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語文上冊《小木偶的故事》教案(精選16篇)
四年級語文上冊《小木偶的故事》教案 篇1
一、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了解故事所蘊含的道理。
3、培養獨立閱讀能力。能根據故事情節展開聯想,續編故事。
二、教學重點
了解故事所蘊含的道理,續編。
三、教學難點
提高閱讀能力
四、教學時間:
1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揭題
讀課題,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今天請同學們自己來讀懂這篇課文。
二、回憶學法、自學課文
想想讀懂一篇文章的步驟是什么?
a)借助拼音、讀通課文
b)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c)圍繞問題讀課文,理解課文。
d)感情朗讀,談體會
三、反饋
a)同桌互讀
b)抽生讀,檢測讀音
c)說:小木偶身上發生了什么事?
d)談體會:從課文的最后一句話,你體會到了什么?
(學生自由說)
四、熟悉故事情節
1、分角色讀課文
2、分角色表演
五、拓展訓練
1、展開想象續編故事
2、把編的`故事寫下來。
六、詞語盤點
1、讀讀讀記記
2、完成讀讀寫寫
3、把好詞積累到詞匯本。
板書:
小木偶的故事
啟示:僅有一種本領是不行的,人應該多方面發展。
四年級語文上冊《小木偶的故事》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認讀生字詞,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體會小木偶的內心活動。
3、在反復的朗讀中體會故事蘊含的道理。
4、在同情小木偶遭遇的同時,反省自己的生活態度,感悟快樂的真諦。
教學重點:
1、體會小木偶被誤會后內心的感受。
2、明白故事所蘊含的道理,了解到生活中充滿酸甜苦辣,多姿多彩的惡人生才是完美的。
教學難點:
明白故事所蘊含的道理,了解到生活中充滿酸甜苦辣,多姿多彩的惡人生才是完美的。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播放歌曲《笑比哭好》。
2、提問:你們從歌中聽到了什么?
3、談話:微笑是人類最好看的表情,是人與人之間的潤滑劑。誰來為我們說說有關它的名言警句?
4、導入:微笑的力量是偉大的。然而如果一個人只有微笑這一種表情,她會生活的快樂嗎?讓我們來看一看小木偶的經歷吧!(板書課題)
二、自讀、交流,確立學習方法
1、要求學生在小組內讀課文,交流字詞。
2、指名小組復述課文,發表讀后感。
3、提問:這篇課文和去年的樹在表達方法上有什么共同之處?
4、提出將采用《去年的樹》的學習方法,通過合作表演來學習課文。
三、合作表演,研讀課文。
1、學生表演自己喜歡的段落,選出最佳表演者。
2、指導
3、評價
四、練習實際,交流體會。
1、討論:老木匠為了小木偶能快樂而給了他一張笑臉,可是這個只會笑的小木偶卻因此而招致了一系列挫折。為什么會這樣呢?
2、提問:文章的最后一段話其實是作者想傳遞給我們的思想。誰來讀讀這句話,并說出對他的理解?
3、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體會要是只會笑,那可是遠遠不夠的含義。
4、總結:笑是美好的,一個人如果不會笑就永遠體驗生活的樂趣。然而,生活又是復雜的,酸甜苦辣,五味俱全,除了愉快,我們還會悲傷難過,還會焦急迷惘,只有多姿多彩的人生才是完美的。
四年級語文上冊《小木偶的故事》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在反復朗讀中體會故事的道理。
3、體會小木偶的心理活動,能較合理的讀編故事。
教學重點
體會故事蘊含的道理,讀編故事。
教學難點
準確把握小木偶被曲解后的內心活動,提高閱讀能力。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師:你們知道什么是木偶嗎?誰來說一說?
學生回答。
教師展示木偶圖片。解說,讓學生了解什么是木偶。
2.師:咱們今天一起來玩個木偶人的游戲好嗎?
誰先來學當木偶人?
集體游戲:我是小小木偶人(做動作:如走路、彎腰、揮手、吃飯、寫字、跑步……)
3.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課文《小木偶的故事》
板書:小木偶的故事
齊讀課題。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那今天就請同學們自己來讀懂課文。
二、學習步驟
1.自學課文,了解課文內容。(想想讀懂一篇文章的步驟是什么?)
(1)借助拼音,讀準生字字音,讀通課文。
播放媒體資源中課件中的范讀動畫,更正學生發音
(2)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3)同桌交流,讀體會。
2.指名朗讀課文,讀后互評,字音是否讀準,句子是否通順。
三、學習情況反饋:
1.交流:讀課文后,了解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或說說小木偶身上發生了什么事)
隨機板書:笑嘻嘻——快樂?
2.讀體會:從文章最后一段話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3.教師對以上問題進行小結,主要點撥故事蘊含的道理。
四、熟悉內容、合作表演:
1.自讀課文,邊讀邊把你想讀的角色,說的話“臺詞”劃出來,認真讀一讀。
2.分角色讀課文。
3.分角色表演,(想想你最想扮演的是哪個角色)
4.觀眾評議,教師指導。
5.學生表演
五、拓展延伸
1.同學們在親身經歷小木偶遭遇中,你一定有好多話說,能告訴大家嗎?
2.齊讀課文最后一句話:“笑是———遠遠不夠的”。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學生討論
3.小結:生活是多姿多彩的,酸甜苦辣,喜怒哀樂都需要我們去經歷,去面對這樣才是完整的生活。
板書:喜怒哀樂——生活
4.啟示:僅有一種本領是不行的,人應該多方面發展。
六、拓展訓練
1.展開想象續編故事。
2.把編的故事寫下來。
七、積累語言(詞語盤點)
1.讀讀寫寫
2.讀讀記記
3.將自己喜歡的詞語或句子摘抄下來。
八、作業
將《小木偶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并閱讀《小木偶的故事》里面包含的三篇童話故事:《只有笑是遠遠不夠的》、《我不是一段普通的木頭》和《我喜歡做我自己》
板書設計:
12、小木偶的故事
笑嘻嘻————快樂?
