本課課文共講了四層意思。
第一層,主要闡述什么是公共財物,公共財物與改善人民的生活、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關系,以及除天然資源外,公共財物都是勞動者辛勤創造出來的等內容。
第二層,主要講述如何對待公共財物不僅表現為一個人對待“物”的態度,也表現為對國家、對人民的態度。
第三層,主要講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一些不、破壞公共財物的現象。
第四層,主要講是社會主義國家公民的責任。要從小樹立公共財物神圣不可侵犯的觀念。我們不僅要,而且要對損壞公共財物的行為,加以勸阻,并想辦法制止。
教法建議
1、本課可以以故事導入 ,吸引學生的興趣,引出課題。
2、在講解公共財物以前,可以先讓學生自己根據已有的知識去找,教師可根據學生回答進行補充,有利于與孩子已有的知識相連接。
3、在講解她們為什么保護公共財產時,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分析:她們把國家當成了是自己的家,如果你家的東西遭到破壞,你會不會保護呢?答案是肯定的。所以說,她們是把國家當成了是自己的家,公共財物是國家、集體的,是勞動人民用辛勤勞動創造出來的,來之不易。因此她們為保護公共財物而奮不顧身。
教學設計示例
第七課
教學目標
認知:
1.知道公共財物是國家和集體的財產,是勞動成果。
2.懂得是愛祖國、愛集體、尊重勞動者的表現。
情感:
1.以為榮,以破壞公共財物為恥。
2.崇敬的人。
3.憎惡破壞公共財物的人和事。
行為:
1.自覺。
2.對損壞公共財物的行為加以勸阻,并想辦法制止。
教學重點:使學生知道公共財物來之不易,應該愛惜。
教學難點 :懂得是愛祖國、愛集體、尊重勞動者的表現。
教具準備
課文圖(1)幻燈片、《草原小姐妹》錄像帶、自制練習的幻燈片1張。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 新課
1.看圖講向秀麗的事跡。
2.看錄像介紹龍梅、玉榮的事跡。
3.二提問:幾十年來,人們一直傳頌著英雄維護公共財物的事跡,這說明了什么?
4.小結過渡:人們熱愛英雄、敬佩英雄,希望全社會都學習他們愛護國家財產的高尚品質。那么,究竟要學習他們什么呢?讓我們來仔細分析課文。
二、分析課文,講明道理
1. 你知道哪些是公共財物嗎?請隨便例舉。
學生回答
教學根據學生的回答加以肯定和補充,并詳述什么是公共財物。
提問:向秀麗為保護什么不怕烈火燒身,龍梅、玉榮為保護什么不怕嚴寒和暴風雪的襲擊?(工廠和羊群)
追問:工廠、羊群是屬于誰的財物?(板書:國家 集體)你還能列舉出哪些是屬于國家和集體的財物嗎?(同桌討論)
小結:大家列舉了工廠、礦山、鐵路及所有公共設施等,凡屬于國家和集體的財物,都是公共財物。
板書:公共財物
2.為什么要。
(1)出示向秀麗保護公共財物的投影,引導學生討論。
提問:
①當車間著火,燃燒的酒精流向金屬鈉,工廠面臨爆炸時,向秀麗是怎么做的?
②她知不知道用身體擋住燃燒的酒精很危險?她為什么還要這樣做?她心里想的是什么?
小結:她一心想的是保住工廠、保住國家的財物。
(2)放映龍梅、玉榮的錄像片斷,引導學生討論。
提問:
龍梅、玉榮在暴風雪中拼命保護集體羊群時,她們心里只有一個什么念頭?
小結:不讓集體的羊群損失一只羊。
(3)向秀麗和龍梅、玉榮的共同做法是什么?她們為什么這樣做?(分組討論)
小結:她們把國家當成了是自己的家,如果你家的東西遭到破壞,你會不會保護呢?答案是肯定的。所以說,她們是把國家當成了是自己的家,公共財物是國家、集體的,是勞動人民用辛勤勞動創造出來的,來之不易。因此她們為保護公共財物而奮不顧身。
板書:國家、集體的財富
勞動成果 來之不易
(4)她們這樣做對國家、集體有什么好處?
小結:她們用生命保住了工廠、羊群,使公共財物免受損害。這樣可使工廠、集體在這個基礎上繼續發展,生產出更多的產品,創造出更多的財富。如果大家都能這樣愛護、保護公共財物,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就能有一個較堅實的物質基礎,發展得更快,人民生活水平也會隨之不斷提高。
(5)假如公共財物被人們隨意破壞,對國家、人民有什么危害?
(引導學生舉例討論:如油田設備被拆毀,電纜被割斷,礦山、森林被濫挖濫伐等。)
小結:公共財物是社會主義建設的物質基礎,是人民生活的物質條件。一旦遭到破壞,直接影響社會主義建設步伐,影響國家財產的積累,從而影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板書:人民生活的物質條件
國家建設的物質基礎
(6)我國憲法規定:“社會主義公共財產神圣不可侵犯。”這句話說明什么?你怎樣理解?(同學討論)
小結:說明非常重要,誰都不能破壞。對待公共財物,公民都要愛護,并盡力保護,這是每位公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7)向秀麗和龍梅、玉榮舍身忘死來保護公共財物,僅僅表現了她們對待公共財物的態度嗎?更反應出她們的什么思想?
