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領域小班教案(精選8篇)
科學領域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鞏固幼兒對紅黃藍三種顏色的認識。
2、注意觀察水的顏色變化,產生探索的欲望。
3、體驗活動的樂趣。
重點難點
重點:能區分辨認三顏色。
難點:知道三原色混合會變出其他的顏色。
活動準備
透明礦泉水瓶若干,紅黃藍可溶性顏料抹布色卡
活動過程
一以變魔術導入活動
1、出示神秘盒子,引起幼兒的興趣。
T:今天蘇蘇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一個魔法寶盒,請小朋友們猜一猜里面會有什么呢?現在請你們摸一摸,再猜猜看里面是什么?
T:現在讓我們一起數123把寶貝請出來吧1—2—3
T:是什么呀?瓶子里有什么?水寶寶有沒有顏色?
2、小結:水寶寶現在是沒有顏色的,是透明的。二進行魔術表演,初步感知水寶寶變顏色的秘密
1、教師進行魔術表演。
T:蘇蘇老師要進行變魔術了,你們想不想看?那可要看仔細嘍!看看我們的水寶寶會發生什么變化?(教師第一遍邊搖晃水瓶邊念咒語水寶寶變變變,第二遍邀請幼兒一起念咒語,老師搖晃瓶身。)
2、出示魔術變出的一瓶紅色的水,觀察水的變化。
T:水寶寶的顏色有變化嗎?現在是什么顏色?
3、出示剩下的水瓶,請2個幼兒上來變魔術,其他幼兒幫助念咒語。
T::他們的水寶寶變顏色了嗎?他們的顏色一樣嗎?都變出了什么顏色?
4、分發水瓶,給班里每個幼兒嘗試的機會。
5、教師打開瓶蓋,讓幼兒觀察到瓶蓋上剩余的顏料。
小結:其實老師把一個秘密放在瓶蓋里,請小朋友仔細看看蓋子里有什么?這個魔法的秘密就是蓋子里有紅色顏料,水寶寶就可以變出紅色;蓋子里有藍色,水寶寶就可以變出藍色;蓋子里有黃色,水寶寶就可以變出黃色。
三出示色卡,幫助幼兒明確辨認顏色。四交換瓶蓋再次探索
T:老師手里的水寶寶現在是什么顏色?現在老師邀請小朋友手里的水寶寶來和我的水寶寶做好朋友,你們誰愿意啊?你們覺得這兩個好朋友手牽手了會怎么樣呢?現在請小朋友為你手里的水寶寶也找個好朋友吧。
四幼兒操作
1、請幼兒和老師一起回憶變魔術的過程,說出水寶寶發生的變化。
2、幼兒表演魔術給自己喜歡的客人老師并介紹水寶寶的顏色。
五成果展示
請小朋友按顏色將益智區的插塑玩具送回家。六延伸活動
《找顏色》
活動總結
1.這次活動的安排抓住了幼兒的興趣點,對幼兒有很大的吸引力。在幼兒觀察老師變魔術的過程中,注意力高度集中。教師變魔術過程中第一遍自己念咒語搖晃瓶身,幼兒注意力集中都很安靜很認真地看著變化過程。第二遍教師邀請小朋友一起念咒語,小朋友參與其中,營造出很愉快的學習氛圍,又再次調動小朋友的學習興趣。教師邀請2個小朋友上來表演分別變出黃色和藍色的水寶寶,感知認識了黃色和藍色,其他小朋友幫忙念咒語,激發幼兒的探索興趣。
2.分發水瓶,給班里每個幼兒的嘗試的機會,為幼兒提供感性經驗,讓幼兒在直觀的感受中,能清晰的知道變魔術的過程。
3.教師運用明確的色卡幫助幼兒分辨顏色,鞏固幼兒對紅黃藍三種顏色的認識。
4.邀請幼兒去給客人老師表演,增強幼兒的成就感。
5.將學習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學以致用。
科學領域小班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幼兒初步接觸水油分離的畫法。
2、培養幼兒運用多種工具涂畫的興趣。
二、重點難點:
1、幼兒使用毛筆自由涂畫玩色。
2、幼兒在涂畫過程中先用油畫棒,再使用棉簽。
三、活動準備:
紙制小鴨子若干、油畫棒、毛筆、水粉顏料、抹布、塑料盤、操作用場景等。
四、活動流程:
創設情景→觀察體驗→嘗試操作→鼓勵評價
五、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景(帶幼兒參觀公園場景)
咦?這是誰呀?(幼兒自由回答)鴨媽媽今天真漂亮,我們一起來問問鴨媽媽,為什么穿得那么漂亮?(教師做傾聽狀)噢!原來鴨媽媽在公園里準備拍照呢!