喜怒哀樂————生活!
啟示:僅有一種本領是不行的,人應該多方面發展。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小木偶的故事教學反思
經過前面一段時間的學習,學生對童話的特點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這篇童話故事趣味性強,而且是一篇略讀課文,學生理解課文并不難。因此我在教這課時,采用了以下幾個環節:一、讀懂連接語。二、帶問題自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三、以“笑嘻嘻”為線索,找小木偶經歷的委屈。并在課堂上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四、體會故事蘊含的道理。五、展開想象,續編故事。
其中,我感覺最有特色的地方是:分角色讀,因為這課表情的詞特別多,所以我安排了讓學生運用自己感悟的表情和語氣讀。這篇童話人物眾多,情景對話也很多,讓學生據此演童話是個十分不錯的主意。在表演的時候,讓學生用自己學會的方法學習,學會創造,要把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話自己的動作和表情發揮出來,這樣才叫表演。每個孩子熱情高漲,表演欲和表現欲極強。四組學生表演完后,我適當進行了點評,一堂也就差不多了。
最后是續編故事,我感覺很好,在這樣的教學中,既輕松又收效好。這一節課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度過,連我也被他們豐富多彩的表情所感染,如果每一節語文課都能這樣輕松愉悅,又何愁學生不愛學語文呢?能讓學生在輕松的課堂中學到各種語文知識,讓學生深深地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這就是有效教學吧。
四年級語文上冊《小木偶的故事》教案 篇4
教材簡析
這篇略讀課文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講了一個通俗易懂、情趣盎然的童話故事。它和《去年的樹》一樣,也屬擬人體童話。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主要是引導學生運用閱讀《去年的樹》的方法閱讀本文,在閱讀中進一步感受這類童話的特點。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反復朗讀中體會故事所蘊含的道理。
3、培養獨立閱讀能力。能根據故事情節展開聯想,續編故事。
教學重難點
了解故事所蘊含的道理,續編故事。提高閱讀能力。
教學過程
一、揭題
讀課題,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今天請同學們自己來讀懂這篇課文。
二、回憶學法、自學課文
想想讀懂一篇文章的步驟是什么?
1、借助拼音、讀通課文。
2、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3、圍繞問題讀課文,理解課文。
4、感情朗讀,談體會。
【學法指導】放手讓學生通過默讀、品讀、分角色讀,有感情的朗讀等多種形式的讀,讀懂這個美麗動人的故事。
三、反饋
1、同桌互讀。
2、抽生讀,檢測讀音。
3、說:小木偶身上發生了什么事?
4、談體會:從課文的最后一句話,你體會到了什么?
(學生自由說。)
四、熟悉故事情節
1、分角色讀課文。
2、分角色表演。
五、拓展訓練
1、展開想象續編故事。
2、把編的故事寫下來。
六、詞語盤點
1、讀讀讀記記。
2、完成讀讀寫寫。
3、把好詞積累到詞匯本。
板書設計
小木偶的故事
笑──感受生活的快樂
只會笑遠遠不夠
作業布置
必做【同步達標】:
展開想象續編故事。
把好詞積累到詞匯本。
選做【創造實踐】:
把編的故事寫下來。
四年級語文上冊《小木偶的故事》教案 篇5
[教學過程]
一. 學習第11課《去年的樹》
(一)學習詞語
1. 學習生字詞
2. 文中“兒化韻”現象
例“鳥兒”“哪兒”“細條條兒”“一會兒”
加上兒化韻,在語氣和感情色彩上發生了變化。如:“鳥兒”體現了作者的喜愛之情;“細條條兒”突出了條條兒的細小、輕微,表達出作者對大樹變成火柴后的惋惜之情。
(二)學習內容
1. 理解文章內容
這篇文章圍繞一只美麗的小鳥和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之間的對話展開了一段美麗動人的故事。去年,小鳥能依偎在大樹的懷抱中動情歌唱,而今年呢?可憐的小鳥為了恪守自己的諾言歷盡千辛萬苦,卻只能對著即將化為灰燼的燈火歌唱。
思考題1. 從作者的語言文字中去尋找去體會這份感動。請大家找出四次對話的內容,想想每次對話時鳥兒的心情怎樣?(冬天到了,小鳥兒要到南方過冬了,臨走之前,一對好朋友依依惜別,它們先說了什么?第二年的春天,小鳥滿懷深情地跑回來找它的好朋友大樹。然而,往日朝夕相處的伙伴不見了,它著急地找了又找,問了又問,它們是怎樣回答的呢?)
思考題2. 想象鳥兩次對著燈火“看了一會兒”的內心活動,體會鳥對樹的情感。
“鳥兒睜大眼睛,盯著燈火看了一會兒。”
“唱完了歌,鳥又對著燈火看了一會兒,就飛走了。”
兩個“看”字,飽含了鳥兒對樹無比的深情和留戀,使朋友間的深厚情誼躍然紙上。
2. 感悟主題
思考題3. 小鳥兒飛走了,但它給大樹留下了什么呢?