小結:是愛集體、愛祖國、尊重勞動者的表現,是一種高尚的品德。
板書:是愛祖國、愛集體、尊重勞動者的表現
3.講明怎樣。
(1)向秀麗和龍梅、玉榮看到集體財產受到威脅時,是怎么做的?誰要求她們那樣做的?
板書:自覺愛護
(2)如果看到有人損壞公共財物,我們應怎么做?
(3)如果看到有人偷盜公共財物,我們應怎么做?(自由討論)
小結:最重要的是要樹立公共財物是國家和集體的財產,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這一觀念。有了這一觀念就能自覺自愿地把它當作一項義不容辭的責任,處處自覺,見到有人損壞公共財物能主動勸阻,對故意破壞、偷盜公共財物的現象,能機智勇敢及時報告有關部門想辦法制止。
板書:勸阻制止 及時報告
三、補充事例,加深認識
(1)“讀一讀”,讀“二蘭”保護國家財產的事跡。
(2)列舉的典型事例。
(3)列舉身邊或自己的事例。
說一說,愛護公物的人為什么值得敬佩?(引導學生討論,加深對觀點的理解。)
小結:以上這些行為都是,對公共財物負責的表現,我們要學習這種精神。
四、聯系實際,辨析鞏固
1.處理課文后“議一議”欄目中的1、2兩個題。
討論:對下面這些事,該怎么看?
(1)出示幻燈片1題。
王宇飛和同學到足球場踢足球,看到足球場邊的水管在流水。王宇飛馬上跑去關水龍頭,發現水龍頭壞了,就去找球場負責人,以求得解決。孫虎說:“你真多管閑事,咱們是來踢球的。”
小結:愛護公物是我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不是閑事。
(2)出示幻燈片2題。
操場上扔著一把笤帚,經過這里的同學有的邁過去,有的嫌擋路踢一腳。李青想去撿起來,又一想,誰都不管,我何必要管呢?
小結:大家都要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積極主動、自覺自愿地。
2.結合實際,談自己在這方面是怎么做的,通過今天的學習有什么新的認識。
3.“活動”,就“公共財物保護情況”開展調查活動。
五、總結全課,提出希望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們明白了什么道理?(學生簡答)這就是今天我們學習的第七課(板書完整課題)的收獲。
作為國家二十一世紀的小主人,要以英雄模范為榜樣,以國家、人民的利益為重,自覺地做到愛護公物,這也是我們少年兒童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板書設計
愛護公共財物 篇5
教學目標
認知:
1.知道公共財物是國家和集體的財產,是勞動成果。
2.懂得愛護公共財物是愛祖國、愛集體、尊重勞動者的表現。
情感:
1.以愛護公共財物為榮,以破壞公共財物為恥。
2.崇敬愛護公共財物的人。
3.憎惡破壞公共財物的人和事。
行為:
1.自覺愛護公共財物。
2.對損壞公共財物的行為加以勸止,并想辦法制止。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課是根據課程標準“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規范”中“愛護公共財物”的教學內容和基本要求編寫的。一、二年級進行過愛護課桌椅和學校物品的教育。三至五年級進行過愛護公用設施的教育,但都沒有明確講公共財物。在此基礎上,六年級則從愛護公共財物的高度進行教育,帶有總結和提高的性質。也就是說,從理論上講什么是公共財物,為什么要愛護公共財物,我們應該怎樣去做。這課有必定的深度和難度,因為只有從理論上弄清愛護公共財物的道理,才能在舉動上有所表現。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公共財物都是勞動者辛勤勞動發明出來的。學生應該愛惜公共財物。教學難點是懂得愛護公共財物是愛祖國、愛集體、尊重勞動者的表現。
本課開頭設計一個“述說”,讓學生列舉出哪些是國家或集體的財物,從而引出本課的主題。本課課文共講了四層意思。
第一層,主要闡述什么是公共財物,公共財物與改善人民的生活、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立的聯系,以及除天然資源外,公共財物都是勞動者辛勤發明出來的等內容。
第二層,主要講述如何對待公共財物不僅表現為一個人對待“物”的態度,也表現為對國家、對人民的態度。
第三層,主要講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一些不愛護公共財物、破壞公共財物的現象。
第四層,主要講愛護公共財物是社會主義國家公民的責任。要從小樹立公共財物神圣不可侵犯的觀念。我們不僅要愛護公共財物,而且要對損壞公共財物的行為,加以勸止,并想辦法制止。
教法建議
1、本課可以以故事導入,吸引學生的興趣,引出課題。
2、在講解公共財物以前,可以先讓學生自己根據已有的知識去找,教師可根據學生回答進行補充,有利于與孩子已有的知識相連接。
3、在講解她們為什么保護公共財產時,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分析:她們把國家當成了是自己的家,如果你家的東西遭到破壞,你會不會保護呢?答案是肯定的。所以說,她們是把國家當成了是自己的家,公共財物是國家、集體的,是勞動人民用辛勤勞動發明出來的,來之不易。因而她們為保護公共財物而奮不顧身。
教學設計示例
第七課 愛護公共財物
教學目標
認知:
1.知道公共財物是國家和集體的財產,是勞動成果。
2.懂得愛護公共財物是愛祖國、愛集體、尊重勞動者的表現。
情感:
1.以愛護公共財物為榮,以破壞公共財物為恥。
2.崇敬愛護公共財物的人。
3.憎惡破壞公共財物的人和事。
行為:
1.自覺愛護公共財物。
2.對損壞公共財物的行為加以勸止,并想辦法制止。
教學重點:使學生知道公共財物來之不易,應該愛惜。
教學難點:懂得愛護公共財物是愛祖國、愛集體、尊重勞動者的表現。
教具準備
課文圖(1)幻燈片、《草原小姐妹》錄像帶、自制練習的幻燈片1張。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新課
1.看圖講向秀麗的事跡。
2.看錄像介紹龍梅、玉榮的事跡。
3.二提問:幾十年來,人們一直傳頌著英雄維護公共財物的事跡,這說明了什么?