咦?鴨爸爸和鴨寶寶怎么沒來呢?(幼兒自由議論原因,教師出示鴨爸爸范例。)噢!原來他們沒有漂亮的衣服呀!怎么辦呢?(幼兒自由回答)
(二)觀察體驗
我們想了好多辦法,小朋友真會動腦筋,那我們先來試試給鴨爸爸穿上漂亮的衣服吧!(教師邊講解示范,邊請幼兒嘗試——先請蠟筆寶寶跳圓圈舞,再跳線條舞,然后用魔術棒蘸點顏料涂一涂,再蘸一蘸,鴨爸爸的衣服穿好嘍,還有點濕,我們輕輕吹一吹。快送鴨爸爸到公園拍照吧!)
(三)嘗試操作
1、現在我們一起給鴨寶寶穿上漂亮的衣服吧!
2、幼兒先用油畫棒在鴨寶寶身上畫各種線條。
3、幼兒嘗試用毛筆蘸顏料涂畫(幼兒用自己最熟練最喜歡的方法自由涂畫)。
4、教師觀察指導:指導幼兒將顏料涂滿。
5、鼓勵幼兒積極自主涂畫。
幼兒完成后將鴨寶寶送到公園并拍照。
(四)鼓勵評價
(教師引導幼兒觀賞作品)瞧,鴨媽媽、鴨爸爸、鴨寶寶今天多高興啊!它們說要謝謝我們幫他們穿上漂亮衣服!
科學領域小班教案 篇3
【活動設計】
通過直接的感官的接觸,更能使他們記憶深刻并且情趣濃厚。同時在孩子們的體驗活動中,孩子們各自帶著興趣和需要直接和木珠接觸。通過看看,摸摸等感官的使用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粗淺的探究方法和學習技能。孩子們由探索得到了知識,自然積累了經驗,之后經驗又使活動升華,這其實也是我們老師的最終目標:讓寶寶主動去學習,去觀察、去認知、去生活、去創造!
【活動目標】
1、樂于將珠珠拋進水中,初步感知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現象并產生好奇。
2、喜歡拋珠子活動,在活動中感知快樂。
3、愿意向同伴、老師表述:“木珠浮在水上”、“玻璃珠沉下去了。”
【活動準備】
1、各種顏色的木珠、玻璃珠若干,將木珠、玻璃珠放在幾個筐子中
2、塑料大盆2個,里面裝一半水。
3、在活動前組織幼兒看“跳水”的體育比賽,讓幼兒了解“跳水”這一運動。
【活動過程】
一、以“跳水表演”引出。
1、孩子們你們看過跳水表演嗎?今天,有2位朋友也要來表演跳水,你們看,是誰?(分別出示木珠、玻璃珠,引導幼兒與珠珠打招呼)
2、木珠是什么樣的?(顏色、形狀)玻璃珠呢?
二、跳水表演(教師演示,幼兒表述)。
1、跳水表演現在開始,首先出場的是木珠。(教師演示木珠跳水)聽“咕咚”,木珠寶寶跳到水里去了。(學說“咕咚”)
2、木珠跳到水里后是怎么樣的?
3、玻璃珠也來跳水,它跳到水里后會是怎么樣的呢?(幼兒猜測后教師演示)
4、玻璃珠跳到水里后是怎么樣的?它和木珠一樣嗎?(幼兒學說:“木珠浮在水上”,“玻璃珠沉下去了”)
三、幼兒操作。
1、仔細聽,誰在說話啊……原來還有很多珠珠也想來跳水,我們一起幫助它們吧!
