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案大全 > 人教版高二化學教案(通用12篇)

人教版高二化學教案

發(fā)布時間:2023-08-02

人教版高二化學教案(通用12篇)

人教版高二化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掌握原電池的構成條件,理解原電池的原理,能正確判斷原電池的正負極,正確書寫電極反應式、電池反應式,能根據(jù)氧化還原原理設計簡單的原電池。

  2.通過實驗探究,體驗科學探究的方法,學會分析和設計典型的原電池,提高實驗設計、搜索信息、分析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本質(zhì)和總結規(guī)律的。

  3.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感受學習快樂和喜悅,增強學習的反思和自我評價能力,激發(fā)科學探索,培養(yǎng)科學態(tài)度和創(chuàng)新精神,強化環(huán)境保護意識以及事物間普遍聯(lián)系、辨證統(tǒng)一的哲學觀念。

  【教學重點】

  原電池的構成條件

  【教學難點】

  原電池原理的理解;電極反應式的書寫

  【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學生實驗與演示實驗相結合

  【教學方法】實驗探究教學法

  【課前準備】將學生分成幾個實驗小組,準備原電池實驗儀器及用品。實驗用品有:金屬絲、電流表、金屬片、水果。先將各組水果處理:A組:未成熟的橘子(瓣膜較厚),B組:成熟的'橘子(將瓣膜、液泡攪碎),C組:準備兩種相同金屬片,D組:準備兩種不同金屬片。

  【教學過程】

  [師]:課前我們先作個有趣的實驗。請大家根據(jù)實驗臺上的儀器和藥品組裝:將金屬片用導線連接后插入水果中,將電流表串聯(lián)入線路中,觀察會有什么現(xiàn)象發(fā)生?

  (巡視各組實驗情況)。

  [師]:請大家總結:有什么現(xiàn)象發(fā)生?

  [生]:總結:出現(xiàn)兩種結果:

  ①電流表指針偏轉 ②電流表指針不發(fā)生偏轉

  [師]:電流表指針偏轉說明什么?為什么會發(fā)生偏轉?

  [生]:說明有電流產(chǎn)生。

  [師]:這個裝置就叫做原電池。這節(jié)課我們共同研究原電池。請大家列舉日常使用的原電池都有哪些?

  [展示干電池]:我們?nèi)粘J褂玫碾姵赜邢旅鎺追N,大家請看:

  [播放幻燈片]:

  化學電池按工作性質(zhì)可分為:一次電池(原電池);二次電池(可充電電池)鉛酸蓄電池。其中:一次電池可分為:糊式鋅錳電池、紙板鋅錳電池、堿性鋅錳電池、扣式鋅銀電池、扣式鋰錳電池、扣式鋅錳電池、鋅空氣電池、一次鋰錳電池等。二次電池可分為:鎘鎳電池、氫鎳電池、鋰離子電池、二次堿性鋅錳電池等。鉛酸蓄電池可分為:開口式鉛酸蓄電池、全密閉鉛酸蓄電池。

  原電池的構成:任何一種電池由四個基本部件組成,四個主要部件是:兩個不同材料的電極、電解質(zhì)、隔膜和外殼。

人教版高二化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a知道空氣污染指數(shù)(API)、光化學煙霧的概念。

  b了解影響空氣質(zhì)量的因素、室內(nèi)空氣污染的來源。

  (2)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認識化學在保護環(huán)境方面的作用,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給自己營造一個空氣清新、溫馨、舒適的居住環(huán)境。

  教學重點:

  (1)二氧化碳、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顆粒物的含量對大氣質(zhì)量的影響。

  (2)酸雨形成過程中所涉及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教學難點:

  (1)減少二氧化碳污染所采取的措施。

  (2)減少室內(nèi)空氣污染應采取的有效措施。

  教學過程:

  【引入】從1997年5月起,我國有十幾座城市先后開始發(fā)布城市空氣質(zhì)量周報,為大眾提

  供空氣質(zhì)量信息。濟南市也在其中,在此基礎上,很多城市又發(fā)布了空氣質(zhì)量日報。表1-1-1

  是某城市某日空氣質(zhì)量報告,你了解各項內(nèi)容的含義嗎?

  【閱讀】表1-1-1某城市某日空氣質(zhì)量報告

  污染指數(shù)首要

  污染物空氣

  質(zhì)量級別空氣

  質(zhì)量優(yōu)化

  SO2NO2PM10

  233556PM102良

  【板書】一從空氣質(zhì)量報告談起

  1解讀空氣質(zhì)量報告

  【講解】要了解該表中各項內(nèi)容的含義,我們首先從什么時空氣污染指數(shù)(AirPollution

  Index,簡稱API)開始。目前,空氣質(zhì)量報告中涉及的污染物主要是二氧化硫、二氧化碳

  和可吸入顆粒物(PM10)。污染指數(shù)是將某種污染物濃度進行簡化處理而得出的簡單數(shù)值形

  式。每天分別測定各種污染物的濃度,計算出它們的污染指數(shù),其中污染指數(shù)最大的污染物

  就是當日的首要污染物,并將其污染指數(shù)作為當日的空氣污染指數(shù)(AirPollutionIndex,

  簡稱API)。API作為衡量空氣質(zhì)量好壞的指標,其數(shù)值越小,空氣質(zhì)量越好。API在空氣污

  染指數(shù)分級標準中所對應的級別就是當日的空氣質(zhì)量級別。下面請同學們閱讀表1-1-2,

  了解下我國空氣污染指數(shù)分級標準,及各個級別對人群健康的影響。

  【講解】空氣質(zhì)量受多種復雜因素的影響,其中主要因素有兩個:一個是污染物的排放量,

  另一個是氣象條件。

  【聯(lián)想質(zhì)疑】

  1空氣質(zhì)量報告為什么特別關注空氣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顆粒物的含量?

  2你知道什么是光化學煙霧嗎?它時怎樣形成的?

  3通過必修模塊的學習,你已經(jīng)熟悉酸雨的成因和危害了。那么你知道工業(yè)上時如何防止酸雨形成的嗎?

  【板書】2污染物的來源與治理

  1)氮氧化物與光化學煙霧

  【板書】①氮氧化物

  【講解】引起大氣污染的氮氧化物主要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用NOx表示。

  來源:化石染料的燃燒,汽車尾氣。

  N2與O2的反應機理:

  O2=O+OO+N2→NO+N

  N+O2→NO+O2NO+O2→2NO2

  【板書】②光化學煙霧(photochemicalsmog)

  【講解】臭氧(O3)和過氧乙酰硝酸脂(PAN)等有毒物質(zhì)混合在一起形成的一種淺藍色煙

  霧,稱為光化學煙霧。

  危害:刺激人的呼吸系統(tǒng)而引發(fā)病變;刺激人的眼睛,引發(fā)皮膚癌等。

  治理措施:對汽車尾氣進行凈化處理,加強以氫氣為動力的染料電池汽車的研制。

  【追根尋源】閱讀光化學煙霧形成過程示意圖及文字。

  【板書】(2)二氧化硫與酸雨

  【講解】大氣中的二氧化硫及其被氧化所生成的三氧化硫,以及氮氧化物溶解于降水中,

  分別生成亞硫酸、硫酸和硝酸等,這是造成降水PH降低的主要原因。因此可以看出,二氧

  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質(zhì)之一。治理燃煤產(chǎn)生的二氧化硫成為減少大氣中的二氧化硫含量

  的重要途徑。煙道氣體脫硫是一種大規(guī)模脫硫方式,采用的大斗是石灰石-石膏法,圖1-

  1-4是脫硫過程使用的吸收塔的示意圖。煤煙中的二氧化硫在吸收塔內(nèi)與洗液中的碳酸鈣

  反應成亞硫酸鈣,然后又被煙氣中的氧氣氧化成硫酸鈣。硫酸鈣可以做成生產(chǎn)石膏板材的原

  料等。

  【板書】(3)可吸入顆粒物(PM10)與呼吸系統(tǒng)疾病

  【講解】漂浮在大氣中的固態(tài)和液態(tài)顆粒物總稱為總懸浮顆粒物(TSP)。總懸浮顆粒物中,

  粒徑在10um以下的顆粒物可以進入人的呼吸系統(tǒng),稱為可吸入顆粒物或者飄塵。

  危害:可吸入顆粒物(PM10)及其吸附的其他有毒物質(zhì),被吸入體內(nèi)會聚積在呼吸系統(tǒng)中,引發(fā)多種疾病。20xx年春季發(fā)生的`嚴重呼吸系統(tǒng)窘迫綜合癥(SARS)的一種重要傳播體——患者的飛沫,就是帶又SARS病毒的可吸入顆粒物。可吸入顆粒物在大氣中可持續(xù)很長的時間,含量高時會導致大氣能見度降低。

  措施:減少大氣中的可吸入顆粒物要從它的源頭——工業(yè)煙塵和灰塵著手。消除工業(yè)煙塵可采取的措施包括改造鍋爐、提高染料效率和安裝有效的除塵設備等。為減少因風揚起的灰塵,應盡量保持路面清潔,減少裸露地面的面積;拆房作業(yè)時必須先用水噴淋,并在施工現(xiàn)場采取紗網(wǎng)防塵、隨時沖洗進出車輛的輪胎、及時清除建筑垃圾等措施。另外,職務可以過濾多種大氣污染物,使大氣得以凈化,因此造林綠化時防止大氣污染的有效措施。