4.小結過渡:人們熱愛英雄、敬佩英雄,希望全社會都學習他們愛護國家財產的高尚品質。那么,究竟要學習他們什么呢?讓我們來仔細分析課文。
二、分析課文,講明道理
1. 你知道哪些是公共財物嗎?請隨便例舉。
學生回答
教學根據學生的回答加以肯定和補充,并詳述什么是公共財物。
提問:向秀麗為保護什么不怕烈火燒身,龍梅、玉榮為保護什么不怕嚴寒和暴風雪的襲擊?(工廠和羊群)
追問:工廠、羊群是屬于誰的財物?(板書:國家 集體)你還能列舉出哪些是屬于國家和集體的財物嗎?(同桌討論)
小結:大家列舉了工廠、礦山、鐵路及所有公共設施等,凡屬于國家和集體的財物,都是公共財物。
板書:公共財物
2.為什么要愛護公共財物。
(1)出示向秀麗保護公共財物的投影,引導學生討論。
提問:
①當車間著火,燃燒的酒精流向金屬鈉,工廠面臨爆炸時,向秀麗是怎么做的?
②她知不知道用身體擋住燃燒的酒精很危險?她為什么還要這樣做?她心里想的是什么?
小結:她一心想的是保住工廠、保住國家的財物。
(2)放映龍梅、玉榮的錄像片斷,引導學生討論。
提問:
龍梅、玉榮在暴風雪中拼命保護集體羊群時,她們心里只有一個什么念頭?
小結:不讓集體的羊群損失一只羊。
(3)向秀麗和龍梅、玉榮的共同做法是什么?她們為什么這樣做?(分組討論)
小結:她們把國家當成了是自己的家,如果你家的東西遭到破壞,你會不會保護呢?答案是肯定的。所以說,她們是把國家當成了是自己的家,公共財物是國家、集體的,是勞動人民用辛勤勞動發明出來的,來之不易。因而她們為保護公共財物而奮不顧身。
板書:國家、集體的財富
勞動成果 來之不易
(4)她們這樣做對國家、集體有什么好處?
小結:她們用生命保住了工廠、羊群,使公共財物免受損害。這樣可使工廠、集體在這個基礎上繼續發展,生產出更多的產品,發明出更多的財富。如果大家都能這樣愛護、保護公共財物,社會主義經濟建立就能有一個較堅實的物質基礎,發展得更快,人民生死水平也會隨之不斷提高。
(5)假設公共財物被人們隨意破壞,對國家、人民有什么危害?
(引導學生舉例討論:如油田設備被拆毀,電纜被割斷,礦山、森林被濫挖濫伐等。)
小結:公共財物是社會主義建立的物質基礎,是人民生活的物質條件。一旦遭到破壞,直接影響社會主義建立步伐,影響國家財產的積聚,從而影響人民生死水平的提高。
板書:人民生活的物質條件
國家建立的物質基礎
(6)我國憲法規定:“社會主義公共財產神圣不可侵犯。”這句話說明什么?你怎樣理解?(同學討論)
小結:說明愛護公共財物非常重要,誰都不能破壞。對待公共財物,公民都要愛護,并盡力保護,這是每位公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7)向秀麗和龍梅、玉榮舍身忘死來保護公共財物,僅僅表現了她們對待公共財物的態度嗎?更反應出她們的什么思想?
小結:愛護公共財物是愛集體、愛祖國、尊重勞動者的表現,是一種高尚的品德。
板書:是愛祖國、愛集體、尊重勞動者的表現
3.講明怎樣愛護公共財物。
(1)向秀麗和龍梅、玉榮看到集體財產受到要挾時,是怎么做的?誰要求她們那樣做的?
