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語言教案模板(精選12篇)
中班語言教案模板 篇1
【活動目標】
1、感受角色形象的可愛和奇特,能用較完整的語言表述有趣的情節。
2、在看看、問問、議議中,感知故事內容,體會同伴間的友好情感。
3、體驗自主、互相學習的快樂。
4、能分析故事情節,培養想象力。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1、圖四幅(上課、游戲、午睡、學飛行)。
2、“上課、游戲、午睡、學飛行”的子卡。
【活動過程】
一、創設語言情境,激發興趣。
1、創設情境。
“鳥媽媽要生蛋了,鳥爸爸每天給鳥媽媽吃好多的東西……生出了一只很大的鳥,于是就給寶寶取了個名字叫大小鳥!”
2、引導討論。
“鳥媽媽為什么要叫他大小鳥呢,到底是只大鳥,還是小鳥呢?”
二、借助圖書圖片,感知交流。
1、自主看書,感知內容。
教師分組指導幼兒閱讀圖書。
2、提問討論,互助學習。
“剛才,你們在看圖書的時候有什么地方看不懂嗎?”
“哪個小朋友能解答他的疑惑?”
3、選擇圖片,大膽講述。
“小小鳥為什么要坐在大小鳥的身上上課?坐在大小鳥的身上感覺怎么樣?”
“游戲時大小鳥和小小鳥是怎樣玩的?你能用有的……有的……還有的……來說一說嗎?”
“大小鳥飛不上天,小小鳥會對他說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三、完整感知情節,拓展想象。
1、引導幼兒完整講述故事。
2、拓展想象。
“你喜歡大小鳥嗎?為什么?”
“成為老師的大小鳥和小小鳥們在幼兒園還會發生什么事情呢?”
【活動反思】
首先,從我揭示大書題目的時候,幼兒就對題目《大小鳥》感興趣了,到底是大鳥還是小鳥呢?幼兒要緊往下看了;顒拥倪^程中,我不是單一的帶領幼兒一頁一頁地看過去,而是先讓幼兒自己看,發現疑問之處后提出來,再請其他幼兒來幫助解答,這樣可以激發幼兒看書的興趣,看的也比較仔細。當然,老師也會參與過渡、總結的環節。最后拓展想象,長大后的大小鳥、小小鳥還會發生什么事?幼兒自由發揮,用自己的語言進行完整表述。這樣的課堂氣氛很好。
小百科:鳥,又稱作鳥兒。定義:體表被覆羽毛的卵生脊椎動物,鳥的主要特征是:身體呈流線型(紡錘型或梭形),大多數飛翔生活。
中班語言教案模板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理解故事,引導幼兒感受故事意境,萌發對故事的興趣。
2、能大膽創編動作,并積極參與故事表演,提高幼兒的自信心及想象力。
活動準備:
故事音樂、錄音機、圖片、動物頭飾等
活動過程:
1、導入:引出故事的主人翁“小猴子”,出示小猴圖片及模仿小猴子。
2、欣賞故事:提問幼兒故事里的情節,加深對故事的理解。
師:小朋友,故事里你們聽到了什么?有誰呢?在干什么呢?
幼兒:有小猴子,要去掰玉米、摘桃子、摘西瓜、追兔子;
3、以問答方式游戲引出圖片。
師:“剛剛故事里面,小猴子首先到了什么地方?”讓幼兒根據自己的印象,學會結合內容找到圖片的順序并復述故事內容。
。ㄓ衩椎乩铩易訕洹鞴系乩铩米樱
4、結合故事內容,鼓勵幼兒大膽創編動作及表情,鞏固理解故事內容。
5、通過游戲,讓幼兒進一步加深對故事的理解。
6、活動總結。
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做事情要一心一意,不要三心二意”的道理。
活動延伸:
請幼兒課后把故事的情節簡單地用圖畫表達出來,然后制作成小圖書與同伴進行分享。
中班語言教案模板 篇3
活動目標:
1. 理解故事內容,理解“孤獨、筆直”等詞匯的意思。
2. 學說角色對話,會使用“請、謝謝”等禮貌用語,能大膽的表演故事內容。
3. 懂得遇到困難不放棄,體驗克服困難后成功的快樂心情。
活動準備:
1. 經驗準備:幼兒有過迷路的經歷。
2. 物質準備:故事課件,桌面操作教具,角色頭飾,房子背景。
活動過程:
一、引發回憶,激發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提問:你迷路的時侯心情怎樣?會怎么辦?
二、完整講述故事,理解故事內容出示課件
完整講述故事,幼兒簡單了解故事內容。
1.提問:
、龠@個故事講了一件什么事?
