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故事教案(精選13篇)
大班語言故事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享受聽故事的樂趣。
2.了解偏食會影響身體健康。
3.嘗試設計營養均衡的兒童餐。
4.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能專心聽故事。
活動難點:能設簡單的營養均衡的兒童餐。
活動準備
1、《瘦公主和胖王子》的故事圖卡。
2、食物圖片。
活動過程
1.出事故事圖卡,講述故事《瘦公主和胖王子》。
2、與幼兒討論:
。1)國王和王后最近為什么變得很憂愁?(小公主只吃胡蘿卜,小王子只吃肉。)
。2)小公主只吃胡蘿卜,身體變成什么樣了?(越來越瘦)
。3)小王子只吃肉,身體變成什么樣了?(越來越胖)
(4)你知道偏食有什么害處嗎?(身體不能吸取均衡的營養)
3、請幼兒想象自己是皇宮里的小廚師,根據在活動20搜集回來的健康飲食資料,給小公主和小王子設計一份營養均衡的兒童餐。
4、把食物圖片分類放在桌子上,請幼兒扮演小廚師,選擇不同的材料設計一份好吃的兒童餐。
5、設計完成后,請幼兒介紹自己做的兒童餐,和其他幼兒一起討論,看看是否符合健康飲食的原則。
活動建議
老師在組織幼兒設計兒童餐的時候,可以鼓勵幼兒用繪畫的形式來表現。
活動反思
分組討論是活動的重要一環,不僅要引導幼兒理解書中內容,還要鼓勵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想出多種辦法幫助胖王子和瘦公主,同時引導幼兒正確對待體格生長偏離幼兒,為活動的深入做好鋪墊。
大班語言故事教案 篇2
設計背景
圖畫是幼兒學習中最喜歡的東西,孩子們的閱讀能力也需要借助圖畫來發展。因此故事書便成了孩子們最喜歡的讀物。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并針對我班幼兒特別喜歡聽故事、講故事的習慣,我設計了這個閱讀活動。
活動目標
1、借助自制圖書,在觀察、想象、表演中,培養幼兒觀察畫面的能力,享受閱讀的情趣。
2、調動孩子豐富的情感,感受朋友之間那種互相友愛、互相寬容體諒、分享彼此快樂的純真友情。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積發幼兒的想象力。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重點難點
說話訓練。
活動準備
自制圖書。
活動過程
一、觀察封面
師:“老師自制了一本圖書,這是圖書的封面,看了這個封面你會想到什么?”(封面是一個初升的太陽,還有在站在石堆上啼鳴的大公雞。)
二、這些都是小朋友熟悉的想的
并很喜歡的東西小朋友看了很高興,這時讓小朋友把自己看到的給小朋友說,然后再說你還想到了什么?小朋友很樂意。
三、延伸:
大公雞勤快,起得早,我們應向它學習。學習它勤奮。
優秀繪本最主要的特點就是那些充滿童趣的圖畫,深受小朋友喜歡。因此,教師往往通過邊深情并茂地講述故事邊適時引導幼兒閱讀圖畫的方法來感受隱藏在圖畫背后的東西,既給以知識技能又調動情感態度,這對孩子的成長有著深遠的影響。我有一下感受
一、適當提問,給幼兒思維的挑戰
提問是集體教學活動的核心,日本著名教育家齋滕喜博甚至認為:提問是“教學的生命”,不合理的提問會抑制幼兒思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降低教學的有效性。孩子們在講到大公雞時還模仿它的叫聲,它飛跑的姿勢。但最后結尾部分顯得輕描淡寫了些,怎樣讓幼兒把體驗到的朋友之間那種互相友愛、互相寬容體諒、分享彼此快樂的純真友情升華,這是值得商榷的。
二、注意傾聽,給幼兒適當的評價
評價是尊重幼兒主體地位、促進幼兒發展的重要環節。有效的評價能強化幼兒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喚醒并激發他們的創新欲望。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必須要做到有效地傾聽才能展開有效的評價。如幼兒在說話過程中聲音洪亮、說話流利就適時給以表揚,孩子們很開心。
大班語言故事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了解故事內容,知道《八仙過海》是中國的神話故事。
2、能大膽講述自己的想法,理解“各顯神通”的含義。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5、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準備:
1、活動前知道八個神仙的名字及各神仙所擁有的寶物;會念兒歌《八仙及寶物》。
2、磁性圖片:八個寶物;一張大圖片:八仙圖。故事錄音帶。
活動過程:
1、認識八仙及寶物。
、、師:小朋友,我們是凡人,那么能在天上騰云駕霧飛來飛去的人就是——神仙。每個神仙都有各自的寶物。這兒有些寶物,你認識嗎?你知道是哪個神仙的寶物嗎?(教師出示八個寶物,幼兒分別講述)
師小結:這些是八個神仙的寶物,他們有個共同的名字叫暗八仙。
、、師:說到神仙,神仙就來了,看看有誰呀?誰會將寶物送到各個神仙的手中?(幼兒將各寶物與八個神仙匹配)
、恰煟河惺變焊枵f的就是八個神仙及他們的寶物,誰會念?我們一起邊做動作邊念。
2、欣賞故事《八仙過!。
⑴、師:想聽八仙的故事嗎?仔細聽!(教師講述故事第一段)
聽完提問:你們猜猜八仙會怎么過海?呂洞賓是怎么提議的?(呂洞賓對眾神仙說:“今天飛過東海,便顯不出咱神仙的本事,不如讓寶物帶著我們漂洋過海吧。”)那么八仙會如何利用寶物過海呢?請你和旁邊的小朋友討論一下。(幼兒討論后,請他們講述自己的想法)
、瓢讼删烤故窃鯓舆^海的呢?我們接下去聽故事。(教師講述故事第二段)
聽完提問:八仙是怎么利用各自的寶物過海的?
