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護公共財物
教學目標
認知:
1.知道公共財物是國家和集體的財產,是勞動成果。
2.懂得愛護公共財物是愛祖國、愛集體、尊重勞動者的表現。
情感:
1.以愛護公共財物為榮,以破壞公共財物為恥。
2.崇敬愛護公共財物的人。
3.憎惡破壞公共財物的人和事。
行為:
1.自覺愛護公共財物。
2.對損壞公共財物的行為加以勸止,并想辦法制止。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課是根據課程標準“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規范”中“愛護公共財物”的教學內容和基本要求編寫的。一、二年級進行過愛護課桌椅和學校物品的教育。三至五年級進行過愛護公用設施的教育,但都沒有明確講公共財物。在此基礎上,六年級則從愛護公共財物的高度進行教育,帶有總結和提高的性質。也就是說,從理論上講什么是公共財物,為什么要愛護公共財物,我們應該怎樣去做。這課有必定的深度和難度,因為只有從理論上弄清愛護公共財物的道理,才能在舉動上有所表現。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公共財物都是勞動者辛勤勞動發明出來的。學生應該愛惜公共財物。教學難點是懂得愛護公共財物是愛祖國、愛集體、尊重勞動者的表現。
本課開頭設計一個“述說”,讓學生列舉出哪些是國家或集體的財物,從而引出本課的主題。本課課文共講了四層意思。
第一層,主要闡述什么是公共財物,公共財物與改善人民的生活、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立的聯系,以及除天然資源外,公共財物都是勞動者辛勤發明出來的等內容。
第二層,主要講述如何對待公共財物不僅表現為一個人對待“物”的態度,也表現為對國家、對人民的態度。
第三層,主要講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一些不愛護公共財物、破壞公共財物的現象。
第四層,主要講愛護公共財物是社會主義國家公民的責任。要從小樹立公共財物神圣不可侵犯的觀念。我們不僅要愛護公共財物,而且要對損壞公共財物的行為,加以勸止,并想辦法制止。
教法建議
1、本課可以以故事導入,吸引學生的興趣,引出課題。
2、在講解公共財物以前,可以先讓學生自己根據已有的知識去找,教師可根據學生回答進行補充,有利于與孩子已有的知識相連接。
3、在講解她們為什么保護公共財產時,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分析:她們把國家當成了是自己的家,如果你家的東西遭到破壞,你會不會保護呢?答案是肯定的。所以說,她們是把國家當成了是自己的家,公共財物是國家、集體的,是勞動人民用辛勤勞動發明出來的,來之不易。因而她們為保護公共財物而奮不顧身。
教學設計示例
第七課 愛護公共財物
教學目標
認知:
1.知道公共財物是國家和集體的財產,是勞動成果。
2.懂得愛護公共財物是愛祖國、愛集體、尊重勞動者的表現。
情感:
1.以愛護公共財物為榮,以破壞公共財物為恥。
2.崇敬愛護公共財物的人。
3.憎惡破壞公共財物的人和事。
行為:
1.自覺愛護公共財物。
2.對損壞公共財物的行為加以勸止,并想辦法制止。
教學重點:使學生知道公共財物來之不易,應該愛惜。
教學難點:懂得愛護公共財物是愛祖國、愛集體、尊重勞動者的表現。
教具準備
課文圖(1)幻燈片、《草原小姐妹》錄像帶、自制練習的幻燈片1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