②小老鼠為什么要去找大老鼠?
、勰阒朗裁词恰肮陋殹?
、苊月返男±鲜笥昧耸裁崔k法找到大老鼠的家的?向誰求助了?
三、分段講述故事,學說角色對話,理解故事內涵。
配合桌面操作道具,分別講述2、3、4、5段:
1.欣賞故事第二段,提問:小老鼠最先來到了誰的`家,它是怎么做的?小青蛙是怎么回答的,小老鼠是怎么說的?
2.欣賞故事第三段,提問:小老鼠又來到了誰的家,它是怎么做的?小公雞是怎么回答的?“筆直向前走”是什么意思?試著走一走。
3.欣賞故事第三段,提問:小老鼠又來到了誰的家,它是怎么做的?狗熊是怎么回答的?“繼續往前走”是什么意思?試著走一走。
4.欣賞故事第四段,提問;小老鼠又來到了誰的家,它是怎么做的?獅子是怎么回答的?在他家的后面是什么意思?試著走一走。
5.小老鼠在問路的時候,反復使用了一個好聽的詞,是什么?別人回答了他,他又說了什么?
6.請你用這個好聽的詞跟小老鼠(青蛙、公雞、狗熊、獅子、大老鼠)問問路。
四、引導幼兒表演故事內容
1.提問:這是一只怎樣的小老鼠?
2.小結:小老鼠聰明、勇敢、有禮貌、樂于交往、遇到困難不放棄、迷路后知道向路人求助,并且很認真的記住了去的路線、房子的方位和顏色。
3.引導幼兒分角色表演故事內容。
活動延伸:
活動區的時候小朋友們可以和小伙伴們一起講述故事。
中班語言教案模板 篇4
活動內容:
氣球
活動目標:
1、學習看圖填補講述、編講填補部分的內容。
2、發展幼兒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發展幼兒表演能力和團結協作的能力。
4、教育幼兒懂得別人有困難的時候,應該主動幫助。
活動準備:
取氣球圖片 圖片:貓、猴、豹、松鼠、長頸鹿、大象、鳥、蛇、樹袋熊、繩子、梯子
活動過程:
1、出示圖(一)發生了一件什么事?
2、小剛要去動物王國坐客,氣球是小剛送給小動物的禮物,可是現在氣球卻掛在樹上了,小朋友想一想小剛的氣球怎么會到樹上的?
3、(1)現在小剛的心理很復雜,如果你遇到了困難最希望什么?
。2)這時誰看到了這件事?(兔子)
。3)小兔子是來迎接小剛的,他看到這件事趕緊跑小剛,可是小兔子怎么跳也夠不著,怎么辦呢?哎!有了,小兔子轉身跑回了動物王國。
4、小兔子跑回動物王國干什么去了?
。1)結果氣球怎么樣了?(講述小朋友動作)
(2)我們給故事起個好聽的名子 《取氣球》
。3)小動物們知道小剛遇到困難都跑來幫忙,那是誰幫的忙呢?老師想的辦法是請大蛇,那老師是怎樣請的呢?小朋友仔細聽(示范講故事)
。4)老師把小朋友想的辦法都裝在了小筐里,請小朋友選擇一種辦法把它貼在圖畫紙上。貼完后,請小朋友回到自己的座位,把故事完整的講述一遍。
6、幼兒貼畫,教師指導
請個別幼兒完整的講述故事
7、現在請小朋友來表演故事
8、小朋友幫助小剛想出了好辦法,小剛和小動物非常感謝我們,他們把氣球送給了我們,我們一起去玩吹氣球比賽好嗎?
中班語言教案模板 篇5
活動目標
初步感受信在生活中的作用,體會同伴間寫信和讀信的快樂。
嘗試閱讀三封不同類型(文字、圖夾文、圖片和數字)的信,發現內容之間的關聯,能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能自由發揮想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
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過程
一、回憶故事,引出話題
1.(出示故事課件,見圖1,幫助幼兒回憶情節)我們曾經聽過一個關于“信”的故事,還記得嗎?故事里誰給蛤蟆寫信?信里青蛙對蛤蟆說了
2.小結:青蛙用寫信的方式向蛤蟆傳遞了一份真情,蛤蟆讀了信以后感到有朋友關心自己真是太幸福啦!
3.過渡:瞧,這是誰的信?青蛙收到的三封信里分別會寫些什么呢?
二、分組讀信,理解內容
1.出示三封信,提出分組讀信的要求:四人一組合作讀信。
2.思考:青蛙收到誰寫來的信,信里說了什么?