、峭暾芈犚槐楣适。(教師放故事錄音帶)
聽完提問:誰來給這個故事取個好聽的名字?(《八仙過海》)
這個故事中還藏了個成語“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你們知道各顯神通是什么意思嗎?
4、師小結:《八仙過海》是中國的一個神話故事。中國有許許多多的神話故事,聞名全世界。
附:故事《八仙過海》
今天是王母娘娘的生日,天宮里來了好多的神仙為她祝壽。
有八個神仙駕著白云也來到了天宮,他們是:漢鐘離、鐵拐李、張果老、呂洞賓、藍采和、韓湘子、曹國舅、何仙姑。
祝完壽,八個神仙結伴回家。他們飄飄蕩蕩降在東海邊上。
呂洞賓對眾神仙說:“今天飛過東海,便顯不出咱神仙的本事,不如讓寶物帶著我們漂洋過海吧。”眾神仙齊聲說:“好!”大胡子鐵拐李取下藥葫蘆,往海中一拋,葫蘆馬上變成了一艘大船。鐵拐李跳上葫蘆,“撲通撲通”過了海。
大肚皮漢鐘離把手中的芭蕉扇往海中一丟,一張大如席子的扇子鋪在了海上。漢鐘離躺在扇子上,“嗚啦嗚啦”過了海!榜{”,白胡子張果老倒坐在毛驢上,“得兒得兒”過了海。
輕飄飄的呂洞賓把寶劍拋入海中,騎上寶劍。劍劃開水面,“嘩啦嘩啦”過了海。
何仙姑把荷花輕輕放入水中,荷花一下子鋪開了好大一片。何仙姑站在荷花上,猶如出水芙蓉,“呼啦呼啦”過了海。
韓湘子的玉笛到了水中,不僅可以當船,水擊笛孔時還有音樂響起!班獭,活潑的韓湘子蹦到了玉笛上,“哧溜哧溜”過了海。
藍采和的大花籃入水后滴水不漏。愛穿一只鞋的藍采和一邊散花,一邊“撲哧撲哧”過了海。
曹國舅見眾仙已過海,不慌不忙地將自己的玉板排開放在水上,象一只竹筏,“卟”,笑瞇瞇的曹國舅踏到玉板上,“啪嗒啪嗒”過了海。
“快來看啊,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蝦兵蟹將都忍不住叫了起來。
兒歌:八仙及寶物
鐘離寶扇自搖搖,拐李葫蘆萬里燒,果老魚鼓星相卦。
洞賓擲起手中劍,采和一手把籃挑,湘子橫吹一品笛。
國舅曹公雙玉板,仙姑如意立浮橋。
活動反思:
幼兒期是語言發展,特別是口語發展的重要時期。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應為幼兒創設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鼓勵和支持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并能得到積極回應。幼兒的語言學習應在生活情境和閱讀活動中引導幼兒自然而然地產生對文字的興趣。
大班語言故事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循環”的概念,對“循環”的故事感興趣。
2、根據畫面線索創編成循環往復的說不完的故事,有序、連貫地講述。
3、愿意并能夠使用“綠油油”、“嘩啦啦”、“一顆一顆”等詞語,讓創編出的故事更加生動。
4、在理解故事的基礎上,嘗試續編故事。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PPT、圖片(樹、蠶、雨、食物、牙齒等等。)
活動過程:
一、以傳統的故事導入課題,激發幼兒對循環故事的興趣。
1、提問:誰喜歡聽故事?你喜歡聽短故事還是長的故事?你覺得聽多長的故事才過癮呢?
2、教師結合PPT講述經典的循環故事《從前……》
從前有座山,山里有個廟,廟里有個老和尚給小和尚講故事,講什么故事呢?……
二、集體創編循環故事。
1、提問:你們可以編一個這樣循環、講不完的故事嗎?
2、出示春、夏、秋、冬不同季節的樹木圖片,幼兒教師進行編故事PK,創編周而復始、循環往復、說不完的故事。
(1)請個別幼兒根據四季的樹木圖片,創編循環故事。
。2)教師和幼兒PK創編循環故事,讓幼兒進一步感受故事的獨特結構特點——循環往復、周而復始。
三、分組創編循環故事
1、教師提供蠶的生長過程、大自然中的自然現象等主要關系圖片,作為幼兒創編循環故事的素材。
2、幼兒自由分成四組,創編自己感興趣的主題循環故事。
3、每組請一位幼兒做代表或集體講述小組創編的循環故事,教師根據相應的要求進行現場評價。
四、運用游戲的形式和已有的創編故事經驗,根據一幅圖片創編循環故事。采用接龍的方式請幼兒用“我要去……看……”的句式說出自己的所見所聞,最后把幼兒所編故事變成一個大的循環的、說不完的故事。
五、活動結束。玩“開汽車”的游戲,帶領幼兒離開活動室。
活動反思:
幼兒期是語言發展,特別是口語發展的重要時期。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應為幼兒創設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鼓勵和支持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并能得到積極回應。幼兒的語言學習應在生活情境和閱讀活動中引導幼兒自然而然地產生對文字的興趣。
大班語言故事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能理解作品的內容,試著分析猴子的性格特點。
2、通過看看、聽聽、講講初步地感受故事的主題。(今天的事要今天做,不能等明天)
3、在集體活動中積極地參與討論,敢于表現自己。
4、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動準備:
等明天故事碟片、錄音機、幻燈片。猴子、小松鼠等圖片。
活動過程:
一、欣賞故事圖片。
師;今天,孫老師帶來了一些圖片,請小朋友們仔細看,圖上有誰?(播放幻燈片)
這么多小動物在一起會發生什么事情呢?它們在干什么呀?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二、幼兒分段傾聽故事,初步理解作品的內容。
播放故事第一段后提問
。1)、樹林里下雨了,小動物們都回家了,小猴在干什么?