  【過渡】人的一生大部分時間時在室內(nèi)度過的,室內(nèi)空氣質(zhì)量與人體健康的關系甚為密

  切。

  【板書】二室內(nèi)空氣污染的來源及危害

  【交流研討】閱讀課本,并結合自己生活知識完成第六頁表格。

  【活動】老師與同學共同討論完成表格。(略)

  【講解】下面具體介紹幾種對室內(nèi)空氣質(zhì)量造成嚴重污染的幾個方面。

  【板書】1廚房——室內(nèi)空氣污染嚴重的空間

  【講解】來源:廚房是室內(nèi)空氣污染嚴重的空間,其污染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煤、

  煤氣、液化氣等燃燒產(chǎn)生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氫氧化物等造成的污染;二

  是烹飪菜肴時產(chǎn)生的油煙造成的污染。

  危害:廚房油煙與燒菜時油的溫度有直接關系:當油溫高于200C時,會產(chǎn)生具有強烈辛辣味的丙烯醛,它對鼻、眼、咽喉黏膜有較強的刺激作用,可引起鼻炎、咽喉炎、氣管炎等呼吸系統(tǒng)疾病;當油溫度更高時,除了產(chǎn)生丙烯醛外,還會產(chǎn)生其他一些有毒、有害物質(zhì)入苯并(a)芘等。

  【板書】2裝飾材料——居室空氣污染的源頭

  【講解】來源:裝飾材料揮發(fā)出的苯,甲醛等有害物質(zhì)可能對室內(nèi)空氣造成污染。居室里

  的苯(benzene)主要來自建筑裝飾中使用的涂料、填料、膠黏劑、防水材料等。涂料和膠

  黏劑時居室內(nèi)甲醛(methanal)的主要來源。

  危害:苯對人的皮膚、眼睛和上呼吸道油刺激作用。苯的吸入量達到一定程度時可能導致再生障礙性貧血,甚至可能引發(fā)癌癥。甲醛可導致人體嗅覺功能異常、肝臟功能異常和免疫功能異常等。甲醛已經(jīng)被世界衛(wèi)生組織確定為可以致癌和致畸物質(zhì)。

  【知識支持】甲醛也叫蟻醛,化學式為CH2O,式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甲醛化學性質(zhì)

  活潑,可以發(fā)生加成反應、氧化反應等。

  【板書】甲醛性質(zhì)

  a加成反應

  催化劑

  HCHO+H2CH3OH

  加熱

  b氧化反應

  催化劑

  2HCHO+O22HCOOH

  加熱

  加熱

  HCHO+2Cu(OH)2HCOOH+Cu2O↓+2H2O

  【學生活動】閱讀知識支持

  【板書】3吸煙——不可小看的污染

  【講解】來源:吸煙也是嚴重污染室內(nèi)空氣的因素。煙草燃燒釋放的煙霧含有煙堿、一氧化碳、醛類、苯并(a)芘等多種有害物質(zhì)。

  【動手空間】煙草煙霧中有害化學成分的檢驗

  ①按課本組裝使用裝置,點燃香煙,用大號的醫(yī)用注射器從裝置尾部抽氣,使煙霧

  依次通過各試管。

  ②檢驗是否含有醛類:取下裝有蒸餾水的A試管,從中取出5mL溶液加入另一試管,加入新制Cu(OH)2懸濁液2mL,用酒精燈加熱后,觀察發(fā)生的現(xiàn)象。

  ③檢驗是否含有一氧化碳:觀察B試管中新鮮動物血的顏色的變化。

  ④檢驗是否含有煙堿:取下裝有酒精溶液的C試管,直接滴入幾滴HgCl2,觀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注意事項】①凝固了的血液不易與一氧化碳發(fā)生作用,因此動物血液要用新鮮得,且要

  加入抗凝血劑(如檸檬酸鈉溶液)。

  ②HgCl2有劇毒,使用時務必十分小心。

  【實驗現(xiàn)象】

  a在步驟②中,現(xiàn)象時加熱后的試管產(chǎn)生了紅色沉淀,結論是香煙燃燒產(chǎn)生的

  煙霧中含醛類。

  b在步驟③中,現(xiàn)象時新鮮的動物血液的鹽酸由深紅變?yōu)轷r紅色,結論是香煙

  燃燒產(chǎn)生的煙霧中含有一氧化碳。

  c在步驟④中,現(xiàn)象時試管內(nèi)產(chǎn)生了白色沉淀,結論是香煙燃燒產(chǎn)生的煙霧中

  含有煙堿。

  【講解】煙堿(nicotine)又稱尼古丁,時存在于煙草中的一種生物堿。

  危害:煙堿是使人吸煙成癮的物質(zhì)。少量眼鏡能引起中樞神經(jīng)興奮,大量煙堿則能抑制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甚至使心臟麻痹而導致死亡。煙堿會減弱人體的免疫功能。

  煙霧中的一氧化碳極易與人體血液中的血紅素結合,從而減少血液的載氧量,增加心臟負荷。

  【思考】了解了關于室內(nèi)空氣污染的相關知識,我們該如何注意保持室內(nèi)的清潔衛(wèi)生,為自己和家人營造一個空氣清新的居住環(huán)境呢?

人教版高二化學教案 篇3

  思路分析: 觀察反應前后 的化合價的變化: 。CuSCN中各元素的化合價不十分清楚,則化合價的變化更不易一一找出,另外氧元素的化合價也發(fā)生了變化。因此,該題不宜使用一般方法配平,因SCN- 和HCN中元素化合價較復雜,做起來較麻煩,可利用氧化還原反應中氧化劑地電子總數(shù)和還原劑失電子總數(shù)是相等的這一規(guī)律。根據(jù)題中已知條件設未知系數(shù)求算。

  設 計量數(shù)為 , 計量數(shù)為 ,根據(jù)得失電子數(shù)相等,有7x=5y。

  所以x:y=5:7,代入后用觀察法確定其它物質(zhì)計量數(shù),最后使各項計量數(shù)變?yōu)檎麛?shù),得:10、14、21、10、10、14、7、16。

  注:解本題是依據(jù)氧化還原反應中,氧化劑得電子總數(shù)和還原劑失電子總數(shù)是相等的這一規(guī)律。本題若用確定元素化合價變化進行配平,需確定 中 為+1價,S為-2價,1個 應當失去 ,可得相同結果,但做起來較麻煩。

  啟示: 因中學階段學生學習的化學反應是有限的,不可能把每一個反應都了解的很透徹,抓住氧化還原反應的配平依據(jù),即可找到解題的切入點。

  例3 在強堿性的熱溶液中加入足量硫粉,發(fā)生反應生成 -和 。生成物繼續(xù)跟硫作用生成 和 。過濾后除去過量的硫,向濾液中加入一定量的'強堿液后再通入足量的 , 跟 反應也完全轉化為 。

  (1)寫出以上各步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2)若有a mol硫經(jīng)上述轉化后,最終完全變?yōu)?,至少需 和 的物質(zhì)的量各是多少?

  (3)若原熱堿液中含 6mol,則上述a mol硫的轉化過程里生成的 中的 值為多少?

  選題目的:該題以信息的形式給出已知條件,是培養(yǎng)學生學會提煉題中信息作為解題依據(jù)的能力;鍛煉學生能夠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學會學習方法;復習鞏固離子反應、氧化還原反應和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配平等知識在解題中的應用。

  解析:

  (1)① ② ③

  ④

  (2)從氧化還原電子得失關系看,電子得失均在硫元素之間進行。

  從 ,失電子;從 ,得電子。

  所以 完全轉化為 所失電子數(shù)與 轉化為 所得電子數(shù)相等,即:

  amol amol

  由 守恒, 完全轉化為 需 和 。

  (3)原熱堿液中含 ,則反應①中消耗 。根據(jù)反應①、②、③,有 ,所以 。

  啟示:在氧化還原反應中,元素化合價發(fā)生變化,服從氧化還原反應規(guī)律,這是思考問題的基本方法。凡涉及氧化還原反應的有關計算要考慮得失電子守恒規(guī)律的合理應用。

人教版高二化學教案 篇4

  一、說教材

  1、本章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在化學平衡之前有溶解平衡(初中),在化學平衡之后有電離平衡和水解平衡,很顯然,化學平衡在這一系列的平衡之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它是中學化學的重要理論之一。通過對本章的學習,既可以使學生加深對溶解平衡和硫酸、硝酸工業(yè)生產(chǎn)的化學原理的理解,又為以后學習電離平衡理論和水解平衡奠定基礎。

  2、本節(jié)教材簡析

  本節(jié)教材由三部分構成:第一部分化學平衡狀態(tài);第二部分影響化學平衡的條件、化學平衡移動;第三部分勒沙特列原理。

  其中第一部分是基礎是核心,教材是在簡單介紹固體溶解平衡的基礎上引出跟可逆反應對應的化學平衡并以CO和H2O蒸汽在1升容器中發(fā)生的可逆反應為對象,在分析、討論的前提下引出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概念及其特征,為第二部分內(nèi)容的教學打下理論基礎,過渡自然,給出知識的先后順序合理,介紹知識采取以老(溶解平衡)帶新(化學平衡)的辦法降低了知識的難度。所以,第一部分教材的編排,問題的處理,完全符合人類認識事物的總規(guī)律,教學時必須遵守。

