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主題活動《參觀小學》教案(通用9篇)
幼兒園主題活動《參觀小學》教案 篇1
一:信息活動:參觀小學歸來……
二:活動目標:
1、通過參觀尚德小學,幼兒交流分享參觀后的發現和感受。
2、幼兒喜歡小學,向往小學生活。
三: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張紙,橫著對折再對折,豎著對折在對折,成為十六方格
2、幼兒人手兩只水彩筆
四:活動過程:
1、說說對尚德小學的總體感受
2、說說在尚德小學發現的小秘密
3、說說小學與幼兒園的不同
效果分析:畢竟是自己親身經歷過的事情,孩子們說到尚德小學,感慨頗多。
對于尚德小學的總體感受,孩子的回答很經典,不僅詞匯量豐富,而且體現出很強的概括能力——尚德小學很漂亮;尚德小學很大;尚德小學看上去感覺很華貴;尚德小學是一所貴族學校;尚德小學收費很高;尚德小學的老師喜歡微笑;尚德小學的學生很有禮貌,看到我們都會向我們有禮貌地打招呼……
說到“尚德小學的小秘密”時,我深深發現:孩子們的眼睛就是和成人不一樣,不僅發現了很多我們并沒有注意到的小細節,而且對于相同的事物,孩子的觀點也別有特色。
——我們沒有注意到的小細節:尚德小學的花很漂亮,不僅顏色豐富,而且品種也很多;尚德小學的畫很漂亮;尚德小學的地很滑,走在上面,象在溜冰;尚德小學有很多樹,象公園……
——孩子眼中有意思的尚德:雖然尚德小學的廁所有標記,但是這個標記不可愛;尚德小學的.大草坪很漂亮,不過他們的草坪寶寶不會哭,不會疼;尚德小學的午飯使我感覺象在吃西餐,很棒;我喜歡他們飯后還有一個甜甜的蘋果,可以美容哦,怪不得他們學生的臉蛋都紅紅的,很漂亮;尚德小學的操場好大,象一片綠色的海洋……
幼兒園主題活動《參觀小學》教案 篇2
【活動內容】
《參觀小學》主題活動
【活動目標】
1、了解小學生上課、活動場所和學習常規。
2、觀察小學生上課以及活動的情況。
3、萌發當小學生的愿望。
【活動準備】
聯系好小學。
【活動過程】
一、引發幼兒參觀小學的愿望。
1、小朋友,我們從幼兒園畢業后要到哪里學習?
2、引導幼兒交流有關小學的`內容:你想了解小學的什么情況?在參觀的時候要注意看些什么?
二、組織幼兒參觀小學,并提出要求。
1、注意安全,不要脫離群體。
2、有問題及時尋求幫助。
3、找一找校牌,知道小學的校名,了解各場所的用途,請接待的老師回答幼兒的一些問題。
三、組織幼兒回園交流。
1、你參觀了什么學校?
2、知道了哪些情況?
3、小學生是怎樣上課的?
幼兒園主題活動《參觀小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了解小學生學習、生活的場所和學習常規。
2.觀察小學生下課、活動的情況,會主動訪問小學生,自己提問,了解小學生活動的有關情況。
活動準備:
事先與附近的小學聯系好參觀事宜。重點看一年級的教學活動、大課間活動以及參觀環境
活動過程:
1.引發幼兒參觀小學的愿望。
(1)談談:還有一學期我們就要從幼兒園畢業了,將要到哪學習呢?
(2)啟發幼兒交流自己想要了解的.有關小學的內容。
2.組織幼兒前往小學參觀。
圍繞幼兒參觀前的談話內容,在參觀過程中向幼兒提供幫助
(1)找一找校牌,知道小學的校名
(2)訪問老師、小學生,了解各場所的用途
(3)組織觀看小學生上課,觀看小學生的半小時大課間
3.組織幼兒回園交流。
(1)“你參觀了什么學校?知道了哪些情況?小學生是怎樣上課的?”
