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數學教案學習(通用2篇)
中班數學教案學習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4的加減法,繼續三幅圖之間的關系。
2、將三幅圖連起來,表達其中的含義,運用正確的詞匯表達圖意。
3、敢于克服膽怯的心理,大膽回答問題。
4、培養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5、發展觀察、辨別、歸案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教具:有關4的減法圖三幅。
2、學具:幼兒用書,鉛筆。
活動過程:
1、集體活動。
(1)游戲"看誰說得快"。
教師提出要與幼兒玩游戲,隨后講一講游戲規則:教師說一個數字,請幼兒說出它后面的一個數字。教師,全體幼兒嘗試回答,當全體幼兒玩的比較熟練后,可以與小組的幼兒玩。
教師說出游戲的另一個規則:教師說一個數字,幼兒說出它前面的一個數字。了解食品包裝標志的簡單常識,初步學會識別某些食品包裝標志。教師,全體幼兒嘗試回答。
(2)學習4的加減法。
教師依次出示三幅圖,請幼兒說出其中的含義,注意提醒幼兒用正確的詞(來了,一共;走了,還剩下)表達圖的含義,可以多請幾個幼兒說一說。接著,教師請幼兒為圖列出算式,個別幼兒列,集體進行認讀兩遍。
2、操作活動。
(1)看圖列加減算式。
幼兒仔細觀察圖片的變化,幼兒用"又來了"、"一共"、"走了"、"還剩下"等詞匯,講一講三幅圖的含義,再正確區分加法題和減法題,最后,為三幅圖列出算式。
(2)看圖形找特征。
引導幼兒根據圖片特征,分別在表格的相應上打。
3、活動評價。
展示幼兒的操作材料,請個別幼兒說一說圖片的內容,讀一讀算式,并帶領全班幼兒一起讀一遍算式。教師注意觀察幼兒用詞是否正確。對用詞準確、計算正確的幼兒給予全班表揚。
幼兒園數學活動-學習4的減法活動目標:
1、學習4的減法,進一步理解減法的含義。
2、知道算式所表示的數量關系,并用語言進行講述。
3、養成幼兒良好的作業習慣。
活動準備:
背景圖,小鳥4只,小鴨4只,松鼠4只,粉筆,作業本,鉛筆。
活動過程:
一、拍手游戲,復習4的組成及加法今天老師要和小朋友來玩拍手游戲:嗨,嗨,小朋友,我問你1和3合起來是幾?嗨,嗨曾老師,告訴你1和3合起來是4,嗨,嗨,小朋友1+3等于幾?嗨,嗨,小朋友4可以分成1和幾?嗨,嗨,曾老師,告訴你,4可以分成1和3。依次復習4的組成及加法。
二、學習4的減法。
1、今天天氣真好,曾老師帶小朋友去一個好玩的地方,很多小動物都會來這里玩哦!我們看看大樹上有誰?(出示4只小鳥)大樹上有4只小鳥在唱歌,有1只小鳥飛到天上去了,大樹上還有幾只小鳥?你是怎么知道的?(請個別幼兒回答)我們一起來看看,現在小鳥比原來的小鳥更多了,還是更少了?(更少了)更少了我們可以用減法來算。誰會把這道算式說出來?請一位幼兒說,老師書寫到黑板上:4-1=3。4表示什么意思?1表示什么意思?3表示什么意思?"+"呢?"="呢?
2、請師幼一起用完整的話講出這道減法算式的含義。
3、請個別幼兒讀算式,再集體讀一遍。
4、小朋友看看松樹小有誰來了?松樹下有4只松鼠在檢松果,有2只松鼠看見樹上也有好多松果,就到樹上摘果子,樹下還有幾只松鼠?你是怎么知道?(請個別幼兒回答)我們一起來看看,現在松鼠比原來的松鼠更多了,還是更少了?(更少了)更少了我們可以用減法來算。誰會把這道算式說出來?請一位幼兒說,老師書寫到黑板上:4-2=2。4表示什么意思?2表示什么意思?2表示什么意思?"+"呢?"="呢?
