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教案合集(精選4篇)
支教教案合集 篇1
活動目標
啟發幼兒在觀察的基礎上學習畫小貓,并有簡單的情節。
發展幼兒的美術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提前一周讓幼兒觀察小貓的生活習性,重點觀察睡覺、玩耍、游戲時的姿態。
貓圖像兩幅;彩筆、圖畫紙若干。
活動過程
謎語引出主題
——教師說謎語:“眼睛大,鼻子小,豁豁嘴,胡須翹,四條腿,跑得快,捉住老鼠喵喵叫。”這是什么動物?
幼兒:小貓
(評析:用謎語的形式引出主題,不僅引起幼兒的注意力,而且使幼兒初步了解貓的主要特征,為畫貓打下基礎。)
講述小貓
——誰家養了小貓咪?你家的小貓長的什么樣?
幼兒A:我家的貓是花的。
幼兒B: 我家的貓是白色的。
幼兒C: 我姥姥家的貓是黑白色的。
教師:貓的花色不一樣。它的身體長的什么樣呢?
幼兒D:頭是圓的。
幼兒E:身體是橢圓的,還有一條長尾巴。
幼兒F:頭上有圓圓的眼睛,嘴巴、鼻子。
幼兒G:頭上還有兩只三角形的耳朵。
(評析:通過提問進一步激起了孩子們的興趣,喜歡小動物是孩子們的天性,說一說自己家的小貓,孩子們的興趣更加高漲,進一步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他們生動的講述不僅使其他孩子了解貓的特性,而且更激起孩子們對貓的興趣。)
觀察小貓
——教師出示側面貓圖像,引導幼兒觀察小貓的頭、身體、眼睛是什么形狀的?頭上有什么?
(評析:觀察是繪畫的基礎。同時繪畫也發展了幼兒的觀察能力。)
——教師邊用語言描述“小貓有一張圓圓的臉,圓圓的眼,圓鼻頭,三瓣嘴,頭上有兩只三角形的耳朵;橢圓形的身體,四條腿,還有一條長長的尾巴;身上還有漂亮的花紋。”邊和幼兒一起書空練習畫小貓。
(評析:教師用形象的語言,幫助幼兒抓準了貓的特征,使幼兒在頭腦中形成畫貓的表象;又通過書空練習鞏固了畫貓的技能。)
——教師出示臥立貓圖像,引導幼兒觀察這只小貓在干什么?他的畫法與側面貓有什么不同?
幼兒H:剛才那只貓是側面站著的,這只是臥著的。
教師小結:這是一只臥著的貓,他的身體形成一條弧線,只能看到兩只前腿。
畫小貓
——啟發幼兒想象小貓淘氣的情景,畫出簡單的情節。
——教師巡回指導。對于動筆快畫得好的幼兒及時通報表揚,激勵遲遲不敢動筆的幼兒動手繪畫。對能力差的幼兒給以適當的指導。
(評析:大部分幼兒能夠畫出貓的主要特征,但有個別幼兒猶猶豫豫不敢下筆,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對他們進行重點指導。)
——教師提示幼兒合理安排畫面布局。啟發幼兒畫出各種姿態的小貓,如貓爸爸在睡覺,貓弟弟玩線球……
作品欣賞
——幼兒互相欣賞作品,說說自己畫的貓咪的故事。并給畫起一個好聽的名字。
(評析:美術活動中的分享與交流是個非常重要的環節,不僅促進幼兒語言表達能力,更重要的是在這個環節中孩子們可以取長補短,學到更多的表現技能與手法,為下次的美術活動做更好的鋪墊。)
支教教案合集 篇2
一教學目標:
考慮到學生情況和課時安排,我將通過一節課的時間使同學們對地理知識有一個基礎的了解。為了增強學生們的接受性和課堂趣味,授課過程中將有一些PPT的展示和互動環節,使同學們在愉快的氛圍中對地理知識有一些直觀的感受。
二教學內容
1第一環節:簡單介紹一下中國的地理概況,介紹具有代表性的四大高原三大平原四大盆地的簡單概況并在地圖上指認位置配有圖片展示讓學生有更加刻的印象以及將中國的長江黃河走向在地圖做出展示。(這一環節預計時間為10分鐘左右)
2第二環節:結合上一環節內容簡單介紹一下重慶的地理概況,如重慶的山川河流,重慶的民俗風俗。選取重慶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或者人文景觀并配以圖片展示,如長江,嘉陵江,朝天門,磁器口,解放碑等景觀加深同學們的印象。在這一環節中可以穿插一些互動活動,比如準備一些重慶的景觀圖片讓同學們猜,猜對的我會給一些獎勵。(這一環節預計時間為15分鐘)
3第三個環節:異域風情,世界各國之旅。選取幾個具有代表性的國家:美國、英國、埃及、澳大利亞,通過圖片的展示和解說介紹
給同學們。如美國的迪斯尼樂園,英國的白金漢宮,埃及的金字塔,澳大利亞的袋鼠。使同學們在充滿趣味性的氛圍中收獲一些地理知識。(這一環節預計10分鐘)
4、最后一個環節將對本節課的內容進行總結歸納,授課主線是地理知識,同時也隱含著一些生活常識。最后鼓勵同學們努力認真學習,在以后的學習中不要忽視任何科目。(這一環節5分鐘左右)
概述
一:中國概況
1中國版圖介紹2個特別行政區
4個直轄市
5個自治區
23個省
2自然中國四大高原:青藏黃土內蒙古云貴三大平原:東北華北長江中下游