(2)“參觀過程中遇到困難了嗎?誰幫助了你?解決了什么問題?”
幼兒園主題活動《參觀小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認識小學校舍和各種設施,了解小學生在校的一些主要活動,減少對小學的陌生感。
2、激發做小學生的美好愿望。
活動準備:
活動前與小學做好聯系
活動過程:
1、參觀前的談話
教師提出參觀要求:
“找一找小學與我們幼兒園有哪些地方不一樣?”
“小學生在學校里做些什么?”
2、帶領幼兒參觀小學
(1)、參觀小學的環境設施,引導幼兒交流
“操場上有些什么?可以干什么?”
“男小朋友和女小朋友的廁所在哪兒?怎樣區別?”
“小學教室里的桌子、椅子是怎樣排放的?講臺有什么作用?”
(2)、幼兒觀看小學生上課、做眼保健操等
(3)、幼兒與小學生交談
“小學里有沒有游戲?”“中午怎么吃飯的?”“有沒有睡覺?”
“值日生做些什么事情?”“每天有作業嗎?”
(4)、小學教師向幼兒介紹小學的情況
3、參觀后灘話
(1)、幼兒說說自己的'觀后感,教師傾聽幼兒的感受
(2)、教師幫幼兒總結小學與幼兒園的不同之處,激發幼兒上小學的愿望。
幼兒園主題活動《參觀小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了解小學生學習,活動的場所和學習常規。
2、觀察小學生下課,活動的情況,會主動訪問小學生,自己提問,了解小學生活動的有關情況。
3、養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4、喜歡幫助別人,與同伴友好相處。
活動準備:
1、與附近小學聯系好參觀事宜。重點看一年級的語文、數學課。
2、事先請幼兒在"小學生采訪表"上畫自己想知道的關于上小學的問題。
活動過程:
1、引發幼兒參觀小學的愿望。
(1)談話:還有一學期我們就要從幼兒園畢業了,將要到哪里學習呢?
(2)啟發幼兒交流自己想要了解的有關小學的內容。
提問:你想了解小學什么情況?要了解情況,你用什么辦法?在參觀時,要看些什么?不知道的內容可以訪問誰?
訪問時要注意什么?
2、組織幼兒參觀前的談話內容,在參觀過程中向幼兒提供幫助。
(1)找找校牌,知道校名。
(2)訪問操場上的老師,了解個場所的用途。
(3)組織觀看小學生上課。
(4)鼓勵幼兒訪問下課的小學生,了解自己想知道的問題,并把得到的答案用繪畫的方式記錄在采訪表上。
3、組織幼兒回園交流。
提問:你參觀了什么學校?知道了哪些內容?你發現幼兒園與小學有什么不同?
參觀過程中遇到困難了嗎?誰幫助了呢?解決了什么問題?
教學反思:
本次主題活動是以幼小銜接為主,情感為主線的一系列生動的活動.以幼兒參觀小學掀開主題活動的帷幕,到對小學的好奇、想要上小學,再到對幼兒園的依依不舍、對老師朋友的分別,都體現了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情感發展.大班幼兒的學習應該是在自然狀態下主動建構知識和經驗的學習,是一個主動獲得經驗的過程.
幼兒園主題活動《參觀小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了解小學生學習,活動的場所和學習常規。
2、觀察小學生下課,活動的情況,會主動訪問小學生,自己提問,了解小學生活動的有關情況。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1、與附近小學聯系好參觀事宜。重點看一年級的語文、數學課。
2、事先請幼兒在"小學生采訪表"上畫自己想知道的關于上小學的問題。
活動過程:
1、引發幼兒參觀小學的愿望。
(1)談話:還有一學期我們就要從幼兒園畢業了,將要到哪里學習呢?
(2)啟發幼兒交流自己想要了解的有關小學的內容。
提問:你想了解小學什么情況?要了解情況,你用什么辦法?在參觀時,要看些什么?不知道的內容可以訪問誰?
訪問時要注意什么?
