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端午節活動主題方案(通用6篇)
精選端午節活動主題方案 篇1
為深入挖掘民族傳統節日所蘊含的豐富教育資源,將民族精神、傳統美德教育、節氣文化和學校特色——節日文化緊密結合在一起,通過安排相關的實踐活動,加深同學們對于“端午節”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的認識,培養愛國主義精神,增強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活動目的:
端午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通過端午節來懷念偉大的民族英雄屈原——這位可歌可敬的愛國詩人。歷古以來,已經形成獨特的風俗,如:吃粽子、賽龍舟、掛香袋、系五彩繩等活動。這些活動非常適合小學生親身參與,既能鍛煉和發展學生的動手能力,又能增進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興趣,同時還能開展緬懷先輩,傳承民族精神的系列活動。
活動內容:
。ㄒ唬┕澣窄h境的創設:各班級以“端午情懷”為主題更新一期軟體板報。大隊部利用周一升旗儀式時間,開展一次以“端午”為主題的國旗下講話。
。ǘ┒宋缑袼谆顒拥拈_展
活動一:主題班會話端午
活動對象:1——6年級各中隊
中華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輩出的民族。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華民族的脊梁,他們的事跡和精神都是激勵我們前行的強大力量。崇尚英雄、捍衛英雄、學習英雄、關愛英雄,是每一位少先隊員應該具有的品質。
活動安排:
1、利用端午節契機各中隊通過晨會課、班會課,講英雄屈原的故事;誦屈原的詩詞。讓隊員知道屈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激發學生愛國情感。
2、組織學生說說與端午相關的知識,如收看“賽龍舟”視頻,收看視頻不單純看輸贏,看熱鬧,更要讓隊員們了解到賽龍舟所體現的團隊意識、合作精神、勇于拼搏的精神。(大隊部將提供視頻參考及端午知識鏈接)
各班級根據本班實際,開展端午主題的班會課活動。如“端午時節話英雄”。
活動開展后將圖片等過程性資料上交至“德育處——每月德育活動——端午活動”文件夾中。
活動二:動手實踐過端午
1、編織五彩彩繩 感受文化內涵
一、二年級隊員開展編織五彩繩活動。
五彩線,古代也叫五彩長命縷。中國古代崇敬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節日清晨,各家大人會在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寓意孩子平平安安。
隊員們利用假期通過不同的編織方法,打造豐富多彩的端午五彩繩。請家長親手為孩子帶上彩繩。希望一根根精美的彩繩,為隊員們帶去健康成長的祝福,感受濃厚幸福的節日氛圍。
2、粽香溢滿雙手 愛心傳遞文化
三年級少先隊員開展包粽子活動。
隊員們利用假期跟父母或家中有經驗的長輩學習包粽子的方法。體驗傳統節日的美好,延續傳統文明的魅力。在動手體驗、品嘗自己的勞動成果之余,可以和同學們談談包粽子的感受,還可以把親手包的粽子送給送給周圍的老人、鄰居、交警叔叔、環衛工人……和大家一起品嘗,一起過端午。
活動開展后將圖片等過程性資料上交至“德育處——每月德育活動——端午活動”文件夾中。
3、巧制端午香袋 傳承傳統文化
四、五、六年級隊員開展制作香袋活動。
佩戴香袋,是端午傳統習俗之一。有清香、驅蟲、避瘟、防病的功效。隊員們可以在家長的陪伴下,小心裁、細細縫,做自己心儀的香袋。
巧制香袋送祝福,制作完成后可將自己親手做的香袋送給最親的人或最尊敬的人,說幾句暖心的話語。在享受快樂,感受親情的同時,了解了端午傳統文化,培養了動手能力,創新能力!