  而后一部分"影響化學平衡的條件"采取先吃定心丸(即直接給出定義)后用實驗證明的辦法,我認為這個順序有其不足之外,而將實驗驗證放在化學平衡移動定義之前,先以實驗產(chǎn)生既定事實,之后再抽象歸納出概念較好。列寧說過:"從生動直觀到抽象的思維,并從抽象的思維到實踐,這是認識真理,認識客觀實在的辯證途徑。"所以,先通過實驗現(xiàn)象找出規(guī)律,然后再在此基礎上由學生自己歸納總結出"化學平衡移動"的定義來,很自然地使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完成認識過程的第一次飛躍。

  3、教學目標的確定

  根據(jù)《大綱》的要求、教材編排意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擬定以下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初步掌握化學平衡和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特征;初步掌握濃度、壓強、溫度等外界條件對化學平衡的影響。

  技能目標——通過本節(jié)課的教學,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能力和自學能力。

  素質(zhì)教育目標——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培養(yǎng)學生熱愛科學、勇于探索的精神。

  4、重點及難點的確定

  學習的目的在于應用,對化學平衡移動原理的學習很重要,但最終學生必須用該理論來解決實際化學平衡移動的問題,所以"濃度、壓強、溫度等外界的條件對化學平衡的影響"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由于學生對勒沙特列原理的字面含意"平衡將向著減弱這種改變的方向移動"的理解有較大的難度,故而對該原理中重點字詞"減弱這種改變"的理解、剖析進而加以掌握是本節(jié)的難點。

  二、說教法

  古希臘生物家普羅塔弋說過這樣一句話:"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點燃的火把。"我覺得,我們在教學時必須特別注意這一點,即不能將學生當作容器來對待,在確定教學方法時,必須遵守葉圣陶先生"教是為了不教"的訓令,結合教材及學生的實際準備采取以下教學方法:

  1、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采用啟發(fā)式,并遵循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引導學生不斷設疑,析疑,解疑。

  2、對涉及原理的解釋,力求用實物投影或計算機模擬的電化教學手段加以解決,即遵守直觀性教學的原則。

  采用方法1,有利于學生掌握從現(xiàn)象到本質(zhì),從已知到未知逐步形成概念的學習方法,有利于發(fā)展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

  采用方法2,有利于幫助學生形成系統(tǒng)知識,且能使他們的認識過程遵守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這一人類認識事物的規(guī)律,并能提高他們對概念的理解能力。

  三、說學法

  現(xiàn)代教育理論認為:現(xiàn)代的教學,應以發(fā)現(xiàn)為重點,確實幫助學生學會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教會學生"如何思考,怎樣學習"。

  結合本教材的特點及所設計的教學方法,指導大多數(shù)學生用"發(fā)現(xiàn)"的方法開展學習活動。同時還應注意不要忽視那些個性特征很強的`學生,一定要指導他們用不同的方法展開學習活動。

  為了不使我們的學法指導活動落空,我們在實際開展教學活動時力求把教師的講授轉變?yōu)閱l(fā)誘導,把學生的被動接受轉化為主動探索,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促使學生動眼看、動手做、動口說、動腦想,使學生的學習過程和認識過程統(tǒng)一為一個整體。

  四、說教學程序

  1、巧妙復習,引入正題

  打破傳統(tǒng)問答式的復習方式,應用計算機模擬化學平衡建立的過程及化學平衡的特征。

  (這樣做可以克服傳統(tǒng)復習枯燥乏味的缺點,能抓住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其求知欲。更重要的是將不可用肉眼觀察到的微觀粒子之間的化學反應,以實物模擬的形式直觀地展示出來,變抽象為直觀。)

  2、精心設疑,實驗探究

  設問當外界條件改變時,已經(jīng)建立的化學平衡會不會發(fā)生什么變化?

  (這樣不僅開門見山地將本節(jié)研究的中心問題提了出來,而且使學生為之一動,此時,他們會在心中想"化學平衡在外界條件改變時到底會不會發(fā)生變化呢?"從而激發(fā)起他們對新問題的求知興趣。

  在這種情境和氛圍中,由教師分別分次演示實驗1—4、1—5、1—6,其中實驗1—4、1—5放在投影儀上去做。

  這樣可以增大實驗的可見度)

  此時只分析討論條件改變時,平衡變還是不變的問題,變?nèi)绾巫儯瑸槭裁催@樣變?通過討論得出相應的結論。

  關于溫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先讓學生進行預測,后用實驗論證的方式開展教學。

  (這樣做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分析實質(zhì),深化認識

  通過實驗得出結論之后教師要不失時機地再次設疑:"為什么當外界條件改變時上述化學平衡會發(fā)生移動呢?這些變化有什么規(guī)律呢?"

  這些問題只要教師稍加點撥,或經(jīng)學生互相討論,大多數(shù)同學都可以從外界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影響這一角度加以理解,并順利得出化學平衡移動的定義。

  (這樣做可使學生感覺到,通過實驗,他們發(fā)現(xiàn)化學平衡可能移動,更重要的是通過分析抽象,概括知道了化學平衡在外界條件改變時為什么移動,既從直觀到抽象,即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產(chǎn)生認識上質(zhì)的飛躍,使他們的思維加深。)

  4、聯(lián)系實際,加深理解

  在學習了化學平衡移動之后,要聯(lián)系實際,給出反饋題,啟發(fā)學生思考。并由他們自己做出正確答案,以加深對化學平衡移動原理的理解和認識。

  (讓學生做反饋練習的目的,用于檢查本節(jié)課的教學效果,發(fā)現(xiàn)教學活動中存在的不足,以便制定彌補的措施,在輔導時進一步完善教學活動)。

人教版高二化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理解水的電離、水的電離平衡和水的離子積。

  (2)使學生了解溶液的酸堿性和pH的關系。

  2.能力和方法目標

  (1)通過水的離子積的計算,提高有關的計算能力,加深對水的電離平衡的認識。

  (2)通過水的電離平衡分析,提高運用電離平衡基本規(guī)律分析問題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和價值觀目標

  (1)通過水的電離平衡過程中H + 、 OH —關系的分析,理解矛盾的對立統(tǒng)一的辯證關系。

  (2)由水的電離體會自然界統(tǒng)一的和諧美以及“此消彼長”的動態(tài)美。

  教學重點和難點

  水的離子積。

  教學過程

  見ppt文件。

  課堂練習

  1.室溫下,在pH=12的某溶液中,由水電離出來的 c (OH —)為。

  (A)1.0 × 10 —7 mol·L —1(B)1.0 × 10 —6 mol·L —1

  (C)1.0 × 10 —2 mol·L —1(D)1.0 × 10 —12 mol·L —1

  2.25 ℃時,某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 c (H +)=1 × 10 —12 mol·L —1,則該溶液的pH可能是。

  (A)12(B)7(C)6(D)2

  3.純水在25 ℃和80 ℃時的氫離子濃度,前者和后者的關系是。

  (A)前者大(B)相等(C)前者小(D)不能肯定

  4.某溫度下,重水(D 2 O)的離子積常數(shù)為1.6 × 10 —15若用定義pH一樣來規(guī)定pD=—lg[D + ],則在該溫度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純凈的重水中,pD=7

  (B)1 L溶解有0.01 mol DC1的重水溶液,其pD=2

  (C)1 L溶解有0.01 mol NaOD的重水溶液,其pD=12

  (D)純凈的重水中,[D + ][OD — ]>1.0 × 10 —1 4

  5.給蒸餾水中滴入少量鹽酸后,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H + ][OH — ]乘積不變(B)pH增大了

  (C)[OH — ]降低了(D)水電離出的[H + ]增加了

  6.常溫下,下列溶液中酸性最弱的是。

  (A)pH=4(B)[H + ]=1 × 10 —3 mol·L —1

  (C)[OH — ]=1 × 10 —11 mol·L —1(D)[H + ] ·[OH — ]= 1 × 10 —14

  7.某酸溶液的pH=3,則該酸溶液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

  (A)一定大于0.001 mol·L —1(B)一定等于0.001 mol·L —1

  (C)一定小于0.001 mol·L —1(D)以上說法均欠妥

  8.常溫下,某溶液中水的電離度 a =10 —10 /55.5(%),該溶液的pH可能是。

  (A)12(B)10(C)4(D)3

  9.在室溫下,等體積的酸和堿的溶液混合后,pH一定少于7的是。

  (A)pH=3的HNO 3跟pH=11的KOH溶液

  (B)pH=3的鹽酸跟pH=11的氨水

  (C)pH=3硫酸跟pH=11的氫氧化鈉溶液

  (D)pH=3的醋酸跟pH=11的氫氧化鋇溶液

  10.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中和10 mL 0.1mol·L —1醋酸與中和100 mL 0.01mol·L —1的醋酸所需同種堿溶液的量不同

  (B)等體積pH=3的酸溶液pH=11的堿溶液相混合后,溶液的pH=7

  (C)體積相等,pH相等的鹽酸和硫酸溶液中,H +離子的物質(zhì)的量相等

  (D)pH=3的甲酸溶液的[H + ]與pH=11的氨水溶液的[OH — ]相等

  11.今有a·鹽酸b·硫酸c·醋酸三種酸:

  (1)在同體積,同pH的三種酸中,分別加入足量的碳酸鈉粉末,在相同條件下產(chǎn)生CO 2的.體積由大到小的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_ 。

  (2)在同體積、同濃度的三種酸中,分別加入足量的碳酸鈉粉末,在相同條件下產(chǎn)生CO 2的體積由大到小的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_ 。

  (3)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0.1 mol·L —1的三種酸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順序是___________;如果取等體積的0.1 mol·L —1的三種酸溶液,用0.1 mol·L —1的NaOH溶液中和,當恰好完全反應時,消耗NaOH溶液的體積由大到小的順序是______________(以上均用酸的序號填寫)。

  12.在25 ℃時,有pH=a的鹽酸和pH=b的苛性鈉溶液,現(xiàn)取V a mL鹽酸用該苛性鈉溶液中和,需V b mL苛性鈉溶液。若a+b=13,則V a /V b =____________ 。

  13.將pH=3的弱酸溶液稀釋100倍,該溶液的pH范圍為:__________________ 。

  課堂練習答案

  1CD,2AD,3C,4B,5BD,6D,7D,8AC,9D,10CD 。

  11.(1)c>b=a 。(2)b>a=c 。(3)c>a>b 。 b>c=a 。

  12.1:10 。

  13.3

人教版高二化學教案 篇6

  1. 1. 儀器:酸式滴定管、堿式滴定管。

  說明

  為什么要用滴定管:量筒的精確度不高。

  滴定管是一根帶有精確刻度的細長玻璃管,管的下段有可以控制液體流量的活塞。

  (1) (1) 優(yōu)點:易于控制所滴加液體的流量、讀數(shù)比較精確。

  (2) (2) 滴定管的`正確操作:

  I. I. 兩種滴定管在構造上的不同點:堿式---活塞

  酸式---帶有玻璃球的橡膠管

  II. II. 滴定管的讀數(shù)方法:

  0刻度在上,從上往下讀,最大量程有25Ml、50mL

  精確度:取到小數(shù)點后兩位,如:24.00mL、23.38mL

  最后一位是估計值。

  III. III. 滴定管的洗滌:

  先用蒸餾水洗滌,再用標準液(或待測液)來潤洗。

  IV. IV. 固定;垂直于桌面,高度以滴定管尖伸入錐形瓶約1cm為宜。

  V. V. 操作:酸式滴定管:

  堿式滴定管: 擠壓位置

  酸堿中和滴定

  錐形瓶:上下都不靠。

  滴定時,禁止:左手離開活塞、眼睛看別的地方,要注視錐形瓶內(nèi)液體的顏色變化。

  板書

  操作過程:

  (1) (1) 查:

  (2) (2) 洗:先水洗,后潤洗。

  (3) (3) 盛,調(diào):

  (4) (4) 取:待測液、指示劑

  (5) (5) 滴定:

  (6) (6) 記錄讀數(shù):

  (7) (7) 數(shù)據(jù)處理

  討論

  1. 1. 完全中和點和滴定終點雖然不同,但可以等同計算。

  如:用0.1mol/LNaOH滴定20mL0.1mol/LHCl.

  氫氧化鈉體積 [H+] pH

  0 0.1 1

  10.00 0.033 1.48

  15.00 0.0143 1.85

  19.50 0.00125 2.9

  19.80 0.0005 3.3

  19.98 0.00005 4.3

  20.00 10-7 7

  20.02 2x10-10 9.7

  20.20 2x10-11 10.7

  pH

  7

  氫氧化鈉體積

  2. 誤差分析:

  (1) (1) 潤洗

  (2) (2) 進氣泡

  (3) (3) 錐形瓶潤洗

  (4) (4) 滴定管漏水

  (5) 讀數(shù)角度

人教版高二化學教案 篇7

  目的要求:掌握中和滴定的原理

  初步學會滴定管的正確操作]

  了解中和滴定的全過程,為學生進行定量實驗打下基礎。

  重點難點:中和滴定的操作

  教學過程:

  引入

  化學定量分析的方法很多,而滴定法是其中最基本、最簡單的一種,但是滴定的手段有很多種,根據(jù)具體情況可以采用不同的滴定方法(如:酸堿滴定、氧化-還原滴定、沉淀滴定、絡合滴定),而酸堿滴定是滴定法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種。掌握此種滴定法是化學定量分析的重要手段。

  板書

  第五節(jié) 酸堿中和滴定

  一.一.酸堿中和滴定

  1.原理

  提問

  (1)在一定量的堿溶液中,滴加酸,正好中和時,堿和酸應該有什么定量關系?

  引出

  H+ + OH == H2O(中和反應實質(zhì))

  n(H+)== n(OH-)

  根據(jù)此種關系,我們可以通過酸堿相互反應來測知未知液濃度

  (2)不同酸堿的定量關系

  HCl + NaOH === NaCl + H2O

  1mol 1mol

  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1mol 2mol

  H3PO4 + 3NaOH ==== Na3PO4 + 3H2O

  1mol 3mol

  (3) 溶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mol)=物質(zhì)的量濃度(mol/L)x溶液體積(L)

  n = cV

  閱讀

  在酸堿中和反應中,使用一種已知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酸或堿溶液跟未知濃度的堿或酸溶液完全中和,測出二者的`體積,根據(jù)化學方程式中酸和堿的物質(zhì)的量的比值,就可以計算出堿或酸的溶液濃度。

  例題1

  在未知濃度氫氧化鈉溶液0.23L,需加入0.11mol/L的鹽酸溶液0.29L才能完全中和。氫氧化鈉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是多少?

  板書

  (1) (1) 定義:用已知物質(zhì)的量的濃度的酸或堿來測定未知濃度的堿或酸的方法。

  (在化工生產(chǎn)和化學實驗中,經(jīng)常需要知道某種酸或減的標準濃度,例如:在實驗室有未知濃度的氫氧化鈉溶液和鹽酸溶液,怎樣測定他們的準確濃度呢?這就需要利用上述酸堿中和反應中的物質(zhì)的量之間的關系來測定。)

人教版高二化學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使學生掌握用化合價升降法配平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

  能力目標

  培養(yǎng)學生配平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技能。

  情感目標

  通過對各種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不同配平方法的介紹,對學生進行辯證思維的訓練。

  教學建議

  教學重點: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配平的原則和步驟。

  教學難點: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配平的一些可借鑒的經(jīng)驗。

  教材分析:

  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配平是正確書寫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一個重要步驟,也是側重理科學生所應掌握的一項基本技能。配平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方法有多種,本節(jié)介紹的“化便谷升降法”就是其中的一種。

  教材從化學反應中的物質(zhì)變化遵守質(zhì)量守恒定律引入,說明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可以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定律來配平,但對于較復雜的氧化還原反應,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定律來配平不太方便,進而引出用“化合價升降法”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措施。

  本節(jié)教材通過三個典型的例題,對三種不同類型的氧化還原反應進行細致分析;介紹了三種不同的配平方法,培養(yǎng)了學生靈活看待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配平能力,訓練了學生的辯證思維。

  教材還通過問題討論,將學生易出錯誤的氧化還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用配平時應遵循的原則—化合價升降總數(shù)相等,進行分析判斷,強化了配平的關鍵步驟—使反應前后離子所帶的電荷總數(shù)相等的原則,培養(yǎng)了學生的能力。

  教法建議

  教學中應注重新舊知識間的聯(lián)系,利用學生所學的氧化還原反應概念和接觸的一些氧化還原反應,學習本節(jié)內(nèi)容。教學中應采用精講精練、講練結合的方法,使學生逐步掌握氧化還原反應的配平方法。不能使學生一步到位,隨意拓寬知識內(nèi)容。

  1.通過復習,總結配平原則

  教師通過以學生學習過的某一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為例,引導學生分析電子轉移及化合價的變化,總結出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配平原則—化合價升降總數(shù)相等。

  2.配平步驟

  [例1]、[例2]師生共同分析歸納配平基本步驟:

  (1)寫出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化學式,分別標出變價元素的化合價,得出升降數(shù)目。

  (2)使化合價升高與化合價降低的總數(shù)相等(求最小公倍數(shù)法)

  (3)用觀察的方法配平其它物質(zhì)的化學計算數(shù)(包括部分未被氧化或還原的原子(原子團)數(shù)通過觀察法增加到有關還原劑或氧化劑的化學計量數(shù)上),配平后把單線改成等號。

  該基本步驟可簡記作:劃好價、列變化、求總數(shù)、配化學計量數(shù)。

  [例3]在一般方法的基礎上采用逆向配平的方法。屬于經(jīng)驗之談,是對學生辯證思維的訓練,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為使學生較好地掌握配平技能,建議在分析完每個例題后,補充針對性問題,強化技能訓練,鞏固所學知識。

  另外,關于氧化還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的書寫,可組織學生結合教材中的“討論”、得出氧化還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的配平要滿足原子個數(shù)守恒、電荷守恒、化合價升降總數(shù)相等。然后組織學生進行適當練習加以鞏固。通過設置該“討論”內(nèi)容,鞏固了氧化還原反應配平的知識,強化了氧化還原反應的配平在學習化學中的重要作用。