板書:自覺愛護
(2)如果看到有人損壞公共財物,我們應怎么做?
(3)如果看到有人偷盜公共財物,我們應怎么做?(自由討論)
小結:最重要的是要樹立公共財物是國家和集體的財產,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這一觀念。有了這一觀念就能自覺自愿地把它當作一項義不容辭的責任,處處自覺愛護公共財物,見到有人損壞公共財物能主動勸止,對故意破壞、偷盜公共財物的現象,能機智勇敢及時報告有關部門想辦法制止。
板書:勸止制止 及時報告
三、補充事例,加深認識
(1)“讀一讀”,讀“二蘭”保護國家財產的事跡。
(2)列舉愛護公共財物的典型事例。
(3)列舉身邊或自己愛護公共財物的事例。
說一說,愛護公物的人為什么值得敬佩?(引導學生討論,加深對觀點的理解。)
小結:以上這些行為都是愛護公共財物,對公共財物負責的表現,我們要學習這種精神。
四、聯系實際,辨析鞏固
1.處理課文后“議一議”欄目中的1、2兩個題。
討論:對下面這些事,該怎么看?
(1)出示幻燈片1題。
王宇飛和同學到足球場踢足球,看到足球場邊的水管在流水。王宇飛馬上跑去關水龍頭,發現水龍頭壞了,就去找球場負責人,以求得解決。孫虎說:“你真多管閑事,咱們是來踢球的。”
小結:愛護公物是我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不是閑事。
(2)出示幻燈片2題。
操場上扔著一把笤帚,經過這里的同學有的邁過去,有的嫌擋路踢一腳。李青想去撿起來,又一想,誰都不管,我何必要管呢?
小結:大家都要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積極主動、自覺自愿地愛護公共財物。
2.結合實際,談自己在這方面是怎么做的,通過今天的學習有什么新的認識。
3.“活動”,就“公共財物保護情況”開展調查活動。
五、總結全課,提出希望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們明白了什么道理?(學生簡答)這就是今天我們學習的第七課愛護公共財物(板書完整課題)的收獲。
作為國家二十一世紀的小主人,要以英雄模范為榜樣,以國家、人民的利益為重,自覺地做到愛護公物,這也是我們少年兒童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板書設計
愛護公共財物 篇6
教學目標
認知:
1.知道公共財物是國家和集體的財產,是勞動成果。
2.懂得是愛祖國、愛集體、尊重勞動者的表現。
情感:
1.以為榮,以破壞公共財物為恥。
2.崇敬的人。
3.憎惡破壞公共財物的人和事。
行為:
1.自覺。
2.對損壞公共財物的行為加以勸阻,并想辦法制止。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課是根據課程標準“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規范”中的教學內容和基本要求編寫的。一、二年級進行過愛護課桌椅和學校物品的教育。三至五年級進行過愛護公用設施的教育,但都沒有明確講公共財物。在此基礎上,六年級則從的高度進行教育,帶有總結和提高的性質。也就是說,從理論上講什么是公共財物,為什么要,我們應該怎樣去做。這課有一定的深度和難度,因為只有從理論上弄清的道理,才能在行動上有所表現。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公共財物都是勞動者辛勤勞動創造出來的。學生應該愛惜公共財物。教學難點是懂得是愛祖國、愛集體、尊重勞動者的表現。
本課開頭設計一個“述說”,讓學生列舉出哪些是國家或集體的財物,從而引出本課的主題。本課課文共講了四層意思。
第一層,主要闡述什么是公共財物,公共財物與改善人民的生活、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關系,以及除天然資源外,公共財物都是勞動者辛勤創造出來的等內容。
第二層,主要講述如何對待公共財物不僅表現為一個人對待“物”的態度,也表現為對國家、對人民的態度。
第三層,主要講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一些不、破壞公共財物的現象。
第四層,主要講是社會主義國家公民的責任。要從小樹立公共財物神圣不可侵犯的觀念。我們不僅要,而且要對損壞公共財物的行為,加以勸阻,并想辦法制止。
教法建議
1、本課可以以故事導入 ,吸引學生的興趣,引出課題。
2、在講解公共財物以前,可以先讓學生自己根據已有的知識去找,教師可根據學生回答進行補充,有利于與孩子已有的知識相連接。
3、在講解她們為什么保護公共財產時,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分析:她們把國家當成了是自己的家,如果你家的東西遭到破壞,你會不會保護呢?答案是肯定的。所以說,她們是把國家當成了是自己的家,公共財物是國家、集體的,是勞動人民用辛勤勞動創造出來的,來之不易。因此她們為保護公共財物而奮不顧身。
教學設計示例
第七課
教學目標
認知:
1.知道公共財物是國家和集體的財產,是勞動成果。
2.懂得是愛祖國、愛集體、尊重勞動者的表現。
情感:
1.以為榮,以破壞公共財物為恥。
2.崇敬的人。
3.憎惡破壞公共財物的人和事。
行為:
1.自覺。
2.對損壞公共財物的行為加以勸阻,并想辦法制止。
教學重點:使學生知道公共財物來之不易,應該愛惜。
教學難點:懂得是愛祖國、愛集體、尊重勞動者的表現。
教具準備
課文圖(1)幻燈片、《草原小姐妹》錄像帶、自制練習的幻燈片1張。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 新課
1.看圖講向秀麗的事跡。
2.看錄像介紹龍梅、玉榮的事跡。
3.二提問:幾十年來,人們一直傳頌著英雄維護公共財物的事跡,這說明了什么?