。2)、小猴子找不到躲雨的地方,它心理是怎么想的?(引導幼兒重點學說“等明天雨停了,我一定要蓋一座新房子,我要蓋一座美麗的房子,有高高的屋頂,大大的門窗”)
繼續欣賞第二段故事。
。3)、第二天,小猴有沒有蓋房子?蓋好了嗎?小猴不蓋房子,它想干什么(玩)它怎么說的?(引導幼兒學說“天氣這么好,還是多玩一會兒吧,蓋房子等明天再說吧”)
繼續欣賞第三段故事。
。4)、第二天,小猴子起來后干了什么?(畫房子圖樣)
(5)、小松鼠看見了怎么問小猴子的?(學說“這么大的房子,你什么時候才能蓋好呀?”)小猴子是怎么回答的?(引導幼兒學說“快了,明天明天就蓋好了,我要請很多很多朋友來我新蓋的餓房子里做客”)
(6)、說完這些話,小猴子又干了什么?(去請朋友了)
繼續欣賞第四段故事。
(7)、第二天,動物朋友都來了,小猴子還沒醒它在干什么?(做夢)小動物們叫醒了小猴子問(引導幼兒一起說“小猴子,你的新房子在哪里呀?”)小猴子呢,它是怎么回答的?(引導幼兒學說“我不是叫你們明天來嗎?等明天,明天房子就蓋好了”)
。8)、小朋友,你們喜歡這只小猴子嗎?為什么?
小結:是呀!小猴子做事情老等明天,所以房子一直蓋不好,我們可不能象小猴子一樣。
師:這個故事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和小猴子有關,誰知道?(請幼兒說說)小猴子做事總是等明天、等明天,這個故事的名字就叫——(引導幼兒一起說出故事名字等明天)
三、完整傾聽故事。(播放碟片故事等明天)
四、遷移經驗。
師:故事里的小猴子該房子總是等明天,最后,房子一直沒蓋好,下雨了,只能東躲西藏,被雨淋,那我們小朋友,如果今天的事來不及做,我們是不是象小猴子一樣一直等明天呢?那我們該怎么做?(引導幼兒大膽思考,發表自己的意見)
小結:對,我恩應該找休息時間,今天的事今天做,而且還應該說到做到,認認真真,這樣才能把事情做好。
五、延伸活動
表演故事《等明天》。
活動反思:
通過這樣的活動給小朋友以自由寬松的發揮空間,讓這些可愛的小朋友真正的成為課堂上的主宰者,理解他們,接納他們的不足,積極指正他們的錯誤。以免下次犯同樣的錯誤。同時在活動中,我也體會到小朋友們渴望被重視渴望主動在其他小朋友面前表現自己,因此以后要多多開展此類活動,在不斷的教學反思中才能創造出更有質量的教學活動,才能真正提升自己的專業化水平。
大班語言故事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認真聽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2、喜歡探究,在活動中體驗腳的重要作用。
3、專心傾聽,有良好的傾聽習慣。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5、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重難點:
認真聽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活動準備:
《左腳右腳要分家》故事圖卡
活動過程:
1、請幼兒聽指令用雙腳做動作,例如走路、跳躍等動作。
2、出示《左腳右腳要分家》故事圖卡,講故事。
3、向幼兒提問:
。1)左腳和右腳合作能做什么事情?(走路、上下車、跳繩。)
(2)左腳和右腳為什么吵架?(右腳不小心踩了左腳一下。)
(3)左腳和右腳分家以后,出現了什么情況?(不能走路,還會摔倒。)
(4)你認為左腳和右腳能分家嗎?為什么?(自由回答。)
4、請幼兒用“我有一雙腳,我會……”口頭造句。
5、請腳受過傷的小朋友講一講:“如果一只腳受傷了,走路或者做事情的時候有什么不方便?”啟發幼兒明白要在平時保護好自己的雙腳。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讓孩子們先看、再想、接著問、然后聽、最后演,始終將孩子們放在主體地位,使孩子們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語言能力和想象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發展,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大班語言故事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能大膽地想象,創編小貓的故事,運用繪畫的技能繪制連環畫。
2、能根據自己編的《小貓的故事》較生動地講述所畫的故事內容。
3、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4、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準備:
1、幼兒畫冊,第三冊第31頁,水彩筆。
2、課件《小貓的故事》、輕音樂。
活動過程:
1、觀察連環畫圖片。
。1)出示圖片一:一天早上小貓咪咪從窗戶里往屋外跳,將貓爸爸放在窗臺上的一盆花碰到在地。
提問:畫面上有誰?他在干什么?發生了什么意外?
(2)出示圖片二:貓爸爸非常生氣,氣得胡子都撅起來了。
提問:貓爸爸看見后怎樣了?
。3)出示圖片三:調皮的咪咪跳到家門口的樹上,沖著爸爸做鬼臉。
提問:咪咪看見爸爸生氣了,他是怎么做的?他知道錯了嗎?
小結:咪咪做錯了事情,沒有想爸爸道歉,還調皮地跑掉了,這樣做對嗎?他最后會承認錯誤嗎?
2、出示連環畫圖片最后一幅圖:咪咪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將碰到的花盆重新放回到窗臺上。
提問:左后咪咪改正錯誤了嗎?他是如何改正的?
3、出示空白的課件,引導幼兒討論。
咪咪跑掉后,發生了什么事情?讓咪咪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然后改正了的呢?
