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我高興我快樂》健康教案(精選12篇)
大班《我高興我快樂》健康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能在語言環境中讀準“我、高、校”三個生字的讀音,認讀詞語“學校”;會讀句子“我高高興興上學校。”
2、在學習過程中,能認真看,仔細聽,積極參與,大膽發言。
3、通過參觀活動,進一步認識學校,了解學校,學習用語言介紹自己所看到的學校。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師:還記得上周老師播放的兒歌視頻《上學歌》嗎?視頻里別的小哥哥和你們一樣,剛剛讀一年級,他背著書包要去哪兒呢?預設生:學校。
2、出示詞語:學校
3、(1)誰會讀這個詞語?(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2)小朋友,你們知道自己在什么學校讀書嗎?
再次復習:寶山區通河新村第二小學。
(3)學習:校
A、這兒有個生字寶寶我們要來學一學。(師領讀,指名讀,開火車)
B、誰能給字寶寶找找朋友?
C、老師也為它找好了朋友,我們來看看,你會讀嗎?
(校門、校園、校車)
學生如果提到校長,追問我們校長姓什么?
4、師:老師再請小朋友觀察觀察圖片,你們猜猜看這個小朋友喜歡上學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5、師:是啊,這個小朋友很喜歡上學,我們從他的笑容、動作里發現的。他笑的那么開心就在告訴大家——我高高興興上學校。
二、繼續學習生字,新詞,指導讀句
1、出示句子:我高高興興上學校。
(1)師領讀,豎起你的小耳朵,仔細聽,認真記。
(2)指名讀,男女生讀,齊讀(糾正讀音:上的翹舌音、興的后鼻音)
(3)師再次復習句號。
(4)師問:誰高高興興上學校?我高高興興干什么?
2、師:剛才小朋友學得真認真,學會了很多本領,老師要獎勵你們,讓我們輕松一下,跟著小雞來做操。
3、師:輕松好了,老師要來檢查你們的本領掌握得怎么樣?(齊讀句子)
4、師:句子中兩個字寶寶想和大家見面,你認識它嗎?
5、學習“我”
(1)誰來讀?開火車讀(第三聲)
(2)“我”指的是什么呢?(自己)
(3)你能用上“我”講一句話,讓大家更加了解你嗎?A、我是B、我最喜歡C、我的名字叫
6、學習“高”
師:最后一個生字寶寶著急的要和大家打招呼了。
(1)誰來讀?指名讀、齊讀。
(2)高的反義詞:矮
師:我說高/大。
生:我說矮/小。
(3)師:找兩個小朋友上來比高矮來記住生字。
7、師:我們已經和生字寶寶認識了,我們再來讀讀句子吧。
三、鞏固練習
1、師:你們句子讀得真不錯,讓我們來玩個游戲吧,這個游戲是叫號游戲。(小、學、生、我、高、校)
叫號游戲:師:1號1號什么字?生:1號1號XX字。
2、看圖說話,認識學校
師:我們高高興興上學校,那對學校有了什么了解?出示題頭畫。
師:誰來猜猜看小男孩在對小女孩說什么呢?
預設生:他認識了“校長室”的“校”。這個“校”也是“學校”的“校”。
師:你們的本領真大,記住了“校”。小朋友通過看門上的牌子,也能認字。
3、師:經過上周的學習,誰能來說說你都認識了學校哪些地方?(指名回答)
4、上學真開心,可以學到那么多本領,下面讓我們來學唱一首歌
(1)一聽,仔細聽,用心記,歌詞中唱了什么?
(2)二聽,多記幾句歌詞
(3)三聽,輕輕跟唱
(4)出示歌詞,跟老師齊讀
(5)看著歌詞齊唱。
四、總結
1、這節課你學了哪些本領?
2.我高高興興上學校
大班《我高興我快樂》健康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知道學校是學習知識的地方,作為學生,要養成天天上學不遲到的好習慣。
2、在語言環境中識記“我、校”2個生字、1個詞語,能正確朗讀句子。
3、通過參觀活動感受校園的美麗,學習用語言將自己所看到的校園面貌清楚、響亮地表達出來。
教學過程:
一、兒歌導入,揭示課題。
1、小朋友,我們已經是一名小學生了,和大家一樣,畫面上的這個小朋友今年也剛剛讀一年級,你瞧,他背著小書包要干什么去呀?
2、出示詞語:學校
(1)抽生領讀。
(1)學習生字:校
交流記字的不同辦法
:生活中處處有識字的機會,除了別人教,自己學,還要認真聽,用心記,這樣我們認識的字就會越來越多。
3、(繼續看圖)小朋友背著書包正高高興興往學校走去,聽,他一邊走還一邊唱著(上學校)呢,讓我們也來一起聽聽。
聽錄音(上學歌)
再聽錄音,想一想:小朋友喜歡上學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4、交流。
過渡:是呀,小朋友喜歡上學,他要自豪地告訴大家——我高高興興上學校。
二、繼續學習生字、新詞,指句。
1、出示句子:我高高興興上學校。
(1)師領讀。
(2)抽生讀,齊讀。
2、句子中還有個生字想跟大家見面,你認識它嗎?
