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小學語文教案模板(通用7篇)
實用的小學語文教案模板 篇1
一、教學內容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小蝌蚪找媽媽》這篇課文。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讓學生了解小蝌蚪的生長過程,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情感認知能力。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生能夠讀懂《小蝌蚪找媽媽》這篇課文,理解其中的情節和主題。
2.能力目標:學生能夠通過閱讀理解,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的愛心和責任感,讓他們了解生命的珍貴和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讓學生了解小蝌蚪的生長過程,掌握閱讀技巧,理解課文中的情節和主題。
2.教學難點:培養學生的情感認知能力,讓他們對生命和環境有更深刻的認識。
四、教學方法
1.導入法:通過圖片、視頻等多種形式,引導學生進入課堂。
2.講授法:通過講解、演示等方式,讓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
3.互動法:通過提問、討論等方式,促進學生的思維和表達能力。
4.體驗法:通過實踐、體驗等方式,讓學生更深刻地體驗和理解知識。
五、教學過程
1.導入(5分鐘)
通過播放一段小蝌蚪的視頻,引導學生進入課堂。
2.預習(10分鐘)
讓學生在課前預習課文,了解小蝌蚪的生長過程和尋找媽媽的故事情節。
3.閱讀理解(30分鐘)
讓學生在課堂上閱讀課文,并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理解課文中的情節和主題。
4.情感認知(15分鐘)
通過討論和互動,讓學生了解生命的珍貴和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的愛心和責任感。
5.總結(5分鐘)
通過總結,讓學生對本節課的學習內容有更深刻的認識,并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六、教學評價
通過課堂觀察、作業批改等多種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并及時反饋學生的'學習成果和不足之處。
七、教學反思
通過對教學過程的反思和總結,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務。
以上就是一個實用的小學語文教案模板,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適當的調整和修改,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實用的小學語文教案模板 篇2
教學目標:
1、了解曹沖稱象的方法和其中蘊含的道理,知道要靈活運用知識,才會想出好辦法。
2、學會13個生字,正確運用“象、像”、“稱、秤”,能用自己的方法理解“議論、果然”的意思,知道“直、才”在句子中的作用。
3、會用“又 又 ”和“誰帶著什么人去干什么”寫句子。
4、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復述曹沖稱象的具體步驟。
教學重難點:
理解3、4自然段。
課時安排:
2課時
課前準備:
《稱象》紙片教具:用硬紙片剪一頭大象,畫上眼睛、耳朵等;剪一條大船,涂上黃色;剪一截水面,畫上藍色的水紋;剪一塊梯形,畫上灰色的石頭。教具的大小要易于操作,便于觀察。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導入揭題。
1、同學們,你們見過別人稱東西嗎?今天,我們來學習一個古時候稱大象的故事。板書:稱象。
2、齊讀課題,讀后質疑,師梳疑:誰稱象?這是頭怎樣的象?為什么要稱象?怎么稱象的`?結果如何?
二、初讀感知。
1、自由讀課文,標一標自然段、圈出生字,讀準字音。
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用一句話說說。
2、小組合作學習(各組選兩個自然段嘗試自學)
(1)讀讀生字,記記字形,并給它們找找朋友。
(2)劃出帶有生字的句子讀一讀,讀正確。
(3)再把這段話連起來讀得正確、流利。
3、小組匯報交流,教師點撥指導:
*讀準字音“柱、秤、宰、沉”
*幫助學生把每一段都讀正確
*指導學生評價
4、組內交流讀懂的問題。
5、你還想知道什么?