小鳥兒不忍離開大樹,走后更加掛念曾和自己在一起的大樹,于是焦急、牽掛、擔心一同涌上心頭。而這種情感正是奉獻給大樹最珍貴的友情,它帶著淡淡的憂傷飛走了,但它給大樹留下了歌聲,留下了友情,留下了人世間最寶貴的誠信。
3. 表達特點:
(1)白描手法,顯得語言樸實無華。表現了鳥兒對樹的真摯情感。
(2)略去心理活動描寫,留下想象空間。
(3)運用擬人體童話形式。
(三)相關鏈接
作者簡介童話語言的特點
二. 學習第12課《小木偶的故事》
(一)學習詞語
1學習生字詞
2. 學習積累詞語
abb式:笑嘻嘻 毛茸茸
aabb式:蹦蹦跳跳 嘟嘟囔囔
abcc式:可憐巴巴
(二)課文簡介
這篇略讀課文按事情發展的順序講了一個通俗易懂、情趣盎然的童話故事。先寫老木匠做了一個小木偶,并在小木偶的臉上添了一個“笑嘻嘻”的表情,以為只要會笑小木偶就會永遠快樂;接著寫小木偶在著急、生氣、委屈甚至是痛苦、傷心時也總是一副笑嘻嘻的表情,因而在生活中遇到了一系列挫折,最后寫小木偶在女巫的點化下,擁有了所有的表情,此時他發出了內心的感嘆:“要是只會笑,那可是遠遠不夠的。”
(三)課文結構
童話以“笑”為線索,展開故事情節,老木匠在小木偶的臉上添了一個笑嘻嘻的表情;小木偶因為笑嘻嘻而受冤枉,遭誤解,被懷疑;直到女巫出現,賦予了他所有的表情,才讓他真正獲得快樂。
童話構思巧妙,讓我們在同情小木偶遭遇的同時,反省自己的生活,感悟快樂的真諦。
(四)感悟主題
在生活中,笑是很重要的,是非常美好的,誰要是不會笑,就無法體驗生活的快樂。但生活是復雜的,除了一些高興的事外,還有一些傷心的事,不同的事情會引起我們不同的情感態度,要用我們的真情,用不同的方式去體驗生活,面對生活。
【模擬試題】(答題時間:45分鐘)
一. 看拼音寫詞語
二. 選字填空
帶 戴
( )領 ( )花環 ( )兵
愛( ) 領( ) ( )動
比 彼
( )賽 ( )此 ( )岸
知己知( ) 評( ) ( )分
三. 給帶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在括號里用“√”表示。
四. 給下面的字換一個部首,組成新字,再組成詞。
調( )( ) 凈( )( )
仗( )( ) 偷( )( )
五. 在括號里填上恰當的詞語。
清理( ) 疏通( )
整理( ) 疏散( )
增加( ) 飄落( )
增添( ) 飄散( )
六. 用修改符號修改下列病句。
1. 李華改正了學習方法后,學習成績提高得很快。
2. 我們一定能夠戰勝一切任何困難。
3. 我們班同學基本上都參加秋游活動。
七. 讀短文,按要求完成。
小猴比本領
動物運動會上,小猴榮獲爬竿冠軍。在回家的路上,小猴一會兒拍拍小松鼠的肩膀,一會兒向小白兔眨眨眼睛,意思是說,瞧,我的本領多大呀!這時,路邊有一位姑娘喊道:“小猴,你說你爬竿的本事比誰都強,這里有根竹竿,你來爬爬看!”小猴子這才注意到,在那位姑娘旁邊,確實有筷子般大小的細竹竿。小猴搔搔頭說:“這么細的竹竿,我可不行。”小猴看得目瞪口呆。小白兔趁機向小猴子介紹說:“這位姑娘叫牽牛花,又叫喇叭花。”
小猴紅著臉說:“今天我才知道,什么叫能人背后有能人,以后我可再也不敢驕傲了。”
1. 在短文中打比方的句子下畫上橫線。
2. 短文中的“姑娘”指的是( )。
3. 小猴為什么認為她是能人,選擇正確答案。
(1)她是個姑娘,會跳舞。( )
(2)她會在筷子般大小的細竹竿上表演爬竿。( )
4. “小猴一會兒拍拍小松鼠的肩膀,一會兒向小白兔眨眨眼睛”是因為什么?選擇正確答案。
(1)小猴很好動。( )
(2)小猴很喜歡他們。( )
(3)小猴心里很得意:瞧,我的本領多大呀!( )
5. 讀了短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試題答案】
一. 看拼音寫詞語
二. 選字填空
帶 戴
(帶)領 (戴)花環 (帶)兵
愛(戴) 領(帶) (帶)動
比 彼
(比)賽 (彼)此 (彼)岸
知己知(彼) 評(比) (比)分
三. 給帶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在括號里用“√”表示。
四. 給下面的字換一個部首,組成新字,再組成詞。
調(綢)(綢子) 凈(箏)(古箏)
仗(杖)(拐杖) 偷(愉)(愉快)
五. 在括號里填上恰當的詞語。
清理(垃圾) 疏通(人流)
整理(文件) 疏散(人群)
增加(人數) 飄落(到家)
增添(情趣) 飄散(味道)
六. 用修改符號修改下列病句。
1. 李華改正了學習方法后,學習成績提高得很快。
2. 我們一定能夠戰勝一切任何困難。
3. 我們班同學基本上都參加秋游活動。
七. 讀短文,按要求完成。
小猴比本領
動物運動會上,小猴榮獲爬竿冠軍。在回家的路上,小猴一會兒拍拍小松鼠的肩膀,一會兒向小白兔眨眨眼睛,意思是說,瞧,我的本領多大呀!這時,路邊有一位姑娘喊道:“小猴,你說你爬竿的本事比誰都強,這里有根竹竿,你來爬爬看!”小猴子這才注意到,在那位姑娘旁邊,確實有筷子般大小的細竹竿。小猴搔搔頭說:“這么細的竹竿,我可不行。”小猴看得目瞪口呆。小白兔趁機向小猴子介紹說:“這位姑娘叫牽牛花,又叫喇叭花。”
小猴紅著臉說:“今天我才知道,什么叫能人背后有能人,以后我可再也不敢驕傲了。”
1. 在短文中打比方的句子下畫上橫線。
2. 短文中的“姑娘”指的是(牽牛花)。
3. 小猴為什么認為她是能人,選擇正確答案。
(1)她是個姑娘,會跳舞。( )
(2)她會在筷子般大小的細竹竿上表演爬竿。(√)
4. “小猴一會兒拍拍小松鼠的肩膀,一會兒向小白兔眨眨眼睛”是因為什么?選擇正確答案。
(1)小猴很好動。( )
(2)小猴很喜歡他們。( )
(3)小猴心里很得意:瞧,我的本領多大呀!(√)
5. 讀了短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能人背后有能人,干什么都不能自高自大,目中無人。
四年級語文上冊《小木偶的故事》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讀懂課文內容,了解故事所蘊含的道理。
★培養獨立閱讀能力。能根據故事情節展開聯想,續編故事。
教學重點:
了解故事所蘊含的道理,續編。
教學難點:
提高閱讀能力
教學過程:
一、揭題
讀課題,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今天請同學們自己來讀懂這篇課文。
二、回憶學法、自學課文
想想讀懂一篇文章的步驟是什么?