抽生讀,隨機學習生字:我
(1)我:讀準第三聲,開火車讀,知道“我”指的就是自己。
畫面中的小朋友介紹自己高高興興上學校,你也能向大家介紹一下自己的情況嗎?
(2)指句。
除了雙休日,從星期一到星期五,小朋友都高高興興上學校,刮大風,下大雨都不怕,你也能做到嗎?讀句子,指導學生讀出高興的語氣。
3、鞏固字詞——叫號游戲。
三、參觀學校,練習交流。
1、小朋友,我們高高興興上學校,學校就像我們新的家,這個家中都有些什么呢?下面就請大家跟著老師到校園里走一走,一起來認識認識我們的新家。
2、參觀校園,師作介紹。(也可以播放錄像)
3、交流:你看到學校里有什么?
(1)抽生交流。
(2)把你看到的講給你的同桌聽。
大班《我高興我快樂》健康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情感與態度,初步感受自己的成長與快樂,并為自己的進步感到高興。在老師 的幫助下,通過反思與交流,初步確定可行的發展目標,努力去實現。
2.行為與習慣:自覺遵守小學生在校一日常規,初步養成良好的學習交往、鍛煉、等校園生活習慣。
3.知識與技能;借助繪本故事,讓學生了解學校生活中需要遵守的規則,樹立規則意識。在交流中知道自己,取得的進步,懂得進步的取得,既離不開自身的努力,也離不開同伴的幫助,形成符合校園生活規范的價值判斷能力。
4.過程與方法:在活動中指導和幫助學生對問題提出自己的思想與看法。
教學重難點:
借助繪本故事,讓學生了解學校生活中需要遵守的規則,樹立規則意識。
教學準備:
1.準備小熊上學記的光盤課件。
2.根據教材制作成長,每個學生一份。
3.給每個學生準備一份成長記錄袋。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學會比較,認識進步。
1.自主閱讀故事。
出示小熊圖片,小朋友們,你們認識他嗎?趕緊跟他打個招呼吧!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故事屋,聽一聽有關這只小熊的故事吧,播放動畫小熊上學記想一想故事主要講了什么?
2.討論故事大意。誰愿意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一聽?引導學生比較小熊的 過去和現在,了解小熊取得了哪些進步?
3.理解進步的含義。
你喜歡什么時候的小熊,為什么?
做的比原來好,這就叫進步,仔細觀察一下,小熊在哪些地方進步?
小結:是啊,可愛的小熊經過一學期的學習后,能自覺遵守學校生活中的規則,有了很大的進步,真了不起,讓我們一起給她鼓鼓掌吧!
二、自我對比,感受成長。
1.承上起啟下,開展活動
小熊經過一學期的學習,取得了這么大的進步,小朋友們是不是也像小熊一樣取得了很多進步呢?誰來跟大家分享一下?
2.自我回顧,涂成長樹。
看來小朋友們也取得了很多進步,老師現在發給每個同學一棵成長樹,上面的每個蘋果都代表你在某一方面取得的進步,下面請小朋友們把自己取得的進步寫在蘋果上,再涂成紅色。
3.展示介紹,分享進步。
讓我們一起來分享一下吧。
4.體會心情,享受進步。
同學們我們迎來了一個豐收的季節,看,蘋果園里每一顆成長樹上都過時累累,讓我們一起為我們的收獲鼓掌吧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成績交流,感悟進步。
1.展示成長記錄袋。
小朋友們,上節課我們一起找到了自己的進步,并且把自己的成長過程用成長記錄帶記錄下來。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展示一下,誰愿意來說一說?
2.交流進步背后的故事。
小朋友們取得的成績還真不少,這些成績的背后,我相信肯定有許多感人的故事,下面我們每人選擇其中一項成績將背后 的故事與同桌分享一下。
哪位同學愿意把自己成長過程中的故事說給大家聽一聽,在過程中我們為什么能取得這么大的成績?
二、觀點碰撞,辨析進步。
1.在我們不斷進步的道路上,有時會出現這樣的場景,下面請看這兩幅圖誰來說說圖上畫了什么?
2.情況的確如此,有的同學數學題不會做,就不做啦。寫字寫不好,就不寫啦。拼音拼不準,就不讀啦。背書背不出,就不背啦。面對這樣的同學你會怎樣和明道理,幫助他呢?
3.請大家一起來讀一讀圖中這名女同學說的話。再議一議他她說的對不對?
4.對,學生要努力學習。要按時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這是教育法規定的,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學一學,出示課件,齊讀。《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43條受教育者應當履行下列義務,努力學習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
5.我們每個小學生都是受教育者,老師每天布置的作業,如背課文,做數學題等等都是我們小學生的學習任務應該認真努力按時完成。
6.第二幅圖中的小男孩,他認為自己也跳繩達標啦,就不用再練習啦,同樣也有的同學認為這首古詩會背啦,上課就不用認真聽了,這道題會做啦,下面的題就不想做啦,小朋友們,你們贊成他們的做法嗎?你們怎么看呢?請同桌互相討論
7.誰來說說自己的看法?