作品上交
時間:6月28日前
1、一二三年級家長拍下活動照片,上傳至釘釘各班班級圈。班主任擇優挑選,每班上交5張照片,上傳至公用平臺——德育處——20__上——每月德育活動——端午文件夾。
2、四、五年級每班上交5個香囊,年級助理統一收齊,交曹xx1老師處。
精選端午節活動主題方案 篇2
粽香在顓小
一、指導思想:為了進一步落實中小學民族精神教育指導綱要的思想,提高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促進學校與家庭(社區)互動的常態建設,學校以我國傳統節日—端午節為契機,開展“粽香在顓小”為主題的活動,通過活動,增進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興趣,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二、活動主題:粽香在顓小。三、活動口號:五月初五端午節,粽香吟詩少年智。四、活動時間:6月6日~6月10日。五、活動目標及主要途徑:1.端午奇緣話習俗活動目標:探究“粽香之源”, 了解端午來歷。活動途徑:學生以探究的方式了解端午節的由來、有關傳說和習俗。通過上網、查閱書籍等方式了解。班級利用午會、班隊讓學生暢所欲言,只要跟端午有關的知識和風俗都可以說。出一些小報,張貼在教室的展示版上。邀請班級家委會成員和家長志愿者參加。2.粽葉飄香裹粽子活動目標:體驗“粽香過程”,感受勞動樂趣。活動途徑:6月6日(周五從中午11:35~2:00),以班級為單位,聘請班級家委會和家長志愿者為校外輔導員,現場向學生傳授包粽子的技巧,學生學一學包粽子。3.端陽正當品粽子活動目標:品味“粽香之美”,享受節日氣氛;顒油緩剑菏程镁臑楹⒆雍屠蠋煖蕚浜靡恢霍兆,午餐的時候,讓孩子們快快樂樂讓地通過品粽子感受到節日的氣氛?裳埣议L志愿者參與。建議學生在家里與家人一起過端午節。4.端午激情吟詩詞活動目標:拓展“粽香文化”,激發民族情感;顒油緩剑和ㄟ^上網、查閱書籍等方式收集屈原的故事和詩歌。班級利用午會、班隊進行詩歌比賽。了解屈原的故事,吟誦屈原的詩歌,激發學生對愛國詩人屈原的敬愛之情,培養學生愛國進取的精神。邀請班級家委會成員和家長志愿者共同參與。學校七彩俱樂部開展賽詩會活動。六、活動提示: 1.班主任在除了讓隊員包、品嘗粽子、了解端午的民俗,體驗優秀傳統文化,同時還應培育學生愛生活、愛伙伴、愛家人、愛家鄉的情感和意識。
2.班主任在活動之前作好相應的準備工作;班級可以營造端午的活動氣氛;活動期間留下相關資料。事先做好家長委員會成員和家長志愿者的聯系工作。
精選端午節活動主題方案 篇3
一、活動主題:
讓學生充分了解各地在端午節里各種各樣的風俗習慣,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了解這節日的淵源,形成,民間各種不同的慶祝方式以及其中所承載的中國所獨有的文化內涵,以此來體驗的意義;體會班級就是一個大家庭,人人都是班級大家庭的成員,應該相互關心,相互愛護;增強學生愛父母愛家鄉愛祖國的感情,同時通過這次活動,使學生初步理解中國傳統節日中所蘊涵的文化內核,真正了解節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幫助青少年增強科學節日文化理念,弘揚創新節日文化,讓節日真正給我們帶來快樂與幸福。
二、活動目的:
1、學生通過上網查找資料、調查訪問等方式了解端午節的由來及民間習俗。
2、能使用多種方式獲取資料,合理整理資料,對資料進行歸類。
3、通過對家人、鄰居、同學等的交流,養成良好的口語交際能立于主動學習的能動性。
4、通過親手嘗試包粽子,提高勞動技能與操作能力,體驗成功的樂趣。
5、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激發團結互助精神和愛國主義情感。
三、活動時間:
5月26日——6月6日
四、活動對象:
五年級全體學生
五、活動內容:
1、舉辦一次端午節知識競賽
五年級每班選五名同學參加,6月5日中午12點集中五(5)班教室。
2、組織一次屈原故事巡講活動
五年級每班選三名同學準備好一個有關屈原的故事講給一、二年級的同學聽,講故事時間為5月29日晨會課時間。(請一、二年級班主任拍好照片。)
五(1)對應一(1)一(2)一(3)
五(2)對應一(4)一(5)一(6)
五(3)對應二(1)二(2)二(3)
五(4)對應二(4)二(5)二(6)
3、學包一個屈原愛國粽子
五年級班主任發動學生在家長的幫助下學包粽子,拍好照片。
4、出一張關于端午節的小報
五年級每班出三張小報。
5、寫一副屈原愛國書法作品
五年級每班交兩幅作品,硬筆、軟筆都可以。
6、制作“端午時節話屈原”的晨會PPT,并利用晨會課進行宣講
五年級每班制作一個PPT。
備注:所有材料于6月6日前交給錢亞琴老師(郵箱:394347643@qq、com)
精選端午節活動主題方案 篇4
活動目標:
一、欣賞端午節傳說中有關屈原的故事,知道屈原是我國古代的愛國詩人。
二、能認真傾聽老師和同伴的講述,樂于在集體中交流自己對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活動準備:有關屈原的故事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觀看圖片,傾聽屈原的故事,了解端午節的來歷。
二、理解故事內容,激發對愛國詩人屈原的敬佩之情。
①人們為什么要過端午節?為什么要紀念屈原呢?