三、課堂作業
1、選擇自己認為難寫的或容易寫錯的字各抄兩個。
2、同桌互相讀課文,正音并學習對方的優點
實用的小學語文教案模板 篇3
教材分析
這次“積累運用”安排了“讀讀背背”“閱讀”“習作”“實踐活動”四部分內容。
教學目標
讀背《清平樂》,知道這首詞描繪了農村的風光和人們的勞動生活。閱讀短文《怎樣制作樹葉書簽》,了解短文的主要內容和說明順序,能用自己的話講述樹葉書簽的制作步驟,并按短文講述的方法,自己制作樹葉書簽。利用身邊的廢舊物品制成精美的手工制品,將制作過程寫清楚并寫出自己的樂趣或收獲。和同學一起參加一次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以開科技知識介紹會的形式,集閱讀、制作、展示、交流為一體,在活動中拓展科技知識,提高動手實踐的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更好地學語文,用語文。
教學重點難點
利用身邊的廢舊物品制成精美的手工制品,將制作過程寫清楚并寫出自己的.樂趣或收獲。
教學構想
逐題進行練習,使學生學會積累知識,并能在閱讀和習作中加以運用。
教學準備 投影片
教學時間 五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熟讀《清平樂》,大體知道詞的的內容,并能背誦。通過自讀短文,了解制作樹葉書簽的工具材料、步驟和收獲。
學生學習過程
一、 完成“讀讀背背”。
1 檢查預習,自學這首詞。
(1)學生找資料,交流對詞牌及作者生平的了解,教師作適當補充。
(2)自學字詞,讀準字音。
(3)指名讀這首詞。
(4)分別找出詞的上闕和下闋。
2 學習詞的上半闕。
(1)學生自讀詞的上闕。
(2)如果請你根據上闕的內容畫一幅畫,你會畫些什么?
(3)看圖,用自己的話說說上闕的內容。
(4)直到有感情地朗讀上半闕。
3 學習詞的下半闕。
(1)先默讀,再討論下半闕分別寫了誰,他們在干什么?
(2)匯報討論情況。
(3)教師出示圖,請學生對照課文認真觀察,找出大兒子、二兒子、小兒子分別在哪里,從而理解方位詞。
(4)在老農的三個兒子中,作者最喜歡哪一個?為什么?
(5)指導有感情地朗讀下半闕。
4 有感情地朗讀整首詞。
5 指導背誦這首詞。
二、完成“閱讀”。
1 激趣。展示幾枚精美的樹葉書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看到這么美的書簽,你們一定想知道是怎么制作的,也一定想動手做一做吧。我們一起來讀短文《怎樣制作樹葉書簽》。
2 自讀課文。
(1)思考:說說制作樹葉書簽需要哪些材料和工具?在關鍵詞句下面畫上橫線。
(2)討論:制作樹葉書簽有幾個步驟?
3 用自己的話說說制作樹葉書簽的步驟。
4 請做過樹葉書簽的同學談談自己制作的經驗。
作業設計
根據短文講述的方法,自己動手做一個樹葉書簽。幾天后在班上展示,評出優秀作品。
板書設計
積累運用七
讀讀背背
實用的小學語文教案模板 篇4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理解新詞。
2、了解課文內容,感受吹泡泡給我們生活帶來的歡樂。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是著名作家冰心寫自己小時候和小伙伴們吹肥皂泡泡的童年趣事。表達了冰心對自己童年時代快樂生活的留戀之情。要重點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是怎樣寫吹泡泡的,體會冰心奶奶是怎樣仔細觀察事物,把吹泡泡的過程寫清楚的。
教學方法:以讀代講法、圖文結合法
教學過程
一、出示插圖,導入新課。
觀察畫面,圖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們的心情怎么樣?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二、朗讀課文,理解內容。
1、自由讀課文。
說說自己喜歡吹泡泡嗎?為什么喜歡吹?
2、分自然段讀,并說出每個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3、組織討論。
⑴朗讀自己喜歡的句子。
⑵說說為什么喜歡?
⑶把自己的體會讀出來。
⑷理解句子。
三、學習生字:
1.認讀生字詞:齊讀生字、詞卡片。
2.強調易錯字:
四、布置作業:
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第2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冰心奶奶是怎樣把吹泡泡的過程寫具體、寫清楚的。
2、背誦第四、五自然段。
教學方法:以讀代講法、圖文結合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檢查復習生字詞。
二、學習第三自然段。
1、自由讀第三自然段,邊讀邊思考,看看作者小時候是怎樣玩吹泡泡的,在書中圈圈畫畫,做上記號。
2、學習“吹泡泡”的語句,理解詞語意思,體會作者用詞正確。
①出示吹泡泡的句子后,談談哪個動詞用得好?為什么用得好?練讀句子,體會用詞的準確。
②通過填空練習理解:“慢慢地”吹、“輕輕地”一提、“慢悠悠地”在空中飄游、“輕輕地”扇,用詞準確。
③感情朗讀吹泡泡的句子。
三、學習第四自然段。
1、自由讀第四自然段,自主學習:你最喜歡的哪種泡泡,為什么喜歡?
2、學生匯報交流。
3、指導朗讀。
四、學習最后一個自然段。
自由讀文,思考:冰心奶奶小時候為什么最愛玩吹泡泡的游戲?
