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主題年教案(精選4篇)
大班主題年教案 篇1
活動背景:
隨著元旦的到來,幼兒從張燈結彩、喜氣洋洋的氛圍中產生了對新年的期盼。剛結束的主題活動《高高興興》也讓幼兒對新年有了些認識,有些幼兒對“為什么要過年”和“年是什么”有些疑問與爭論。在本次活動前已開展了引入性活動——年是怎么來的,幼兒對“年”和“年”的來歷有了大概的認識。本次活動主要是理解性活動,在此活動后還有一系列的體驗性活動。
設計理念:
在前一活動(引入性活動——年是怎么來的)中,幼兒在視覺上與“年”有了碰撞的同時也點燃了幼兒的閱讀欲望。為抓住幼兒的興趣點和需求點我設計了本次理解性活動——共讀大書,滿足幼兒的閱讀欲望,讓幼兒在閱讀中理解,在理解后反復閱讀,以深入“年”的內心,理解“年”的情感,感受故事中濃濃的中國情,中國味,更為之后的體驗性活動奠定堅實的基礎。
活動目標:
1、通過閱讀圖畫書《年》,了解關于“年”的民間傳說,初步理解中國“年”的含義。
2、知道大家慶祝“新年”是因為:“年”認識到自己不應該亂發脾氣、到處嚇人,決定做一個討人喜歡的“新年”。感受故事中濃濃的中國情、中國味。
3、在閱讀中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5、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活動準備:
1、一本大書。
2、幼兒對“年”的形象有了一些認識。
活動過程:
一、展示畫面,初次閱讀
(一)觀察畫面,講述故事的第一部分
1、教師請幼兒仔細觀察畫面,用完整的語言說說看到了什么,在教師的引導下講述故事的第一部分。!來自www。老師教案。!
2、教師提問幫助幼兒理解人物和情節。
(1)“年”長得怎么樣?跑起來,叫起來又是怎樣的?
(2)“年”這么兇猛,有朋友嗎?它心里會有什么感覺?
(3)“年”跑進村子,把村子變成了什么樣?
(二)觀察畫面,引出故事的第二部分
1、師幼觀察畫面并談論,教師引出問題:留下一位老爺爺,他為什么要留下,他做了什么事呢?
2、“年”看見火紅火紅的顏色,聽到哐當的響聲,怎么樣了?
(三)揭示故事結局(第三部分)
1、天亮了,人們回到村子發現了什么?怎樣慶祝的?
2、“年”害怕什么?
3、“年”最后變成了一個怎樣的“年”?
二、再次閱讀
1、幼兒在初次閱讀后有了些理解,通過再次觀察畫面,帶著理解進行再次閱讀,并說出故事的始末。
2、教師小結,引出故事主題
人們為了慶祝“年”的改變。從此以后每年這個時候就會穿上紅棉襖,掛上紅燈籠、貼上紅春聯、敲鑼打鼓放鞭炮,還有團團圓圓吃年夜飯,來迎接新年,這就是過年的來歷。
三、遷移經驗
1、談論新年
請幼兒談談自己在新年里都做過些什么事情?