8.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你們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嗎?你又是怎么做的呢? 9.從這里,你知道了什么?
10.有人說,我們的學習就像這艘小船一樣,出示文字,不進則退,你們知道這其中的道理嗎?
三、經典誦讀,激勵努力。
1.過渡:任何事情都要努力,這樣才能取得成功。唐代詩人王之渙在《登鸛雀樓》這首詩,就用這兩句千古名句來激勵后人,要不斷進步,你知道這兩句詩的意思嗎?
2.名言積累。
3.是啊,不進則退,我們做任何事都要不斷努力,讓我們一起記住這兩句詩吧!
大班《我高興我快樂》健康教案 篇4
一、教學目的
1、正確看待他人取得的進步,克服嫉妒心理。
2、學會從他人的成功與進步中風箱快樂的方式與方法。
3、感受與體驗因為幫助他人而快慰的心情。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學會分享別人成動的快樂,感受從幫助他人獲得的快樂與因自己進步而獲得的快樂有何異同。
2、難點:消除對別人的進步或成功的毒劑心理,學會在勉勵他人的進步壓力時合理調節自己的抱負水平。
三、教學時間
一課時
四、教具準備
燈片、投影儀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
故事導入,列舉一個因為妒忌而產生分歧的小故事(抽生交流)揭示課題。
(二)教學內容
完成鑒別判斷部分
1、學生自由評判自己對待他人是否有錯誤的做法。
2、四人小組的同學交流自己都是怎么做的。
3、全班交流,談談自己的感想。
4、評一評。教師不必對具體和個別學生進行評價,只是針對現象進行估計,適度表揚他們,并給他們指出需要改進的地方。
完成策略訓練
1、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講一個能反映同學進步我高興的事例。
2、教師出示改進的幾種方法和措施。
“同學進步我高興”
“同學進步我成功”
“同學進步我進步”
3、讓學生進行討論,并說出這些好方法的好處,最好能說出自己認為好的方法。
完成反思體驗
1、以前在對待他人進步的問題上自己是否有錯誤的想法與做法?。
2、學了本科以后,該怎樣看待他人的進步?
3、從幫助他人進步中分享到的快樂與因本人獲得進步所產生的快樂有何不同?
4、當他人獲得進步時,自己應該怎躺調整心態,積極參與競爭。
大班《我高興我快樂》健康教案 篇5
設計背景
生氣是孩子正常的情緒反應,但幼兒經常生氣是非常不正常的。這體現孩子的心胸狹窄,以自我為中心的現象。所以我設計了我高興,我快樂這一活動。通過談話,動畫片,游戲等活動,讓幼兒學會用微笑去面對生活,養成自我控制能力。
活動目標
1. 讓幼兒知道高興有利于身心健康
2. 讓幼兒養成對生活的積極態度
3.讓幼兒養成活潑開朗的性格
重點難點
重點:不良情緒影響孩子健康成長。 難點:指導幼兒自我控制情緒。
活動準備
動畫片碟《別來煩我》表情卡片,錄音機區域活動角
活動過程
1. 讓小朋友認識表情卡
2. 自我能獨立做表情卡上的表情
3. 表情卡發給每個小朋友
4. 做游戲(老師做表情,讓小朋友舉起相應的卡片)
5. 看動畫片
6. 提問題(1)小朋友,你們說動畫片里的小朋友好不好?
(2)你們應不應該向他學習呀?
(3)那你們應該怎么辦呢?
(4)小朋友平時有過生氣,不高興的事嗎?
(5)生氣發脾氣對身體有好處嗎?那你們還亂發脾氣不?
7.小結:小朋友隨便發脾氣,生氣是不好的行為。經常發脾氣會失去許多小朋友,會影響健康,會得病的。生活中什么事都能解決,以后小朋友一定要高興快樂的去面對。
1. 這堂課課堂氣氛很好小朋友都能積極參與。
2. 但對愛生氣的孩子單憑一堂課是很難改掉的。要在以后學習中考老師多加提醒和幫助。
3. 但對愛生氣的孩子的行為,家長起著非常重要的引導作用,孩子的毛病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主要是家長的嬌慣養成的。要讓孩子徹底改掉,那需要老師,家長密切配合。
大班《我高興我快樂》健康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教幼兒學會用積極的態度去面對生活,學會與同伴友好相處。
2、教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學會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知道高興快樂有利于身體健康。
3、培養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為養成活潑開朗的性格奠定基礎。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5、知道五官的各部分名稱,了解五官的位置。
活動準備:
表情圖片活動過程:
導入:小朋友們,你們喜歡跟什么樣的小朋友一起玩兒?喜歡跟愛發脾氣的小朋友玩兒,還是跟活潑開朗的小朋友一起玩兒?