a)借助拼音、讀通課文
b)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c)圍繞問題讀課文,理解課文。
d)感情朗讀,談體會
三、反饋
a)同桌互讀
b)抽生讀,檢測讀音
c)說:小木偶身上發生了什么事?
d)談體會:從課文的最后一句話,你體會到了什么?
(學生自由說)
四、熟悉故事情節
1.分角色讀課文
2.分角色表演
五、拓展訓練
1.展開想象續編故事
2.把編的故事寫下來。
六、詞語盤點
1.讀讀讀記記
2.完成讀讀寫寫
3.把好詞積累到詞匯本。
板書設計:
小木偶的故事
啟示:僅有一種本領是不行的,人應該多方面發展。
四年級語文上冊《小木偶的故事》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這篇略讀課文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講了一個通俗易懂、情趣盎然的童話故事。童話以“笑”為線索展開故事情節:老木匠在小木偶的臉上添了一個笑嘻嘻的表情;小木偶因為笑嘻嘻而受冤枉,遭誤解,被懷疑;直到女巫出現,賦予了他所有的表情,才讓他真正獲得了快樂。童話構思巧妙,讓我們在同情小木偶遭遇的同時,反省自己的生活,感悟快樂的真諦。
這篇課文和《去年的樹》一樣,也屬擬人體童話,而且文中對話也比較多。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主要是引導學生運用閱讀《去年的樹》的方法閱讀本文,在閱讀中進一步感受這類童話的特點。
教學目標:
1.借助拼音正確認讀文中6個生字和生字組成的詞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反復朗讀,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小木偶的內心活動。
3.在理解文本基礎上,通過角色互換體會故事蘊含的道理。
4.能較合理地續編故事。
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故事內容及所蘊含的道理。
難點:展開想象續編故事
教學準備:教師制作簡易課件;學生預習課文。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闖關,填寫表示表情的詞,導入新課
1、師:魔法森林向我們提出了挑戰,只要我們闖過了魔法森林設下的關卡,那我們今天就可以進入魔法森林玩了。
2.出示闖關題:把下面表示表情的詞填寫完整:
( )洋洋 ( )開( )笑 ( )頭( )氣 火冒( )
( )吃( )驚 目( )口( ) ( )眉( )臉( )不可遏
3.師小結:是啊,我們每個人都有豐富的表情,喜、怒、哀、樂,樣樣都會。但我們都喜歡笑,笑使我們拋開一切煩惱,笑使我們信心百倍,笑使我們增進友誼 ——笑多重要呀!可是,如果大家只會笑一種表情,那又會是怎樣一種情況呢?這節課,魔法森林邀請我們進入大森林,一起來學習童話故事《小木偶的故事》,也許你會有新的發現新的認識。(出示課題:12*小木偶的故事)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
1、交流課前預習情況:木偶是什么?你能把見過的木偶介紹給大家嗎?
師:故事中的小木偶和我們見過的一樣嗎?讓我們去一起來看看!
2、自由讀課文,要求:借助拼音讀準生字,讀通句子,讀通課文。
3、多種形式檢查認讀生字詞情況。
(1)出示:
hēi zhuài róng mózhàng fù wū lì
嘿 拽住 毛茸茸 魔杖 一副表情 小女巫 厲害(讀準字音)
(2)出示:笑嘻嘻 憤怒 親熱 溫柔 痛苦 傷心 著急 委屈 生氣
zī liě dū nāng
板著臉 齜牙咧嘴 嘟嘟囔囔 可憐巴巴 放聲大笑
讀讀這些詞語,從文中找出這些詞語,聯系上下文,理解含義,嘗試用表情演示。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快速瀏覽課文,根據提示請你說說:小木偶身上發生了一件什么事?
出示提示,說說主要內容:
老木匠做了一個小木偶,還在他的臉上添了一個( 笑 )的表情,他以為只要會(笑),小木偶就會(永遠快樂)。沒想到這種表情卻讓小木偶接連受到(熊警察)、(小兔子)、(老婆婆)的誤解,他非常(痛苦)和(委屈)。后來,在(小女巫)的幫助下,小木偶有了(人類所有的表情 )。
2.讀后交流:
3.師:這個故事,給我們點出了一句很重要的話,這句話就在故事中,你能找到它嗎?
學生找后交流,出示全文最后一句話:
“笑是很重要的。不過,要是只會笑,那可是遠遠不夠的。”
4.全班齊讀。說說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
四、研讀重點,想象心理。
1.故事中小木偶的哪些遭遇讓小木偶、讓我們感受到“只會笑是遠遠不夠的”呢?讓我們再次走進故事,找找能表明這一道理的語句。學生讀課文找相關語句。
2.交流重點句:
a.“那是我的,我的,我的!”小木偶尖叫。
引導學生從三個“我的”“尖叫”中,聯系上下文體會小木偶內心的憤怒。指導感情朗讀。
b.小木偶委屈極了!可是有什么辦法呢?老木匠只給了他一種表情,那就是笑!