4、幼兒創作連環畫。
讓幼兒編出中間發生的事情,并畫下來。
5、相互交流分享。
展示自己創作的連環畫,并完整地講出自己所編的故事內容。
活動延伸:
請家長幫助孩子記錄編出的故事內容。
活動反思:
這節課重點是在后面的創編環節,我們班小朋友在我的初步引導下,能簡單的講出自己創編的故事,但是在語言表達方面還需要下功夫,因為有些孩子想的很好,但是在表述時語句不流暢,前后的因果關系也處理的不好,特別是轉接詞的運用。
大班語言故事教案 篇8
為了讓更多的幼師輕松上課、備課無憂,一直努力致力于整理、收集名師課程,優質教案,將打造全網最具特色和實力的幼教資源網。通過《神筆馬良》的故事,引導幼兒學說“假如我有一支神筆,我會畫……”的句式,培養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清晰、完整、連貫地表達自己的想象。喜歡傾聽《神筆馬良》的故事,學習馬良做一個善良、有愛心的人。
設計意圖:
一天在家,和五歲的兒子一起聽了《神筆馬良》的故事。兒子感嘆:我要是有一支神筆就好啦!那我想要啥就畫啥。是呀!每個人都有這樣一支神筆那可太棒啦!如果把這個故事講給我們班幼兒聽,假如每個孩子都有一支神筆,假如有神筆的孩子們看見了需要幫助的人……這些口齒伶俐,想象豐富的精靈們又會怎么說怎么做呢?因此而產生了一節大班語言活動《神筆馬良》。
活動目標:
1、學說“假如我有一支神筆,我會畫……”的句式。
2、大膽想象,在集體面前大膽、清晰、完整、連貫地表達自己的想象。
3、喜歡傾聽《神筆馬良》的故事,學習馬良做一個善良、有愛心的人。
重點難點:
重點:學說“假如我有一支神筆,我會畫……”的句式。
難點:大膽想象,在集體面前大膽、清晰、完整、連貫地表達自己的想象。
活動準備:PPT課件(《神筆馬良》故事圖片,雨中沒有傘的人,找不到媽媽的小男孩,失去雙手的殘疾人,干涸土地上找水的人們,衣衫襤褸的流浪老爺爺等圖片),毛筆一支
活動過程:
一、導入談話,激發興趣
教師:小朋友們大家好!我知道大家特別喜歡聽故事,今天李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非常好聽的故事,大家想不想聽?(幼兒異口同聲的說:想)那我們一起來聽故事吧。
二、傾聽故事,認識神筆
1、觀看PPT4-11聽老師講故事
2、故事好聽嗎?我檢驗一下,你們聽懂了沒有?(聽懂啦)敢不敢回答我幾個問題?(敢)
教師:我們剛才聽到的故事叫什么名字?(神筆馬良)故事中會畫畫的小朋友叫什么?(馬良)他有一支什么樣的筆?(神筆)為什么叫它神筆?(這支筆畫什么東西都能變成真的)
3、教師:馬良用這支神筆給窮人畫了好多有用的東西,幫助了許多人。讓我們給這個善良、有愛心的馬良鼓鼓掌吧!小朋友看這支筆神奇不神奇?(神奇)這么好的神筆你想不想要?(幼兒迫不及待的說:想)
三、仔細觀察,初步想象
(一)、初識神筆,說一說
教師:假如你也有一支這樣的神筆,你要畫什么?(幼兒回答積極,內容豐富)
。ǘ┰O置情景,說一說
1、教師:請小朋友仔細觀察圖片中的情景,想一想,假如你也有一支這樣的神筆,看到這種情景,你要為圖中的人們畫什么?(播放PPT13-17)
教師 :小朋友們,圖中這個人在干什么?(這個人在跑步)天氣怎樣?(天下雨啦。)假如你有一支神筆,你會給他畫什么?(假如我有一支神筆,我會給他畫雨傘,雨衣。)(PPT13雨中沒有傘的人)
教師:這個小朋友一個人在街邊哭,大家猜一猜他可能遇到什么事了?(他可能找不到媽媽了)假如你有一支神筆,你會給他畫什么?(假如你有一支神筆,我會給他畫電話。)(PPT14找不到媽媽的小男孩)
教師:咦?這個人怎么用腳寫字呀?(他沒有手)噢!原來他是殘疾人。假如你有一支神筆,你會給他畫什么?(假如你有一支神筆,我會給他畫一雙手。)(PPT15失去雙手的殘疾人)
教師:大家看看這片土地怎么沒有一棵植物,地上還有那么多裂縫?(因為這里缺水)假如你有一支神筆,你會給他畫什么?(假如你有一支神筆,我會給他畫一條河。)(PPT16干涸土地上找水的人們)
教師:大家看看這位老爺爺,假如你有一支神筆,你會給他畫什么?(假如你有一支神筆,我會給他畫衣服,畫好多錢,畫金幣,畫金元寶……)(PPT17衣衫襤褸的流浪老爺爺)
教師小結:小朋友都很有愛心,像馬良一樣幫助了好多人。我為善良的你們點贊。
2、情景再現,正確引導(播放PPT15-17)
邊出示圖片邊說:在這個干涸的土地上,你給他們再多的錢,他們可能也很難買到很多的水,那在這干涸的土地上有比錢更重要更實用的是什么呢?(水,很多很多的水)對呀,我們給了他們很多的水,這個土地上的禾苗呀,莊稼呀,就可以生長了,人們也不用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挑水了。所以在這里水比錢實用。殘疾的孩子,你給他再多的錢,他能買到手嗎?”(買不到)是的,再多的錢都買不來手。我們給他畫上一雙手,然后再讓神筆把它變成真的,這樣,他就能像我們一樣,用手吃飯,用手畫畫、寫字了。對吧?
教師小結:小朋友們都知道,錢可以買到很多很多的東西,但是,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許多的東西是錢買不來的。所以在我們的生命里,還有很多東西比錢更重要,小朋友們,你們說對不對呀?”(小朋友們異口同聲的回答:對)
。ㄈ┞撓翟竿,說一說
教師:小朋友們有沒有愿望?假如你有了這樣的神筆,你想不想把你的愿望畫出來,讓他變成真的?
四、神筆接力,說說愿望
教師(出示毛筆):當當當,這就是馬良的那支神筆,神筆交到誰的手中,就請完整、快速的說出你的愿望,說不定愿望真的會實現呦!
五、課外延伸,結束活動
我們回教室去把我們剛才說的畫出來吧!