4.小結過渡:人們熱愛英雄、敬佩英雄,希望全社會都學習他們愛護國家財產的高尚品質。那么,究竟要學習他們什么呢?讓我們來仔細分析課文。
二、分析課文,講明道理
1. 你知道哪些是公共財物嗎?請隨便例舉。
學生回答
教學根據學生的回答加以肯定和補充,并詳述什么是公共財物。
提問:向秀麗為保護什么不怕烈火燒身,龍梅、玉榮為保護什么不怕嚴寒和暴風雪的襲擊?(工廠和羊群)
追問:工廠、羊群是屬于誰的財物?(板書:國家 集體)你還能列舉出哪些是屬于國家和集體的財物嗎?(同桌討論)
小結:大家列舉了工廠、礦山、鐵路及所有公共設施等,凡屬于國家和集體的財物,都是公共財物。
板書:公共財物
2.為什么要。
(1)出示向秀麗保護公共財物的投影,引導學生討論。
提問:
①當車間著火,燃燒的酒精流向金屬鈉,工廠面臨爆炸時,向秀麗是怎么做的?
②她知不知道用身體擋住燃燒的酒精很危險?她為什么還要這樣做?她心里想的是什么?
小結:她一心想的是保住工廠、保住國家的財物。
(2)放映龍梅、玉榮的錄像片斷,引導學生討論。
提問:
龍梅、玉榮在暴風雪中拼命保護集體羊群時,她們心里只有一個什么念頭?
小結:不讓集體的羊群損失一只羊。
(3)向秀麗和龍梅、玉榮的共同做法是什么?她們為什么這樣做?(分組討論)
小結:她們把國家當成了是自己的家,如果你家的東西遭到破壞,你會不會保護呢?答案是肯定的。所以說,她們是把國家當成了是自己的家,公共財物是國家、集體的,是勞動人民用辛勤勞動創造出來的,來之不易。因此她們為保護公共財物而奮不顧身。
板書:國家、集體的財富
勞動成果 來之不易
(4)她們這樣做對國家、集體有什么好處?
小結:她們用生命保住了工廠、羊群,使公共財物免受損害。這樣可使工廠、集體在這個基礎上繼續發展,生產出更多的產品,創造出更多的財富。如果大家都能這樣愛護、保護公共財物,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就能有一個較堅實的物質基礎,發展得更快,人民生活水平也會隨之不斷提高。
(5)假如公共財物被人們隨意破壞,對國家、人民有什么危害?
(引導學生舉例討論:如油田設備被拆毀,電纜被割斷,礦山、森林被濫挖濫伐等。)
小結:公共財物是社會主義建設的物質基礎,是人民生活的物質條件。一旦遭到破壞,直接影響社會主義建設步伐,影響國家財產的積累,從而影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板書:人民生活的物質條件
國家建設的物質基礎
(6)我國憲法規定:“社會主義公共財產神圣不可侵犯。”這句話說明什么?你怎樣理解?(同學討論)
小結:說明非常重要,誰都不能破壞。對待公共財物,公民都要愛護,并盡力保護,這是每位公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7)向秀麗和龍梅、玉榮舍身忘死來保護公共財物,僅僅表現了她們對待公共財物的態度嗎?更反應出她們的什么思想?
小結:是愛集體、愛祖國、尊重勞動者的表現,是一種高尚的品德。
板書:是愛祖國、愛集體、尊重勞動者的表現
3.講明怎樣。
(1)向秀麗和龍梅、玉榮看到集體財產受到威脅時,是怎么做的?誰要求她們那樣做的?
板書:自覺愛護
(2)如果看到有人損壞公共財物,我們應怎么做?
(3)如果看到有人偷盜公共財物,我們應怎么做?(自由討論)
小結:最重要的是要樹立公共財物是國家和集體的財產,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這一觀念。有了這一觀念就能自覺自愿地把它當作一項義不容辭的責任,處處自覺,見到有人損壞公共財物能主動勸阻,對故意破壞、偷盜公共財物的現象,能機智勇敢及時報告有關部門想辦法制止。
板書:勸阻制止 及時報告
三、補充事例,加深認識
(1)“讀一讀”,讀“二蘭”保護國家財產的事跡。
(2)列舉的典型事例。
(3)列舉身邊或自己的事例。
說一說,愛護公物的人為什么值得敬佩?(引導學生討論,加深對觀點的理解。)
小結:以上這些行為都是,對公共財物負責的表現,我們要學習這種精神。
四、聯系實際,辨析鞏固
1.處理課文后“議一議”欄目中的1、2兩個題。
討論:對下面這些事,該怎么看?
