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的寶寶小班教案(精選4篇)
太陽的寶寶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感知“弄醒太陽寶寶”的辦法。
2.通過觀察圖片和模仿動作,理解故事內容。
3.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
活動重點:
欣賞故事,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
活動難點:
學習故事中的動作,理解故事內容。
活動準備:
《貪睡的太陽寶寶》課件。
活動過程:
一、介紹活動名稱
二、引入部分
1.引導幼兒感知詞語“貪睡”。
2.師:請小朋友看一看,今天我們要去的地方是哪里呢?大海上面有誰呀?太陽在干什么呢?(睡覺)大白天太陽還在睡覺,那是睡什么覺呢?(睡懶覺)
三、啟發幼兒感知、理解童話
1.通過課件演示故事的開頭。
(1)師:原來太陽寶寶在睡懶覺,真是個貪睡的太陽寶寶。
(2)師:沒有太陽怎么辦呢?
(3)師:小明想了一個辦法,他拿來一張大網罩在太陽的身上,大家一起用力拉。小朋友,小明想了什么辦法呢?(出示拉漁網)拉漁網,你們想不想幫幫小明呀?請伸出你的小手做個拉漁網的動作,我們一起幫幫他。
(4)師:小蘭也想了一個辦法,她拿來一根大繩子,拴在太陽寶寶的身上,大家一起用力拉。小朋友,小蘭想到了什么辦法呢?(出示大繩子)拉繩子,現在伸出你的小手做個拉繩子的動作,我們一起幫幫她。
2.啟發幼兒想象“弄醒太陽寶寶的辦法”。
師:小朋友,你有什么辦法可以將太陽寶寶弄醒呀?快動動小腦筋,和爸爸媽媽說一說你想到的好辦法吧。
3.出示金魚,講述故事的結束部分。
四、完整欣賞故事
師:故事講完了,老師考考小朋友,剛才小金魚用了什么辦法弄醒太陽寶寶呢?(出示撓癢癢圖片)你試過撓癢癢嗎?被撓癢癢的感覺是怎么樣的?最后,我們再完整地聽一遍故事吧,故事的名字叫《貪睡的太陽寶寶》。
五、活動小結
師:太陽寶寶貪睡是不對的,小朋友可不能這樣哦,我們要當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
活動反思:
這個故事雖然簡短,但情節很有趣。根據家長反饋,幼兒能代入故事情景,模仿故事中喚醒太陽寶寶的動作,并在老師的引導下積極動腦筋,想出喚醒太陽寶寶的方法,建議家長在活動結束后可以和幼兒分角色表演故事,加深幼兒對故事的印象。
太陽的寶寶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圖片和模仿來理解故事內容,知道要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
2.欣賞童話,感知"太陽寶寶被弄醒"的辦法。豐富"貪睡拉斷破撓"等詞匯。
3.體驗游戲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大海、太陽、小明、小蘭、漁網等圖片及部分頭飾,繩子一根,網一個。
2.故事錄音。
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入,激發興趣。
1.T:今天老師給你們請來了兩位小客人,小明和小蘭(出示小明、小蘭圖片),小朋友跟他們打聲招呼吧!他們還給我們帶來了兩幅圖片,我們來一起看看是什么?
2.出示教具"大海"和"太陽",引出故事名稱及詞匯:"貪睡"T:太陽寶寶在干什么?(睡覺)T:大白天太陽還在睡覺,那它睡的是什么覺呢?(懶覺、貪睡)
二、分段學習,大膽想像。
1.教師邊操作教具邊講述故事的開頭。
T:沒有了太陽,天空是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見,什么也干不了,怎么辦呢?
啟發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充分想像"弄醒太陽寶寶的辦法"。(S自由講述)下面我們來看看故事中的人們想出了什么好辦法?
2.T:小明想了個辦法,她拿來了網兜罩在太陽寶寶的身上,幼兒模仿一起拉:嗨喲,嗨喲,可網破了,太陽寶寶又漏了下去,還在呼嚕呼嚕睡大覺,怎么辦呢?(S自由講述)
3.T:小蘭拿來了繩子,把太陽綁起來,小朋友邊做動作邊說:嗨喲,嗨喲,T操作教具往上拉。可繩子拉斷了,太陽寶寶還是呼嚕呼嚕的睡大覺。哎呀,繩子斷了怎么辦?(引導幼兒想象)
4.T:最后大海里有一個小動物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你們能猜出來是誰嗎?