基本部分:
1、今天我們來做個游戲,你們高興嗎?來表示一下吧!(鼓掌歡迎)老師為小朋友們制作了許多精美的表情卡,小朋友來看一看,上面是什么表情呀?(生氣、微笑、傷心)小朋友做一做這些表情。
現在小朋友自己選擇你喜歡的表情,然后把它戴在脖子上。
2、教師觀察幼兒戴的是什么表情。
3、師:今天,我給小朋友們介紹一位小朋友,她總是愛發脾氣、生氣,我給你們講講,她總是為一些什么事發脾氣,生氣,好嗎?
有一天,她找不到自己的玩具而發脾氣,還有一天午飯的時候她媽媽沒有做她喜歡吃的餃子而發脾氣,還有一天她爸爸正在看新聞,她吵著要看動畫片兒發脾氣......
4、提問:
(1)小朋友們,你們喜歡這位小朋友嗎?為什么?
(2)她總是為一些什么事發脾氣,生氣呢?
(3)如果是你,你會怎樣做呢?
5、師小結:
(一)小朋友都知道隨便發脾氣,生氣是不好的行為習慣,會失去很多小朋友,經常發脾氣,生氣,時間長了會不愛吃飯,不愛運動,不愛和小朋友交往,會影響身體健康,會得病的,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是可以通過其他方法來解決的。那么保持什么樣的心情才有利于身體健康呢?(高興,快樂)的心情。
結束部分:
我看到小朋友們高興的時候,老師的臉上也洋溢著笑容。那我們一塊兒到外面去高高興興得玩兒,小朋友們說好嗎?
活動反思
生氣是當人遇到不稱心、不如意或對不合理現實的一種情緒反應。一般來說,生氣應該是正常的情緒反應,但若幼兒遇事經常生氣,而且將生氣作為對外界的一種經常性的持久的反應,那就是不正常的行為了。經常生氣、發脾氣的孩子一般心胸比較狹窄,自我中心相當嚴重。因此,我設計了"我高興,我快樂"這一活動,通過多媒體、談話、游戲等活動,教幼兒學會用微笑去面對生活,培養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上了這堂課后,很多小朋友學著想辦法解決問題,與小朋友相處不再任性,我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大班《我高興我快樂》健康教案 篇7
一、設計意圖生氣是當人遇到不稱心、不如意或對不合理現實的一種情緒反應。一般來說,生氣應該是正常的情緒反應,但若幼兒遇事經常生氣,而且將生氣作為對外界的一種經常性的持久的反應,那就是不正常的行為了。經常生氣、發脾氣的孩子一般心胸比較狹窄,自我中心相當嚴重。因此,我設計了“我高興,我快樂”這一活動,通過多媒體、談話、游戲等活動,教幼兒學會用微笑去面對生活,培養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
二、活動目標
1、教幼兒學會用積極的態度去面對生活,學會與同伴友好相處。
2、教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學會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知道高興快樂有利于身體健康。
滲透目標培養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為養成活潑開朗的性格奠定基礎。
三、活動準備
1、多媒體《別來煩我》
2、微笑卡,音樂磁帶,錄音機
3、區域活動準備工作
四、活動過程
(一)《我高興,我快樂》教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和不當行為。
1、師:今天來了這么多老師看小朋友做游戲,你們高興嗎?來表示一下吧!(鼓掌歡迎)老師為小朋友們制作了許多精美的表情卡,小朋友來看一看,上面是什么表情呀?(生氣、微笑、傷心)小朋友做一做這些表情。
現在小朋友自己選擇你喜歡的表情,然后把它戴在脖子上。
2、教師觀察幼兒戴的是什么表情。
3、師:今天,我給小朋友們介紹一位青青的小朋友,她總是愛發脾氣、生氣,我們一起來看看,她總是為一些什么事發脾氣,生氣好嗎?
幼兒看多媒體
看完后,教師和幼兒圍成圓圈坐好。
4、提問:
(1)小朋友喜歡青青嗎?為什么?
(2)她總是為一些什么事發脾氣,生氣呢?
(3)如果是你,你會怎樣做呢?(從早晨起床開始說起,對照例子,幼兒說自己)
(4)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有過不高興,或生氣的事嗎?幼兒(說一說)如果遇到不稱心的事或要求沒有被滿足,你可以用什么更好的辦法解決?
(5)師:小朋友知道生氣、傷心、發脾氣為什么不好嗎?你生氣的時候周圍的人怎么樣?
5、師小結:
小朋友都知道隨便發脾氣,生氣是不好的行為習慣,會失去很多小朋友,經常發脾氣,生氣,時間長了會不愛吃飯,不愛運動,不愛和小朋友交往,會影響身體健康,會得病的,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是可以通過其他方法來解決的。那么保持什么樣的心情才有利于身體健康呢?(高興,快樂)的心情。
(二)小朋友互相討論一下,在你們日常生活中,哪些是讓你們高興開心的事情呢?(幼兒熱烈討論)
(1)師;你會為爸爸媽媽小朋友們做哪些事情,讓她們高興呢?你為爸爸媽媽做事,爸爸媽媽說什么?
(2)師:對,小朋友們不但要自己保持高興,愉快的心情,還要想辦法讓別人感到快樂,開心。當你幫助了別人,別人的心情怎么樣,別人會怎么說?那你的心情呢?