2、組織幼兒參觀前的談話內容,在參觀過程中向幼兒提供幫助。
(1)找找校牌,知道校名。
(2)訪問操場上的老師,了解個場所的用途。
(3)組織觀看小學生上課。
(4)鼓勵幼兒訪問下課的小學生,了解自己想知道的問題,并把得到的答案用繪畫的方式記錄在采訪表上。
3、組織幼兒回園交流。
提問:你參觀了什么學校?知道了哪些內容?你發現幼兒園與小學有什么不同?
參觀過程中遇到困難了嗎?誰幫助了呢?解決了什么問題?
活動反思:
為了讓大班幼兒進一步了解小學生的生活, 熟悉小學的環境,及一些日常行為規范,激發幼兒入小學的愿望,5月28日上午,我們組織大班幼兒進行了一次參觀小學的活動。在參觀前我們年級組進行了研討,確定了參觀的時間、路線、內容等,讓幼兒從了解小學生的升旗儀式、做操、上課、小學的校舍布局等。
幼兒園主題活動《參觀小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向往小學生活,初步了解小學的環境設施、作息時間、活動內容等與幼兒園不同。
2、能大膽地訪問小學生,提出自己想知道的問題。
活動準備:
事先與附近的小學聯系好參觀事宜。
幼兒已用簡筆畫畫好的調查問卷。
活動過程:
一、激發幼兒參觀小學的愿望。
1、談話:再過幾個月,我們就要從幼兒園畢業了,我們要到哪里上學呢?小學是怎樣的?(幼兒自由講述自己對小學的認識)
你們想參觀小學嗎?
2、教師向幼兒介紹活動的內容,提出參觀要求。
3、組織幼兒前往小學參觀。
二、參觀小學,初步了解小學的環境設施、作息時間、活動內容等與幼兒園不同。
1、看校牌,知道小學的校名。
2、參觀校園,了解各場所的用途。
3、看小學生上課及課間活動。
4、請小學校長講話,激發幼兒爭做小學生的愿望。
5、課間訪問小學生,在自己的問卷上以簡筆畫形式記錄。
三、組織幼兒返園。
四、引導幼兒簡單介紹自己的訪問和感想。
活動延伸:
1、幼兒回家講述參觀見聞,請家長記錄。
2、繼續組織觀看小學生活動的圖片或錄象,使幼兒進一步了解小學生的生活。
幼兒園主題活動《參觀小學》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經歷探索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計算過程,能把除數看作整十數進行試商,并能正確計算。
2.能運用所學的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培養學生認真計算、細心檢查的驗算習慣。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初步掌握把除數看作整十數進行試商的方法。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初步掌握試商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老師考考你們的口算能力怎么樣?
課件出示:口算
30×4= 80×9= 4×100= 20×6=
40×7= 12×8= 60÷10= 120÷30=
48÷4= 480÷80= 7×10= 240÷40=
師:通過以上的口算練習可以看出,同學們都具有很強的口算能力。
240÷40如果用豎式計算你會嗎?趕緊做在練習本上。
(找一生板演,然后說出自己的做法)
和他做法一樣的舉手,同學們不僅口算學得好,筆算也是一流呀!
二、探究新知
1、談話:我們全班想去公園玩,我們應該怎么去呢?(租車)
那天老師到汽車租賃公司了解到,請同學們看屏幕:
師:你獲得了哪些數學信息?根據這些數學信息你能提出 哪些數學問題?
(1)全租大車需要多少輛?
(2)全租小車需要多少輛?
............
這節課我們只研究這兩個最基本的問題。
2、根據上面兩個問題讓生進行列式
(1)252÷42=
(2)252÷49=
師:第一個算式,請你估一估大約需要多少輛?