讀這句話時,你好象看到了什么?(小木偶的委屈、無奈、憤怒,還有可能身上已經傷痕累累)再次有感情地讀這句話。
c.“腦袋疼。”小木偶抬起頭,笑嘻嘻地回答。
d.“嘻。裝得一點都不像!……”
e.“腦袋很疼。”小木偶還是一副笑嘻嘻的表情。
f.“真不像話,連小木頭人都學著撒謊!”老婆婆嘟嘟囔囔地走開了。
2.分角色朗讀對話。從對話中,你體會到什么?(小木偶內心的痛苦、傷心、委屈、無奈。)
3.唉!好可憐的小木偶呀!如果你是小木偶,這時候你的心情是怎樣的?
4.小木偶的痛苦、傷心、委屈被小女巫用鼻子聞出了。請聽聽他們的對話。分角色讀,合作表演。(師演小女巫,生演小木偶)
表演過程中,教師故意問“小木偶”:啊,可憐的小木偶,你現在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在演到小女巫送表情部分時,教師說:“是呀,只有一種表情哪成啊。小木偶啊,我把人類所有的表情都送給你!”并一邊在空中點幾下,一邊說:“給你,這是著急!給你,這是憤怒!給你,這是生氣!……”
5.口頭完成練習:
當小木偶擁有了人類所有的表情后,那會是怎樣呢?請在括號里填上體現小木偶真實表情或心情的詞語。
“那是我的,我的,我的!”小木偶( )地尖叫。
“腦袋疼。”小木偶抬起頭,( )地回答。
“腦袋很疼。”小木偶一副( )的表情。
“是,而且越來越疼了。”小木偶( )地說。
“老奶奶,我沒有撒謊。”小木偶( )地說。
“謝謝你給了我人類所有的表情。”小木偶( )地對藍鼻子小女巫說。
6、學生再次朗讀表演小木偶的話。
五、放飛想象,延伸拓展
1.師:小木偶擁有了人類所有的表情,他真實的表情與心情都能恰如其分的表現出來了。假如現在你遇見了當初做小木偶的那個木匠,你會對他說些什么?
2.是啊,由小木偶的遭遇我們得到一個結論:笑是很重要的,但只會笑是遠遠不夠的。(再次出示重點句子)讓我們再來齊讀這句話。
讀完了《小木偶的故事》,請你聯系生活實際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3.出示啟示:僅有一種本領是不行的,人應該多方面發展。
4.小結:在生活中,笑是很重要的,笑是非常美好的,誰要是不會笑,就無法體驗生活的快樂。但生活又是復雜的,豐富多彩的,除了一些高興的事,還有一些傷心的事,酸甜苦辣,喜怒哀樂,都需要我們用真情用不同的方式去經歷、去面對,這樣才是完整的人生。人類僅有一種本領是不行的,人應該多方面發展。
5.課后擴展:(一星級必選題,二三星級任選一題)
★積累帶有“笑”的四字詞語:
笑不露齒、笑里藏刀、破涕為笑、捧腹大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課外閱讀:意大利作家卡洛.科洛迪的童話小說《木偶奇遇記》
★★★續編故事:
擁有了人類所有表情的小木偶后來又會遇到什么事情呢?請大家大膽想象,課后續編故事。
板書設計:
12、小木偶的故事
被搶 熊警官不相信
只會笑
頭疼 小兔子老婆婆說它撒謊
笑很重要,但只會笑遠遠不夠
四年級語文上冊《小木偶的故事》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了解故事所蘊含的道理。
3.培養獨立閱讀能力。能根據故事情節展開聯想,續編故事。
教學重點
小木偶的故事教案教學設計推薦
了解故事所蘊含的道理,續編。
教學難點
提高閱讀能力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題
讀課題,/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今天請同學們自己來讀懂這篇課文。
二、回憶學法、自學課文
想想讀懂一篇文章的一般方法是什么?
1、借助拼音、讀通課文
2、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3、圍繞問題讀課文,理解課文。
4、感情朗讀,談體會
三、反饋
1、同桌互讀
2、抽生讀,檢測讀音(打出生字組成的詞和讀讀記記的詞)
3、說:/article/小木偶身上發生了什么事?
4、談體會:從課文的最后一句話,你體會到了什么?
從課文的哪些地方你感受到“只有笑是不夠的”,請仔細默讀,做上記號,并寫上批注。
全班交流
(學生自由說)
四年級語文上冊《小木偶的故事》教案 篇9
a級基礎訓練:課內鞏固與強化(時間30分鐘,滿分50分)
一、火眼金睛(辨字組詞)(16分)
曳( ) 茸( ) 副( ) 憐( )
拽( ) 餌( ) 幅( ) 令( )
魔( ) 丈( ) 撒( ) 狐( )
磨( ) 杖( ) 撤( ) 孤( )
二、詞語巧搭配(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語)(12分)
( )的刻刀 ( )的表情 ( )的腿
( )的大尾巴 ( )的背包 ( )的日子
( )地逃跑 ( )地掙扎 ( )地問
( )地回答 ( )地走開了 ( )地趕來了
三、詞海拾貝(請摘抄出課文里描寫表情的詞語)(9分)
1、兩個字的:( )( )( )
2、三個字的:( )( )( )
3、四個字的:( )( )
四、句子創作沙龍(造句)(6分)
神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溫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請抄寫課文最后一段,并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7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是這樣理解這句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級智能訓練:課外復習與拓展(30分鐘內完成,滿分50分)
六、想一想,答一答(8分)
1、老木匠為小木偶添上了一個什么樣的表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為什么說“要是只會笑,那可是遠遠不夠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快樂閱讀(28分)
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
① 小駱駝在小溪邊照“鏡子”。小紅馬看見了,就噴著響鼻對小駱駝說:“你的腳掌又大又厚,眼皮上長著兩層眼毛,背山還有兩個肉疙(gē)瘩(da),多難看啊!”