②人們是用哪些方法來紀念屈原的?
三、拓展交流:端午節還有哪些習俗?
活動目標:
一、嘗試運用畫、撕、剪、貼等多種方式和同伴共同裝飾美麗的龍舟。
二、樂意和同伴共同協商,分工裝飾龍舟,體驗合作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賽龍舟的照片、未裝飾的龍舟、彩紙、筆、剪刀、膠水、抹布等。
活動過程:
一、觀察端午節龍舟比賽的照片,幫助幼兒回憶龍舟的外形特征,激發他們裝飾龍舟的興趣。
二、觀察龍舟,討論裝飾龍舟的方法,激發幼兒合作裝飾的興趣。
三、分組討論、分工裝飾龍舟。(觀察幼兒合作情況,并對有困難的幼兒進行指導。)
四、舉辦“美麗的龍舟展”,體驗合作成功的快樂。
活動三:我愛吃粽子
活動目標:
一、在觀察、品嘗中發現粽子的口味、形狀是多種多樣的,并樂意與同伴交流。
二、初步了解粽子的制作過程。
活動準備:
請幼兒收集的各種各樣的粽子,包粽子的材料(米、粽葉、棉線等)。
活動過程:
一、展示、介紹“我收集的粽子”,了解粽子種類的多樣。
二、觀看包粽子,了解包粽子所需要的材料。
(1)討論、認識包粽子的材料。
(2)觀看老師(或家長)包粽子、煮粽子的過程。
三、品嘗粽子、交流粽子的口味等,體驗過端午節的樂趣。
活動四:端午節親子活動
活動目標:
一、通過唱唱、跳跳、講講、嘗嘗等活動,進一步體驗教師、幼兒、家長共同過端午節的快樂。
活動準備:
一、與端午節有關的故事碟片、歌曲磁帶、表演材料等。
二、邀請幼兒家長參加活動。
三、各種端午美食(粽子、綠豆糕、鴨蛋等)。
活動過程:
一、開展家長、幼兒互動式智力競賽,進一步了解端午節的主要習俗。
二、幼兒節目表演。
三、家長、幼兒的親子游戲(如:包粽子比賽等)。
四、端午節美食自助餐活動。
精選端午節活動主題方案 篇5
一、活動目的:1、通過端午節主題活動的開展,讓孩子們了解端午節的相關來歷、傳說故事和習俗活動,感受中華民族傳統節日中折射出的濃郁的文化氣息。2、通過活動體會端午節全民健身、防疫袪病、驅邪避毒、倡導健康的節日主題內涵,促使孩子們在豐富的活動中樹立健身心的意識,促進快樂成長。二、活動主題:“粽香悠悠話端午”三、活動時間:2010年6月3日—9日三、活動過程:活動一:引出端午1、升旗儀式《國旗下講話》。(6月2日早上進行)2、校園廣播,播放歌曲《賽龍舟》讓學生欣賞。(6月4日午會課進行)活動二:感知端午1、 充分利用好我們的校本拓展型教材《節日漫游》中端午節的相關資料,帶領學生去認識和了解端午節。(6月2日下午第二節)2、 三~五年級以假日小隊的形式,讓隊員利用周末走訪自己周圍的村民,探究端午習俗并完成探究小報。(6月7~6月9日)三~五年級各班請于6月13日前推薦1份小報上交德育室。3、 一~ 二年級各班組織一次主題為“知端午民俗”的十分鐘隊會。(6月5日午會課)4、 三~五年級開展一次端午節賽詩會活動,讓隊員了解屈原的故事,感受屈原的民族氣節,培養他們愛國進取的精神。(6月5日午會課)活動三:品味端午1、向自己的奶奶、媽媽學包粽子、品粽子,體驗父母持家的辛勞。(學生與家長的自主活動)2、與自己的好朋友、友誼班的小朋友分享自己包的粽子,增進朋友間的感情。(學生間的自主活動)四、活動要求:1、在整個活動期間,每班至少上傳相關活動消息一條,字數不少于100字。2、各班可以在《學校活動方案》的基礎上,創造性地開展一些小型的班級活動。
精選端午節活動主題方案 篇6
一、活動目的
1、通過端午節主題活動的開展,讓孩子們了解端午節的相關來歷、傳說故事和習俗活動,感受中華民族傳統節日中折射出的濃郁的文化氣息。
2、通過活動體會端午節全民健身、防疫袪病、驅邪避毒、倡導健康的節日主題內涵,促使孩子們在豐富的活動中樹立健身心的意識,促進快樂成長。
二、活動口號
“紅紅火火過節,快快樂樂生活。”