5、請師幼一起用完整的話講出這道減法算式的含義。
6、請個別幼兒讀算式,再集體讀一遍。
7、看看又有誰來了?草地上有4只鴨子,有3只鴨子到池塘里游泳了,草地上還有幾只鴨子?你是怎么知道?(請個別幼兒回答)我們一起來看看,現在鴨子比原來的的鴨子更多了,還是更少了?(更少了)更少了我們可以用減法來算。誰會把這道算式說出來?請一位幼兒說,老師書寫到黑板上:4-3=1。4表示什么意思?3表示什么意思?1表示什么意思?"+"呢?"="呢?
8、請師幼一起用完整的話講出這道減法算式的含義。
9、請個別幼兒讀算式,再集體讀一遍。
三、幼兒作業。
教師口報減法應用題,幼兒把算式寫到本子里,要求幼兒認真傾聽。
1、小明手里有4顆糖,分了一顆給媽媽,小明手里還有幾顆糖?教師巡回指導。你是用什么方法計算的?請把算式寫到本子上。
2、樹上有4個桃子,小猴摘了2個,樹上還有幾個桃子?
3、操場上有4個小朋友在跳繩,有3個小朋友去釣魚了,操場上還有幾個小朋友在跳繩?
四、結束活動。
請幼兒收拾學具盒,小組長把本子收起來。
活動反思:
教師注意問題呈現多樣性,激起挑戰的欲望在本活動在教學中創設一種游戲、挑戰性的游戲情境,讓孩子們在游戲中學習,他們的學習興趣十分濃厚,課堂氣氛非;钴S。在老師的引導下能把數學內容與生活相聯系,通過直觀的操作、觀察,應用到生活中去,所以在課的設計上,盡力挖掘計算教學中的應用素材,不僅有利于計算教學中算理的講清、講透,更是滲透了數學來源于生活、應用生活的思想。
中班數學教案學習 篇2
活動目標
1、在有趣的游戲中感知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
2、培養幼兒的分析推理能力、知識的遷移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
3、引導幼兒運用組成式來學習6的第三組加減,并理解分合式與算式的關系。
活動準備
1、課件:數學卡2—76
2、小粘貼若干,6的第一、二組加減算式。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出示口袋(內裝6的第一、二組加減算式),引起興趣,組織游戲,復習6的第一、二組加減。
教師:小朋友,今天我們來玩放鞭炮的游戲,如果小朋友正確念出鞭炮上書寫的算式和得數時
就放響炮,當聽到錯誤的算式和得數時,就放“啞炮”,并發出“嘶”的聲音。
教師:剛才我們的鞭炮放得又響又脆。
請你們觀看這幾個算式中有哪幾個數字呢?
二、展開
1、引導幼兒進一步分析分合式與算式的關系。
(1)一個分合式能夠變出幾個加減算式?幾個加法算式?幾個減法算式?
。2)在加法算式中有一個什么規律?在減法算式中有一個什么規律?
小結:一個分合式能夠變出4個加減算式,2個加法算式,2個減法算式,
在加法算式中,加號兩遍數交換位置和不變;
在減法算式中,等號兩別的數交換位置,算式依然正確。
2、引導幼兒正確認讀6的第一、二組加減算式。
3、出示6的第三組分合式,引導幼兒分析分合式的構成。
教師:請小朋友根據這個分合式寫出加減算式。
4、課件展示6的第三組加減算式,引導幼兒集體讀出算式。
引發思考:為什么這個分合式只能變出兩個算式呢?
小結:當分合式里的兩個部分數相同時,只能變出一個加減算式,這是一種特殊情況。
5、游戲“放鞭炮”鞏固6 的加減:出示口袋,教師擊鼓幼兒傳口袋,鼓聲停止,口袋在誰手中,
誰從口袋中抽取一個算式,正確讀出算式和得數,正確后全體幼兒放鞭炮。
三、結束
小結:今天小朋友們表現很好,積極動腦,回答問題,尋找規律,學習算式,人人都是“智慧之星”,為自己鼓掌祝賀,自然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