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大雪節氣的教案(通用3篇)
關于大雪節氣的教案 篇1
目標
(一)幫助兒童了解大雪這個節氣的由來和地理、氣象、農業特點;
(二)認識大雪這個節氣的代表民俗活動;
(三)動手制作人造雪。
內容
(一)由來涵義
元吳澄撰作品《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至此而雪盛也。”意思是到大雪這一天,天氣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更大,但是降雪量不一定很大。
節氣意義上的“大雪”與天氣預報中描述降雪量的“大雪”無必然聯系。大雪節氣是一個氣候概念,它代表的是大雪節氣期間的氣候特征。因為“雪”是水汽遇冷的產物,代表寒冷與降水。“大雪”名稱是個比喻,反映的是這個節氣期間氣候變化,寒流活躍氣溫下降、降水增多。
(二)大雪物候
大雪時節,中國大部分地區已進入冬季,最低溫度都降到了0℃或以下,在強冷空氣前沿冷暖空氣交鋒的地區,會降大雪,甚至暴雪。此時,黃河流域一帶已漸有積雪,而在更北的地方,則大雪紛飛了。
大雪節氣最常見的就是降溫。據統計,中國強冷空氣最多的月份是在11月,強冷空氣過后,北方大部分地區12月的平均溫度約在-20℃至-5℃之間,南方也會出現霜凍,強冷空氣往往能夠帶來降雪或暴雪。
中國古人將氣溫下降的大雪分為三候:一候鹖鴠不鳴;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是說此時因天氣寒冷,寒號鳥也不再鳴叫了;
此時是陰氣最盛,所謂盛極而衰,陽氣已有所萌動,老虎開始有求偶行為;
“荔”為馬蘭草即馬蘭花,據說也能感受到陽氣的萌動而抽出新芽。
從小雪節氣到大雪節氣雪量不斷加大。這時的雪一般來講下得越多越好,對于來年地表水分的積蓄,起著關鍵性的作用。這時的積雪,一可以給冬小麥保溫保濕,防止冬季干吹風;二可以儲存來年生長所需水分;三能凍死土壤表面的一些蟲卵,減少小麥返青后的病蟲害發生。但雪太大,也會對一些設施農業產生不利影響,所以一些農事活動仍不能放松。
(三)大雪傳統
腌肉、打雪仗、賞雪景、進補都是大雪節氣的民俗。老南京有句俗話,叫做“小雪腌菜,大雪腌肉”。此時,家家戶戶門口,窗臺上都會掛上腌肉、香腸、咸魚等腌制品,形成一道亮麗的風景。如果此時恰逢天降大雪,人們都會熱衷于在冰天雪地里打雪仗、賞雪景,其樂融融。
大雪腌肉
老南京有句俗語,叫做“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大雪節氣一到,家家戶戶忙著腌制“咸貨”。將大鹽加八角、桂皮、花椒、白糖等入鍋炒熟,待炒過的花椒鹽涼透后,涂抹在魚、肉和光禽內外,反復揉搓,直到肉色由鮮轉暗,表面有液體滲出時,再把肉連剩下的鹽放進缸內,用石頭壓住,放在陰涼背光的地方,半月后取出,將腌出的鹵汁入鍋加水燒開,撇去浮沫,放入晾干的'禽畜肉,一層層碼在缸內,倒入鹽鹵,再壓上大石頭,十日后取出,掛在朝陽的屋檐下晾曬干,以迎接新年。
滑冰嬉戲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北方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自然景觀,南方也有“雪花飛舞,漫天銀色”的迷人圖畫。到了大雪節氣,河里的冰都凍住了,人們可以盡情地滑冰嬉戲。
(四)人造雪小實驗
大雪節氣的到來,意味著降雪量的增加,但是在南方,雪非常罕見的,就比如我們在上海的小朋友 即便是下雪了,也很快就融化了。小朋友還能記得自己上次看到雪是什么樣子的嗎?
但是不用擔心,老師今天想到了一個神奇的辦法,不但能看到雪,還能讓雪堆積起來!想不想知道呢?那就豎起小耳朵仔細聽!我們現在就一起來做個小實驗,學習一下人造雪的制作步驟,自己動手創造自己的小雪地吧!
如果大家還想了解更多關于二十四節氣的知識,歡迎大家關注我們的公眾號“記錄自然的時間之書”。我們將持續發布節氣相關推送。
關于大雪節氣的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在游戲情景中學會使用剪刀,對紙工活動有興趣。
2、鞏固認識紅、黃、藍三色,初步學習將紙條按顏色進行分類擺放。
3、積極參與游戲,體驗與同伴共同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紅、黃、藍紙條,剪刀,籃子每組一份。
2、小花圖片,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出示紙條,激發興趣、
教師抖動紙條,“看,老師手里拿的是什么呀?它象什么?”“聽,它有聲音嗎?”“這個紙條可調皮了,它還會飛呢?你們看,它飛呀飛呀飛到哪里了?對,它飛到老師的頭上,象什么?紙條又飛呀飛呀飛到嘴上,象什么?飛到腰里象什么?”
二、制作雪花,學習使用剪刀、
1、交代制作要求:今天我們來把紙條變成大雪花。我們一起來做做,一只手拿著剪刀,另一只手拿紙條,張開咔嚓,剪成一片大雪花。剪好后要把剪刀閉攏,不然它會很累的。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三、玩游戲:下雪了
1、激發幼兒的游戲興趣:在這一片雪白的廣場上要下一場五彩的雪,你們想玩嗎?
2、幼兒按要求找雪花:滾一滾,爬一爬,找片紅色的雪花給我瞧。
四、情境表演,激發裝扮小花的興趣。
“聽,什么聲音?誰在哭?”“它說旁邊的花兒多漂亮,我們怎么沒有漂亮的衣服呀?”激發幼兒幫小花打扮打扮的愿望。
五、按顏色分類擺放紙條,結束活動。
“你們看,地上還有許多大雪花,我們不能丟下它們,將它們帶回去打扮小花吧。”引導幼兒按顏色分類擺放。
關于大雪節氣的教案 篇3
活動名稱:
《大雪的由來》
活動目標:
1、復習童謠,學習詩詞大雪。
2、積極參與晨談,講述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兒歌《二十四節氣歌》、《大雪》兒歌,ppt或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播放《二十四節氣歌》引出“大雪”主題。
教師:小朋友們好!寒冷的冬天來了,你們最喜歡做什么?(堆雪人)雪是怎么來的呢?今天我們分享的內容是:大雪的由來。
二、出示圖片,播放課件。
1.本周我們將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一個節氣--大雪。現在就讓我們來了解“大雪”這個節氣:
教師小結:大雪節氣,太陽黃經達255度。大雪,顧名思義,雪量大。古人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到了這個時段,雪往往下得大、范圍也廣。這時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最低溫度都降到了0℃或以下。往往在強冷空氣前沿冷暖空氣交鋒的地區,會降大雪,甚至暴雪。可見,大雪節氣是表示這一時期,降大雪的起始時間和雪量程度,它和小雪、雨水、谷雨等節氣一樣,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節氣。
2.常說,“瑞雪兆豐年”。嚴冬積雪覆蓋大地,保持地面及作物周圍的溫度不會因寒流侵襲而降得很低,冬作物創造了良好的越冬環境。積雪融化時又增加了土壤水分含量,供作物春季生長的需要。雪水中氮化物的含量是普通雨水的5倍,有一定的肥田作用。有“今年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的農諺。
3.教師:小朋友,如果我們這里下雪了,你想堆個什么樣的雪人呢?(出示雪人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