3.幼兒分組合作閱讀理解信的內容,教師巡視引導。
三、分享交流,集體讀信(根據幼兒的選擇確定先讀哪封信)
1.出示文字的信(見圖3):
(1)關鍵提問:好久不見是什么意思?蛤蟆在信中告訴青蛙一些什么事情?什么時候到哪里去,怎么樣去?公園里除了可以放風箏,還可以做些什么事情?
親愛的青蛙:
好久不見,我很想你。
6月1日兒童節的上午,我們乘地鐵到公園去放風箏……
你的'朋友蛤蟆
。2)教師引導幼兒完整讀信。
重點關注:好久不見、乘地鐵、放風箏。
2.出示圖夾文的信(見圖4):
(1)關鍵提問:這封信里說了什么?蛤蟆和青蛙到哪里去了?什么時候去的?除了去東方明珠、中國館,還可以去哪里玩?
。2)引導幼兒結合生活經驗想象和表達。
重點關注:箭頭表示什么意思。
3.出示圖片和數字組成的信(見圖5):
關鍵提問:圖片和數字分別代表什么意思?根據這些提示你能讀懂信嗎?蛤蟆想用這封信告訴青蛙什么事情?什么是化裝舞會?你從哪里看出來的?蛤蟆準備化裝成誰?這個問號是什么意思?如果你是青蛙你會帶什么呢?
重點關注:什么是化裝舞會,問號表示什么意思。
4.總結歸納:
。1)關鍵提問:這三封信之間有關系嗎?信的內容之間有聯系嗎?信中說哪件事情要先做呢?你會寫信嗎?你覺得寫哪封信最難?
。2)小結:蛤蟆寫了三封不同內容的信,有的用文字,有的用圖片和文字,還有的用圖片和數字。
(3)能不能把三封信的內容組合寫成一封信?
四、延伸
1.出示三封信組合后寫成的一封信,教師示范讀信。
2.小結:蛤蟆期盼著過“六一兒童節”,他想邀請好朋友青蛙一起過節,所以他寫信把兒童節一整天的安排告訴青蛙。好朋友之間除了可以打電話、通過網絡溝通,還可以用寫信的方法傳遞心意。
3.幼兒人手一份由三封信組合后寫成的信,嘗試看信、讀信,鞏固讀信的相關經驗。
活動反思:
故事里的青蛙看到好朋友為等不到信而難過時,及時地坐在了他的身旁,一起陪朋友等信。除此外,青蛙還回家寫了一封信,準備寄給蛤蟆,給他一個意外的驚喜。雖然信比預期的時間來得晚,但是,當看到蛤蟆歡樂的笑顏時,青蛙自己也樂開了花。從中我們也感受到寫信對友情的重要性。
中班語言教案模板 篇6
設計思路:
幼兒分析:
在孩子平時的一日活動中,還是發現有些孩子不注意清潔衛生,如:在操場上亂扔餐巾,在教室里吐口水等。也有些孩子看到地上的垃圾也不會主動撿起來扔進垃圾桶。根據《綱要》所說,"開展活動既符合幼兒園的現實,又有利于其長遠的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一個郵包》這個故事具有一定的教育價值。
同時根據中班幼兒年齡的特點,他們的思維是具體形象性思維,所以在活動中,我運用故事的形式,邊聽故事邊看幻燈片,既引起了幼兒的興趣,又讓幼兒在滿足視聽效果的享受下理解故事的內容,最后在遷移運用中引發幼兒講文明的意識。
教材分析:
現階段我班正在開展主題活動《周圍的人》,通過參觀周圍環境,熟悉商店、醫院等服務場所,幼兒已對周圍的環境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初步知道了周圍的人和我們的關系。而故事《一個郵包》正來源于子主題《我居住的地方》中的一個拓展點,這個故事內容有趣生動,貼進幼兒生活,所以我選擇了此活動。主要想通過故事讓孩子逐步養成愛清潔、講衛生的好習慣,讓他們知道不能亂扔垃圾,要保護環境衛生,讓我們周圍的環境變得更加干凈和漂亮。
研究分析:
近階段,我們研究的內容是"核心經驗的確立",核心經驗的確立思考從教材分析、幼兒分析、階段目標分析及主題目標分析,尋找幾者之間的結合點。本人在核心經驗確立時存在核心經驗過易及過難的問題,因此本次活動通過教研組共同的研討,在第一研的基礎上和組員再次詳讀教材、分析教材、分析幼兒等確立了我們認為比較適合的核心經驗:知道不亂扔垃圾,要保持環境衛生。
活動目標:
1、觀察畫面,理解故事,知道不亂扔垃圾,要保持環境衛生。
2、樂意在同伴面前用較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重點與難點:
重難點:知道不亂扔垃圾,要保持環境衛生,并用較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故事課件
活動過程:
一、理解故事內容,懂得不亂扔垃圾
。ㄒ唬┓侄卫斫夤适
圖片1(狗熊搬新家)
提問:狗熊先生搬到了一新的小區啦,你們覺得這個小區的環境怎么樣?(環境幽靜:有綠綠的樹、青青的草、清亮亮的河水、還有小鳥在枝頭喳喳叫呢)
小結:小區的環境真干凈,住在這里真舒服。
圖片2、3、4、5(狗熊先生亂扔垃圾)
提問1:狗熊先生在吃什么東西呢?你吃完這些東西后,會怎么處理這些垃圾呢?(瓶子、骨頭、瓜子殼)
提問2:你們覺得狗熊先生會怎么處理這些垃圾?