  對于學有余力的學生,教師可補充配平的另一種方法—離子一電子法,以及不同化合價的同種元素間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時,氧化產(chǎn)物和還原產(chǎn)物的確定方法:氧化產(chǎn)物中的被氧化元素的價態(tài)不能高于還原產(chǎn)物中被還原元素的價態(tài)。

  如: (濃)— 氧化產(chǎn)物是 而不是 或 ,還原產(chǎn)物是 而不是 。 氧化產(chǎn)物 的還原產(chǎn)物 。

  典型例題

  例1 一定條件下,硝酸銨受熱分解的未配平化學方程式為:

  ,請配平方程式。

  選題目的:復習鞏固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一般配平方法,當使用一般配平方法有困難時可用其它方法配平。拓寬視野,達到簡化配平方法的目的。此題適于任何學生。

  解析:一般可根據(jù)元素化合價的變化關系

  5NH4NO3 ==== 2HNO3+ 4N2↑+ 9H2O

  升高3×5

  降低5×3

  為了簡化配平過程,也可通過反應物中氮元素的平均化合價及變化關系

  5/2NH4NO3 —— HNO3+ 2N2↑+ 9/2H2O ===>5NH4NO3 === 2HNO3+ 4N2↑+ 9H2O

  N:+1——→+5 升高4×1

  2N:(+1—→0)×2 降低2×2

  注:在配平此題時一定要注意,氮元素的化合價不能出現(xiàn)交叉現(xiàn)象

  解答: 5、2、4、9。

  啟示:對于同種物質(zhì)中同種元素價態(tài)不清或同種物質(zhì)中同種元素的價態(tài)不同時,只需根據(jù)化合價法則,找出元素的相應化合價,抓住質(zhì)量守恒、電子守恒,就可正確配平。

  例2 已知 在下列反應中失去7mol電子,完成并配平下列化學方程式: 選題目的:加強對“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配平依據(jù)是化合價升降(電子轉移)總數(shù)相等。”的理解。此題作為提高能力可介紹給學習程度較好的學生。

人教版高二化學教案 篇9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zhì)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高二化學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一、學習目標

  1、掌握原電池實質(zhì),原電池裝置的特點,形成條件,工作原理

  2、了解干電池、鉛蓄電池、鋰電池、燃料電池

  3、了解金屬的電化學腐蝕

  二、知識重點、難點

  原電池原理、裝置特點、形成條件、金屬的電化學腐蝕

  三、教學過程

  引入:你知道哪些可利用的能源?電池做為能源的一種,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嗎?它利用了哪些原理?你知道金屬是如何生銹的嗎?

  新授:原電池原理及其應用

  實驗:4-15:①將鋅片插入稀硫酸中報告實驗現(xiàn)象。

  ②將銅片插入稀硫酸中報告實驗現(xiàn)象。

  ③將與鐵鋅銅片相互接觸或用導線連接起來插入稀硫酸中報告實驗現(xiàn)象。

  ④在③中把鋅片和銅片之間連上電流計,觀察其指針的變化。

  結論:①鋅片能和稀硫酸迅速反應放出H2

  ②銅片不能和稀硫酸反應

  ③銅片上有氣體生成

  ④電流計的指針發(fā)生偏轉,說明在兩金屬片間有電流產(chǎn)生

  結論:什么是原電池?(結論方式給出)它的形成條件是什么?

  原電池定義:把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叫做原電池。

  形成條件:①兩個電極

  ②電解質(zhì)溶液

  ③形成閉合電路

  討論:1、Zn|H2SO4|Cu形成裝置后有電流產(chǎn)生,鋅片上發(fā)生了什么反應?銅片上發(fā)生了什么反應?(可以取鋅片周圍的溶液用NaOH溶液鑒別;取銅片上生成的氣體檢驗。)

  結論:在鋅片周圍有鋅離子生成;銅片上生成的是H2

  討論:可能造成此現(xiàn)象的原因?倆金屬片上的反應式的.書寫。

  結論:在Zn上:Zn–2e-=Zn2+

  在Cu上:2H++2e-=H2

  Zn失去電子?流出電子?通過導線--?Cu--電解質(zhì)中的離子獲得電子。

  我們把:流出電子的一電極叫負極;電子流入的一極叫做正極。

  兩極反應的本質(zhì):還是氧化還原反應,只是分別在兩極進行了。

  負極失電子被氧化,發(fā)生氧化反應

  正極得電子被還原發(fā)生還原反應

  實驗:分別用兩個銅片和兩個鋅片做上述實驗④。

  結論:兩種情況下電流計不發(fā)生偏轉,說明線路中無電流生成,銅片上無氣體生成。即兩電極必須是活潑性不同的金屬與金屬或金屬與非金屬(能導電)。

人教版高二化學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乙炔的重要化學性質(zhì)和主要用途;

  2.使學生了解炔烴的結構特征、通式和主要的性質(zhì);

  教學重點

  乙炔的結構和主要性質(zhì)。

  教學難點

  乙炔分子的三鍵結構與化學性質(zhì)的關系。

  教學方法

  1.通過制作乙炔的球棍模型認識乙炔分子的碳碳叁鍵結構;

  2.實驗驗證乙炔的化學性質(zhì);

  3.類比、分析得出炔烴的結構特征、通式和主要性質(zhì)。

  教學過程

  前面我們將C2H6分子的球棍模型中去掉兩個氫原子小球,在碳碳原子之間又連了一根小棍,得到了乙烯的含雙鍵的共平面結構,現(xiàn)在如果通過反應使C2H4分子中再失去兩個氫原子,得到的這種C2H2分子的球棍模型。

  碳碳原子以叁鍵形式結合。兩個碳原子和兩個氫原子在一條直線上。

  這個分子就是乙炔分子。在該分子里兩個碳原子之間有3個共用電子對,即以叁鍵形式結合,據(jù)此,請大家寫出乙炔分子的分子式、電子式、結構式。

  按要求書寫乙炔分子的分子式、電子式、結構式,并由一名學生上前板演:

  一、乙炔分子的結構和組成

  分子式電子式結構式

  C2H2H-C≡C-H乙炔分子的比例模型

  二、乙炔的實驗室制法

  CaC2+2H2OC2H2↑+Ca(OH)2

  乙炔可以通過電石和水反應得到。實驗中又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投影顯示]實驗室制乙炔的幾點說明:

  ①實驗裝置在使用前要先檢驗氣密性,只有氣密性合格才能使用;

  ②盛電石的試劑瓶要及時密封,嚴防電石吸水而失效;

  ③取電石要用鑷子夾取,切忌用手拿電石;

  ④作為反應容器的燒瓶在使用前要進行干燥處理;

  ⑤向燒瓶里加入電石時,要使電石沿燒瓶內(nèi)壁慢慢滑下,嚴防讓電石打破燒瓶;

  ⑥電石與水反應很劇烈,向燒瓶里加水時要使水逐滴慢慢地滴下,當乙炔氣流達到所需要求時,要及時關閉分液漏斗活塞,停止加水;

  電石是固體,水是液體,且二者很易發(fā)生反應生成C2H2氣體。很顯然C2H2的生成符合固、液,且不加熱制氣體型的特點,那是不是說就可以用啟普發(fā)生器或簡易的啟普發(fā)生器來制取乙炔呢?

  ⑦實驗室中不可用啟普發(fā)生器或具有啟普發(fā)生器原理的實驗裝置作制備乙炔氣體的實驗裝置。主要原因是:

  a.反應劇烈,難以控制。

  b.當關閉啟普發(fā)生器導氣管上的活塞使液態(tài)水和電石固體分離后,電石與水蒸氣的反應還在進行,不能達到"關之即停"的目的。

  c.反應放出大量的熱,啟普發(fā)生器是厚玻璃儀器,容易因受熱不均而炸裂。

  d.生成物Ca(OH)2微溶于水,易形成糊狀泡沫,堵塞導氣管與球形漏斗。

  該如何收集乙炔氣呢?

  乙炔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26,與空氣比較接近,還是用排水法合適。

  熟悉和體會有關乙炔氣體制備的注意事項及收集方法,并由兩名學生上前按教材圖5-14乙炔的制取裝置圖組裝儀器,檢查氣密性,將電石用鑷子小心地夾取沿平底燒瓶內(nèi)壁緩慢滑下,打開分液漏斗的活塞使水一滴一滴地緩慢滴下,排空氣后,用排水法收集乙炔氣于一大試管中。

  由幾個學生代表嗅聞所制乙炔氣的氣味。

  請大家根據(jù)乙炔分子的結構和所收集的乙炔氣來總結乙炔具有哪些物理性質(zhì)?

  三、乙炔的性質(zhì)

  1.物理性質(zhì)

  無色、無味、ρ=1.16g/L、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機溶劑

  實際上純的乙炔氣是沒有氣味的,大家之所以聞到特殊難聞的臭味是由于一般所制備得到的乙炔氣中常含有PH3、H2S等雜質(zhì)造成的。

  根據(jù)乙炔、乙烯和乙烷的分子結構特點,預測乙炔該有哪些化學性質(zhì)?