活動總結:
在幼兒的語言活動教學中,師幼互動是教育目標的重要保證,也是促進幼兒健康發展的關鍵因素,語言是在互動中形成和發展的,它是互動的主要媒介和載體,提高師幼互動的質量,是這節語言活動獲得成功的重要途徑。因此,我設計了三個互動環節:活動開始,幼兒看著漂亮的圖片,聽老師聲情并茂的講《神筆馬良》的故事,然后說一說“假如我有一支神筆,我會畫……”這時候,幼兒的說話欲望一下子被調動起來,孩子們爭著舉手說自己的想法,幼兒有種一吐為快的感覺。接下來設置情境,讓幼兒說一說“假如我有一支神筆,我會為圖中的人物,畫什么?”最后請小朋友畫出自己的愿望,“假如我有一支神筆,我會畫什么干什么”。這樣由易而難,循循善誘,讓孩子能夠輕松的,完成本次活動的三個目標。
雖然在活動設計中,沒有設計對幼兒進行正確價值觀的滲透這個目標,但在活動的過程中,我們不能忽視幼兒發展中存在的個體差異,互動內容也不能以封閉化的知識傳授為主,既然孩子都說出了想畫錢,想要很多錢的這種愿望,我就覺得,很有必要對幼兒進行這方面的教育,而這個教育結合活動中所選擇的幾張圖片來進行,是非常恰當的。雨中沒有傘的孩子,找不到媽媽的男孩,失去雙手的殘疾人,干涸土地上找水的人們。這些情景中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都是用錢解決不了的,或者說是用錢,不能夠很快或者是直接解決的。所以,我請幼兒看圖,然后進行引導,讓幼兒自己來區別,錢和他們所急需的物品來比較,可能那個才是他們最需要的?讓幼兒自主探究,最終得到結論:雖然錢可以買來很多東西,但是還有很多事情是再多的錢也解決不了的。從而對幼兒進行正確價值觀的滲透。我覺得和其他三個目標相比,這才是孩子們本次語言活動最大而且最意外的的收獲。
通過這節語言活動,我的收獲不亞于孩子們!在當今復雜的社會環境和多元化的家庭環境影響下,我們肩負著幼兒健康全面成長教育的第一站的重要使命,而在我們幼兒教育中尤為重要的的語言活動要尊重個體差異、注重情感交流、倡導多元化教學,要做好課前預設,發掘教育資源,精心準備,注意問題設計,采用多樣的教學手段,才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真正實現有效教學。
大班語言故事教案 篇9
學情分析:
中班幼兒語言發展迅速能夠復述簡單的故事,活動符合幼兒發展特點!督鹕姆孔印氛Z言樸實、優美、節奏明塊,對話簡潔生動,富有音樂美,重點語句反復吟唱,富有較強的感染力。教師要幫助幼兒體會小姑娘一個人呆在房子里的孤獨感受,讓幼兒意識到:只有有了好朋友,生活才能變得更加快樂,更加美好,使幼兒懂得把自己的東西拿出來和伙伴們分享,幫助中班幼兒增強社會性發展。
內容選擇:
《金色的房子》是故事的傳統教材,故事情節簡單,具有趣味,故事中的對話簡單容易理解,故事對話大多為幼兒生活中的常用語言,并有類似的重復,因此很適合中班的幼兒進行復述、表演游戲。我們根據故事情節,制作了故事的相關場景道具和頭飾,讓孩子們在直觀的情境中進行故事的表演,發展孩子們的表達能力,激發孩子們的表演興趣,讓孩子們在游戲中感到快樂。
活動目標:
1、喜歡聽故事,理解其中內容,知道同伴之間要友好相處,團結友愛。
2、復述故事中重復的對白,初步嘗試分角色表演。
教學重點:理解故事內容,嘗試看圖復述故事。
教學難點:幼兒能夠運用詞、詞組完整的有感情的表達故事。
活動準備:《金色的房子》課件,小羊、小鳥、小狗、小猴頭飾。
活動方法與過程:
一、導入
1、教師提問幼兒見過的房子。師:說一說你見過什么樣的房子?(紅色的、黃色的、不同形狀的……)。
二、故事欣賞《金色的房子》。
提問:
。1)故事的名字是什么?
。2)故事中都有誰?
。3)故事中的房子是什么樣的?
三、教師引導幼兒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及情節線索。
1、分段欣賞故事:(從開頭、它們一起唱歌、跳舞)
提問:
。1)故事里都有誰贊美小姑娘的房子了?
(2)它們是怎樣贊美小姑娘房子的?
(3)小姑娘聽了小動物們的贊美心情怎么樣?
2、欣賞故事第二段:(從小羊、多神氣)
提問:
(1)小動物想做什么?它們是怎么說的?
。2)小姑娘為什么不愿意讓他們進房子里玩?
。3)小姑娘拒絕小動物進金色的房子玩,自己在房子里她開心嗎,為什么?
小結:原來一個人在家是那么的沒意思,和朋友在一起才會快樂。
3、幼兒欣賞故事第三段:(從小姑娘打開門、到結束)
提問:
(1)小姑娘為什么愿意小動物到她家玩?
。2)大家一起玩,小姑娘的心情怎么樣?和之前一樣嗎?