提問3:狗熊先生到底是怎么做的呢?(看課件)
提問4:狗熊先生亂扔垃圾后,小區的環境發生什么變化了?
小結:原來亂扔垃圾是不文明的行為,本來很干凈整潔的小區環境越來越臟,人們住在里面感覺不舒服,不開心了。
圖片6(熊貓太太的辦法)
提問:狗熊先生天天亂扔垃圾,讓住在樓下的熊貓太太非常的苦惱,熊貓太太會想什么辦法讓狗熊先生不亂扔垃圾呢?
。ㄐ茇執K于想到了一個好辦法,他將……故事結尾
提問:熊貓太太想到的好辦法是什么呢?她為什么要以郵包的方式把垃圾寄給狗熊先生?
小結:熊貓太太想到的好辦法是把垃圾以郵包的形式寄給狗熊,讓狗熊自己知道自己亂扔垃圾的行為是不對的,所以這個故事的名字叫《一個郵包》。
(二)完整欣賞故事
二、應用遷移——知道不亂扔垃圾,要保持環境衛生。
聽了這個故事后,我們知道了不要亂扔垃圾,亂扔垃圾會破壞環境的整潔,影響人們的生活,但在生活中,我們還會看到這樣一些現象:
1、圖片1(幼兒在區角操作中紙屑、材料掉在地上;幼兒吃飯時飯菜掉在地上、桌上)你看到了該怎么辦?
2、圖片2(有人亂扔垃圾):這個人的行為對嗎?你看到了會怎么做呢?
3、圖片3(有人隨地吐痰):這個人的行為對嗎?該怎么辦?
4、圖片4(有人在墻壁上亂涂亂畫),這個人的行為對嗎?該怎么辦?
小結:我們家里、幼兒園里、周圍其他地方環境的整潔是靠我們大家的。我們要從自己做起不亂扔垃圾。如果別人不講衛生亂扔垃圾,我們要提醒他,并且把垃圾撿起來放到垃圾桶里,這樣,我們居住的環境就會整潔干凈了。
四、延伸活動:
那現在老師帶小朋友一起去在幼兒園里找找有沒有隨地亂扔的垃圾,讓我們的幼兒園也變得和動物小區一樣整潔好嗎?
中班語言教案模板 篇7
活動過程
1、學習詩歌。
(1)教師用富有韻律和激情的語調朗誦一遍詩歌,激發幼兒學習的愿望。
(2)可運用幻燈片在幼兒產生視覺形象后再朗誦一遍詩歌,
以加深幼兒對詩歌的印象?梢宰層變褐v講詩歌里說了些什么,要求用詩歌里的語言回答。
(3)組織討論?梢韵蛴變禾釂枺簽槭裁丛姼枥锇研▲B當作飛機?把小龜當作坦克?把小魚當作軍艦?