(T出示小金魚圖片,講述故事的結束部分,并演示太陽寶寶升上天的圖片。幫助幼兒理解詞語:撓癢癢,并練習)
三、完整欣賞,加深理解。
T放錄音,引導幼兒完整欣賞一遍,并運用圖片提示幫助幼兒參與復述。
T小結:太陽寶寶貪睡,小朋友可不能這樣,我們應當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
四、游戲體驗,鞏固提升。
讓幼兒根據自己的意愿選擇角色并進行表演。
活動延伸:
將教具放進表演區,讓幼兒擺弄各種教具,進行詞語練習、編故事活動;或者讓他們自由的去玩一玩,演一演。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通過圖片觀察和模仿、創編動作來理解、記憶故事。難點是欣賞童話,感知“太陽被弄醒”的方法,豐富“貪”、“拉”、“斷”、“破”、“撓”等詞匯。
活動開始,我出示大海和一個睡覺的太陽,問小朋友:“大白天太陽還在睡覺?那是睡什么覺呀?”通過小朋友的回答,很自然就引出了故事的題目《貪睡的太陽寶寶》和豐富了詞匯“貪睡”。活動的第二部分教師啟發幼兒感知、理解故事,也就是活動的重點部分,我提問題讓小朋友先討論:你有什么好辦法讓太陽重新升上太空?小朋友對這個問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有的說開一輛挖土機來,把太陽挖上來;有的說拿一個釣魚竿把太陽釣上來;還有的說用一根繩子把太陽綁住,再拉上來……小朋友的想象很豐富,辦法也很多,得到了我的肯定,但故事中太陽有沒有升上太空呢?通過教具的演示,我講述了整個故事,在講述到故事的精彩部分“小金魚給太陽撓癢癢”,小朋友都發出了開心的笑聲。
在接下來的環節中,我通過提問:“故事中小明用的是什么辦法想讓太陽升上太空?”“小蘭用的是什么辦法?”“最后是誰用了什么好辦法讓太陽升上了太空?”通過小朋友的回答,然后讓小朋友集體說一說、學一學、做一做,從而突破了本次活動的難點,掌握“貪睡”、“拉”、“斷”、“破”、“撓”等詞匯。
在本次活動的備課中,沒有小朋友的故事表演活動,通過實踐我感覺在活動結束時,加一個集體的表演活動,效果或許會更好些。
太陽的寶寶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嘗試用短線表現太陽散發的光芒,并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裝飾太陽寶寶。
2、學會用棉簽和裝飾太陽寶寶,養成大膽用色、均勻涂色的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棉簽、顏料、紙、示范畫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1、謎語導入:一個勤勞小寶寶,天一亮就上工,
若有一日不見他,不是下雨就刮風。
讓幼兒猜出謎底(太陽)。
2、出示圖片。
教師:“今天,老師就把太陽寶寶請來了,你們看太陽寶寶怎么啦?”(沒有光芒了,沒有漂亮的衣服了)
3、教師講述太陽寶寶的故事。
教師:太陽寶寶身上本來有許多漂亮的光芒,就在來幼兒園的路上,他遇見了一位太陽公公,太陽公公年紀大了,身上沒有了光芒,生病了。于是,太陽寶寶就把自己的光芒和漂亮的衣服全給了他。太陽寶寶的光芒給了太陽公公,他也就失去了笑臉。我們小朋友怎樣來幫助太陽寶寶呢?
二、引導幼兒裝飾太陽寶寶。
1、圖片上面有什么顏色的太陽寶寶?
2、太陽寶寶漂亮的衣服是用什么來畫的?(介紹棉簽、蘿卜)
3、教師示范畫一遍。
4、幼兒操作畫,教師作適當的指導。
三、總結評價,結束活動。
展示太陽寶寶,讓幼兒說說:你最喜歡什么顏色的太陽寶寶。
太陽的寶寶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的:
1、知道太陽的光芒有七種顏色,愿意在集體中大膽表述。
2、體驗傳話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環境創設、錄音、七種顏色的太陽寶寶圖片等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1、 師:今天天氣真好,讓我們一起到花園里逛逛吧,多美麗
的景色呀!咦?這是誰啊?(幼兒和太陽媽媽打招呼)
2、(放錄音)我是太陽媽媽,天空是我的家,美麗的地球是我生活的地方,我有七個寶寶,它們是紅寶寶、橙寶寶、黃寶寶、綠寶寶、青寶寶、藍寶寶、紫寶寶,這些寶寶天天和我在一起,哎呀,今天我的這些寶寶不知跑到哪里去了,小朋友,你們愿意幫我找找嗎?
二、游戲:找寶寶
1、哎呦,太陽媽媽有這么多的寶寶需要找,那你有沒有聽見太陽媽媽有哪些寶寶呢?
小結:太陽媽媽有七個寶寶,它們是紅寶寶、橙寶寶、黃寶寶、綠寶寶、青寶寶、藍寶寶、紫寶寶。
2、誰先去幫太陽媽媽找個寶寶呢?找到后要告訴太陽媽媽:你 給太陽媽媽找到了什么寶寶。
3、集體找
師:這么多人要去找。那這樣吧,這次我們就一起去找,每個人找一個寶寶,找到了你可以告訴太陽媽媽,也可以告訴你的朋友:你找到了什么顏色的寶寶。
三、送寶寶回家
太陽媽媽真高興,一下字找到了這么多寶寶,那我們快把寶寶送回家吧!
1、送寶寶
2、檢查(快瞧瞧,寶寶有沒有走錯家,是不是都回來了)
四、傳話游戲
讓我來看看寶寶們是不是都到齊了,(邊說邊拿掉三個寶寶)好象還少了一些,哦,我知道了,寶寶說他們想和小朋友做游戲,我呀只能把要找的寶寶的名字告訴第一個小朋友,但是得請最后一個小朋友去找,你們有什么辦法嗎?
1、自由結伴,找五個好朋友。
2、傳話
《太陽的七個寶寶》活動課后反思:
我的這次活動中也存在了一些不足之處:如在幼兒將找到的顏色寶寶送回家環節時,幼兒情緒高漲都爭搶著把自己的顏色寶寶送給太陽媽媽,場面有一些混亂,出現了擁擠、推揉的現象,如果我不將七個顏色寶寶的家都放在身體的前面,分別把他們的家放在身體前后位置,那么幼兒就可以分散開來,自由送顏色寶寶回家了。在以后的活動中,我會注意每一個細節的設計,做到活而不亂,能收能放,讓每個孩子都充分享受成功的快樂。
這次的我園半日活動觀摩,使我收獲了很多,讓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和今后的發展方向,在以后的每個活動中,我將會思考的更多,努力的更多,多去觀摩其他優秀教師的課,提高自己各個方面的素質,爭取以后的每次活動更加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