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活動手工教案(通用2篇)
端午節活動手工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積極回應孩子們的興趣——設計活動滿足孩子體驗、表現“劃龍舟”的愿望。結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將兒歌《過端午》改編成了旋律歡快的歌曲,并自己錄制了改編版《過端午》;活動中,用圖卡幫助幼兒理解、記憶歌詞,并用沙錘來表現“劃龍舟”的熱鬧氛圍。希望通過和孩子一起學習歌曲、表現歌曲充分體驗劃龍舟的習俗和樂趣。
活動目標
1、學習演唱歌曲《過端午》,體驗音樂活動帶來的樂趣。
2、感知和節奏,并能初步表現。
重點難點
表現和節奏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劃龍舟視頻、音樂《過端午》、圖譜、沙錘;
2、經驗準備:幼兒對劃龍舟活動有一定的了解,已學習兒歌《過端午》。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1、教師播放劃龍舟視頻,引導幼兒回顧兒歌《過端午》。我們一起去看看視頻里的人在干什么?
2、和幼兒聊聊劃龍舟場景,引導幼兒了解劃龍舟的角色分工。他們是怎樣劃龍舟的?
幼:有人劃龍舟,有人敲鑼鼓什么時候要劃龍舟呢?
幼:端午節
我們之前學過一首關于端午節的兒歌還記得嗎?我們一起來念一念吧!
二、學習歌曲
1、初步欣賞、感知歌曲。
教師清唱歌曲,幼兒與教師一同欣賞歌曲《過端午》。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首不一樣的《過端午》,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2、學唱歌曲
(1)播放音樂,引導幼兒小聲跟唱歌曲。我們一起跟著音樂小聲地唱一唱這首歌吧!
(2)重復練習,熟悉歌詞內容。
剛才我聽到小朋友們的聲音真好聽,接下來我們一起再來試試吧,老師來找找誰的聲音最好聽呢!
(3)學習歌曲節奏
教師在黑板上出示圖譜,引導幼兒初步認識圖譜,重點引導幼兒學習和×O的節奏。
①教師用引導幼兒用拍手表示×、用握拳表示0,帶領幼兒用“拍手”
“握拳”方式練習兩遍節奏難點部分。
我們一起來玩一個好玩的游戲,當我們看到“粽子”就拍手,看到“0”就握拳,我們來試一試,看看誰做得最棒,張老師要找找誰的小眼睛看的最認真哦!
②教師帶領幼兒邊拍手邊完整進行一遍節奏練習。
③跟隨音樂完整進行一遍節奏練習。
3、再次演唱歌曲
(1)將歌詞加入節奏圖譜中,師幼共同演唱一遍歌曲,教師注意關注幼兒是否表現出休止部分,并適度進行針對性指導。
(2)教師帶領幼兒邊拍手邊演唱一遍歌曲。
三、用樂器——沙錘表現歌曲
1、教師出示沙錘,并示范一邊用沙錘打拍子一邊唱歌,間奏做劃船的動作。
這是誰呀?沙錘寶寶也想和小朋友們一起唱歌,我們來聽聽它們是怎么唱的.呢?
2、教師帶領幼兒一邊唱歌一邊根據節拍搖沙錘,間奏時做劃船的動作。沙錘寶寶唱歌真好聽,我們班還有很多沙錘寶寶來到了我們班,想和我們一起唱歌,我們請它們出來吧!
3、分成兩組,以劃龍舟的形式,一邊搖沙錘一邊唱歌并走出教室。我們一起來一場劃龍舟比賽吧!
活動總結
因為本次活動的選材來源幼兒的生活經驗、設計契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活動中,我借助多種方式幫助幼兒從熟悉歌曲到解決難點問題,到大膽表現歌曲,過程體現出小步遞進、層層深入,這是符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和學習方式的。所以整個活動中,幼兒的情緒比較愉悅,參與積極性比較高,以下是我對本次活動的一些反思:
一、創編旋律,“悅享”音樂
音樂能熏陶幼兒的情操。本次活動,我契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將兒歌《過端午》大膽創編旋律,改編成了歌曲。在歌曲學習過程中,幼兒充分欣賞音樂、感受音樂,表現音樂,從而喜歡這首歌曲。從幼兒的表現可以看出,孩子喜歡《過端午》這個音樂活動,并且享受音樂活動帶來的愉悅。
二、圖文并茂,“解讀”音樂利用節奏圖卡,分解難點
對于小班幼兒來說,本次活動的難點是掌握休止符的表現。活動中,我利用節奏圖卡幫助幼兒了解《過端午》這首歌的節奏,并通過看圖、拍手等多種方式嘗試理解和表現休止符,大部分幼兒通過這種方式基本能夠掌握休止符表現。
三、樂器演奏,“趣玩”音樂
為了增強幼兒對樂曲的感受和理解、給幼兒搭建大膽表現音樂的平臺,我在活動后半部分投放了樂器,讓幼兒嘗試演奏,在感受演奏樂器的同時大膽表達表現樂曲,深化幼兒對歌曲的理解。孩子們很喜歡這個環節,積極專注參與其中,樂于用樂器進行演奏,從他們的演奏中可以觀察到孩子基本掌握了歌曲節奏。
端午節活動手工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簡單了解端午節的由來及傳說,在活動中了解端午節吃粽子、劃龍舟以及熏艾葉等風俗。
2.幼兒能夠積極參與到對端午節風俗問題的互動里。
3.通過手工制作感受端午節的氣氛,萌發對傳統節日風俗的興趣。
4.體驗明顯的季節特征。
5.感受節日的快樂氣氛,樂意參加布置環境的活動。
活動重點:
1.通過觀看視頻讓幼兒簡單了解端午節的由來及傳說,
2.通過PPT了解端午節吃粽子、劃龍舟以及熏艾葉的風俗。
活動難點:
幼兒能夠積極參與到對端午節風俗問題的互動里。
活動準備:
1.有關屈原的故事和端午節來歷,賽龍舟、艾草、粽子、掛香包圖片,艾條等;
2.春節貼春聯,放鞭炮,吃餃子等圖片;
3.手工材料紙杯子,五色彩線,雙面膠等。
活動過程:
一、引入部分看圖猜節日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圖片,我們一起來看看,圖片里的人在干什么?