2、感受新年
閱讀活動結束后,請幼兒在各個區域體驗新年的年味。(如:在美工區剪窗花、做燈籠、寫對聯;在音樂區敲鑼打鼓唱歌等)
活動反思:
本次閱讀活動的內容與畫面都表現出了濃濃的中國特色,具有濃烈的中國情、中國味。而“新年”也是這段時間孩子們談論的最多的話題。結合我班幼兒的能力發展水平,我將本次活動的目標定位在了解關于“年”的民間傳說,初步理解中國“年”的含義上。
活動中,我先讓幼兒觀察畫面并談論其中的內容,在引導性的提問下理解人物和情節。接著,讓幼兒在理解中再次閱讀,引出故事的主題,繼而遷移經驗,讓幼兒在回憶過年經驗的同時體驗中國的年味。從整個活動來看,大部分時間幼兒都處在積極閱讀的狀態。在活動過程中幼兒的觀察力得到了發展,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提升,思維得到了鍛煉。期間,教師始終是個支持者與引導者,幼兒的主體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若在結束的環節上能更自然些會更好。
大班主題年教案 篇2
設計用意:
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小孩們在愉悅的氛圍中與教師一塊兒安排著新的一年的環境。因此融合新的一年長輩送禮品這一個場景,使小孩在充滿童趣的氣氛中開展學習,激起孩子對珠算式心算教學的興致,讓小孩在瞅瞅、點數、算一算的教學中溫習 “9之內數的直加直減”,啟發孩子教學的踴躍性,快樂的參加教學當中。
教學目標:
1、溫習9之內數的直加直減,加強準確的撥珠方式。
2、在瞅瞅說一說新的一年禮品中體會新的一年帶來的愉快。
教學預備:
1、幼兒教師幼兒教學大算盤一個、新的一年長輩的手偶一個、自制禮品盒5個(內有5-9數目的禮品)、字孩子數
2、孩子小算盤每個人一個3。禮品盒每個人一個。
教學過程:
一、基本思維練習:
(1)看數報數:
(2)看珠報數:
二、溫習帶5的直加直減:
(1)新的一年長輩帶來了很多禮品,請孩子幫助他算一算有幾盒?(按順序展示紅色、黃色、藍色、綠色、橙五個禮品袋)
(2)盒里有幾件禮品?我們算出上方的題目便可明白啦。
三、溫習9之內數的直加直減。
(1)新的一年長輩先打開橙色的禮品袋,是啥?a。有幾輛小車子?b。理解題意:展示6-5=1,6表示啥?5表示啥?減號放于哪兒?1表示啥?c。在算盤上怎樣撥?(孩子嘗試,幼兒教師指導)個別孩子到大算盤上撥。d。講清算理:6減5、撥入6,要減5、減看框珠,夠減直接減5,等同于1。e。孩子集體練習,邊撥邊講。練習從實撥-空撥-想撥。
(2)探究(要求:身體坐正腳放平,左邊這只手扶住算盤框,從右側第一檔開始撥)
四、加強9之內數的直加直減練習:
教學游戲《新的一年禮品》新的一年長輩告知我一個好訊息:他另外還有禮品要贈送給我們孩子,每個人1份。(展示禮品盒)可是你們要把禮品盒旁的題目算出來,告知客人教師請客人教師幫助你查驗,做對啦,你便可打開盒子把禮品拿出來。
五、擴展教學:
與小伙伴、教師一塊兒一同分享新的一年長輩的禮品。
教學反思與提議:
這一次教學是主題背景下的一個珠算式心算教學。以新的一年長輩的禮品為主線,將珠算式心算教學貫穿于整個教學當中,充足調動了孩子學習的興致,在瞅瞅說一說新的一年禮品中充足體會新的一年帶來的愉快,整個教學各過程比較明了。在溫習帶5直加直減時,也重視了模式的多元化,例如新的一年長輩背了個大布袋,讓孩子猜一猜里頭有多少禮品?孩子講,很多禮品哩,會是多少哩?在猜想中,我及時展示珠算式心算的題目,孩子明白了是5件禮品。
當他們看見很多漂亮的色彩時,忍不住感慨講,好漂亮呀,這樣非常自然的講出了紅色黃色綠色藍色橙,且展示了字孩子,當他們對橘紅色、橘黃色有不同的意見時,教師及時講出了橙,在整合的與此同時改善了的他們的經驗。以后,教師使用看準備、聽準備、實撥、空撥、想撥等數種模式展開溫習9之內數的直加直減的練習。因為興致比較高,個別孩子也可以勇敢地表現自個兒,而教師及時候的勉勵給了小孩更加大的自信,使小孩為后方的做好練習及請客人教師查驗做了非常好的伏筆,小孩的相處能力也有了一定的進一步提高。整個教學重視集體與個別、師幼互動、生生互動。