2、每個幼兒1盒珠珠,把它們拋入水中,觀察珠珠在水里的沉浮現象,并用語言進行表述。
3、收拾整理玩具,活動結束。
科學領域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觀察充氣過程,感受物體充氣前后的大小變化。
2、能用動作表現玩具充氣前后的大小變化。
【活動準備】
1、氣球,塑料袋,棉線。
2、《變大變小》音樂CD。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奇妙的朋友,先聽我說一個謎語,猜猜他是誰。(有一個東西很奇怪,胖也胖的快,瘦也瘦的快,胖了飛上天,瘦了落下來)。
幼:氣球。
二、觀察氣球變大變小。
師:現在這個氣球是胖的還是瘦的?是大的還是小的?
幼:瘦的,小的。
師:我怎么能讓這個氣球變大呢?
幼:吹氣。
師:氣球變大了,如果我一直吹一直吹氣球會怎么樣?
幼:破,爆炸
師:小朋友在吹氣球的時候也不能一直吹一直吹,氣球爆炸的話會傷到臉和眼睛,非常危險。現在氣球變的大了,我怎么讓氣球再變小呢?
幼:放氣,撒氣。
師:氣球小姐還帶來了她的好朋友,氣球先生,可是呢,氣球先生生病了,你來看看他發生什么事情了?
幼:漏氣。
師:氣球漏氣的時候是慢慢漏氣的,還是一下子漏氣的?
幼:慢慢漏氣的。
三、嘗試給充氣物品充氣。
師:你還知道哪些東西是充氣的嗎?
幼:皮球、熱氣球、游泳圈。
師:我還知道有一個東西也是可以充氣的,(塑料袋),你來試試怎么能讓塑料袋充氣呢?
幼:每人一個嘗試。
四、游戲:“變成一只大氣球
(1)請幼兒想象自己是一只大氣球,教師給氣球充氣,幼兒用肢體動作表現氣球漸漸變大的樣子。
(2)幼兒手拉圓圈,合作表現氣球逐漸變大與破掉的情形。
(3)幼兒牽手拉個圓圈,合作表現氣球逐漸變大、漏氣、越來越小的情形。
科學領域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能根據物體的同一特征分類,手口一致點數。
活動準備
操作卡每人一套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你見過小蝸牛嗎?它長得真么樣子?在哪里能夠找到小蝸牛?小蝸牛喜歡吃什么?
2、引導幼兒觀察圖片,給三只小蝸牛做房子。
有一群小蝸牛,它們沒有家,想請小朋友幫忙,給他們做房子,我們來幫小蝸牛做房子吧。
3、進一步引導幼兒觀察三只小蝸牛一樣嗎?他們各自的朋友在哪里?
4、請幼兒取出小蝸牛,進行對比,如果是花紋一樣的好朋友,就要放在同一個家里,如果花紋不一樣就放在別的家里。用同樣的方法,幫所有的小蝸牛找到好朋友。
5、幼兒檢查每個家里的蝸牛身上的花紋是不是都一樣,如果不是,馬上調整。
6、手口一致的進行點數,并說說每個家里住著幾只蝸牛。
活動反思
孩子們對于幫助小蝸牛做房子,幫助小蝸牛找好朋友非常的感興趣,找的又快又好。在最后的環節,手口一致的點數的時候,部分小朋友不會,但是也有的小朋友雖然不會手口一致的點數,但能說對總數,我覺得這樣也可以,手口一致的點數還要在以后的活動中繼續學習鞏固。
科學領域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感受故事內容的詼諧,并能理解故事內容。
2.能通過傾聽故事、看圖、游戲等形式匹配動物嘴型與牙印。
3.嘗試模仿故事中的對話。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對三角形、圓形、方形有一定的了解,知道牙印是什么。
課件準備:《誰咬了我的大餅》故事音頻及圖片;《誰咬了我的大餅》故事視頻;“連一連”圖片。
紙面教具:《動物們的牙印》。
活動過程
一
播放音頻/圖片讓幼兒感知嘴型與牙印的關系
1.播放故事音頻及圖片《誰咬了我的大餅》第一、二段,引導幼兒觀察小鳥嘴型與大餅上的牙印。
2.播放故事音頻及圖片《誰咬了我的大餅》第三、四段。
3.播放故事音頻及圖片《誰咬了我的大餅》第五、六段。
4.播放故事音頻及圖片《誰咬了我的大餅》第七段,引導幼兒知道是小豬自己咬了大餅。
二
播放視頻引導幼兒熟悉故事內容模仿故事對話
——你喜歡哪只小動物?