四大盆地:塔里木吐魯番準噶爾四川
二:重慶地理概況
1、自然景觀:長江、嘉陵江、三峽等
2、人文景觀:朝天門,磁器口,解放碑等
三:異域風情,世界各國之旅。
1:美國
2:英國
3:埃及
4:澳大利亞
支教教案合集 篇3
教學對象:
貴州山區小學4至6年級學生。
教學目標:
使學生能夠掌握基本的人文自然地理常識,認識自己生活的環境,了解到大山外面的世界。努力做到既能開拓山區孩子們的眼界,又能增強其對自身的認同感。教學準備:
中國行政區劃圖(大)一張;中國地圖泡沫拼圖3至4個;磁鐵2至4個;世界地圖(大)一張;各特色地區圖片。
教學總課時:12課時
教學內容:
一.我們的中國。(總1課時)
(1)目標:盡可能以趣味的方式使學生能夠大致了解中國概況,包括其版圖輪廓,面積大小,民族構成及歷史文化等。
(2)過程:
①先以提問的方式,調動學生熱情。了解學生對這一方面的認識情況,并且引出上課主題;
②展示中國地圖,引發同學們對中國版圖輪廓的討論。
③畫地圖比賽:請若干同學在黑板上畫出中國輪廓,并進行評比。④對中國面積人口進行介紹;
⑤對中國歷史文化介紹;
⑥相關總結。
二.認識行政區(總5課時)
(1)目標:使學生了解行政區的概念,并對中國地理區域有一個具體的認識,在此基礎上給學生講解中國各省市(數量、位置、省會、特色城市)的情況,普及學生地理方面的基礎常識,拓寬他們的視野。
(2)過程:
①以討論的方式了解學生對中國個省市的認知情況,調動課堂氣氛。
②引入行政區的概念
③通過行政區劃圖,了解中國各省市名稱,以象形的方式(小游戲)介紹各省輪廓大小。(連續2課時)
④通過泡沫拼圖,了解各省市分布。(1課時)
⑤講授各省重要城市的人文環境以及學生較為感興趣的比較有特色的東西;并展示相關圖片。(1課時)
⑥知識小問答(1課時)
三.我們的家鄉——貴州(總4課時)
(1)目標:使學生掌握貴州省的相關人文自然地理知識(包括地形,地貌,氣候,風俗,特產等),了解自己生活的土地,增強對家鄉的認同感。通過對貴州省自然環境現狀的描述,能夠啟發孩子們的環境意識以及建設家鄉的志愿。
(2)過程:
①板書貴州地圖輪廓,并結合中國行政區劃圖,認識貴州省的省會、簡稱以及接壤省份。
②通過對比方式介紹貴州省的地形地貌以及氣候特征。(1課時)
③通過圖片展示和討論的方式,介紹貴州特產以及風俗。(1課時)
④和孩子們一起討論貴州環境現狀,并鼓勵孩子們長大后能夠幫助家鄉建設。(1課時)
四.世界的樣子(總2課時)
(1)目標:使學生們能夠了解基本世界地理常識,認識地球,認識大洲和大洋,了解世界主要國家名稱位置等相關知識。主要目的在于對常識的掌握,以及讓孩子們認識到這個世界的不同。
(2)過程:
①向同學們介紹地球(包括它的形狀,運動,位置),激起孩子們的好奇心,引發提問。
②展示世界地圖,認識七大洲四大洋,掌握它們的名稱和位置。(1課時)③世界主要國家的介紹(位置,人口,人種,風俗等)。(1課時)
備注:教學過程中盡量不以枯燥的填鴨方式授課,鼓勵孩子們提問,滿足他們好奇心,努力讓課堂變得輕松有趣。
支教教案合集 篇4
按照區教育局的安排和學校工作計劃,我校開展了為期一年的區級首屆“名師”助教活動。我校區級首屆“名師”宋桂芬(三年語文)老師到蘇南小學開展支教活動,共執教了17節精彩的語文課,區初中區級首屆“名師”王卓(九年數學)、孔霞(七年語文)和雷鋒小學的區級首屆“名師”王晶晶(一年語文)、李紅(三年數學)、史艷清(三年英語)五位教師到我校開展助教活動,共執教了80多節精彩的課堂教學展示。
本次支教活動呈現出以下幾個鮮明特點:
一、領導重視,安排扎實。
本次支教活動,區教育局、教育培訓實踐學校領導和我校校長書記高度重視,深入名師課堂參與活動。宋桂芬老師到蘇南小學開展支教活動,每次去上課,校長都非常重視,督促宋老師認真備課,并讓教務處安排好宋桂芬老師自己班級的教學和管理工作。活動中,高校長在沒有特殊工作情況下,每節支教課都親自參與,安排教務處認真組織,及時通知本節沒有課的教師按時參與聽課,認真組織簽到,作好記錄,作為教務考核的重要依據。教務處對每節課的影像資料做好保存。
二、準備充分,效果突出。
五位支教教師在支教活動中,準備充分,每次都能提前到校,能夠精心備課,制作多媒體課件。針對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教法靈活,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氣氛活躍。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生學習能力有所提高。通過授課和聽課師生的反應證明此次活動獲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風格各異,反響強烈。