三、角色體驗
教師請幼兒扮演自己喜歡的故事角色,戴上頭飾并嘗試復述故事里的主要對話。重點引導幼兒說出重復的對白總結:小姑娘和小動物們一起在金色的房子里玩得多開心呀,只有懂得和朋友們分享,才會獲得更多的快樂,我們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懂得與他人分享,在分享中收獲快樂。
自我反思:
《金色的房子》內容貼近幼兒的生活,符合幼兒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有強烈的好奇心,和喜歡模仿的特征。故事人物以小姑娘和小動物為主,是幼兒所喜歡的;故事使用重復手法,符合幼兒的說話特征,使幼兒易學易理解,是在幼兒已有經驗基礎之上。因為我班的幼兒個體差異懸殊,需要從各個方面促進幼兒的健康發展。
通過《金色的房子》的學習與表演,幼兒從中受到啟迪,懂得分享他人的快樂而快樂。
1、通過學習與表演,促進幼兒語言、理解、講述、模仿、表演能力的發展。
2、促進幼兒身心健康,人際交往能力的發展。
3、培養幼兒對看、聽、說的興趣。
大班語言故事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啟發幼兒理解故事內容,懂得美好的東西應該與大家一起分享。
2.讓幼兒充分發揮想象力,圍繞主題進行講述。
3.讓幼兒理解詞語:書簽、友誼。
活動準備:
1.故事的掛圖,皺紋紙做的桃花與花瓣若干。
2.故事磁帶。
教學流程:
(一)引題:老師出示“桃花”并提問:誰知道這是什么花?桃花的花瓣象什么?可以做什么?
。ǘ┑谝槐椋航處熡斜砬榈刂v述故事內容,然后提問: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小白兔把花瓣寄給哪些朋友?
(三)第二遍:結合掛圖講述故事,并通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1.老山羊用花瓣做什么?(幫助幼兒理解:書簽)小貓、小松鼠……用花瓣做什么?
2.老山羊、小貓、小松鼠……收到花瓣時心情怎么樣?
3.請個別幼兒表演一下小動物收到花瓣的心情、動作,讓幼兒進一步理解小動物的心情及花瓣的`用途。
(四)讓幼兒學習概括故事的主題。
1.教師讓幼兒談談:這個故事主要講了什么?(幼兒自由交流)
2.請個別幼兒說說,并讓大家懂得美好的東西應該與大家一起分享。
(五)組織幼兒討論:飄落的花瓣還可以做什么?
1.幼兒自由討論,啟發幼兒發揮想象。
2.請個別幼兒談談自己的想法,對正確的、好的想法給予肯定。
。┓殴适落浺簦層變和暾蕾p一遍,結束活動。
活動的延伸:
在語言區投放花瓣與動物指偶,指導幼兒按自己的意愿續編故事。
大班語言故事教案 篇11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作品美
2、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想象桃花瓣可以用來做什么
3、培養幼兒懂得與好東西要與好朋友一起分享
二、活動準備:
動物卡片:小白兔,小松鼠,老山羊,小雞,小貓,金龜子,小螞蟻,視頻:手偶表演視頻,故事講解視頻
其他:花瓣,扇子,太陽帽,搖籃,小船, (手工),書簽,發夾(實物)
三、活動過程:
。ㄒ唬⿲耄号d趣吸引
師:春天到了,桃樹開花了,看,粉紅色的桃花好漂亮。
師:我昨天收到一個動物朋友小白兔寄來的一封信,大家快來看看,信封里是什么東西?
哇!是桃花瓣!可是小白兔為什么給我寄來桃花瓣呢?我聽說了,小白兔還給其他的朋友也寄去桃花瓣呢。我們一起去看下吧。
。ǘ╅_始:提問,分段理解故事內容(同時出示卡片)
(分段播放視頻)師:請小朋友認真看,我待會有問題要考考你們。
1、第一部分,提問:
(1)小白兔住在哪里?那里怎樣?
。2)小白兔往信封里放什么?她把信寄出去的時候說了什么?
2、第二部分,提問:(師:我們快來看看下白兔的第一個朋友的誰呢?)
。1)老山羊收到桃花瓣,把桃花瓣用來做什么?
(2)老山羊收到花瓣說了什么?
3、第三部分,提問:(師:接下來是小白兔的'第幾個朋友呢?)
(1)小貓收到桃花瓣,把桃花瓣用來做什么?
(2)小貓要用發夾干嘛呢?
4、第四部分,提問:(師:小白兔的第三個朋友也受到桃花瓣了,一起去看看吧)
。1)小松鼠收到桃花瓣,把桃花瓣用來做什么?
。2)小松鼠想要在夏天的時候用扇子干嘛?
5、第五部分,提問:(師:小白兔的一個朋友小雞跟我說,她也受到禮物了,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1)小雞收到桃花瓣,把桃花瓣用來做什么?
。2)小雞戴上帽子,去干嘛了?
6、第六部分,提問:(師:小白兔的第五個朋友也有受到桃花瓣,它又是怎樣的?)
。1)金龜子媽媽收到桃花瓣,把桃花瓣用來做什么?
。2)小金龜子睡在桃花瓣做的搖籃里怎樣
7、第七部分,提問:
。1)小螞蟻收到桃花瓣用來做什么?
8、第八部分,提問:
(1)后來朋友們都去哪里了?
。2)他們對小白兔說了什么?
。3)小白兔對朋友們說了什么?
9、第九部分。提問:
。1)小白兔和朋友們圍著桃樹做什么?
。ㄈ┤媪私庹w故事內容
。ㄔ俨シ乓槐橐曨l)幫助孩子鞏固熟悉故事內容
(四)小結:
師:小白兔看到桃樹開花,就把花瓣裝載信封里,寄給自己的朋友們。老山羊收到桃花瓣的時候把花瓣當書簽,小貓收到桃花瓣,把桃花瓣當作發夾,想明天生日的時候打扮得漂漂亮亮,小松鼠收到桃花瓣,把桃花瓣當扇子,想在夏天的時候給媽媽扇涼風,金龜子媽媽收到桃花瓣就給金龜子寶寶當搖籃,小螞蟻收到桃花瓣就用來當小船,在水里玩。后來朋友們來找小白兔,小白兔給他們看桃樹,大家在桃樹下很開心的唱歌跳舞。
。ㄎ澹┯螒颍哼B連看
師:今天我們要來玩一個游戲——連連看,每組派一個代表來參賽,比比看。規則就是請小朋友把動物和物品連起來。
。┬蕾p:
師:老師今天還帶來一個很好看的表演,我們一起來欣賞下。提問:小白兔為什么把花瓣寄給朋友?