——你能模仿它的對話嗎?請你試一試吧。
三
出示情景圖片引導幼兒配對牙印和動物嘴型
1.請幼兒觀察不同餅干的缺口形狀。
2.引導幼兒將不同缺口形狀的餅干與對應的動物頭像相連接。
科學領域小班教案 篇7
一、設計意圖
對于小班幼兒來說,“排序”是一項比較具有挑戰性的數學活動,需要他們運用有限的數、量、形方面的知識,進行一番系統、連貫的思考,找出事物之間的聯系,也就是我們稱之為“規律”的東西。在這之前,班上的孩子已經學過簡單的大小排序。我也曾在數學區準備了紅花片和綠花片,請幼兒給它們排隊。在活動中我發現,有的幼兒已會按一定規律排序,但大部分幼兒還不知道按一定規律排序。我所參與的科學領域組小班段,以同課異構的研討類別開展“按物體的顏色排序”活動。在我開展活動之前,已有三位老師開展了相應的活動。我作為最后一研,選擇了梁向紅老師的《熱氣球旅行記》,再根據我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結合小組成員的意見和建議與前三位老師活動中的優點,進行修改,嘗試在簡單、輕松的活動中,讓幼兒自主地探索,學習。
二、活動目標
1.能發現物體按一定規律排成的序列,感受物體的規律美。
2.嘗試學習按顏色有規律排序。
3.培養幼兒細致的觀察、分析和動手操作能力。
三、活動準備
1.繪本《熱氣球旅行記》課件、照像機。
2.紅、藍兩色花片及操作卡幼兒人手一份、各色彩旗若干。
四、活動過程
(一)結合課件,引導幼兒觀察、感受物體的排列規律。
1.出示故事人物查理,引導幼兒觀察查理褲子上的條紋顏色。
師:“有這么一個外國人,他叫查理。他喜歡穿一條特別的褲子。你們看看,這條褲子是什么樣的?”
幼:“他的褲子是一條一條的。”
師:“對了,我們用一個好聽的詞來形容,叫做條紋。查理穿著一條條紋的褲子。小朋友再看看,這條褲子是什么顏色的?”
幼1:“有紅色,有黃色。”
幼2:“黃、紅、黃、紅的。”
師:“沛霖說得真棒,我們一起來說說。”
(評析:這個環節,主要是讓幼兒通過感受查理條紋褲子上的顏色是按一定順序排列的,來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從而對顏色的排序產生興趣,為下面的活動作鋪墊。)
2.引導幼兒發現物體的排列規律。
(1)引導幼兒觀察熱氣球的條紋顏色。
師:查理有個頂呱呱的熱氣球,它和查理的褲子一樣,都是條紋的。這個熱氣球上有哪些顏色?它們是怎么排列的?
幼:有紅色和黃色的。
師:“這些顏色是怎么排的呢?”
幼1:“黃、紅、黃、紅。”
幼2:“紅、黃、紅、黃。”
師:“讓我們一起來說說紅色與黃色的排列吧。紅、黃、紅、黃……”
(評析:這個環節是讓幼兒通過比較,知道熱氣球與查理的褲子都是條紋的,并能說出熱氣球的顏色排序。在活動中,孩子們都能很快地說出熱氣球上顏色的排列順序。)
(2)啟發幼兒觀察、發現房子與兔子的排序規律。
師:“查理的鄰居他的鄰居米莉和茉莉都想乘坐熱氣球去看看山的另一邊是什么。查理答應了,并幫她倆爬進熱氣球:‘那就上來吧,坐好嘍。’熱氣球飛上天了,他們發出了‘太神奇’的贊嘆聲,他們看到了什么?”(看課件)“他們首先看到了什么?”
幼1:“看到了紅色和綠色。”
幼2:“看到了紅色、綠色、紅色、綠色。”
幼3:“看到了房子。”
師:“對了,這些是房子的屋頂。小朋友的眼睛真亮,還看出了屋頂有紅色和綠色,那么它們是怎么排的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紅色、綠色、紅色、綠色”
師:“他們沿著小河,越過樹梢,飛呀飛呀,飛向大山的山頂。這時他們看到樹林里蹦出了一群兔子。看,這些兔子是什么顏色的呢?”