② 小駱駝覺得挺委屈,就把小紅馬的話告訴了媽媽。駱駝媽媽疼愛地對他說:“孩子,明天你跟我到沙漠里走一趟吧。”
③ 第二天,小駱駝跟著媽媽走進了茫茫的大沙漠。他們走哇,走哇,走了很遠很。望著無邊無際的沙漠,小駱駝擔心地問媽媽:“再走下去,我們餓了怎么辦呢?”媽媽說:“我們背上的那兩個肉疙瘩叫駝峰。里面貯存著養料。足夠我們路上用的了。”媽媽又指著腳下松散的沙子,對小駱駝說:“多虧我們的腳掌長額定又大又厚,如果我們的腳也像小紅馬那樣,陷進沙子里怎么能拔得出來呢?”
④ 說話間,一陣風沙鋪天蓋地刮過來。媽媽讓小駱駝府下身子,閉上鼻孔和眼睛。一會兒,風沙過去了,駱駝的鼻孔和眼睛里沒進一點兒沙子。
⑤ 沙漠旅行結束了,小駱駝默默地想:我們的駝峰、腳掌和眼毛在沙漠里有那么大的用處,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呀!
1、讀文章,填空:(6分)
小駱駝明白了,他能在沙漠里自由行走,是因為長了一對 的腳掌,能抵
御饑餓的侵襲,是因為它背上的駝峰能 ,風沙不能刮進眼睛是因
為他們長著 。
2、聯系上下文,說說下列詞語的意思,并分別造一個句子:(10分)
無邊無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無邊無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鋪天蓋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鋪天蓋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把短文分成三段,并寫出第二段的主要內容。(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這篇短文使你受到什么啟發?(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小練筆(14分)
想象一下,在小木偶身上后來又會發生什么事呢?請你接著編下去,別忘了和同學交流一下:
有一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年級語文上冊《小木偶的故事》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了解故事所蘊含的道理。
3、培養獨立閱讀能力。能根據故事情節展開聯想,續編故事。
【教學重點】
了解故事所蘊含的道理,續編。
【教學難點】
提高閱讀能力。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題
讀課題,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今天請同學們自身來讀懂這篇課文。
二、回憶學法、自學課文
想想讀懂一篇文章的步驟是什么?
1、借助拼音、讀通課文。
2、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3、圍繞問題讀課文,理解課文。
4、感情朗讀,談體會。
三、反饋
1、同桌互讀。
2、抽生讀,檢測讀音。
3、說:
小木偶身上發生了什么事?
4、談體會:
從課文的最后一句話,你體會到了什么?
(同學自由說。)
四、熟悉故事情節
1、分角色讀課文。
2、分角色扮演。
五、拓展訓練
1、展開想象續編故事。
2、把編的故事寫下來。
六、詞語盤點
1、讀讀讀記記。
2、完成讀讀寫寫。
3、把好詞積累到詞匯本。
【板書】
小木偶的故事
啟示:僅有一種身手是不行的,人應該多方面發展。
四年級語文上冊《小木偶的故事》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1、自學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2、了解小木偶的不幸遭遇,懂得其中蘊含的道理。
3、理解“老木匠說得沒錯,笑是很重要的。不過,要是只會笑,那可是遠遠不夠的”這一句話的含義。
重點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小木偶不幸的遭遇。
2、理解課文最后一段話的含義。
教學準備:
動畫片、了解關于木偶的知識。
教學過程:
一、動畫激趣,導入新課。
1、同學們見過木偶嗎?是什么樣子的?
2、瞧,小木偶變“活”了,會說話,會走路,還會笑呢?播放動畫片《小木偶的故事》。
3、你從動畫片中知道了什么?
二、創設情境,品讀感悟。
1、出示“海報”:我校紅領巾電視臺招收動畫片《小木偶的故事》的配音演員,歡迎同學們踴躍參加。
2、明確配音要求:臺詞熟練、解說動聽、能打動和感染聽眾。
3、體驗角色,感悟朗讀。
(1)劃分角色:演出之前,同學們先想想你最想扮演哪個角色?用筆將你最想扮演的角色所說的話—“臺詞”劃出來,再讀一讀。
(2)師生共同進行角色體驗。(體會老木匠的慈祥、善良;小木偶的天真;小紅狐的狡猾;熊警察的暴躁)
指名讀——范讀——練讀。
(3)為動畫配音。
小組練習。
選代表上臺表演(配音朗讀)。
三、放飛想象,續編拓展。
1、假如小木偶來到你身邊,你想對他說點什么?談談對最后一段話的理解。
2、在小木偶的身上后來又發生了什么事?(續編故事)
板書設計:
12小木偶的故事
小紅狐搶紅背包
小木偶只會笑
被熊警察扔出好遠
學會多種表情
小白兔說裝頭疼
老婆婆說學撒謊
四年級語文上冊《小木偶的故事》教案 篇12