四、活動結束:
師:如果花瓣寄給你,你會把花瓣拿來做什么?(拿著小花瓣灑向幼兒)
大班語言故事教案 篇12
《用愛送你回家》是一個關于“愛”的故事,它既展現了小海豹喜寶一家之間的親情之愛,也呈現了小海豹喜寶與好朋友小長頸鹿之間的友情之愛。故事圍繞著兩條線索發展,第一條線索是:喜寶一家救下小長頸鹿→共同生活→召開家庭會議→護送小長頸鹿回家:第二條線索是:小長頸鹿流浪到冰原→被救→思念家人→在大家的幫助下回家。我們主要根據第一條線索展開整個活動,但第二條線索卻能夠在討論中激發幼兒關愛朋友的情感。
大班的幼兒經過三年的幼兒園生活,都有了自己的好朋友,當他們快要從幼兒園畢業進入小學的時候,他們也要像故事中的小海豹喜寶和小長頸鹿一樣經歷朋友之間的離別。但這個充滿“愛”的故事告訴幼兒,朋友之間不僅可以一起玩耍,更重要的是要彼此關愛。
【活動目標】
1、通過聽賞討論,理解故事中小海豹喜寶和小長頸鹿之間的友情,能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2、充分感受、體驗故事和生活中的“愛”的情感,懂得朋友之間需要相互關心、幫助和愛護。
3、借助圖文并茂,以圖為主的形式,培養孩子仔細閱讀的習慣,激發閱讀興趣。
4、運用已有生活經驗,根據畫面大膽想象、推測并表達自己對故事情節的理解。
【活動準備】
制作關于故事的ppt,背景音樂等。
【活動過程】
一、引入話題
師:今天我給大家介紹一個幸福的家庭——小海豹喜寶一家。(出示小海豹喜寶一家在一起的圖片)為什么說它們是幸福的一家人呢?
。ㄔ诘谝画h節首先通過出示小海豹喜寶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相親相愛的圖片,讓幼兒體會一家人在一起是最幸福的事,為故事后面小長頸鹿思念家人、想要回家埋下伏筆。)
二、聽賞故事
1、第一段:偶遇相救
師:有一天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喜寶發現了一個奇怪的家伙,誰能告訴大家到底發生了什么事?(出示相應的故事圖片,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后,用語言清楚完整地表述)
2、第二段:共同生活
師:可憐的小長頸鹿奄奄一息,喜寶一家會怎么做?
3、第三段:家庭會議
師:看見小長頸鹿這么想家,如果你是喜寶,你會怎么做?喜寶舍得小長頸鹿回家嗎?既然那么不舍得,為什么喜寶還愿意送朋友回家呢?(教師幫助幼兒理解小海豹喜寶的心理和情感的變化)
4、第四段:護送回家
師:雖然喜寶舍不得小長頸鹿離開,但是它沒有大吵大鬧,而是認真、熱心地幫助小長頸鹿,用自己的愛送朋友回家,喜寶有著一顆關愛朋友的心。
(這一環節是整個活動的重點,以分段聽賞作品、觀察故事畫面、幼兒參與討論相結合的形式層層展開活動,通過了解故事的情節發展,即從救下小長頸鹿到共同生活后產生友情,最后用愛送朋友回家,這一過程讓幼兒逐漸理解喜寶心理和情感的變化,也讓幼兒充分感受到了故事中洋溢著的濃厚的友情之愛。)
三、完整欣賞幼兒和教師一起完整欣賞一遍故事。
。ㄟ@一環節的設計旨在通過完整欣賞故事,培養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進一步體驗故事所傳遞的美好情感,提高幼兒的文學欣賞能力。)
四、遷移經驗
師:你們喜歡喜寶和小長頸鹿嗎?其實,等你們快要上小學的時候,你們也會像喜寶和小長頸鹿一樣分開,你們舍得離開自己的朋友嗎?有沒有辦法留住和朋友在一起的美好時光?
小結:你們想到了那么多的辦法讓朋友記住你,但更重要的是,我們要珍惜現在的每一天,關愛朋友,讓我們每一天都過得開心、快樂。
。▽τ谖膶W作品的欣賞不能僅僅停留在作品中,最終還是要回歸到幼兒的現實生活中,在這一環節讓幼兒充分表達自己的感受,從中體會朋友之間應該互相關心、幫助和愛護。)
附故事:用愛送你回家
小海豹喜寶一家快樂地生活在冰原上,這是寶爸,這是寶媽,還有這是喜寶。 喜寶最喜歡的戶外活動就是滑雪!拔,喜寶,慢一點!”“喜寶,加油!”“咦,那是什么啊?”這個龐然大物,喜寶從來沒見過!昂闷婀职。@是什么?”“到底是從哪里來的?”“怪物!怪物!”大家都迅速地圍過來,好奇地看著它。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這個巨大的小家伙,不是餓了,就是生病了,它奄奄一息地躺在那兒,沒有力氣說話。寶爸說:“寶媽,快拿一些熱的食物來給這個小大個兒吃!睂殝屃⒖讨罅艘诲仧狎v騰的海藻粥。喜寶一口一口地喂著小大個兒,吃完海藻粥的小大個兒,氣色慢慢好了起來。
恢復了元氣的小大個兒告訴大家:它是長頸鹿。本來,它和媽媽快樂地生活在非洲的大草原上。但是,有一天,來了一隊追捕它們的獵人,小長頸鹿因為年紀太小,跑不快,被獵人們給抓住了。獵人們把它關進了籠子里,準備用大貨船把它運走。沒想到,中途遇到暴風雪。醒來時,就已經在
“這樣不行,它會凍壞的!毕矊毤敝朕k法?粗涞冒l抖的小長頸鹿,寶媽找來北極熊奶奶幫忙,為小長頸鹿織起了暖暖的毛衣和圍巾。(幼兒教育)