幼1:“有白色的,有黑色的。”
師:“這是黑色的嗎?這個是灰色的。兔子們排起了整齊的隊伍,看看他們是怎么排的?”
幼:“白、灰、白、灰、白、灰……”
師:“兔子們發現了有個伙伴不見了,他應該排在白兔的前面,你們猜猜他是什么顏色的兔子呢?”
幼1:“灰色”。
幼2:“白色。”
師:“讓我們來看看到底是什么顏色的兔子?”
(評析:這一環節的重點是讓幼兒通過課件,感受各種物體按顏色的順序排列,并說出是怎么排列的。孩子們的觀察力都不錯,基本上都能說出排列的順序。可能幼兒的生活經驗不夠,課件中屋頂不夠形象,幼兒基本看不出來,只有一個孩子說出了“房子”。)
3.出示花圖樣,引導幼兒發現、猜想花的排列規律,進行操作,并驗證操作結果。
(1)出示花圖樣的前半段,讓幼兒猜想接下來是怎么排的?
師:“熱氣球飛過了山頂,又看到了什么?”
幼:“看到了花。”
師:“什么顏色的花呢?它們和兔子一樣也排起了隊伍,你能說說它的排列順序嗎?”
幼:“紅色、藍色、紅色、藍色”
師:“小朋友們真聰明!瞧,它們旁邊還有四朵沒有顏色的花,如果根據紅色、藍色的排列順序,這四朵花分別應該填是什么顏色?”
幼1:“紅色、藍色、紅色、藍色。”
幼2:“藍色、藍色、紅色、藍色。”
幼3:“紅色、藍色、藍色、紅色。”
(評析:在這一環節中首先讓幼兒觀察花的排列順序,猜想接下來應該擺什么顏色的花,孩子的猜想各不一樣,通過猜想從而看出他們的能力差別。)
(2)幼兒操作: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猜想為花片進行排序。
師:“你們的意見都不一樣。老師給你們準備了紅色和藍色的花片,當成圖上的花,你們根據圖片上紅花、藍花的順序進行排列,看看誰最棒。”
(評析:這一環節老師告訴孩子只提供了兩種顏色的花片,要求他們認真看圖,再動手操作。在操作過程中,孩子們基本都能準確地排列出來,但有小部分幼兒還不能正確地排列。)
(3)驗證:教師在電腦上展示個別幼兒的操作,集體驗證。
師:“大家都擺好了,老師把幾個小朋友的操作結果照了下來,讓我們來看看他們是怎么排的?”
師:“那么,到底誰的排列是正確的呢?讓我們來看看電腦。”
(評析:這個環節里,原本是想以幻燈片的形式展示四個孩子不同的操作結果,但沒想到照片過大,再設置幻燈片,時間拖得太長。因此,只讓幼兒觀看兩個孩子的操作結果,然后再進行驗證,這一過程太快,起不到很大的作用。)
4.出示不規則排列的彩旗,以查理請求幫助,引導幼兒根據彩旗的顏色進行一定規律的排列。
師:“查理看到小朋友們這么聰明,他想請你們在圣誕節前幫他掛一些彩旗。瞧,這是他自己掛的彩旗,他覺得不好看,如果能用你們給小花按顏色排序的方法來掛,一定很好看。你們也來幫幫他吧。”
幼:“好!”
師:“查理給大家準備了兩種顏色的彩旗小卡,還有一張操作卡,呆會兒你們想一想,你要用什么順序給彩旗排序?在排列前,老師提幾個要求,彩旗是這樣的,你們要將尖尖角插入操作卡的小袋里,不要疊在一起。
幼兒操作。
師:“大家都將彩旗排好了,請你來說說,你是按什么順序來排彩旗的?”
幼1:“我是按紅、黃、紅、黃的順序來排的。”
幼2:“我是按黃、紅、黃、紅的順序來排。”
師:“請小朋友們看看,妍妍的彩旗排得怎么樣?”
幼:“她的不好看。”
師:“那你認為要怎樣排才好看呢?”