(3)小朋友如果遇到困難或問題怎么辦?(比如:學習、游戲等)發脾氣,生氣能解決嗎?那怎么辦呢?
(三)進區域活動
師:我看小朋友們討論的又熱烈,又高興,今天老師又為小朋友們準備了你們平時最喜歡的活動材料。如:繪畫用品,大型積木,娃娃家等玩具,小朋友可以自己選擇你最高興做的事,在游戲中與你的好伙伴分享快樂。好,現在自己選擇吧!
(四)小朋友們在玩的時候心情怎么樣?有沒有遇到困難或問題,你們是怎樣解決的?
師:你們真棒,對,遇到困難或問題,想辦法解決。
當你們非常高興的時候,你們最想干什么?(唱歌,跳舞,大聲笑……)
師:小朋友知道老師送給你們的微笑卡是做什么用的嗎?就是希望小朋友每天都是快樂的,小朋友把你們的快樂在微笑卡上記錄下來,也就是在上面畫一個小笑臉,我們看看誰的微笑卡笑臉多。老師就獎勵他這個大的微笑卡好嗎?
五、結束我看到小朋友們高興的時候,客人老師的臉上也洋溢著笑容。那么我們請客人老師和我們一起唱支歌,跳個舞,分享快樂,小朋友說好嗎?(老師,小朋友們共舞)
六、延伸活動《親子活動》《互幫互助》
游戲玩法:父母和孩子共同玩智力游戲,當父母或孩子在游戲過程中遇到了困難,彼此互相幫助,體驗為人做事,幫助了別人是愉快的,也可以和孩子商量做哪些高興的事情,進一步培養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為養成活潑開朗的性格奠定基礎。
大班《我高興我快樂》健康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的歡樂,體驗與朋友一起跳舞的愉快情緒。
2、能根據歌詞自編動作,并初步學會跳邀請舞。
活動準備
1、歌曲錄音
2、熟悉歌曲,初步會唱。
3、場地準備一個大圓圈。
活動過程
1、熟悉歌曲,演唱歌曲。(幼兒能夠熟悉歌曲的曲調,會唱歌曲,理解歌詞的含義。為幼兒創編動作作準備。)
2、啟發幼兒創編動作,并在此基礎上集體討論,確定邀請舞的動作。(從幼兒創編的動作中選取優美的動作作為集體舞但是動作,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3、指導幼兒隨音樂邊唱歌邊練習表演,要求動作合拍、優美。(給幼兒充分的時間感受動作,學習動作,為集體邀請舞做好準備。)
4、指導幼兒學習跳邀請舞。(重點引導幼兒分清樂句,找準音樂的最后一拍。)
游戲可以反復多次,開始的時候每做一次教師給予評價,糾正幼兒存在的問題。幼兒熟悉舞蹈以后,可以連續進行。教師參與游戲,增加游戲的歡樂氣氛。
延伸:此游戲可以在日常活動中進行,讓幼兒有更多的機會和同伴、老師一起游戲。
活動反思
這是一首活潑歡快的歌曲,可前已經聽賞多次,對歌曲的旋律、節奏已經比較熟悉了,所以小朋友在學習歌曲的時候是很順利的。在進行舞蹈動作探索的時候,小朋友也能根據已有經驗積極進行嘗試。在活動中,很多小朋友出現了這樣的情況:前奏結束,朋友還沒有找好,慢了哪怕是一小會兒就影響了下面的整套動作,因為音樂很快,除非跳掉動作才能趕上。但是小朋友都只會按部就班地一個一個動作進行下去。所以活動中最主要的還是聽辯前奏,因為前奏部分是小朋友找朋友的部分,前奏結束,小朋友必須已經找到朋友。歌曲開始就已經要開始邀請了。
大班黃梅戲表演唱:新猴子學樣
幼兒園大班黃梅戲表演唱:新猴子學樣
一、作品
游戲玩法建議
1、點兵點將游戲中盡量讓每個幼兒有游戲的機會。
2、演唱歌曲部分:幼兒邊唱邊做相應的動作。
3、游戲形式逐漸遞增,提高幼兒的參與興趣。
二、教學活動建議
【活動準備】
1、草帽17頂、老爺爺的裝扮一套、帶繩子的塑料筐兩個。
2、聽過故事《猴子學樣》。
【活動目標】
1、感受黃梅戲的曲調風格,體會其中的詼諧和幽默。
2、嘗試根據情節、角色創編動作幫助理解記和憶歌詞。
3、樂于參加戲劇表演,注意在游戲的過程中不要擁擠。
【活動過程】
1、欣賞黃梅戲《新猴子學樣》,導入課題。
(l)教師:你們聽過黃梅戲嗎?黃梅戲是安徽的一種地方戲曲。
(2)教師完整地表演黃梅戲《新猴子學樣》,幼兒欣賞。
2、初步熟悉歌詞,理解戲曲內容,了解戲中角色。
(1)教師:戲曲里表演的是什么故事?
(2)教師再次完整演唱并提出要求。
教師:戲曲里有哪些角色?他們怎么唱的?