五、練習背誦4、5自然段
實用的小學語文教案模板 篇5
教學目的:
★誦讀課文,激發我們對大自然、對生活的熱情和探索精神,培養自主、自強的意識。
★結合生活實際體會課文中“我”的心情,說說感受。
教學重難點:
理解詩歌內容,體會“我”對大自然、對生活的熱情和探索精神,培養自主、自強的意識,結合生活實際體會課文中“我”的心情,說感受。
教學方法:
★細讀小詩,用心體會作者主要表達的情感。
★回顧詩歌內容,聯系生活實際說自己的感悟。
教學過程:
一、回顧課文
上節課,我們朗讀了課文,《媽媽,請別阻攔我》寫了“我”的渴望,大家回憶一下,課文寫了“我”渴望什么?板書:飛向藍天 飛向鮮花 飛向大海
[設計意圖:此環節的設置既是對學生文本程度的了解,同時也是為學生遷移運用文本語言創設一個情景。同時,也理清了文章脈絡。]
二、品讀課文
第一板塊:走進“我”飛向藍天的心靈。
1、“我”的內心到底是怎么想的呢?現在讓我們再次走進文本的語言文字,走近“我”渴望飛翔的心靈,請大家自由讀1—2自然段,透過“我”的渴望,你覺得“我”想的是些什么?(交流后板書:探索寶藏 自主、自強)
2、這首散文詩充滿了一個生命個體對大自然的向往,對未知世界的探求和渴望,自立自強的愿望。表達了“我”熱切向往飛向藍天、探索宇宙奧秘的心。大家再讀課文,想想從哪些字眼里讀出“我”對藍天的熱切向往?
3、讀讀這兩段,將“我”渴望飛向藍天的心情表達出來。
第二板塊:走進“我”歌唱的心靈。
1、自由讀3、4自然段。當“鮮花請我做客,蜜蜂邀我歌唱”的時候,“我”是怎么想的?“我”的想法給你留下什么感受?
(交流后板書:飛向鮮花 歌唱勞動)
2、“釀造甘甜的蜜糖”,“蜜糖”指什么?(指甜蜜的生活)
3、是啊,當“鮮花請我做客,蜜蜂邀我歌唱”的時候,“我”渴望走向大地,通過勞動創造甜蜜的生活。
第三板塊:走進飛向大海的心靈。
1、當海燕飛到身邊,向“我”講述暴風雨的快樂時,“我”心里怎么想?(交流后板書:飛向大海 自由遨游)
2、漫步在“我”躍動的心靈中,你可以感受到“我”的一顆什么樣的心?(自立、自強)
[設計意圖;提領而頓,百毛皆順。在這一板塊的'教學中緊緊圍繞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閱讀、對話。學生在問題的驅動下在語言文字中駐足、尋方,覓得語言文字的情味、意趣和韻味。]
三、提練升華
1、我們隨著作者在他的心路世界里作了一次奇異的游歷。大家想想:“我”為什么不希望媽媽阻攔?你能體會他的心情嗎?
(我能體會他的心情。因為我們雖然是獨生子女,但是也有自己的想法和渴望,我們對世界、對自己充滿了好奇,我們同樣渴望自強自立。)
2、你有過什么幻想和渴望?用“我希望”或“我渴望”寫段話,表達你的愿望。
[設計意圖:本環節意在把課堂習得的能力運用到課外的寫作活動中去,使學生走向更加自主,更具有個性化的閱讀實踐中。根據課文內容進行幻想,寫自己的愿望,使課堂延伸到課本外,延伸到學生的生活實際中。]
實用的小學語文教案模板 篇6
教學目標:
1.認識17個生字,其中會寫“猴、嘆、跳、背、鼻、而、勝、敗”8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明白每個人都有自己長處,也有自己的短處,只要互相合作,揚長避短,就能把事情辦好的道理。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8個生字的音、形、義,品讀課文,理解內容。
難點:體會課文中的蘊涵的道理。
教學準備:
課件、錄音機,生字卡片
課時安排: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課文講了一個很精彩的故事,同學們想知道嗎?那就自己去弄清楚是什么故事吧!
二.初讀課文
1.利用拼音默讀課文,讀準字音。
2.輕聲讀課文標出難識記的生字,不理解的詞語。
3.大聲讀課文,給老師聽。
三.精讀課文,分析理解
1.齊讀第1、2自然段,說說大象和猴子為什么爭論。
2.跟錄音讀第3~7自然段,回答問題。
(1)第3自然段中,猴子為什么說“這下完了,我只好空手回去了?”啟發學生想象后再作答。
(2)找四個人讀第4自然段,大象怎么回答猴子呢?