(1)出示幻燈片1題。
王宇飛和同學到足球場踢足球,看到足球場邊的水管在流水。王宇飛馬上跑去關水龍頭,發現水龍頭壞了,就去找球場負責人,以求得解決。孫虎說:“你真多管閑事,咱們是來踢球的。”
小結:愛護公物是我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不是閑事。
(2)出示幻燈片2題。
操場上扔著一把笤帚,經過這里的同學有的邁過去,有的嫌擋路踢一腳。李青想去撿起來,又一想,誰都不管,我何必要管呢?
小結:大家都要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積極主動、自覺自愿地。
2.結合實際,談自己在這方面是怎么做的,通過今天的學習有什么新的認識。
3.“活動”,就“公共財物保護情況”開展調查活動。
五、總結全課,提出希望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們明白了什么道理?(學生簡答)這就是今天我們學習的第七課(板書完整課題)的收獲。
作為國家二十一世紀的小主人,要以英雄模范為榜樣,以國家、人民的利益為重,自覺地做到愛護公物,這也是我們少年兒童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板書設計
愛護公共財物 篇7
愛護公共財物 爭做文明小衛士
同學們:你們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愛護公共財務,爭做文明小衛士。
在這丹桂飄香的金秋,我們迎來了祖國媽媽第53個生日,舉國上下一起歡度佳節的同時,我們真切地感受到祖國在前進,家鄉在變化,我們的家庭條件更加優越,校園生活更加美好。是啊,我們的生活多么幸福!我們是多么幸運的一代少年兒童!但是,我們也親眼看到有些同學在滿足物質條件的同時,卻缺少了愛護公共財物的意識,校園里出現了不文明的現象。
你們看,學校里新粉刷的墻壁被我們的同學用臟東西從一樓整整涂到四樓,雪白的墻壁上出現了黑黑的痕跡,那可是工人叔叔不知花了多少時間,才使它煥然一新的呀!還有,階梯教室新搬進的一套課桌椅不知被誰當成“畫板”刻畫得滿是傷痕;美術教室的椅子被我們的同學玩得凳腳和凳面分家,有幾個同學上課沒凳子可坐,怎么畫畫呢?微機教室的鼠標又被我們的同學拉破,甚至把里面的圓球挖出來,我們的電腦課還怎么上下去?禮堂里老師剛剛把墊子一塊一塊地放整齊。我們的同學就爬上去,拼命地跳上跳下,里面的棉絮也扯破了,那可是我們上體育課要用的呀!尤其,第五周我校迎來了杭州市思品優質課展示活動,這不僅僅是展示教師的活動,更是展示我們采荷一小學生形象的活動。但就在這個活動中,我們又有個別同學出現了不文明的行為,我們的老師剛把活動安排寫好,大黑板特意放在禮堂里面比較安全的地方,但我們的同學竟用手把黑板上寫的字抹掉了;于是,老師在困難班后重新去寫了一遍;沒想到,第二天,黑板上的字又弄糊了;同學們,聽到這里,你們難道沒有一點想法嗎?
看著這一幕幕不文明的行為,看著這一件件破損的公物,不禁讓人揪心!同學們,學校里的一草一木、一桌一椅都是集體的財物,是每個人都要珍惜、愛護的。你愛你家,我愛我家,愛護采一這個大家,全靠你我他。愛護學校里的公共財物應該像愛護自己家里的財物一樣。
文明的人,絕不做大樹上的“雕刻家”,學校課桌上的“畫家”。希望我們每個同學都能從小做起,從現在做起,自覺愛護公共財物,互相督促,互相幫助,爭做文明小衛士,把我們的校園建設得更美!