《小木偶的故事》,這篇略讀課文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先寫老木匠做了一個小木偶,并在小木偶的臉上添上了一個“笑嘻嘻”的表情,以為只要會笑小木偶就會永遠快樂;接著寫小木偶在著急、生氣、委屈甚至是痛苦、傷心時也總是一副笑嘻嘻的表情,因而在生活中遇到了一系列挫折;最后寫小木偶在女巫的點化下,擁有了所有的表情,此時他發出了內心的感嘆:“要是只會笑,那可是遠遠不夠的。”
這篇童話故事趣味性強,相信學生能自己讀懂在小木偶身上發生的事情,但
聯系生活實際理解課文的最后一段話,感受快樂的真諦,是學生理解的難點。因此我在教這課時,采用了以下教學流程:自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分角色讀課文,體會故事蘊含的道理——積累詞語,豐富語言——展開想象,續編故事。
教學中,在學生充分朗讀了課文,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體會故事蘊含的道理,我采用了以下教學:先聯系老木匠說的話“誰要是不會笑,誰就沒辦法過快樂的日子”來理解這個句子的前半部分“老木匠說得沒錯,笑是很重要的。”,讓學生明白:在生活中,笑是很重要的,是非常美好的,誰要是不會笑,就無法體驗生活的快樂。然后聯系小木偶自己遭遇的挫折,讓學生自己談談:小木偶的笑給他帶來快樂嗎?通過這樣的反問,學生自然體會到:生活是復雜的,除了一些高興的事之外,還有一些傷心的事,不同的事情會引起我們不同的情感態度。于是,我引導學生明白應該怎樣看待生活,感受快樂:要用我們的真情、用不同的方式去體驗生活,面對生活,這樣才會獲得真正的快樂。最后,讓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個人感受,加深學生對這段話的理解。
這一課的教學還有一個重點,就是:積累詞語。因為這課表情的詞特別多,而且有表達有特色的詞語,如,ABB式、AABB式、ABCC式,所以我安排了讓學生劃詞、讀詞、理解詞、運用詞來達到積累運用的目的。我把“板著臉、笑嘻嘻、憤怒、親熱、溫柔、痛苦、傷心、著急、委屈、生氣、齜牙咧嘴、嘟嘟囔囔、可憐巴巴、放聲大哭”板書在黑板上,然后讓學生讀詞,以邊讀邊做表情動作來理解詞,最后以選詞說話達到運用的目的。這一環節的設計感覺很好,學生因為有著忽喜忽怒忽悲忽怨各種表情演示,興致高漲,也能比較直觀形象地理解詞語的意思,個別學生對某些詞不理解就猶豫著不知道如何做表情動作,這時他們會左右觀看,從同學的表情中理解自己感到疑惑的詞語。
為了能讓學生較好地續編故事,我向學生講述了《我不是一段普通的木頭》的故事,讓學生談談聽后的感受。啟發學生要根據小木偶本身具有的特點進行續編。
在教學中,學生完成了學習目標,教學效果良好!
四年級語文上冊《小木偶的故事》教案 篇13
課前談話:
1、師:送一個故事給大家,看看,聽聽老師是怎么講故事的?
2、老師講述《小螳螂學藝》的故事。
3、交流
師:你覺得老師講得怎么樣?
生1:很生動。
生2:要有動作。
生3:表情很豐富。
生4:老師講的故事讓我們明白了做事要專心、認真。
師過渡:今天這節課,我們也要來講一個故事。板書:小木偶的故事。
一、初讀故事
1、師:講好故事,首先要讀通故事。打開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上小節號。
2、學生帶著老師的要求自由讀課文。
3、師:我發現我們班的讀書習慣很好,一遍讀好之后,繼續再讀第2遍。
二、簡潔地概括故事內容
1、師:現在,我們來講故事,有的要講得具體生動,有的要講得簡潔概括。首先來看段錄像。
錄像內容:一個小孩子回家后高興地告訴媽媽:“媽媽,媽媽,我們今天學了《小木偶地故事》。媽媽:“這個故事小時候聽過,現在想不起來了。”
2、師質疑:小時候聽過,現在想不起來了,應該怎樣講呢?
生1:簡練地講。
生2:概括地講。
3、師:快速瀏覽課文,整個故事中,小木偶身上一共發生了幾件事?
4、交流反饋
師:有學生很聰明,用一句話來概括事情。第一件事是?
學生說好后幻燈片出示。
①老木匠做了一個小木偶,并給他添了一個笑嘻嘻的表情。
②小木偶被小紅狐撿走了背包,還被警察扔出去好遠。
③小木偶的腦袋疼,可是小兔子和老婆婆都不相信。
④藍鼻子女巫把人類所有的表情都送給了小木偶。
5、師:用一些連詞把這幾件事連起來說一說,你能說得既簡潔又概括嗎?
生:老木匠做了一個小木偶,并給他添了一個笑嘻嘻的表情,后來小木偶被小紅狐撿走了背包,還被警察扔出去好遠,接著,小木偶的腦袋疼,可是小兔子和老婆婆都不相信,最后,藍鼻子女巫把人類所有的表情都送給了小木偶。
三、概括具體地講述第三件事
1、師過渡:現在你能用幾句話把故事說清楚了。這時候,弟弟回來了。出示錄像。錄像內容:弟弟:“媽媽,你陪我講故事吧!”媽媽說:“媽媽沒時間,姐姐講給你聽吧。”
2、師:講給弟弟聽,怎么講?
生1:具體。
生2:生動。
生3:會表演。
生4:完整。
(相機板書:概括具體)
3、師:以第三件事為例學學怎么講具體生動。第三件事,是哪幾個小節?
生:23-29
4、師:要生動具體講,首先要記住故事內容,幾分鐘時間,用自己的方法記。
師:誰來講講這個故事。
一生講故事。
師:這樣講故事講給小弟弟聽,夠不夠生動?怎樣才能更生動?
生1:加上動作(板書動作)
生2:表情(板書表情)
5、品味小木偶和小兔子的動作、表情
師:看看小木偶和小兔子的動作、表情。出示24-26小節
一只小兔子走過來,溫柔地問:“你怎么啦?”
“腦袋疼。”小木偶抬起頭,笑嘻嘻地回答。
“嘻嘻。裝得一點兒都不像!你瞧,應該像我這樣。”小兔子齜牙咧嘴地做了個痛苦的表情,蹦蹦跳跳地走開了。
師讀旁白,生邊說話邊表演。
師:看看,加上了哪些表情?有一個地方不夠到位,發現了嗎?下去的時候成肚子疼的樣子了。再來表演一個。
6、品味老婆婆和小木偶的對話。
師:再來看看老婆婆和小木偶的對話,出示:
一個老婆婆走過來:“小木頭人,你病了嗎?”