(3)女生讀第5自然段,面對那么高的樹,大象怎樣?
(4)默讀第6自然段,猴子怎么回答的?
(5)自由讀第7自然段,猴子和大象是怎么摘果子的?把有關句子用波浪線畫出來。
(6)對照這幾個自然段議一議,僅憑猴子或大象能摘到果子嗎?
3.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第8、9自然段,回答問題。
(1)畫出小鳥的話,想想小鳥的話是什么意思?
(2)大象和猴子“笑了”,他們為什么由原來的“爭吵”到現在的“笑了”?
從這里你明白了什么?
四.課堂小結
第二課時
一.用最動聽的聲音讀課文.
二.學習生字。
1.默讀課文,自學生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
2.輕聲讀課文,把自己難識記的生字全出來,自己想辦法識記。
3.同桌交流識記繩子的方法。
4.師出示音節,生一開火車的形式認讀。
5.指名上臺在音節下面寫出生字。
6.集體認讀生字,擴詞。
7.就學生難識記的字重點講解。
8.歸納學生識記方法。
三.寫寫
1.生獨立寫,師巡視指導,及時指出學生出現的錯誤。
2.機動:認讀二類字。
3.出示二類字,指名上來注音。
4.生認讀 :評,判,犯,愁,卷,冠,撿,載,需
機動:熟讀課文
第三課時
一、在正確的讀音后打“√”。
鼻子(b í pí ) 而且(ér é )
撿到(jiān jiǎn ) 需要(xū xǔ )
二、比一比,再組詞。
猴( ) 嘆( ) 跳( ) 勝( )
候( ) 咬( ) 挑( ) 姓( )
三、給字注音組詞。
( )( )
卷{
( )( )
( )( )
背{
( )( )
( )( )
載{
( )( )
板書設計: 大象_____馱猴子過河
摘果子{ }團結互助,滿載而歸
猴子_______爬樹摘果子
四.按要求填空
1.猴查音序( ),再查音節( ),組詞( )
2.鼻查部首( ),再查( )畫,讀( ),組詞( )
五.照樣子改寫句子。
例:你不知道我是爬樹冠軍嗎?你知道我是爬樹冠軍。
1.難道你們還需要我評判誰勝誰敗嗎?
2.難道你今天家庭作業做了?
實用的小學語文教案模板 篇7
一、復習鞏固
聽寫生字詞。
二、精讀課文,領悟玩法
1. 多遍朗讀課文第3自然段。
2. 畫出表示“玩”的句子,指名學生再讀。
3. 引導:想象一下,列文虎克是怎樣磨鏡片的,他心里會怎樣想?
4. 學生交流想象時,注意點撥:盡管把厚玻璃四周磨薄是件很枯燥的事,但因為他喜歡,他想用它來看細微的東西,所以他才玩得這么投入。
5. 指導朗讀。
三、繼續讀書,了解玩出的名堂
1. 學習第4自然段
(1)自由朗讀,一邊讀一邊想:列文虎克是怎么玩的?他發現了什么?(2)指名學生多人次朗讀,以使學生盡可能地攝取更多信息,生發感想。(3)交流討論。
4.轉換角色想象.假如你是列文虎克,這樣改變一個玩法竟然發現了一個新的世界,你的`心情會是怎樣?心里會怎樣想?
5.朗讀體會感情,評點交流。
6. 表達感悟。了解了列文虎克玩中的發現以后,你想對列文虎克說什么?
四、欣賞玩出的名堂
1. 列文虎克看到的小人國究竟是什么?他玩出了什么名堂?
2. 朗讀第5自然段。
(1)邊讀邊畫出有關的句子,多遍地講。
(2)指多人朗讀。
3. 交流討論:小人國指的是什么?他究竟玩出了什么名堂?
4. 朗讀資料袋里的內容,說說微生物對人類的貢獻。
5. 再次品讀:對這一段話中的標點有什么新的發現?
五、交流玩中收獲
1. 先在小組里交流,然后選出一名同學到臺前介紹。
作業設計:
小練筆:把自己的玩法和收獲寫下來。
板書設計:
15 玩出了名堂
浪費時間
偉大發現
邊玩邊想,邊想邊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