第二個算式,請你估一估大約需要多少輛?(讓生說出估算的方法)
總結:以上同學們用了不同的估算方法進行了估算,但是估計的都 是一個近似數,那么到底誰估算的更準確呢?這就需要驗證一下,怎么樣驗證呢?(用豎式計算)
師:上面兩道題我們采用分組的形式完成,一組做第一題,一組做第二題,看哪組同學做的既快又對。(生做師巡視,后找兩名同學板演)
3、匯報交流
(1)252÷42= 6(輛)
(2)252÷29=8(輛)......20(人)(約等于9輛)
把42看作40,252里面包含 把29看作30,252里面包含個30,6個40,所以用6試商。 可以用8試商
(兩個小組的同學相互質疑)
4、驗算方法
師:以上同學們問題提的很好,解答的也很滿意,表現得都很好,那么怎樣才能知道你做的 對不對呢?這時候就需要驗算。
找兩生上來板演,集體訂正是,驗算方法:
被除數=商×除數 被除數=商×除數+余數
5、比較
(1)計算方法的比較
師:我們回頭再來觀察一下上面兩道題的試商過程,想一想它們有什么相同點?又有什么不同點?
相同點:除數都是兩位數,都是把除數看成和它接近的整十數來試商(板書課題)
不同點:第一題把除數看小了,把42看成40,第二題把除數看大了,把29看成30。
師:除了把42看成40,還可以把哪些數看成40?(41、42、43)把29看成30,還可以把哪些數看作30?(25、26、27、28)
當把除數的個位是4或比4小時,就把個位上的數舍去,用的就是四舍法,當除數的個位上是5或比5大時,把個位的數舍去,同時向前一位進一,用的是五入法。
因此試商時把除數用四舍五入法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數,計算起來比較簡便。
(2)前后知識的比較
同學們再來觀察比較一下,今天學習的除法與上節課我們學習的除法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相同點:除數都 是兩位數。
不同點:前面學習的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今天學習的是除數是非整十數的除法,除數是非整十數的除法用四舍五入法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數來試商。
6、看書質疑
課本第65---66的頁內容。
課堂練習
1、括號最大能填幾
38×<243 42×( )<213 61×( )<441
59×<481 67×( )<215 89×( )<884
2、森林醫生
3、用豎式計算并驗算
368÷92 302÷48
4、五年級有51名同學,共有圖書408本,平均每人有圖書多少本?
幼兒園主題活動《參觀小學》教案 篇9
活動準備
聯系小學部老師,提前做好準備。
每人一把小椅子。
活動目標
通過活動,激發幼兒上小學的愿望。
初步熟悉小學環境,了解小學生活,消除陌生感。
提高幼兒適應環境的能力,為幼兒進入小學奠定良好的基礎。
活動流程
一、開始部分
問題導入。
師:小朋友們,你們在下個學期就要升入小學去讀書了,你們想不想去看看小學的哥哥姐姐上課時究竟是什么樣子呢?幼:想!師:好,那我們今天就一起去小學部參觀一下,但要仔細看看小學和幼兒園有哪些不同,看看小學生是怎樣生活的,怎樣學習的。
二、基本部分
1、各班兩位老師組織幼兒排隊前往小學。
2、觀看小學生上課
(1)小學生是怎樣準備上課的?(引導幼兒觀察桌子的學習用品的擺放、上課姿勢以及舉手發言的動作)
(2)小學生是怎樣寫作業的?(寫作業時的姿勢以及認真的態度)
(3)下課后小學生干什么?(有的自己放松一會,有的回去廁所小便,有的為下一節做準備)
3、參觀閱覽室和圖書室讓幼兒了解圖書室和閱覽室的工作及作用。
三、結束部分
組織幼兒回班級今天我們一起去參觀了小學,你們覺得小學生活是什么樣的?你也來用畫筆來畫一畫自己心目中的小學。
活動延伸
組織幼兒畫一畫自己心目中的小學。
活動地點
小學部活動對象大班全體師幼
設計意圖
隨著大班最后一學期的來臨,孩子們也越來越接近小學的生活,但是對于孩子們來說,小學生活還很陌生。在小學里要做些什么?小學上課是什么樣子的?對于這些問題,孩子們都想一一找到答案。于是我們通過開展參觀小學的活動,讓孩子們能夠初步了解小學生的學習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