“知端午民俗,過健康生活。”
三、活動過程
活動一:“明端午歷史”端午節知識競賽(5月8日——16日)
作為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有其獨特的由來傳說和習俗活動,因此了解端午節蘊含的相關知識,這是端午節主題活動的首要內容。全體隊員要在輔導員老師的帶領下,充分學習我們的隊本教材《節日大觀園》中端午節的相關資料,去認識和了解端午節,通過活動對端午節的來源、傳說故事、習俗活動都能了如指掌,爭取更多的隊員成為端午節知識的“小專家”。
具體安排:
第一步:活動準備階段(5月8日——5月15日)
各中隊有效利用這一段時間之內的晨會課、班隊課,通過有效的形式組織隊員主動了解端午節的來源、習俗活動等相關知識,晨會課上所組織的相關學習內容及活動要及時記載在班隊手冊上;同時認真部署好本中隊開展現場知識競賽準備工作。
第二步:三到五年級開展各年級段端午節知識競賽預賽活動(每個中隊由5名隊員參加比賽)
時間安排:5月16日下午第一節課開始
注:1、預賽采用現場知識競賽的形式進行,知識競賽內容請相關負責老師提早準備好,同時及早考慮知識競賽主持隊員以及競賽過程安排和比賽場地布置、答題板等相關準備工作。
2、預賽場地黑板美化:
3、預賽結束后將根據總分獲得情況選出各年級中前2支隊伍參加決賽
活動二:“亮眼看設計”傳統節日活動標志物有獎征集活動(5月8日——5月17日)
在傳統節日活動中創作出具有濃郁的民族特點及其文化特色的活動標志物,對于我校節日文化活動開展有著極大的引領和推進作用。為此,學校大隊部會設計出2——3個具有中華民族特點的傳統節日活動標志物予以全校性公布,全體隊員可以憑借你的亮眼來選出心目中認為最完美的也是最能體現我們中華民族節日文化特點的標志物,并且根據自己選定的標志物運用智慧,來盡情想象和說明標志物所包含的寓意,當然你也可以發動你的家長共同參與,同時如果你對所提供的候選標志物有改進意見也可以提出。此項活動我們將根據各中隊參與活動的人數和標志物寓意解說情況進行評分。參賽評分以在5月17日前收到的有獎征集表為準。大隊部將在5月18日前匯總有關活動情況,同時會評出優秀解說語,并從中選出最佳解說語予以采用。
評比時間:5月18日 下午2:00 地點:三樓會議室
活動三:“包粽秀一回”端午節包粽比賽(5月8日——5月23日)
包粽品粽是最具代表性的端午節習俗活動之一。憑借我們靈巧的小手,學習包各種形狀的粽子,并煮上后一邊品嘗自己包出的香噴噴的粽子,一邊了解關于包裹粽子的各種傳說故事,一定是最有滋味的事!
具體安排:
1、參與對象:五年級以上中隊隊員
2、各中隊認真組織隊員練習包粽活動,要求包出的粽子不散掉,練習時以學包小巧的迷你粽為主,在人人至少學會包一種粽子的基礎上,鼓勵部分隊員學習各種款式的包法,比賽時請各中隊選出5名隊員參與,比賽前的粽葉預先泡好但不剪好,比賽規則為在10分鐘內看所包的不散的粽子個數并且至少有兩種款式的粽子。比賽時各項準備物品自備。
比賽時間:展示日當天地點:活動室
活動四:“巧手學制作”端午信物制作比賽(5月15日——5月25日)
1、 端午香囊制作
佩香囊,是端午習俗之一。香囊內的填充物常用一些具有芳香開竅的中草藥,如芳香化濁驅瘟的蒼術、山奈、白芷、菖蒲、麝香、蘇合香、冰片、牛黃、川芎、香附、辛夷等含有較強的揮發性物質,有清香、驅蟲、避瘟、防病的功能。早在兩千多年前,我國民間就有人佩戴香囊以避除穢惡之氣,確保自身健康的民俗。
香囊,以錦制作,也稱“錦囊”或“錦香袋”。香囊有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棱角形、雞心形、菱形等各異的形狀,上繡精美圖案,給節日增添了無限的情趣。
“錦”,即色彩鮮明的絲織品,那么就讓片片的錦在我們靈巧的手中變成一個個玲瓏可愛的香囊吧!