請兩位幼兒上來改錯。
(評析:這一環節的目的是為了讓幼兒根據自己的意愿、按顏色為彩旗排序。在操作前教師提出的要求不清楚,以致部分幼兒的彩旗擺放不正確。大部分幼兒都能按顏色給彩旗排序。)
(二)以問題“查理的熱氣球在天上飄啊飄,發生了什么?我們一起來看看”引導幼兒繼續觀看繪本,結束活動。
師:“查理謝謝小朋友們幫助他!查理的熱氣球還在天上飛,又飛到哪兒了?讓我們去看看。
(評析:這一環節本是想讓幼兒將繪本完整欣賞,但怕時間過長,因此快速結束活動。)
科學領域小班教案 篇8
主要涉及領域:科學
設計意圖:
愛吃是孩子的天性,而甜甜的糖果更是孩子特別喜歡的食物。因此,我結合主題活動《食物》設計了“糖果游戲”的數學活動。整個活動中,我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生活經驗,讓幼兒在游戲中感知5以內的數量,提高幼兒點數、匹配的能力,體驗點數帶來的快樂。
活動目標:
1、幼兒對點數、匹配活動感興趣。
2、幼兒學習點數方法,感知5以內的數量。
3、能按照指令做事。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有初步的點數的經驗。
物質準備:1、糖若干、糖罐一個。2、盤子三個。3、小袋、筐若干。
活動過程:
1、猜一猜,激發幼兒興趣
(1)師:老師今天帶來了一個神秘的盒子,你們猜盒子里是什么(先晃動盒子發出聲音讓幼兒隨意猜,然后讓幼兒摸一摸,猜一猜到底是什么)。
師:這個東西呀,甜甜的,寶寶們最愛吃了。(糖果)
(2)師:那我們就請他出來吧,看看你們猜的對不對(將糖果倒出放在盤子里)盤子里有多少糖果呀(有許多糖果)
(3)盤子里有各種各樣的糖果,請你說說你看到了什么樣的糖果幼兒自由述說,每說到一樣就從盤子里挑出來展示給大家看。
小結:糖果有許多種,有軟糖、硬糖,有不同形狀、不同大小、不同顏色的糖。
2、分糖游戲
(1)師:我們來玩分糖游戲,一組的男孩子挑選三塊軟糖放到盤子里,女孩子挑選兩塊硬硬的糖放到盤子里。
二組的男孩挑選一塊紅色的糖放到盤子里,二組的女孩挑選四塊圓形的糖放到盤子里。
三組的男孩子挑選兩塊橢圓形的糖,放人盤子里,女孩選擇四塊綠色的糖放人盤子里。
(2)教師提醒幼兒聽清楚要求,按數量拿糖,引導幼兒正確點數的方法,拿一個數一個。
小結:小朋友真棒,能夠聽清楚要求,按數量拿糖。
一、按照圓點數量裝糖
1、裝糖:盤子里有這么多的糖果,拿起來多不方便呀。那有什么好辦法讓我們拿起來方便點呢(袋子裝)
2、老師準備了一些小袋子,這些小袋子上面可都有秘密哦。(老師示范:先數數袋子上有幾個圓點,然后請大夾子幫忙往口袋里裝和圓點一樣多的糖)
3、現在請我們寶寶也拿著袋子去裝糖果吧,先要看清楚袋子上有幾個點點,再去裝糖哦。記住要請你的大夾子幫忙。
4、誰愿意來告訴大家,你袋子里的秘密,你請了幾顆糖果寶寶。(我袋子上有三個點點,所以我請了三顆糖果……)
二、加深難度,對應數字送糖
1、送糖:糖果袋子要放人糖果盒中,這里有5個糖果盒,看看糖果盒子上面有什么啊(數字l一5),你手里糖果袋子的點點有幾個,你就把它送到數字幾的房子里。
如:糖果袋子的點點有5個,你就放人數字是5個糖果盒中。
請幼兒根據數量與相應的數字進行匹配。
三、品糖游戲:
師:孩子們和糖果游戲和開心,現在,請我們寶寶每人拿一顆糖果,嘗嘗看它是什么味道的吃過糖后要及時漱口或刷牙。
活動延伸:在區域活動中繼續玩裝糖、放糖果的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