3、幼兒初步學習戲曲中的'對唱部分。
(1)教師:老爺爺做了哪些動作?他為什么要這樣做?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幼兒回憶戲曲中的爺爺角色唱段并學唱。
(2)教師:小猴子怎么學樣的?師生互動,交換角色進行表演。
(3)游戲“草帽在哪里”。
以一對一、一對二、一對多人的遞進的方式幫助幼兒掌捏對唱部分,注意根據幼兒的掌握情移時調整速度和韻味。
4、幼兒嘗試完整地演唱黃梅戲《新猴子學樣》。
5、師生分角色完整表演戲曲,鼓勵幼兒根據歌詞內容大膽表演。
(1)提出表演要求,幼兒進行黃梅戲表演唱。
教師:小猴子怎樣發現草帽的?他們說了什么?
幼兒學說黃梅戲中的說白,并學唱戲曲中的猴子角色唱段。
(2)利用道具完整表演。
(3)延伸游戲內容:啟發幼兒最后不再學樣,改變故事的情節,激發幼兒游戲興趣。
大班《我高興我快樂》健康教案 篇9
設計意圖
如何讓孩子贏在健康起跑線上,怎么樣能夠吃得健康,心理健康?孩子的心理問題現在有逐年低齡化的傾向,并且不容樂觀。80后有可能是獨子,但不是獨套公寓里的,而現在的90后和更小的孩子基本都是獨套公寓里的獨子,他內心里的感受大人能體驗嗎?這種問題很少能引得家長和教育工作者的了解。孤獨的孩子怎么樣來帶,教育環境是不是給他們帶來的結果是讓他們倍加孤獨呢?
活動目標:
1.使幼兒知道愉快的情緒有利于身體健康,不良的情緒影響身體健康。引導幼兒尋找正確渲泄自己不良情緒的方法。
2.培養幼兒健康活潑、開朗的性格。
3.發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4.養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使幼兒知道愉快的情緒有利于身體健康,不良的情緒影響身體健康。引導幼兒尋找正確渲泄自己不良情緒的方法。
活動難點:
真正掌握渲泄不良情緒的正確方法,調整自己的情緒,保持愉快的情緒。
活動準備:
1.記號筆、情緒記錄圖。
2.合作活動材料:二人三足、呼啦圈、棋子、撲克、布飛碟、齊拉珠子、象棋拼圖、袋鼠相斗、陀螺、拳擊手套。
活動過程:
一、感受快樂的情感,知道知道愉快的情緒有利于身體健康,不良的情緒影響身體健康。
1.設問法、討論法引出游戲內容,你們玩什么游戲的時候總是最開心、最快樂?你們現在最想和老師玩哪個游戲?
2.師生同樂游戲(游戲法、情緒體驗法)。
3.游戲后討論:(討論法、回憶法、比較法)
(1)玩游戲的時候你們的心情怎樣?
(2)除了游戲的時候很快樂,還有什么時候你也覺得很快樂?
(3)你有不快樂的時候嗎?你遇到過那些不快樂的情緒,不快樂的時候你會作出什么事情?育在心理方面,他們的感知能力和活動興趣逐漸增強,他們喜歡和同伴一起玩耍,會與同伴分享快樂,在相互交往過程中開始有了合作意識。跳繩是一項比較劇烈的全身性活動,搖繩練臂力,跳繩練腿勁,快搖練速度,多跳練耐力。孩子手腳協調配合,還可以促進幼兒的協調性。
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我設計了游戲看誰反應快——自由探索三人繩子玩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鞏固三人跳繩——跳繩打擂臺游戲——我的老師真厲害放松環節等環節,引導幼兒主動參與活動,在達到技能、體能目標的同時,充分感受到了體育游戲的樂趣。
第一環節,我帶領孩子進入活動,帶孩子和繩子一起熱身活動入手,做好全身的準備活動。通過活動手腕、腳腕、拿著繩子活動身體最后與小朋友合作拉繩子的動作,創造性、趣味性地引導幼兒活動身體的多個部位,孩子們的興趣被激發起來,個個都很興奮,在做好運動準備的`同時,也為后面的快樂游戲創設了輕松愉悅的氛圍。
第二環節:自由探索三人繩子玩法,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也是教學難點。我引導幼兒充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我邊組織幼兒自主探索三人跳繩的玩法,大家思考怎樣才能跳得好跳的多,我首先讓幼兒自我合作嘗試進行三人跳繩,然后再進行動作要領的講解,請個別幼兒示范,講解主要動作要領。通過自由探索,發現問題大家共同解決問題,這樣的環節設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也鍛煉了他們自我表現的勇氣,最后我們用一首好聽的兒歌來總結三人跳繩的玩法:三人跳繩真好玩,小小繩子長又長,甩繩兩人面對面站,一人一頭手中拿,檢查弧線在地上,一人跳繩站中間,面對小朋友準備好,喊了口令準備跳,123甩過頭頂,聽到響聲要跳起,1234不要停,堅持最后是勝利,這有效幫助幼兒初步掌握三人跳的技巧和動作要領。活動中我們一起練習了甩繩,大家共同聽甩繩的聲音,聽到聲音跳繩小朋友就數數字。《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對于跳繩等技能性活動,不要過于要求數量,更不能機械訓練。本著這個原則,本節課幼兒的合作三人跳繩我認為是成功的,基本達到了教學的目標。
第四環節:我設計了“跳繩打擂臺”在這環節中孩子與孩子比拼跳繩,孩子和老師比拼跳繩激發孩子的挑針欲望,最后觀看老師跳大長繩魚貫順序跳,小朋友給老師加油,給孩子們心中埋下了顆小小運動的種子。
放松環節:我們聽著音樂捶捶腿捏捏手,加以趣味性的放松動作,幫助幼兒充分調整今天運動較多的身體部位,很自然也很有趣,孩子們接受起來非常容易。
總之,在整節活動中,孩子們都是在一種快樂溫馨的氛圍中進行的,游戲有趣好玩,貼合孩子們的心理特點,自由探索活動有效。背景音樂的運用,也讓體育與音樂有了一個良好的契合,孩子們在玩的過程中受到了美的熏陶,這些從孩子們那洋溢著快樂的小臉上便可以輕松感受到。整個教學活動,自己感覺還是比較順利的,幼兒積極參與每一個環節,孩子們能夠樂于探索三人繩子的不同玩法,感受到玩繩子的樂趣,順利完成了教學任務。課后反思活動中如果在孩子們第二遍探索跳繩是發現問題及時停止解決問題,相信活動效果會更加的好,今后的路還很長,我會繼續努力!