  [小組討論]乙烷分子中兩個碳原子的價鍵達到飽和,所以其化學性質(zhì)穩(wěn)定;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雙鍵,而雙鍵中有一個鍵不穩(wěn)定,易被打開,所以容易發(fā)生加成反應和聚合反應;乙炔分子中兩個碳原子以叁鍵形式結合,碳原子也不飽和,因此也應該不穩(wěn)定,也應能發(fā)生加成反應等。

  大家所推測的究竟合理不合理,下邊我們來予以驗證。

  [演示實驗5-7](由兩名學生操作)將原反應裝置中導氣管換成帶玻璃尖嘴的導管,打開分液漏斗活塞,使水緩慢滴下,排空氣,先用試管收集一些乙炔氣驗純,之后用火柴將符合點燃純度要求的.乙炔氣體按教材圖5-14所示的方法點燃。觀察現(xiàn)象:點燃條件下,乙炔在空氣中燃燒,火焰明亮而伴有濃烈的黑煙。

  乙炔可以燃燒,產(chǎn)物為H2O和CO2,在相同條件下與乙烯相比,乙炔燃燒的更不充分,因為碳原子的質(zhì)量分數(shù)乙炔比乙烯更高,碳沒有得到充分燃燒而致。

  (補充說明)乙炔燃燒時可放出大量的熱,如在氧氣中燃燒,產(chǎn)生的氧炔焰溫度可達3000℃以上,因此可用氧炔焰來焊接和切割金屬。

  2.乙炔的化學性質(zhì)

  (1)氧化反應

  a.燃燒2CH≡CH+5O24CO2+2H2O

  檢驗其能否被酸性KMnO4溶液所氧化。

  [演示實驗5-8](另外兩名學生操作)打開分液漏斗的活塞,使水緩慢滴下,將生成的乙炔氣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觀察現(xiàn)象:片刻后,酸性KMnO4溶液的紫色逐漸褪去。

  由此可以得到什么結論?

  乙炔氣體易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

  前邊的學習中提到由電石制得的乙炔氣體中往往會含有硫化氫、磷化氫等雜質(zhì),這些雜質(zhì)也易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實驗中如何避免雜質(zhì)氣體的干擾?

  可以將乙炔氣先通過裝有NaOH溶液(或CuSO4溶液)的洗氣瓶而將雜質(zhì)除去。

  b.易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

  [演示實驗5-9]打開分液漏斗的活塞,使水緩慢滴下,將生成的乙炔氣體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觀察現(xiàn)象:溴的四氯化碳中溴的顏色逐漸褪去。

  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說明二者可以反應且生成無色物質(zhì),那么它們之間的反應屬于什么類型的反應?(屬于加成反應)

  從時間上來看是乙烯與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迅速還是乙炔與之褪色迅速?

  (回答)乙烯褪色比乙炔的迅速。

  這說明了什么事實?乙炔的叁鍵比乙烯的雙鍵穩(wěn)定。

  應注意乙炔和溴的加成反應是分步進行的,可表示如下:

  (2)加成反應

  乙炔除了和溴可發(fā)生加成反應外,在一定條件下還可以與氫氣、氯化氫等發(fā)生加成反應。

人教版高二化學教案 篇11

  重點:

  理解鹽類水解的本質(zhì)

  難點:

  鹽類水解方程式的書寫和分析

  第一課時

  (一)知識準備

  酸+堿=鹽+水(中和反應,可以理解鹽可以由相應的酸和堿反應生成)

  【實驗】

  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完成下面的實驗,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1)向盛有,,的試管中分別加入3~4ml蒸餾水,振蕩,使之溶解。

  (2)用試紙測定三種鹽溶液的,

  并記錄:

  【設疑】

  (1)為什么三種鹽的水溶液有的呈中性?有的呈堿性?有的呈酸性呢?

  (2)同呈中性的和其實質(zhì)是否相同呢?

  【講解】

  這是由于鹽類水解的原因,下面我們就來學習鹽類的水解及其實質(zhì)。

  【設疑】

  同樣是鹽溶液為什么有的顯堿性,有的顯酸性?

  【講解】

  ①溶液(弱堿強酸鹽,水溶液,呈酸性)

  (鹽電離強電解質(zhì)電離是完全的)

  (水電離,弱電解電離是部分的,可逆的)

  由于生成難電離的弱電解質(zhì)促使水的電離,使溶液中增大,從而使溶液呈酸性。

  水解方程式:

  水解離子方程式:

  ②溶液(強堿弱酸鹽,水溶液,呈堿性)

  (鹽,弱電解質(zhì),完全電離)

  (水,弱電解質(zhì),存在電離平衡)

  由于生成難電離的弱電解質(zhì)分子,使溶液中減少,促使的電離,從而使溶液中增大,溶液呈現(xiàn)堿性。

  【設疑】

  鹽溶液是堿性,溶液中增大?為什么會增大呢?是從哪來的呢?

  鹽溶液呈酸性,溶液中增大?為什么會增大呢?是從哪來的呢?

  【講解】

  ①溶液(弱堿強酸鹽,水溶液,呈酸性)

  (鹽電離強電解質(zhì)電離是完全的)

  (水電離,弱電解電離是部分的,可逆的)

  由于生成難電離的弱電解質(zhì)促使水的電離,使溶液中增大,從而使溶液呈酸性。

  水解方程式:

  水解離子方程式:

  ②溶液(強堿弱酸鹽,水溶液,呈堿性)

  (鹽,弱電解質(zhì),完全電離)

  (水,弱電解質(zhì),存在電離平衡)

  由于生成難電離的弱電解質(zhì)分子,使溶液中減少,促使的電離,從而使溶液中增大,溶液呈現(xiàn)堿性。

  ③溶液

  (鹽,強電解質(zhì),完全電離)

  由于結合的能力與的能力相當,使溶液中與仍相等,所以溶液呈中性。

  (三)隨堂練習

  1.在水中加入下列物質(zhì),可使水的電離平衡向電離方向移動的是

  A.B.C.D.

  2.判斷下列鹽類水解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溶液呈中性的鹽一定是強酸、強堿生成的鹽

  B.含有弱酸根鹽的水溶液一定呈堿性

  C.鹽溶液的酸膿性主要決定于形成鹽的酸和堿的相對強弱

  D.碳酸溶液中氫離子物質(zhì)的量濃度是碳酸根離子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兩倍

  3.物質(zhì)的量濃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含微粒種類最多的是

  A.B.C.D.

  4.下列各組離子,在強堿性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B.

  C.D.

  5.為了使溶液中的比值變小,可加入的物質(zhì)是

  A.適量鹽酸B.適量溶液

  C.適量KOH溶液D.適量KHS溶液

  (四)總結、擴展

  1.鹽類水解的實質(zhì)

  在溶液中,由于鹽的離子與水電離出來的和生成弱電解質(zhì),從而破壞水的電離平衡,使溶液顯示出不同程度的酸性、堿性或中性。

  2.鹽類水解的類型和規(guī)律

  (1)通常鹽類水解程度是很小的,而且是可逆的。

  (2)水解規(guī)律:

  有弱才水解,無弱不水解,越弱越水解,都弱都水解;誰強顯誰性,同強顯中性。

  ①強酸弱堿生成的'鹽水解:溶液呈酸性,是弱堿的陽離子水解生成對應的弱堿,使溶液顯酸性。如:等。

  ②強堿弱酸生成的鹽水解,溶液呈堿性,原因是弱酸根發(fā)生水解,生成對應弱酸,使溶液顯堿性,如:等。

  ③強酸強堿鹽不水解,溶液呈中性,如等。

  ④弱酸弱堿鹽強烈水解。(此內(nèi)容大綱不作要求,不宜向?qū)W生補充)

  a.酸強于堿,顯酸性,如;

  b.堿強于酸,顯堿性,如

  c.酸堿相當,顯中性,如

  ⑤弱酸酸式鹽水解:取決于酸式酸根的電離程度和水解程度相對大小。

  a.若電離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溶液呈酸性,如等。

  b.若電離程度小于水解程度,溶液呈堿性,如等。

  3.擴展

  氮、磷、鉀是植物生長的重要營養(yǎng)元素,洗衣粉中加入由磷酸脫水制得的多磷酸的鈉鹽作配料,能起到軟化水的作用,但使用此類洗衣粉會造成水質(zhì)污染。

  (1)試簡述污染水質(zhì)的原因。

  (2)某種無磷洗衣粉中加入了硅酸鈉作配料,試說明這種配料的有關性質(zhì)和作用。

  板書設計

  一、鹽的組成類別

  1.強酸強堿鹽:如等;

  2.強酸弱堿鹽:如等;

  3.弱酸弱堿鹽:如等;

  4.弱酸弱堿鹽:如等;

  二、實驗測定鹽溶液的是不是都等于7

  1.測蒸餾水;

  2.測溶液;

  3.測溶液;

  4.測溶液值。

  列表比較:

  提出問題:為什么都是鹽溶液的(2)(3)(4)三種溶液會有顯著差異呢?