同學們,桂子飄香在“金秋”,“校園”文明共享受。愿精神文明的鮮花在采荷一小盛開!愿校園里將涌現更多文明小衛士。
愛護公共財物 篇8
教學目標
認知:
1.知道公共財物是國家和集體的財產,是勞動成果。
2.懂得愛護公共財物是愛祖國、愛集體、尊重勞動者的表現。
情感:
1.以愛護公共財物為榮,以破壞公共財物為恥。
2.崇敬愛護公共財物的人。
3.憎惡破壞公共財物的人和事。
行為:
1.自覺愛護公共財物。
2.對損壞公共財物的行為加以勸阻,并想辦法制止。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課是根據課程標準“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規范”中“愛護公共財物”的教學內容和基本要求編寫的。一、二年級進行過愛護課桌椅和學校物品的教育。三至五年級進行過愛護公用設施的教育,但都沒有明確講公共財物。在此基礎上,六年級則從愛護公共財物的高度進行教育,帶有總結和提高的性質。也就是說,從理論上講什么是公共財物,為什么要愛護公共財物,我們應該怎樣去做。這課有一定的深度和難度,因為只有從理論上弄清愛護公共財物的道理,才能在行動上有所表現。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公共財物都是勞動者辛勤勞動創造出來的。學生應該愛惜公共財物。教學難點 是懂得愛護公共財物是愛祖國、愛集體、尊重勞動者的表現。
本課開頭設計一個“述說”,讓學生列舉出哪些是國家或集體的財物,從而引出本課的主題。本課課文共講了四層意思。
第一層,主要闡述什么是公共財物,公共財物與改善人民的生活、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關系,以及除天然資源外,公共財物都是勞動者辛勤創造出來的等內容。
第二層,主要講述如何對待公共財物不僅表現為一個人對待“物”的態度,也表現為對國家、對人民的態度。
第三層,主要講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一些不愛護公共財物、破壞公共財物的現象。
第四層,主要講愛護公共財物是社會主義國家公民的責任。要從小樹立公共財物神圣不可侵犯的觀念。我們不僅要愛護公共財物,而且要對損壞公共財物的行為,加以勸阻,并想辦法制止。
教法建議
1、本課可以以故事導入 ,吸引學生的興趣,引出課題。
2、在講解公共財物以前,可以先讓學生自己根據已有的知識去找,教師可根據學生回答進行補充,有利于與孩子已有的知識相連接。
3、在講解她們為什么保護公共財產時,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分析:她們把國家當成了是自己的家,如果你家的東西遭到破壞,你會不會保護呢?答案是肯定的。所以說,她們是把國家當成了是自己的家,公共財物是國家、集體的,是勞動人民用辛勤勞動創造出來的,來之不易。因此她們為保護公共財物而奮不顧身。
教學設計示例
第七課 愛護公共財物
教學目標
認知:
1.知道公共財物是國家和集體的財產,是勞動成果。
2.懂得愛護公共財物是愛祖國、愛集體、尊重勞動者的表現。
情感:
1.以愛護公共財物為榮,以破壞公共財物為恥。
2.崇敬愛護公共財物的人。
3.憎惡破壞公共財物的人和事。
行為:
1.自覺愛護公共財物。
2.對損壞公共財物的行為加以勸阻,并想辦法制止。
教學重點:使學生知道公共財物來之不易,應該愛惜。
教學難點 :懂得愛護公共財物是愛祖國、愛集體、尊重勞動者的表現。
教具準備
課文圖(1)幻燈片、《草原小姐妹》錄像帶、自制練習的幻燈片1張。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 新課
1.看圖講向秀麗的事跡。
2.看錄像介紹龍梅、玉榮的事跡。
3.二提問:幾十年來,人們一直傳頌著英雄維護公共財物的事跡,這說明了什么?
4.小結過渡:人們熱愛英雄、敬佩英雄,希望全社會都學習他們愛護國家財產的高尚品質。那么,究竟要學習他們什么呢?讓我們來仔細分析課文。
二、分析課文,講明道理
1. 你知道哪些是公共財物嗎?請隨便例舉。
學生回答
教學根據學生的回答加以肯定和補充,并詳述什么是公共財物。
提問:向秀麗為保護什么不怕烈火燒身,龍梅、玉榮為保護什么不怕嚴寒和暴風雪的襲擊?(工廠和羊群)
追問:工廠、羊群是屬于誰的財物?(板書:國家 集體)你還能列舉出哪些是屬于國家和集體的財物嗎?(同桌討論)
小結:大家列舉了工廠、礦山、鐵路及所有公共設施等,凡屬于國家和集體的財物,都是公共財物。
板書:公共財物
2.為什么要愛護公共財物。
(1)出示向秀麗保護公共財物的投影,引導學生討論。
提問:
①當車間著火,燃燒的酒精流向金屬鈉,工廠面臨爆炸時,向秀麗是怎么做的?
②她知不知道用身體擋住燃燒的酒精很危險?她為什么還要這樣做?她心里想的是什么?
小結:她一心想的是保住工廠、保住國家的財物。
(2)放映龍梅、玉榮的錄像片斷,引導學生討論。
提問:
龍梅、玉榮在暴風雪中拼命保護集體羊群時,她們心里只有一個什么念頭?
小結:不讓集體的羊群損失一只羊。
(3)向秀麗和龍梅、玉榮的共同做法是什么?她們為什么這樣做?(分組討論)
小結:她們把國家當成了是自己的家,如果你家的東西遭到破壞,你會不會保護呢?答案是肯定的。所以說,她們是把國家當成了是自己的家,公共財物是國家、集體的,是勞動人民用辛勤勞動創造出來的,來之不易。因此她們為保護公共財物而奮不顧身。
板書:國家、集體的財富
勞動成果 來之不易
(4)她們這樣做對國家、集體有什么好處?
小結:她們用生命保住了工廠、羊群,使公共財物免受損害。這樣可使工廠、集體在這個基礎上繼續發展,生產出更多的產品,創造出更多的財富。如果大家都能這樣愛護、保護公共財物,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就能有一個較堅實的物質基礎,發展得更快,人民生活水平也會隨之不斷提高。
(5)假如公共財物被人們隨意破壞,對國家、人民有什么危害?