2.師:這是什么節日?誰來告訴老師一下這個節日里我們都要做什么?
3.師:知道了前面那些圖片是描述春節的。那我們現在再看一下這幾張圖片,圖中有什么?是什么節日?
二、基本部分
1.師: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端午節。端午節是哪一天有沒有人知道?端午節是紀念誰的?有誰知道端午節的故事?
2.師:好,下面我們來看一個短片《端午節的來歷》來進一步了解下端午節。
3.師:看了短片以后誰來告訴老師一下端午節是哪一天,都有哪些習俗?
4.師:端午節吃粽子,你們吃過嗎?誰來說一說?
5.師:除了吃粽子以外,端午節還有一種游戲叫劃龍舟。那在我們這個地方是很少見的。
6.師:小朋友們想不想看真正的劃龍舟是什么樣的?下面我們就通過一個小視頻來看看真正的劃龍舟是什么樣。
7.師:大家聞到什么味道沒有?是什么味道呢?哦!原來是艾草呀!誰知道艾草有什么作用呢?
8.師:今天呀,我們小朋友一起了解了這么多關于端午節的事情,誰來給老師說一下我們當地是怎么過端午的都有什么風俗習慣?
9.師:小朋友們現在知道端午節是怎么來的了嗎?它是為了紀念誰的節日?
三、手工制作
1.師:下面我們做個小手工,制作一個漂亮的荷包送給我們的.爺爺奶奶祝我們的爺爺奶奶節日快樂。
2.師:好,荷包做好了,我們把漂亮的荷包放在桌子上。
說了這么多小朋友們再來說一下端午節師幾月幾日,是紀念誰的節日?
四、聽老師講故事
師:講了好,最后大家聽老師講一個故事,一個關于端午節的故事——《布老虎吃粽子》。
5.幼兒園端午節手工活動教案
活動目標:
1、知道劃龍舟是端午節的一種習俗。
2、增強幼兒撕貼和疊小船的技能。活動準備:閱讀區:投放與端午有關的圖片、書籍。
活動目標:
1、知道劃龍舟是端午節的一種習俗。
2、增強幼兒撕貼和疊小船的技能。
活動準備:
閱讀區:投放與端午有關的圖片、書籍。
手工區:投放各色彩紙、小船模型、畫紙、手工紙。
數學區:投放畫好的船
活動過程:
一、活動開始。
(通過談話引出主題)
老師:小朋友們好!明天我們就要過節啦,小朋友們,你們知道明天是什么節日嗎?
(幼兒回答)
老師:老師告訴你們吧!明天是端午節,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我們大家就要吃咸蛋吃粽子還可以去觀看劃龍舟的比賽,老師小的時候就會去觀看這樣的比賽哦。你們看過劃龍舟嗎?
(幼兒回答)
老師:沒有關系,我們現在看看老師給小朋友準備的一些圖片,看看是怎么樣劃龍船。
(播放圖片)
老師:好的,看完了圖片現在我們回到這節課的主題吧,今天我們的區域活動也是跟船有關系哦,老師在各個區角都準備了一些材料。
在閱讀區放了一些圖片,小朋友們可以一起看一看,說一說你們吃的粽子是什么味道,你們乘過哪些船?
手工區的小朋友可以給小船涂上顏色或者來制作小船,制作好了小船老師幫你們寫好名字在我們的墻上進行展示,所以請小朋友們要認真的做,好嗎?
數學區的小朋友可以通過點卡來買賣小船,或者給小兔子分一分小船,一定要數清楚數量哦!
(常規提醒)
老師:好的,那老師希望小朋友們能夠自覺的使用進區卡,不要爭搶,在自己的區角要耐心的跟小朋友們一起活動,不要鬧哄哄的。
(幼兒自選區角,老師適時指導。)
二、活動結束。
收拾操作材料,展示個別效果比較好的幼兒作品,引導幼兒欣賞。
提出活動中存在的一些不足讓幼兒學習好的榜樣。
課后將幼兒作品展示在墻面上供幼兒和家長繼續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