以上是本教案的全部內容,如果您覺得不錯請轉發分享給更多需要的人哦!
大班《我高興我快樂》健康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 、教幼兒學會用積極的態度去面對生活,學會與同伴友好相處。
2 、教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學會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知道高興快樂有利于身體健康。滲透目標培養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為養成活潑開朗的性格奠定基礎。
[活動準備]
1 、多媒體《別來煩我》
2 、微笑卡,音樂磁帶,錄音機
3 、區域活動準備工作
[活動過程]
(一)《我高興,我快樂》教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和不當行為。
1 、師:今天來了這么多老師看小朋友做游戲,你們高興嗎?來表示一下吧!(鼓掌歡迎)老師為小朋友們制作了許多精美的表情卡,小朋友來看一看,上面是什么表情呀?(生氣、微笑、傷心)小朋友做一做這些表情。
現在小朋友自己選擇你喜歡的表情,然后把它戴在脖子上。
2 、教師觀察幼兒戴的是什么表情。
3 、師:今天,我給小朋友們介紹一位青青的小朋友,她總是愛發脾氣、生氣,我們一起來看看,她總是為一些什么事發脾氣,生氣好嗎?
幼兒看多媒體
看完后,教師和幼兒圍成圓圈坐好。
4 、提問:
(1)小朋友喜歡青青嗎?為什么?
(2)她總是為一些什么事發脾氣,生氣呢?
(3)如果是你,你會怎樣做呢?(從早晨起床開始說起,對照例子,幼兒說自己)
(4)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有過不高興,或生氣的事嗎?幼兒(說一說)如果遇到不稱心的事或要求沒有被滿足,你可以用什么更好的辦法解決?
(5)師:小朋友知道生氣、傷心、發脾氣為什么不好嗎?你生氣的時候周圍的人怎么樣?
5 、師小結:
小朋友都知道隨便發脾氣,生氣是不好的行為習慣,會失去很多小朋友,經常發脾氣,生氣,時間長了會不愛吃飯,不愛運動,不愛和小朋友交往,會影響身體健康,會得病的,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是可以通過其他方法來解決的。那么保持什么樣的心情才有利于身體健康呢?(高興,快樂)的心情。
(二)小朋友互相討論一下,在你們日常生活中,哪些是讓你們高興開心的事情呢?(幼兒熱烈討論)
(1)師;你會為爸爸媽媽小朋友們做哪些事情,讓她們高興呢?你為爸爸媽媽做事,爸爸媽媽說什么?
(2)師:對,小朋友們不但要自己保持高興,愉快的心情,還要想辦法讓別人感到快樂,開心。當你幫助了別人,別人的心情怎么樣,別人會怎么說?那你的.心情呢?
(3)小朋友如果遇到困難或問題怎么辦?(比如:學習、游戲等)發脾氣,生氣能解決嗎?那怎么辦呢?
(三)進區域活動
師:我看小朋友們討論的又熱烈,又高興,今天老師又為小朋友們準備了你們平時最喜歡的活動材料。如:繪畫用品,大型積木,娃娃家等玩具,小朋友可以自己選擇你最高興做的事,在游戲中與你的好伙伴分享快樂。好,現在自己選擇吧!
(四)小朋友們在玩的時候心情怎么樣?有沒有遇到困難或問題,你們是怎樣解決的?
師:你們真棒,對,遇到困難或問題,想辦法解決。
當你們非常高興的時候,你們最想干什么?(唱歌,跳舞,大聲笑……)
師:小朋友知道老師送給你們的微笑卡是做什么用的嗎?就是希望小朋友每天都是快樂的,小朋友把你們的快樂在微笑卡上記錄下來,也就是在上面畫一個小笑臉,我們看看誰的微笑卡笑臉多。老師就獎勵他這個大的微笑卡好嗎?