  強酸強堿鹽;

  強堿弱酸鹽;

  強堿強酸鹽;

  剖析原因:寫出離子方程式及化學方程式。

  與電離出來結合成弱電解質(zhì)

  破壞了水電離平衡,減少水電離,使溶液中濃度增大,堿性增強。

  與電離出來的結合生成弱堿,破壞了水電離平衡,促使水電離,使溶液中濃度增大,酸性增強。

  強酸、強堿鹽,不水解只電離。溶液顯中性。

  三、引出水解定義,歸納水解一般規(guī)律

  1.定義:在溶液中鹽電離出來的離子跟水電離出來的或結合生成弱電解質(zhì)的反應叫做鹽類水解。

  2.水解一般規(guī)律:

  誰弱誰水解:水解離子一定是鹽電離出來的弱離子(弱酸陰離子,或弱堿陽離子)。

  誰強顯誰性:堿強顯堿性,酸強顯酸性。

  都強不水解。

  都弱都水解(了解就可)

人教版高二化學教案 篇1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油脂的存在、組成、結構、重要性質(zhì)和用途;

  2、了解肥皂的成份、工業(yè)制取原理和過程;

  3、認識油脂在實際生活中的意義,進行科普教育;

  4、指導運用舊知認識新知的方法,訓練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油脂氫化、水解的基本原理;結構決定性質(zhì)原理的應用

  教學用品:投影儀、試管、膠頭滴管、豬油、菜籽油、溴水、高錳酸鉀溶液等

  教學思路與設想:

  由于本節(jié)處于高二有機化學的最后,既具有探索新知,又具有運用舊知的作用。因此,本節(jié)教學從復習舊知識入手,由生活中的現(xiàn)象展開,采用教師啟發(fā)引導,學生多回憶、多思考、多動筆,共同研討中實現(xiàn)教學目標。按照油脂的存在組成結構 性質(zhì) 用途為線索,最后總結重點知識、練習鞏固結束課程。

  教學過程: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教學意圖

  1、請與出甘油及幾種已學的高級脂肪酸的結構式(教師巡查)

  2、甘油與硬脂酸等能反應嗎?試與出有關反應方程式。(一個學生板演,教師不作評價)

  1、硬脂酸甘油酯的結構(同右欄) O

  2、酯的通式:R—C—O--R/

  來自于: 酸 醇

  其它高級脂肪酸也可發(fā)生類似的反應。從它們的結構看,應屬于 ? 類物質(zhì)。它們是與日常生活密切聯(lián)系的動物脂肪、植物油的成份統(tǒng)稱油脂。這節(jié)課就來探討油脂的有關化學知識。

  課題,并要求學生閱讀教材P156~157 序言部分

  ·學生書寫后,同桌交換指正。

  CH2—OH C17H35COOH(硬脂酸)

  CH—OH C17H33COOH(油酸)

  CH2—OH C15H31COOH(軟脂酸)

  ·學生回答后,書寫反應式:

  CH2

  —OH

  CH—OH +3C17H35COOH

  CH2—OH

  CH2OCOC17H35

  CHOCOC17H35 +3H2O

  CH2OCOC17H35

  ·觀察投影訂正寫法,并與酯的通式比較。

  ·回答“酯類”。區(qū)別“脂”與“酯”的不同

  ·與生活中所見的實物相聯(lián)系

  ·默讀教材,對油脂作初步了解油和脂肪的區(qū)別

  檢查對已學知識掌握的準確性。調(diào)節(jié)課堂氣氛。為“油脂”的結構作鋪墊。

  引導學生進入新課學習狀態(tài)

  進入新課

  一、油脂的結構和組成

  要求學生根據(jù)上述分析試寫出油脂的通式。O

  通式:R1—C--O—CH2

  R2—C—O—CH

  R3—C—O—CH2

  通式中R1-、R2-、R3-可以相同嗎?一定相同嗎?——教師不作評價,要求學生閱讀教材P157“油脂的組成與結構”之第一、二段后回答上述問題。

  單甘油酯——烴基相同

  混甘油酯——烴基不同

  烴基飽和呈固態(tài);烴基不飽和則呈液態(tài)

  ·試寫通式

  ·訂正各自的寫法結果,作筆記

  ·帶著疑問默讀后,回答:

  烴基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可能飽和也可能不飽和

  ·作筆記

  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問題,抓住事物共同特征的能力

  啟發(fā)思考、調(diào)用舊知以獲取新知,為“油脂氫化”埋下伏筆

  二、油脂的性質(zhì)

  (1)炒菜時油脂遇水有什么現(xiàn)象?衣服上沾染油怎樣清洗效果好?

  (2)它們體現(xiàn)了油脂怎樣的化學性質(zhì)?

  1、物理性質(zhì)

  油脂不溶于水,密度小于水(在0.9~0.95g/cm3之間),易溶于有機溶劑等.

  向豬油(或菜籽油)中分別加水和汽油的實驗;指出工業(yè)上用有機溶劑提取植物油。

  從油脂的結構看,它們可能具有哪些化學性質(zhì)?

  ·回憶生活中的感性認識,議論:不溶于水——浮于水面上——熔化過程中揮發(fā)——有的有香味——用汽油清洗好……

  ·一同學總結,其他同學補充.

  ·記筆記

  ·聯(lián)想酯的通性及萃取原理

  ·思考并回答(聯(lián)系酯的通性)

  訓練學生“透過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本質(zhì)”的能力和習慣,激發(fā)學習興趣和熱情

  幫助學生建立知識間的聯(lián)系

  進行合理的推理

  2、化學性質(zhì)

  ①溴水分別與豬油、菜籽油作用;② KMnO4溶液分別與豬油、菜籽油作用

  實驗現(xiàn)象是 ? ; 這是因為 ? ;它表明油脂具有 ? 性質(zhì)。

  天然油脂是多種高級脂肪酸甘油酯的混合物,由于高級脂肪酸的烴基不飽和而呈液態(tài),因此,這樣的油脂兼有烯烴的性質(zhì)。

  2.1、油脂的氫化

  要求學生試寫油酸甘油酯(單甘油酯)與氫氣在催化劑作用下加成反應的方程式。

  C17H33COOCH2 C17H35COOCH2

  C17H33COOCH+3H2 C17H35COOCH

  C17H33COOCH2 C17H35COOCH2

  不飽和烴基(液態(tài)) 飽和烴基(固態(tài))

  自制“硬化油的用途”膠片(內(nèi)容略)

  加成反應主要發(fā)生在油酸的烴基上,油脂由液態(tài)轉變成固態(tài),因此稱為油脂的硬化,產(chǎn)物稱為人造脂肪(硬化油)。硬化油的性質(zhì)穩(wěn)定、不易變質(zhì)、便于運輸。可以生產(chǎn)肥皂、硬化油、甘油、人造奶油等。

  ·觀察實驗現(xiàn)象。

  ·自由起立回答:①菜籽油可使溴水及KMnO4溶液褪色,表明它具有不飽和烴基;②豬油使溴水褪色(可能是由于萃取作用)、遇KMnO4溶液分層卻沒有明顯現(xiàn)象,表明烴基飽和

  ·學生靜聽,把熟悉的知識與現(xiàn)象串聯(lián)起來,深化認識。

  ·(在提示加成比例后)試寫

  ·學生記,分析反應前后的變化。

  ·看投影,

  聽講述,

  記摘要,

  理解油脂硬化的意義與實際應用。

  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培養(yǎng)學生敢于表現(xiàn)自我的精神,以及總結結論的表達能力

  訓練遷移運用知識的能力

  準確掌握油脂氫化反應的實質(zhì)和特點

  進行科普教育,體會化工生產(chǎn)與社會生活的關系

  如前述油脂屬于酯類,那么它應該具有酯類通性的 ? 性

  2.2 油脂的水解

  酯類水解的條件, 要求寫出硬脂酸甘油酯在酸性條件下水解的反應方程式。

  ① 酸性條件下的水解

  C17H35COO-CH2

  C17H35COO-CH +3H2O ……

  C17H35COO-CH2

  硬脂酸甘油酯在酸性條件下水解生成硬脂酸和甘油。強調(diào)該條件下的水解是可逆的。

  怎樣才能使油脂的水解進行的非常徹底呢?

  方案的可行性——加堿——使生成物中的酸減少,促使反應物完全消失。

  ② 堿性條件下的水解

  C17H35COO-CH2

  C17H35COO-CH +3NaOH ……

  C17H35COO-CH2

  (留空格寫“皂化反應”)

  硬脂酸甘油酯在堿性條件下的水解生成硬脂酸的鹽和甘油。強調(diào)該條件下的水解是不可逆的,反應能夠進行到底。油脂在堿性條件下的水解稱為“——皂化反應”。

  ·議論,果斷地做出判斷——油脂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發(fā)生“水解反應”。

  ·回憶乙酸乙酯在無機酸作用下的水解。兩個學生板演,其它學生在下面寫后師生共查(系數(shù)、連接符號等)。

  ·訂正寫法,作筆記

  ·設想多種方案,互相討論方案的可行性。

  ·辨別NaOH作為反應物和作為反應條件時反應式寫法的不同。

  ·靜聽,記筆記,認識皂化反應。

  是本節(jié)內(nèi)容的重點

  為學生提供參與的機會,檢查學生書寫的準確性

  訓練學生發(fā)散想象及評價能力。超前認識可逆反應的平衡與移動知識

  肥皂的制取

  要求學生閱讀相關內(nèi)容,并回答問題:肥皂制取的過程有哪些?