(引導學生舉例討論:如油田設備被拆毀,電纜被割斷,礦山、森林被濫挖濫伐等。)
小結:公共財物是社會主義建設的物質基礎,是人民生活的物質條件。一旦遭到破壞,直接影響社會主義建設步伐,影響國家財產的積累,從而影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板書:人民生活的物質條件
國家建設的物質基礎
(6)我國憲法規定:“社會主義公共財產神圣不可侵犯。”這句話說明什么?你怎樣理解?(同學討論)
小結:說明愛護公共財物非常重要,誰都不能破壞。對待公共財物,公民都要愛護,并盡力保護,這是每位公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7)向秀麗和龍梅、玉榮舍身忘死來保護公共財物,僅僅表現了她們對待公共財物的態度嗎?更反應出她們的什么思想?
小結:愛護公共財物是愛集體、愛祖國、尊重勞動者的表現,是一種高尚的品德。
板書:是愛祖國、愛集體、尊重勞動者的表現
3.講明怎樣愛護公共財物。
(1)向秀麗和龍梅、玉榮看到集體財產受到威脅時,是怎么做的?誰要求她們那樣做的?
板書:自覺愛護
(2)如果看到有人損壞公共財物,我們應怎么做?
(3)如果看到有人偷盜公共財物,我們應怎么做?(自由討論)
小結:最重要的是要樹立公共財物是國家和集體的財產,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這一觀念。有了這一觀念就能自覺自愿地把它當作一項義不容辭的責任,處處自覺愛護公共財物,見到有人損壞公共財物能主動勸阻,對故意破壞、偷盜公共財物的現象,能機智勇敢及時報告有關部門想辦法制止。
板書:勸阻制止 及時報告
三、補充事例,加深認識
(1)“讀一讀”,讀“二蘭”保護國家財產的事跡。
(2)列舉愛護公共財物的典型事例。
(3)列舉身邊或自己愛護公共財物的事例。
說一說,愛護公物的人為什么值得敬佩?(引導學生討論,加深對觀點的理解。)
小結:以上這些行為都是愛護公共財物,對公共財物負責的表現,我們要學習這種精神。
四、聯系實際,辨析鞏固
1.處理課文后“議一議”欄目中的1、2兩個題。
討論:對下面這些事,該怎么看?
(1)出示幻燈片1題。
王宇飛和同學到足球場踢足球,看到足球場邊的水管在流水。王宇飛馬上跑去關水龍頭,發現水龍頭壞了,就去找球場負責人,以求得解決。孫虎說:“你真多管閑事,咱們是來踢球的。”
小結:愛護公物是我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不是閑事。
(2)出示幻燈片2題。
操場上扔著一把笤帚,經過這里的同學有的邁過去,有的嫌擋路踢一腳。李青想去撿起來,又一想,誰都不管,我何必要管呢?
小結:大家都要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積極主動、自覺自愿地愛護公共財物。
2.結合實際,談自己在這方面是怎么做的,通過今天的學習有什么新的認識。
3.“活動”,就“公共財物保護情況”開展調查活動。
五、總結全課,提出希望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們明白了什么道理?(學生簡答)這就是今天我們學習的第七課愛護公共財物(板書完整課題)的收獲。
作為國家二十一世紀的小主人,要以英雄模范為榜樣,以國家、人民的利益為重,自覺地做到愛護公物,這也是我們少年兒童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板書設計
愛護公共財物 篇9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早上好!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內容是〈〈〉〉。
學習宣傳和實施公民道德規范,是精神文明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們小學生加強道德規范的一件大事,我們一定要把它帶進我們的校園,帶進我們的家庭,帶到我們的社會上。綱要指出小學生要立志成才,好好學習,熱愛科學,熱愛勞動,尊敬師長,誠實守紀,團結同學,關心集體。這些都是我們必需遵循的行為準則。
愛護公物是關心集體的表現,我們要把它落實在行動上。大掃除時不把掃把當作玩具玩 ,不亂扔畚箕,不在桌上墻上亂寫亂畫,更不能坐在椅子上搖來搖去,看到椅子上的螺絲松了,應該主動把它擰緊。還要愛護一切設備,如電腦,錄音機、幻燈機等,節約水電,做到外出隨手關燈。
我們不但在校內要做到這些,在校外也是同樣。當我們外出旅游參觀時,不要在文物古跡上亂刻亂畫;當我們到公園玩耍時,不要亂摘花枝,不隨意踐踏草坪;當我們遇見別人在損壞公物時,應該上前勸阻。我們還可以組織同學,建立雛鷹小隊,利用節假日,一起打掃路邊的電話亭,郵筒和路燈等,參加一些公益勞動。
同學們,讓我們大家共同來文明使用公物吧!人人爭做心集體,愛護公物的優秀少先隊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