結束
我看到小朋友們高興的時候,客人老師的臉上也洋溢著笑容。那么我們請客人老師和我們一起唱支歌,跳個舞,分享快樂,小朋友說好嗎?(老師,小朋友們共舞)
大班《我高興我快樂》健康教案 篇11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不高興、生氣等情緒會帶給自己不舒服的感受,體驗積極情緒帶給自己的快樂。
2、幫助幼兒初步學會調節自己的消極情緒,逐步養成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3、讓幼兒知道愉快有益于身體健康。
4、學會保持愉快的心情,培養幼兒熱愛生活,快樂生活的良好情感。
5、學習控制自己的情緒,難過或疼痛時不哭。
活動準備
1、趣味練習:鏡子里的我。
2、水彩筆,畫紙。
活動過程
一、自由游戲
教師提出游戲規則,并重點提醒幼兒注意游戲中自己的心情是怎樣的。
教師以同伴的身份參與游戲,并注意觀察、記錄幼兒在游戲中的情緒。
二、回憶:我快樂嗎?
1、游戲活動結束后,教師重點引導幼兒討論在活動時的心情:
說一說高興的事。
說一說不高興的事。
2、教師注意引導個別性格內向的孩子講出自己的情緒。
教師引導幼兒討論一些發泄不高興情緒的方法。
三、談話:怎樣使自己快樂起來
1、讓幼兒談談生氣、傷心和高興時的感受,使幼兒知道笑比哭好,告訴他們要盡量使自己快樂起來。
2、設計不同的`情緒情境,引導幼兒初步懂得一些調節不良情緒、使自己快樂起來的方法。
(1)不高興時:
做自己喜歡的事。如和好朋友一起玩,和家人外出游玩,想想高興的事等。
(2)生氣時:
可以大聲唱歌,可以把心事告訴朋友、老師或爸爸媽媽等。
(3)害怕時:可以請求別人的幫助,聽音樂轉移注意力等。
3、教師引導幼兒在日常生活中進行嘗試,以保持好的心情。
四、表達
趣味練習:鏡子里的我
鼓勵幼兒用繪畫或其他方式表達自己愉快的情緒,并與小朋友們分享。
教學反思
生氣是當人遇到不稱心、不如意或對不合理現實的一種情緒反應。一般來說,生氣應該是正常的情緒反應,但若幼兒遇事經常生氣,而且將生氣作為對外界的一種經常性的持久的反應,那就是不正常的行為了。經常生氣、發脾氣的孩子一般心胸比較狹窄,自我中心相當嚴重。因此,我設計了"我高興,我快樂"這一活動,通過多媒體、談話、游戲等活動,教幼兒學會用微笑去面對生活,培養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上了這堂課后,很多小朋友學著想辦法解決問題,與小朋友相處不再任性,我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大班《我高興我快樂》健康教案 篇12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細致觀察能力。
2.學會物品的對應。
3.常規培養在:遵守兌換獎品的規則。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蠟筆,視頻,圖片;
2.氣球若干兌獎需要,抽獎箱;
3.對媒體,學具操作熟練。
活動過程:
(一)引起動機:
小朋友們,你們有沒有中過獎?中過哪些獎品呢?(請幼兒回憶生活經驗并舉手回答)
(二)情景海報討論:
1.達明很喜歡喝果汁,打開瓶蓋他發現中獎了!你們能看到中的是什么獎品嗎?
2.達明要怎么兌換禮物呢?他應該怎么做?
3.圖中有沒有達明要兌換的禮物呢?
4.達明的禮物在柜子的第幾格?
5它們全都一樣嗎?哪幾個不一樣?不一樣的地方請指出來。
6.你是怎么看出來這個是達明的禮物的呢?
小結:我們的物品找相同的方法有:可以大小.花紋.形狀.
(三)師幼互動:
1.出示3-4組玩具或其它物品(四個以內,其中兩個相同)。
2.讓幼兒找出完全相同的兩個,并說出觀察的方法。
(四)幼兒操作:
1.觀察操作題中的圖案,請幼兒說出物品名稱。
2.請幼兒找出每一排中相同的兩個圖案,在下面相對應空格里打勾。
3.看看圖中有什么動物?從每一排中找到相同的圖案,在對應空格中打勾。
(五)活動延伸:
《抽獎游戲》
玩法:老師出示抽獎箱,幼兒每人都有一次抽獎的機會,找到自己抽中的票根和氣球上對應的圖案一模一樣,然后用小錘子扎破氣球。
教學反思:
幼兒園的數學活動相對于其他活動枯燥、單調,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因為這個時期的幼兒年齡小,邏輯思維尚未發展,所以本次活動中我為幼兒創設了一個可操作的豐富材料的環境,為幼兒創設了一個可選擇性、可操作性的.空間。使幼兒能獨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幼兒的自主性,選擇性,獨立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通過一系列的游戲活動,達到了主題總目標預設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