  肥皂制取過程的四階段,并投影講析(投影內(nèi)容及講析內(nèi)容略):

  皂化 鹽析 分離 加工成型

  水浴 加NaCl 加填充料等

  1、洗滌劑的洗滌原理。

  2、油脂在人體內(nèi)的'消化和利用。

  ·閱讀課本肥皂的制取,總結制取過程的步驟。

  ·靜聽,作簡要筆記

  ·靜聽,思考理解有關內(nèi)容;

  ·與生物知識相衍接。

  培養(yǎng)學生提煉知識線索的閱讀自學能力

  介紹化工生產(chǎn),進行科普教育,了解生活中的化學知識,拓展知識

  ·看黑板發(fā)言

  培養(yǎng)自學與總結能力

  隨堂檢測練習

  1、(1) 和 統(tǒng)稱油脂,其結構可表示為 。

  若油脂中不飽和烴基相對含量 ,則熔點較高,例如 。

  反之,則熔點較低。

  (2)、液態(tài)油生成固態(tài)油脂,要在 條件下,用油與 ? 反應

  2、(1)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A 油脂不屬于酯類; B 油脂兼有酯類和烯烴的性質(zhì); C 油脂的氫化又叫油脂的硬化;D 油脂屬于混合物

  (2)下列物質(zhì)中能使溴水褪色的且有沉淀生成的是:

  A乙烯 B油酸 C苯酚 D丁炔

  (3)油脂皂化后的混合物分離,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A 萃取勝B蒸餾 C過濾D鹽析

  3、某同學說“酯的堿性水解是皂化反應”對嗎?

  4.使1mol乙酸乙酯和1mol油脂完全水解,消耗的NaOH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 .

  ·讀題,選擇(判斷)結論。

  ·在教師的引導下訂正結論

  鞏固知識,促進理解,檢查本節(jié)課教學效果

  P162習題3、4、6

  附:板書設計 第六節(jié) 油脂(屬于酯類)

  一、 油脂的組成與結構 2.1 油脂的氫化 副板書:

  R1-C-O-CH2 單甘油酯-烴其相同 …… 1、脂與酯的區(qū)別

  R2-C-O-CH è 混甘油酯-烴基不相同 2.2 油脂的水解&

  nbsp; 2、油和脂肪

  R3-C-O-CH2 烴基飽和時呈固態(tài), ①酸性時 3、洗滌劑

  不飽和時呈液態(tài) …… 4、油脂與營養(yǎng)

  二、油脂的性質(zhì) ②堿性時

  1、物理性質(zhì) ……

  …… ___皂化反應

  2、化學性質(zhì) 肥皂的制取:……

人教版高二化學教案(通用12篇) 相關內(nèi)容:
  • 高二化學教學反思

    初中化學是啟蒙學科、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素質(zhì)教育,主要要求學生掌握簡單的化學知識、基本化學實驗技能、簡單化學計算及化學在生活、生產(chǎn)及國防上的某些應用;其知識層次則以要求學生知其然為主。...

  • 高二化學《鋁三角及其應用》說課稿

    作為高中的化學老師,要怎么寫好說課稿呢?以下是一篇關于高二化學《鋁三角及其應用》說課稿的范文,供大家參考,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尊敬的各位領導、評委,大家好,我是化學組教師李顯勝,今天我說課的內(nèi)容是人教版高二化學必修教材第四章...

  • 高二化學教學工作反思

    現(xiàn)在很多教師會從自己的教育實踐中來反觀自己的得失,通過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來提高教學反思的質(zhì)量。以下是一片呢關于高二化學教學工作反思的范文,供大家參考。...

  • 2019高二化學寒假作業(yè)答案

    1⑴3 NO2(g)+2H2O(l)==2HNO3(aq)+NO(g),H=-1385kJ/mol ⑵Fe2O3(s)+3CO(g)==2Fe(s)+3CO2(g)H=-24.8kJ/mol ⑶HgO(s)==Hg(l)+1/2O2(g) H=+90.7kJ/mol⑷B2H6(g)+O2(g)==B2O3(s)+H2O(l)H1=-649.55kJ/mol2.⑴226.7kJ/mol ⑵-628.8kJ/mol 3.略。...

  • 高二化學《化學反應與能量的變化》導學案

    【學習目標】:1、使學生了解化學反應中能量轉化的原因和常見的能量轉化形式;2、認識化學反應過程中同時存在著物質(zhì)和能量的變化,而且能量的釋放或吸收是以發(fā)生的物質(zhì)為基礎的,能量的多少決定于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質(zhì)量; 3、了解反應熱和焓...

  • 高二化學食品添加劑教案

    主題2 課題3 我們需要食品添加劑嗎教學目標 1.使學生從辨認食品標簽開始學習什么是食品添加劑,食品添加劑有哪些作用,常見的食品添加劑些種類,并了解常用添加劑的名稱。...

  • 高二化學期末知識點歸納

    高二化學知識點歸納高二化學知識點比較雜亂,而高二階段又是化學難度和廣度都在增加的時候,這個時期化學科目一定要按照章節(jié),掌握各個掌握的知識點,歸納整理出來,本文整理出高二化學前五章節(jié)的知識點,提供出來,方便同學們查看復習。...

  • 新課改下高二化學教學反思

    高中化學新課程改革已有一年,在走入新課程的這段時間,我們是否對自己以往的教學思想和方法、行為進行了反思?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在先進的教育理論指導下,借助于行動研究,不斷地對自己的教育實踐進行思考,對自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不斷回...

  • 高二化學教學反思800字

    本文是第一范文網(wǎng)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二化學教學反思800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本學期,我擔任高二4、8、12、16班共4個教學班的化學教學,。...

  • 2016高二化學寒假作業(yè)答案

    1⑴3 no2(g)+2h2o(l)==2hno3(aq)+no(g),h=-1385kj/mol ⑵fe2o3(s)+3co(g)==2fe(s)+3co2(g)h=-24.8kj/mol ⑶hgo(s)==hg(l)+1/2o2(g) h=+90.7kj/mol⑷b2h6(g)+o2(g)==b2o3(s)+h2o(l)h1=-649.55kj/mol2.⑴226.7kj/mol ⑵-628.8kj/mol 3.略。...

  • 05—06學年度高二化學教學工作反思

    我所任教的高二化學兩個班,一個是A班,一個是平行班,學生差別很大,主要表現(xiàn)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學習方法上和信心上三方面。這種情況從客觀上為我提供了因材施教的陣地,讓我對同一年級不同層班級采取分層教學對策: 一、深度、廣度彈...

  • 高二化學反應原理教學反思范文(通用2篇)

    篇一本學期,我擔任高二4、8、12、16班共4個教學班的化學教學,。為了積累經(jīng)驗,提升自身素質(zhì),以勝任以后新課程改革路上的教學任務,下面就本人的工作作一個總結:化學教學是研究化學教學規(guī)律的一門學科。...

  • 高二化學反應原理教學反思范文

    教師能否真正把握好課堂教學,很大程度上決定于教師能否把自我作為意識的對象,以及在教學過程中,將教學活動本身作為意識的對象,不斷地對自我及教學進行積極、主動的計劃、檢查、評價、反饋、控制和調(diào)節(jié),亦即教師的自我監(jiān)控。...

  • 高二化學反應原理教學反思

    篇一本學期,我擔任高二4、8、12、16班共4個教學班的化學教學,。為了積累經(jīng)驗,提升自身素質(zhì),以勝任以后新課程改革路上的教學任務,下面就本人的工作作一個總結:化學教學是研究化學教學規(guī)律的一門學科。...

  • 人教版第四冊復習課文3教案示例(通用4篇)

    1、會背漢語拼音字母表,能根據(jù)字母排列順序?qū)懞眯懽郑軈^(qū)別大小寫字母的形體。2、能進行簡單的詞語搭配,掌握搭配的一般規(guī)律,初步接觸修飾語的作用。3、會讀會認這些新學的詞,積累好詞語。一、揭示教學內(nèi)容本課時完成一、二、三題。...

  • 教案大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九热精彩视频 | 69tv成人网 | 国产人碰人摸人爱视频 | 麻豆视频免费观看 | 欧美网站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一级片视频 | 久久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 | 好硬好湿好爽再深一点动态图视频 | 量新国产精品亚洲 | 天天骑夜夜操 | 免费无遮挡色视频网站 | 在线播放的av | 中日韩一级视频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爽大粗免费 | 国产在线观看午夜福利片 | 2021乱码精品1区2区3区 | 羞羞影院午夜男女爽爽 | 成年人网站免费 | 国模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色天香 | 国产一级特黄高清在线大片 | 中国一级特黄真人毛片免费观看 | 在线观看日韩中文字幕 | 黄色一级毛片免费看 | 人人干天天操 | 少妇白浆高潮无码免费区 | 男人女人真曰批视频播放全过程 | 亚洲精品综合在线影院 | 国产盗摄XXXX视频XXXⅩ | 999精品国产人妻无码系列 | 91麻豆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 | 成年人国产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久久无码老熟妇 | 91系列在线观看 | 国产骚妇自慰在线 | 欧美日本免费无码永久 | 国产好大好硬好爽免费不卡 | 亚洲精华国产精华液的福利 | 亚洲第一天堂无码专区 | 欧美又大又粗午夜剧场免费 | 1000部啪啪未满十八勿入不卡 | 欧美制服第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