(第一個層次,使幼兒運用多種感官去感受作品。該活動中教師調動了視覺、聽覺手段,幫助幼兒去聆聽去觀察比較。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第一遍朗誦詩歌的效果至關重要。幼兒學習積極性一旦被激發起來,學習即是愉快的游戲。再次朗誦詩歌時,可邊朗誦邊演示幻燈教具,還可以讓幼兒跟讀、做動作。教師應鼓勵幼兒扮演自己喜歡的角色,在幼兒對詩歌有了初步的感受后,再組織幼兒討論小鳥——飛機、小龜——坦克、小魚——軍艦的象征關系。)
2、理解和體驗詩歌的內容。
(1)請幼兒仔細聽教師朗誦一遍詩歌,體會和討論一下這首詩歌有什么特點。教師幫助幼兒歸納出這首詩歌的特點是:有節奏,押韻,句子在各段落中可以重復,等等。
(2)請幼兒選擇扮演的角色,一部分做“司令”,其余分別做鳥媽媽、烏龜媽媽和魚媽媽。教師與扮演“司令”的幼兒一起說:鳥媽媽問我”,鳥媽媽扮演者接下去說:“小鳥哪兒去了?然后扮演司令的幼兒又接著說:“我說小鳥做了我的飛機……”
在詩歌表演中,教師需注意指導幼兒作出相應的表演動作。例如:鳥媽媽飛過去詢問,“司令”邊做飛行動作邊回答。
(這一層次的詩歌表演有兩方面的作用:一是通過角色的扮演,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詩歌,包括對詩歌語言的理解、對畫面的理解、對思想感情的感知和對特殊表現方式的感知;二是可將自己某些經驗在游戲中表現,實現作品經驗和自己的`直接經驗的雙向遷移。如幼兒對小鳥、小龜、小魚的模仿動作,三位媽媽詢問的語氣語調等。)
3、遷移作品的經驗。
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用他們熟悉的小動物象征軍隊。教師可以提出以下問題,讓幼兒討論:
除了小鳥能當飛機、小龜能當坦克、小魚能當軍艦外,還有哪些小動物可以當飛機、坦克、軍艦呢?如果你是三軍總司令,你愿意什么當你的部隊、武器呢?
(這一層次很重要,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一方面使幼兒積極調動已有的有關小動物和軍事的知識經驗,另一方面可以幫助幼兒在小動物和兵種、武器、軍事工具之間建立某種聯系,找到兩者之間的某一共同的動作或形象特征,為下一層次的仿編埋下伏筆。)
4、仿編詩歌。
(1)出示圖片,進行象征物揭示及仿編詩歌的示范。教師可將幼兒在討論象征手法時提出的許多軍事象征物,用圖片表示出來,如蜻蜓——直升機,大象——消防車,蝙蝠——降落傘。然后教師選擇其一編出詩歌:“蜻蜓媽媽問我,小蜻蜓哪兒去了?我說:小蜻蜓做了我的直升機。”
(2)讓幼兒利用圖片上的象征物試編詩歌。如幼兒可編:“象媽媽問我,小象哪兒去了?我說:小象做了我的消防車。”
(3)繼續鼓勵幼兒將自己想象的軍事象征物按照詩歌的結構仿編出來。幼兒可以離開教師圖片的示范,編出公雞——號手,小狗——軍犬,長頸鹿——云梯。啄木鳥——偵察員,等等。
中班語言教案模板 篇8
【設計意圖】
把中國經典的文學作品特別是適合幼兒閱讀的圖畫書傳遞給幼兒,讓他們在最適當的時候閱讀到最優秀的,感受圖畫故事獨特的魅力。故事情節雖然簡單,但水墨畫的畫面效果和四個小動物傳遞蘿卜和友誼的溫馨畫面卻會讓人過目不忘、久久回味。故事的語言和節奏具有一定的重復性和節奏感,適合目前中班年齡段的幼兒進行閱讀。
【活動目標】
1、體驗伙伴之間團結友愛的美好情感。
2、在傾聽、觀察、講述和表演中培養良好的傾聽習慣,發展較連貫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初步的表現力。
3、理解故事內容,記住故事中小兔子、小猴、小鹿和小熊的出場順序并能進行簡單的講述和表演。
4、愿意分角色表演簡單的'故事情節。
5、參與閱讀與討論,體驗故事的奇特與幽默,初步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進一步激發閱讀圖書的興趣。
【重難點分析】
重點:在傾聽、觀察、講述和表演中理解故事內容,感受小伙伴之間團結友愛的美好情感。
難點:記住故事中小兔子、小猴、小鹿和小熊的出場順序和故事中的重復性語句,嘗試運用肢體語言和簡單的道具進行故事表演。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1、圖畫書《蘿卜回來了》和ppt課件;
2、場景道具:布置小兔、小猴、小鹿和小熊的家,蘿卜、花生、南瓜和紅薯模型;3、幼兒圍半圓坐一圈。
心理準備:事先將圖畫書《蘿卜回來了》投放在閱讀區供孩子們自主閱讀。
【活動過程】
(一)導入:出示圖畫書,觀察封面,引出故事。
提問:看看封面上有什么小動物?是什么季節?讓我們來聽一聽小動物之間發生了什么故事。
(二)展開
1、教師運用ppt有感情地講述故事,引導幼兒邊聽故事邊觀察畫面,理解故事中小動物團結友愛的美好情感。
。1)故事中都有哪幾個小動物?它們是怎么給同伴送蘿卜的?
(2)為什么蘿卜又回來到小白兔家了呢?
2、教師和幼兒一起復述故事,學說故事中重復的語句:“天氣這么冷,雪這么大,我要把這個蘿卜給送去!