且重視小孩的日常生活經驗與感情體會。教學內容的溝通探討都從孩子的日常生活實際出發,在他們已經有經驗的前提上構成、組合新的經驗。教學中也使用了Open式的提出問題,啟發孩子自個兒觀測和察看與認知世界,進而創立起嶄新的師幼互動方法。例如“禮品盒里會是些許啥禮品哩?”小孩們依照已經有的經驗開展回答。但教學中也有些許欠缺:假如將5個禮品盒所有打開,孩子會更快樂,可是由于思考到時間的關系,因此只打開一個禮品盒。而在打開禮品盒時,例如果請孩子自個兒來打開,小孩踴躍性會更加高。
大班主題年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當人類開始注意生態環境的時候,熱愛自然、探索自然是我們必須深植于心中的觀念,環境教學可能的任何形式發生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教師還需要引導幼兒運用自己的五官去探求自然之謎,與幼兒共同欣賞、發現、尊重和關懷生命與環境,并且建立重視環境保護的觀念。
活動一:美妙的大自然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初步建立環保意識。
2、引導幼兒運用感官探求自然之謎。
3、鼓勵幼兒用語言大膽表達自己的感受。
4、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培養幼兒初步的審美能力。
5、學會保持愉快的心情,培養幼兒熱愛生活,快樂生活的良好情感。
活動準備:
與家長共同為幼兒準備野外生活所須攜帶的物品,每人一個背包。
活動過程:
這組活動可安排在春季或初秋時節進行,應盡可能創造條件到野外去露營。
一、摸摸大自然,聽聽大自然的聲音。
1、找一塊安全地帶,幼兒自由結伴二人一組,一位用布蒙住眼睛,由另一幼兒帶他去摸摸大自然里的東西,感覺一下大自然中各種東西是干燥的還是潮濕的;是硬的還是軟的,(當不用視覺時,觸覺會更加靈敏,小花小草青苔石頭樹根等都能給幼兒帶來不同的感受。)然后互換角色,分組討論觸摸大自然時體會到什么?請幼兒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感受。
2、在較清靜的地方,教師和幼兒一起坐下來,將眼睛閉上一兩分鐘,讓心慢慢靜下來,讓幼兒仔細聽周圍有什么聲音,用語言表達個人感受。(風聲、鳥鳴、水聲......)教師可以隨身帶錄音機,把自然的聲音錄下來,準備回去聽。
大班主題年教案 篇4
主題活動《快樂的一年》有三個小主題,主題一《一天又一天》,這是個以科學活動為主的主題活動,通過觀察、比較等方式讓幼兒認識日、周、月之間的關系,發現時間的循環性,有此基礎之后孩子就很容易理解年的概念,原來一年是由一天又一天構成的。知道了年的形成之后,我們自然要聯系到一個知識點,那就是我們中國的十二生肖的來歷,孩子們都知道自己的屬相,為什么我屬狗他屬豬,為什么還有其它的屬相呢?通過語言活動《十二生肖的來歷》,孩子們知道了我們中國古代關于生肖的傳說,也知道了不同年出生的人生肖都不一樣,通過朗朗上口的《十二生肖歌》同時知道了生肖的循環性,這一切對于孩子們來說都是新奇的。
主題二《新年禮物》,收到禮物是孩子們最高興的事,知道圣誕節要到了、元旦要到了,他們都盼望著收到禮物,而通過贈送禮物能幫助幼兒與周圍的人建立起關愛和友誼。二這個主題的活動也比較豐富都是圍繞慶祝新年、贈送禮物展開的,孩子們感受到了濃郁的節日氛圍,唯一的一個遺憾,因為我總以自己太忙了、累等借口告訴自己“算了算了,麻煩西麻煩,書上有沒這個活動”,所有孩子們只能聽著故事感受故事主人公之間的友誼,而不能自己親身體驗。這違背了我要引領孩子快樂成長的宗旨。從這里,也可以得出一點,我們老師在運用教材之前必須要分析教材,對教材要有取舍,像這次,我就太跟著教材走了,加上借口眾多而剝奪了孩子快樂體驗的良好時機,在這里我要好好檢討自己。
主題三《收集東收集西》下個星期的課,在這里我就先不交流,以后有機會在交流。以上是我對兩個小主題的簡單分析和總結,像前面說的在開展的過程中,我們可能在按教學計劃走了,教材運用上缺乏靈活性,在以后的主題活動中我們要努力做到根據幼兒實際需要和興趣點、關注點來靈活運用教材。
主題《快樂的一年》,讓我們首先想到的是一年又要結束了,對于我們大人來說一年當中可能有許多的不如意、無奈,但是在孩子眼里是快樂最多,成長是快樂的、玩是快樂的、學會新本領也是快樂的,這些積極的快樂是值得我們大人去保護和維持的。那么我們老師該怎樣去保護孩子的這些快樂,怎樣引領他們積極前進呢?希望大家能共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