此次活動各位授課教師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傳遞了課改理念、學習方式、教學技巧,展示了各自教學風格,使聽課教師耳目一新,收獲頗多。雷鋒小學的王晶晶老師(執教的是一年級語文,她上課內容活潑生動,豐富且緊扣主題,讓學生們感受到了語文教學的別樣魅力,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注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思維,注重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10幾節課下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明顯增強,表達能力提高了。)李紅老師(執教的是三年級數學,能根據課程特點選擇恰當的教學形式、方法和手段,實行啟發式教學,培養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得到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是非判斷能力有明顯改善。)史艷青老師(執教的是三年級英語,作為一名50幾歲的老教師,她每次支教都提前到校,給我校年輕教師起到了榜樣作用,以嚴謹的教學態度和扎實的基本功給農村孩子帶來了學習英語的濃厚興趣,每次聽到史老師要來上課,孩子都高興的要跳起來。)王卓老師(作為初級中學的青年骨干教師,能夠根據我們學校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的改變教學方式,平時對數學失去興趣的學生也開始發言了,學習成績明顯提高。)孔霞老師(在語文學習方面給予了同學極大的幫助,給我校語文教學帶來了新思路,也讓我們看到了更開闊的眼界,更廣泛的視野。給我們全體師生都帶來了寶貴的經驗和美好的回憶。)
許多教師表示:一定以此次活動為契機,重新學習,轉變觀念,嘗試新型教法,倡導新型學法,錘煉教學技巧,提高教育質量。并希望有關這樣的活動經常開展。
四、我校教師、受益匪淺支教活動是深化教育改革是持續開展的動力。
解決我校一些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起到示范引領作用,我校教師全員參與,人人受益。全年每位教師平均聽支教課50余節,全體教師都能接受名師的新理念、新教法。我校教師聽完課后,結合所教學科實際,根據名師送教內容,進行學習和反思,從整體上提高學校教師隊伍的素質。聽課教師一致認為,本次活動集聽課評課交流和培訓輔導為一體,使大家提高了對新課程的認識水平,弄清了一些以前在理論上和教學實踐中感到困惑的問題,從優秀教師身上學到了好的教學方法,明確了今后教學的努力方向,是一種務實高效的教研形式。
五、結合實際、開展教研
結合支教活動,我校積極開展教研活動,教師聽完課后,結合所教學科實際,根據名師送教內容,進行學習和反思,評課議課、討論交流,做好教研記錄。并抓住這個有利契機,及時組織我校中青年教師“學名師上示范課”活動,中青年教師不斷成長,數學教師徐素紅、王英杰等幾位數學教師在市級教研活動中得到好評,賈子昕等幾位英語教師在學科競賽中成績優異。
本次活動充分展示了我區首屆“名師”風采,送課教師不但業務精湛,教學理念新,教學方法科學,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而且
親和力強,積極參與學生的學習,與學生平等交流,使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學習知識,鍛煉能力,真正把學習當場一種享受。他們的課堂就如同春天的空氣給人以清新舒暢的感覺。
名師支教給我校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教學范例。以學生的學習為中心展開教學活動,著力培養了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及寫作能力。同時,又為廣大教師提供了一次交流對話的好機會,讓大家實現了教學思想的溝通,教學智慧的共享,教學方法的共建,這對我校課堂教學起到很好的指導作用。
我相信名師支教活動會越辦越好,借此東風希望領導和各位研訓員能夠在每節課后評課、議課使我校教師從中受益,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為學校的教育事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謝謝大家!
助教送溫暖共筑育人夢——名師支教活動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