3、布置表演場地,運用簡單道具,邀請個別幼兒分別扮演小兔子、小猴、小鹿和小熊,表演故事《蘿卜回來了》,提示幼兒表演出各個動物的角色特點。
。ㄈ┭由
1、把圖書放在閱讀區,繼續延伸閱讀。
2、將表演用的教具投放在角色區,幼兒可繼續表演故事或創編。
教學反思:
從這堂課,我們也看出一堂教學活動是要發揮教師的主導性,不放任自流,還是要尊重孩子的自主性,順其自然。不管哪種占主導,都應該處理好教的方式,讓孩子們感覺不到被教,一切像一場游戲活動。教無定法,無論采用哪種教學方式,都必須作用于人的感官才能發揮作用。教學方式實質上是一種刺激手段。
中班語言教案模板 篇9
【設計思路】
每個人都有朋友,我們的生活、學習離不開朋友,朋友之間要相互幫助、互相珍惜,而中班孩子的年齡特征決定了他們不能深層次的理解:什么是朋友?朋友之間應如何相處?朋友的重要性,離開朋友會心存思念等等。本次活動通過小兔子離開森林思念朋友的故事,隨著親切、淡淡的思念情愫,幫助幼兒理解朋友的真正意義、朋友的重要性,懂得珍惜友情。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畫面,能根據物體特征進行聯想,并能大膽表達。
2、感受朋友間思念的情感,懂得朋友間是相互思念的。
3、根據已有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4、理解故事內容,豐富相關詞匯。
【活動重難點】
能根據物體特征進行聯想。
幼兒能從故事情境中感受思念的情感。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城市場景、小動物圖片、風鈴。
經驗準備:幼兒了解常見動物的特征,并能用簡單的話描述。
【活動過程】
一、出示風鈴,導入話題。
師:聽,猜猜這是什么?對,這是一串思念的風鈴,這串風鈴是小兔子離開森林,搬到遙遠的城市去住的時候,朋友們送給他的禮物。每一個鈴鐺都代表著一個好朋友,朋友們對小兔子說:“你把風鈴掛在窗邊,每當風鈴響起來,就是我們在思念你。”
二、觀察畫面,大膽想象。
1、出示大背景圖:師:小兔子,來到了熱鬧的城市,看到了什么?
小結:城市里的.一切都那么新鮮,小兔子見到了很多以前從來沒有見過的東西。但這些以前沒見過的東西,卻總讓她想起老朋友。她想起了那些小動物呢?
2、引導幼兒觀察,能根據物體特征進行聯想,并能大膽表達。
師:這是什么?,小兔子從高高的大樓想到了哪個朋友?為什么?
師:小兔子看到在陽光下閃亮的噴泉,小兔子想起誰?這又是什么原因呢?
師:看到馬路上整齊的白色條紋的人行道,小兔子會想起誰?
師:晚上,看到了馬路上亮著的路燈,小兔子會想起誰?哪個動物喜歡在晚上活動的?
小結:看到高高的大樓,小兔子就想起個子高高的長頸鹿;看到在陽光下閃亮的噴泉,小兔子就想起老愛噴水玩的大象;看到馬路上畫著整齊白色條紋的人行道,小兔子就想起身上也長了條紋的斑馬;看到深夜里也一直亮著的路燈,小兔子就想起夜里也不愛睡覺的貓頭鷹。
三、討論與遙遠的朋友聯系的方式。
講述故事:
一天傍晚,小兔子看著黑壓壓的烏云,他想起了朋友黑熊。小兔子說:“我總是在想念朋友們,他們是不是也在想我?”小兔子把風鈴從箱子里拿出來,掛到窗邊。掛好以后,她就搬了椅子,坐在旁邊等著風鈴響?墒侵钡教焱耆谙聛恚陱男∽兇,又從大變小,風鈴都安安靜靜,一聲不出。提問:小朋友,你有朋友嗎?當你想你的朋友的時候,你會怎么做?
小結:當我們想念朋友的時候,可以給朋友打電話,寫信、發短信,要告訴他,你很想他。
四、情景表演:《打電話》
師:小兔子認為打電話的方法最好,那我們來扮演小動物和兔子玩打電話的游戲。小朋友的椅子下面有一個動物,小動物可以打電話,講講心里話。
小結:如果和好朋友分開了,距離很遠,你很想他,有個好聽的詞叫思念。思念朋友了,我們就要打電話、寫信、發短信告訴朋友,讓友誼一直一直走下去。
中班語言教案模板 篇10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看看、講講、玩玩中學習整首詩歌。
2、學習用見面句型創編兒歌,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和創造力。
3、培養幼兒愛動腦的習慣,體驗合作的愉悅。
4、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兒歌內容的猜測與想象。
5、通過教師大聲讀,幼兒動情讀、參與演,讓幼兒感知故事。
活動準備
1、課件:怎樣打招呼
2、小兔頭飾2個,小鳥、小象、小魚、小猴、小朋友互相見面卡各一張。
3、每個幼兒一張動物見面小圖卡放于椅子下。
活動過程
一、情境表演,初步嘗試學習見面句式。
1、觀看情境表演。
教師:小朋友看,誰來了?我們一起來看看兩只小兔見了面做些什么?