制作方法的介紹:用兩塊邊長都為12厘米的彩色布料,正面朝里相向放整齊,用彩色筆在上面畫上自己喜歡的簡單形狀,如:三角形、菱形、正方形等等,然后用同色絲線縫合,留有一小口,然后填上香料,繼續縫合。
具體安排:
第一步:利用第十四周綜合實踐活動課,按以上制作方法,由各中隊輔導員老師教授并進行全班制作活動。
第二步:利用第十五周綜合實踐活動課,進行后期美化,可貼、畫、繡上一些美麗的圖案點綴,還可以上做絲扣,下掛中國結以配飾。
第三步:各中隊于5月25日前上交大隊部10個進行端午香囊制作評選,各普通小學以校為單位上交10件作品。(上交作品時,各中隊可統一放在一塑料袋內,里面注明學校、中隊、參賽選手名單。)
2、端午健康縷編織
端午健康縷舊時端午節稱為長命縷,也稱續命縷、續命絲、延年縷、長壽線,別稱“百索”、辟兵紹、五彩縷等,取其富有健康祝福的含義特稱為健康縷。它名稱不一,形制、功用大體相同,但都以五色絲結成,或懸于門首,或戴小兒項頸,或系小兒手臂,或掛于床帳、搖籃等處,俗謂可避災除病、保佑安康、益壽延年。此類節物的形制大體有五:簡單的以五色絲線合股成繩,系于臂膀;在五彩繩上綴飾金錫飾物,掛于項頸;五彩繩折成方勝,飾于胸前;五彩繩結為人像戴之;以五彩絲線繡繪日月星辰鳥獸等物,敬獻尊長。
我們也來編一編吧!讓每根絲線都融進美好的祝福,每個結里都帶上一聲謝謝,給我們身邊最值得感恩的人送上一個,同時把健康贈予他人。
制作方法的介紹:平結壓進(到時做相關介紹)
具體的制作過程也可以由同學們自己來進行創新,以有意義、美觀為主要原則。原則上不安排時間統一制作,課余由同學們自己完成,每人至少編顏色款式各不相同5個健康縷,送給長輩、親人等。各中隊于5月25日前送交大隊部10個進行端午健康縷制作評選,各普通小學以校為單位上交10件作品。(上交作品時,各中隊可統一放在一塑料袋內,里面注明學校、中隊、參賽選手名單。)
3、端午咸蛋彩繪
在南北朝時的《齊民要術》中就有記述:“浸鴨子一月,煮而食之,酒食具用。”說的就是咸鴨蛋。咸鴨蛋是佐餐佳品,色、香、味均十分誘人。相信我們一定能讓它變得更誘人!不相信就來看看我們的咸蛋彩繪吧!
具體安排:
第十四周班隊課前由輔導員老師布置隊員帶好:掏空的咸鴨蛋2個(建議里面填滿其他不易變質物品,填物的蛋殼底部可以考慮加上底托)、顏料、顏料筆、水彩筆等繪畫工具,有輔導員老師組織隊員進行咸蛋彩繪制作,其間可穿插咸鴨蛋來歷的講解等等。具體的操作可根據隊員自己的愛好進行發揮創造,以符合端午節日文化為主要依據。
各中隊于5月25日前送交大隊部10枚進行端午咸蛋彩繪評選,各普通小學以校為單位上交10件作品。(上交作品時,各中隊可統一放在一塑料袋內,里面注明學校、中隊、參賽選手名單,同時注意不要擠壞。)
評比時間:5月26日下午1:00 地點:三樓會議室
活動五:“快樂過端午”展示活動
主要區域:
1、知識競賽決賽區
2、現場包粽展示區
3、游戲活動區
四、活動反饋:
“紅紅火火過端午,快快樂樂健身心” 端午節活動的深入開展,激發了隊員的求知欲和參與興趣,更讓孩子們感受到了傳統節日文化的魅力與內涵。通過端午節主題活動的開展,讓孩子們了解端午節的相關來歷、傳說故事和習俗活動,感受中華民族傳統節日中折射出的濃郁的文化氣息。通過活動體會端午節全民健身、防疫袪病、驅邪避毒、倡導健康的節日主題內涵,促使孩子們在豐富的活動中樹立健身心的意識,促進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