【活動反思】
活動開始我設置了一張心形的圖片,請小朋友說一說生活中有哪些愛,你是怎樣去愛別人的?運用對話這一直接引導的方式,激發幼兒積極交流對愛的認識,在這個環節中幼兒都能積極的說出自己最愛的人,但是說到具體是怎么樣愛的?很多幼兒卻說不出來,此時我沒有對其進行深度的挖掘,而是直接引入故事,試圖通過故事中小海豹對長頸鹿的照顧和關愛來讓幼兒具體了解朋友之間應該怎樣的互相照顧,互相體諒。
根據幼兒的情感發展具有易受感染這一特征,在講述故事的過程中,我借助多媒體動畫配合有感染力的音樂營造一種愛的氛圍,使故事的內容得以升華,引導著幼兒融入到這個充滿愛的故事里面去。當幼兒聽到小海豹喂長頸鹿喝海帶湯還請來了奶奶為它織圍脖的時候,幼兒已經被小海豹的這種愛感動了,當看到長頸鹿獨自在深夜流眼淚時,許多幼兒不禁也留下了眼淚。在這種積極的情感氛圍中,我認為幼兒更容易產生被支持感,由此教師的引導效果會更好,我接著提出問題“看見小長頸鹿這么想媽媽,如果你是小海豹,你會怎么做呢?”幼兒紛紛表示要送長頸鹿回家,“但是小海豹非常不舍得離開長頸鹿,既然那么不舍得,為什么還要送它回家呢?”我的再次追問使幼兒的感情得到再一次的升華,逐漸理解了小海豹心理和情感的變化,深刻的體會到小海豹想讓它的朋友更加的開心,快樂,懂得朋友之間要相互關愛,相互體諒,充分感受到了故事中洋溢著的濃厚的友情之愛,為完成目標做了很好的服務。活動最后是讓幼兒在討論中激發他們關愛朋友的情感,這不僅僅是停留在作品中,最終也回歸到幼兒的現實生活中,在這個環節讓幼兒充分表達自己的感受,從中體會朋友之間應該互相關心,幫助和愛護。
在活動中還存在著許多的不足:
1.沒有關注到幼兒的差異性。比如:在活動的開始幼兒觀察圖片時,我有些著急,沒有給更多幼兒表達的機會。當幼兒說出“愛心”時,便直接引入下一個環節。對這種容易回答的問題,應該先請一些羞于表達的幼兒來回答,讓他們有更多的想象空間,也能調動幼兒的積極性。
2.活動中開放性的問題比較少,幼兒的思維受局限。幼兒園的活動應該讓幼兒積極的“動”起來,這里所說的“動”不只是肢體上的運動,而是思維的靈活、積極的表達。應該在故事中更多的設置一些開放性的問題,如:為了讓長頸鹿更健康還可以做那些事情?讓幼兒運用符合他們思維特點的表達方式為中介去表達自己的感受、意愿、思想,從而體現提問的開放而不封閉。
陶行知說得好:“發明千千問,起點在一問。”那么,如何在活動中激發幼兒與教師互動的積極性?如何對幼兒進行有效的提問?是我今后要研究的內容。
大班語言故事教案 篇13
設計意圖:
友誼對孩子并不陌生,關心他人確實是美德,是應該引導幼兒去感受,,這個故事體驗關心別人快樂自己。并嘗試著自己擁有的桃花寄給自己的好朋友,與好朋友一起分享,展開孩子的想象力。故事中桃花瓣的作用給了幼兒更多想象、創作的空間。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中花瓣變為多種有用的物品的意境,激發想象力。
2、讓幼兒知道自己有好的`東西要想到他人,嘗試與他人分享快樂。
活動準備:
場景掛圖(桃樹、小兔、信、桃花瓣、老山羊、小貓、小松鼠、小雞們、金龜子媽媽、小螞蟻。)
活動重點:
讓孩子理解故事內容,
活動難點:
體驗關心別人的快樂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猜謎導入,引出故事中的主人公--小白兔)
(1)謎語:耳朵長長的,尾巴短短的,眼睛紅紅的,愛吃蘿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愛。
(2)師:這里有一幅圖,圖上都畫了些什么?小朋友們能不能猜出這是什么樹?有沒有見過?樹上開滿了什么花?什么顏色?樹下有什么?春天來了,桃花開了,春風吹過,一些花瓣落下來。信是用來干什么的?請小朋友們猜一猜?
2、基本部分
(1)過渡語:剛剛都是小朋友們的猜測,那我們來聽聽故事《桃樹下的小白兔》里都講了些什么呀?是不是小朋友們想的那樣。(故事的名字叫?)
(2)播放故事。
(3)提問并助幼兒復述故事。
師:故事聽完了,老師想問你們幾個問題。
、傩“淄玫募以谀睦?那是個什么樣的地方?
、谛“淄迷谔覙湎峦嫠r發現了什么?它把那些粉的花瓣寄給了誰?
③小白兔的朋友收到花瓣后怎么想?它們把收到的花瓣用來做什么呢?
、芎髞砼笥褌兊侥睦锶ゴ河?家對小白兔怎么說?小白兔的朋友們對小白兔說了些什么?
(4)創編故事
、賻煟耗阆矚g小白兔嗎?為什么?
、诩偃缒闶切“淄茫氵想把花瓣寄給誰?讓花瓣它做什么?(幼兒先討論后回答)
3、基本部分
師:桃花瓣有這么多的用處,老師去桃花園玩的時候,也撿了很多掉落的桃花瓣,把它制作成了書簽放入了書中,每當打開時,還可以聞到梅花淡淡的香味,還用桃花瓣拼出了各種各樣漂亮的圖案裝飾了我的房間,我想請小朋友們放假的時候,也能嘗試一下老師的做法,把你做好的桃花瓣成氣來幼兒園跟家。
小結:教育幼兒美好的東西應該與家一起分享,好朋友之間要互相分享自己快樂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