2、小兔見面是怎樣做的?
我們用好聽的聲音來說,用三個字說出來。
3、小兔見面除了用動作表示,它們心里還覺得怎樣?
教師用雙響筒打節奏,我們把小兔見面也說進去把講完整就更加好聽了。
二、讓幼兒在說一說、學一學、玩一玩中鞏固學習見面句式。
1、出示小鳥。
教師:小鳥見面會怎樣呢?
2、出示小象、小魚、小猴見面卡。
教師:小象、小魚、小猴見面又會怎么樣呢?
(幼兒互相講講,再個別幼兒講述,根據幼兒講述情況,讓幼兒學一學小動物的動作或心理等)
三、學習兒歌。
1、老師示范朗誦兒歌。
幾點:老師把剛才小朋友說的編成了一首好聽的兒歌,名字就叫《見面歌》,
。ǔ鍪疚淖郑
請小朋友仔細聽,聽聽哪些是小朋友自己編到的,哪些沒有講到?
2、提問:小朋友聽出來沒有,剛才老師念的哪些是小朋友已經講到的,哪些沒有講到?
(出示小朋友見面卡,學習最后一句,講解hello的意思。)
3、幼兒學習兒歌。
第一遍:老師指圖,幼兒學習。
第二遍:找一個好朋友,一邊念一邊做動作。
四、創編兒歌。
1.看圖卡編。
教師:剛才小朋友講了好多小動物見面會怎么樣,我們把它們也編進兒歌里去。
(1)編給旁邊的好朋友聽。
。2)請1——2位能力強的幼兒完整編。
2.人手一張小圖卡進行創編。
。1)幼兒互相編編講講。
教師:森林里面來了好多小動物,他們也都想來編兒歌,你們愿意幫助它們嗎?它們已經悄悄地來到小朋友的小椅子下了,我們幫他們編一編,編好了跟旁邊的小朋友講一講。
(2)請個別幼兒拿著小卡片編,老師出示相應的圖卡。
五、活動延伸。
1.趣味游戲-怎樣打招呼
2.拿著小卡片互相講給對方聽。
《見面歌》
小雞見面,嘰嘰嘰,嘰嘰嘰;
小貓見面,喵喵喵,喵喵喵;
小狗見面,汪汪汪,汪汪汪;
小朋友見面,你好,你好。
教學反思:
中班孩子缺乏生活經驗,參與活動時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游戲是幼兒最感興趣的活動,兒歌《見面歌》是一篇關于小動物講禮貌的兒歌。內容淺顯易懂,讀起來朗朗上口,不用特殊記憶,有趣的兒歌符合我們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非常適合小班幼兒學習。
小百科:見面,指認識,初次相見;會面,見到。
中班語言教案模板 篇11
一、活動目標:
1、學習并想象對話。
2、感受角色間真摯的友情,懂得朋友間應相互關心和幫助。
二、活動重難點:
重點:學習傾聽、觀察圖片、猜測故事的發展;
難點:想象對話并學習用較為連貫的語言講述。
三、活動準備:圖片、布絨玩具蛤蟆
四、活動過程:
。ㄒ唬┮稣n題,激發興趣
師:(出示布絨玩具蛤蟆,模仿蛤蟆口氣,與孩子打招呼):“呱,呱,小朋友們好!”
幼兒:青蛙好。
師:“哎,我不是青蛙,我是青蛙的好朋友——蛤蟆”
教學反思:孩子對于蛤蟆和青蛙是比較難分辨的,但是很喜歡布絨玩具,而且已經養成了主動和故事里的角色打招呼的好習慣。布偶或是手偶的引入能較好的激發幼兒的參與興趣。
。ǘ├斫夤适,體驗朋友間真摯的友情
1、在看看說說中——了解蛤蟆不見朋友及時到來而為朋友擔心的所想所為。
師:今天是蛤蟆的生日,他邀請好朋友——青蛙,來家里一起過生日。
“看(出示圖一)桌子上擺滿了菜和蛋糕,可是,青蛙來了嗎?
師:青蛙為什么還沒來呢,發生了什么事了嗎?
2、教師講述故事第1—4段,并出示圖二:蛤蟆為朋友著急,他想到了什么?
3、教師提問,幼兒自由想象回答。蛤蟆決定去救青蛙,他要準備哪些東西去救青蛙?
1)“假如是,青蛙跌進很深的溝里,要準備什么?
2)“假如是,天黑了,青蛙看不清路,要準備什么?”
3)“假如是青蛙遇到了野獸,要怎么辦?”
4、教師繼續講述故事并提問
1)青蛙終于來了,蛤蟆看到青蛙后,會和青蛙說些什么呢?
2)你從哪些地方看出青蛙和蛤蟆是一對好朋友?
教學反思:在理解故事這一重要環節中,我結合圖片進行了分段理解,意圖通過看看、說說中,激發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來猜測故事發展的情節。小朋友們思維非;钴S,當問道:青蛙為什么還沒來,發生了什么事嗎?孩子們從老師的提問口吻中紛紛猜測:可能是病了;是不是迷路了;忘記蛤蟆的生日了……甚至還有的猜測:出車禍了;被大灰狼抓住了;掉進了獵人的陷阱了……,基本和故事中蛤蟆猜測的種種情節相吻合。所以,當問到怎么辦時,孩子們的方法千奇百怪,對于蛤蟆所拿的道具很理解,尤其是平底鍋的用處馬上就說出來了,因為看了《喜洋洋和灰太狼》的'動畫片,孩子們對于平底鍋非常熟悉。但是有一點在最后一個問題時,是考驗孩子的總結能力,只有個別孩子能細心的察覺到一些細節,比如:生日時只請了青蛙;當青蛙沒來時為他擔心;青蛙細心的為蛤蟆挑選禮物以致于來晚來 ……
(三)完整欣賞故事——體驗好朋友間惦記、關心的心情
師:那我們再來完整聽聽故事,故事的題目叫“有朋友真好”。
師:蛤蟆為什么那么擔心青蛙會遭遇危險?(因為他們是好朋友)
教學反思:所以,在這一環節中通過完整的講述加深孩子對故事的理解,并感受有朋友真好的情誼。
。ㄋ模⿲W說角色對話——加深體驗
1、師生互換角色學習角色對話
2、分男女學習對話。
教學反思:角色對話練習是我班長期堅持鍛煉孩子的一個重要環節,孩子們對于師生之間的分工以及男女生之間的分工合作比較熟悉,在個別語言能力較強的孩子帶動下,能很好開展這一環節,孩子們能較好掌握故事中的主要對話。
。ㄎ澹┥钸w移:結合班級實際理解“有朋友真好”
1、有朋友真好!你有好朋友嗎?請說說你的好朋友是誰?
2、你和好朋友有互相關心的事情嗎?
3、今天有哪個好朋友生病了沒來幼兒園,晚上能打電話去問候嗎?
中班語言教案模板 篇12
活動目標:
1、復習已學小動物的名稱及有關服飾的名詞。
2、正確運用句子"我來到……"。
3、學會看圖拼句子,加強語言組織能力并鞏固詞匯量。
活動準備:
1、各種小動物頭飾、去游玩的大圖片及音樂《郊游》。
2、已學漢字及動物名稱及有關服飾的大字卡。
3、拼句字卡及圖片。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小動物藏在哪》
1、老師:今天有好多小動物要帶我們去游玩,(出示各種動物頭飾)可是它們的'名字來了卻沒有出來,跟我們玩起了捉迷藏,我們一起來找找看它們都藏在哪了?
2、找到字卡后讀己找到的是什么,并把字卡插到對應的動物頭飾下面,再集體認讀。(事先把字卡藏在活動室周圍)。
買新衣
二、出去游玩小朋友們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于是他們來到服裝店挑選自己需要的服飾(隨機出示有關服飾的字卡幼兒認讀)。
三、角色扮演"去游玩"請幼兒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動物頭飾并帶上,播放音樂《郊游》,老師作為導游帶領游客們出發(分組進行)。
依次來到景點(圖片旁),提問:"我們來到了哪里"?幼兒完整講述:"我們來到了……"。
讓幼兒自由選擇自己想去的景點,再依次提問幼兒來到了哪里?讓幼兒完整回答"我來到了…..。
四、拼句子"他們在干什么"
1、小動物們去游玩,來到一個小朋友的家里做客,我們一看,他們都在干什么?圖示圖片幼兒觀察。
2、任意抽取兩幅圖片,任選兩名幼兒出來看圖拼句子(將句子卡拼在圖片下面),誰先拼完誰先指讀。拼完后集體指讀,游戲可反復進行。
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