“腦袋很疼。”小木偶還是一副笑嘻嘻的表情。
“真不像話,連小木頭人都學著撒謊!”老婆婆嘟嘟囔囔地走開了。
推薦一個學生表演。
7、發揮想象,使故事更具體生動。
師:配上表情,加上動作,再加上自己的想象,會使句子更具體生動。板書:想象。
出示:
一只小兔子走過來,溫柔地問:“你怎么啦?”
“腦袋疼。”小木偶抬起頭,笑嘻嘻地回答。
“嘻嘻。裝得一點兒都不像!你瞧,應該像我這樣。”小兔子齜牙咧嘴地做了個痛苦的表情,蹦蹦跳跳地走開了。
小木偶痛苦極了,心想:。
一個老婆婆走過來:“小木頭人,你病了嗎?”
“腦袋很疼。”小木偶還是一副笑嘻嘻的表情。
看到小木偶笑嘻嘻的表情,老婆婆心想:。
“真不像話,連小木頭人都學著撒謊!”老婆婆嘟嘟囔囔地走開了。
小木偶更加痛苦了,他心想:。
師:選擇其中一處說說。
生1:小木偶痛苦極了,心想:活潑、天真、可愛的小兔子也不相信自己了。
生2:看到小木偶笑嘻嘻的表情,老婆婆心想:這都什么時代了,連木頭人也會撒謊,真不像話!
生3:看到小木偶笑嘻嘻的表情,老婆婆心想:我雖然年紀大了,你們騙不了我。
生4:小木偶更加痛苦了,他心想:要是老木匠把所有的表情都給我,那就好了。
生5:小木偶更加痛苦了,他心想:為什么我只有一種表情呢?
8、同桌練練這個故事,推薦2名說說故事。
師:這么短的時間能講這么精彩,了不起。課后,開展一個講故事比賽,還可以送故事到低段小朋友那。我們班將會出現很多故事大王。
四年級語文上冊《小木偶的故事》教案 篇14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積累運用文中形容表情的詞語復述、續編故事。
3、知道生活中,光會笑是遠遠不夠的道理。
教學重點:
體會故事蘊含的道理,續編故事。
教學難點:
準確把握小木偶被曲解后的內心活動,提高閱讀能力。
教學準備:
搜集一些有關木偶的資料,了解什么是木偶,教學課件。
教學時間:1課時
一、模擬表演,導入新課
1、今天我請大家當一回演員,看看誰能表演出這些詞語表示的表情。課件出示:
得意洋洋、眉開眼笑、垂頭喪氣、火冒三丈、大吃一驚、目瞪口呆、愁眉苦臉……
2、你怎么看待這些表情?你最喜歡哪種表情?
3、小結:是啊!我們每個人都有豐富的表情,喜、怒、哀、樂,樣樣都會。但我們都喜歡“笑”,笑使我們拋開一切煩惱,笑使我們信心百倍,笑使我們增進友誼……笑多重要呀!可是,如果大家只會“笑”這一種表情,那又會是怎樣一種情況呢?這節課,讓我們讀一讀《小木偶的故事》,也許你會有新的發現、新的認識。
二、初讀課文,認讀字詞。
1、交流課前預習情況:木偶是什么?
2、自由讀課文,要求借助拼音讀準生字字音,讀通句子。
3、檢查初讀情況。
⑴、出示詞語,指名讀。
⑵、開火車讀課文。
過渡:看來,大家已經把字詞方面的“攔路虎”掃除了,下面我們就進一步來研讀課文。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課文,課件出示相應圖片,學生邊聽邊思考:小木偶身上發生了什么事?讀了課文以后,你了解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小組討論。
2、全班交流。相機板書:只會笑(畫笑臉)、被搶、熊警察不相信、頭疼、小兔子、老婆婆說他撒謊(不信)。
3、重點指導:課文最后一句“笑是很重要的。不過,要是只會笑,那可是遠遠不夠的。”你體會到了什么?(自由說,并從文中找出證據證明自己的觀點。)
四、研讀重點,想象心理
1.從哪里看出“只會笑是遠遠不夠的”?
重點句:
“那是我的,我的,我的!”小木偶尖叫。
2.引導學生從三個“我的”“尖叫”中,聯系上下文體會小木偶內心的憤怒。指導感情朗讀。
“小木偶委屈極了!可是有什么辦法呢?
3.讀這句話時,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小木偶的委屈、無奈、憤怒,還有可能身上已經傷痕累累)再次有感情地讀這句話。
“腦袋疼。”小木偶抬起頭,笑嘻嘻地回答。
“嘻。裝得一點都不像!……”
“腦袋很疼。”小木偶還是一副笑嘻嘻的表情。
“真不像話,連小木頭人都學著撒謊!”
4.分角色朗讀對話。從對話中,你體會到什么?(小木偶內心的痛苦、傷心。)
小組分角色讀讀11--30節
小結:
因只會笑,小木偶受盡委屈,漂亮的紅背包被搶走,熊警察卻不信;小木偶頭疼得厲害,小兔子和老婆婆卻說是撒謊。唉!好可憐的小木偶呀!
5.如果你是小木偶,這時候你的心情是怎樣的?
小木偶的痛苦、傷心被小女巫用鼻子聞出了。請聽聽他們的對話。
分角色讀。(同桌對讀 、師生合作演)
6.表演過程中,教師故意問“小木偶”:啊,可憐的小木偶,你現在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在演到小女巫送表情部分時,教師說:是呀,只有一種表情哪成啊。小木偶啊,我把人類所有的表情都送給你!并一邊在空中點幾下,一邊說:“給你,這是著急!給你,這是憤怒!給你,這是生氣!口頭完成練習:
小木偶擁有人類所有的表情,那會是怎樣呢?請在括號里給小木偶填上體現他真實的表情或心情的詞語。
“那是我的,我的,我的!”小木偶地尖叫。
“腦袋疼。”小木偶抬起頭,地回答。
“腦袋很疼。”小木偶是一副的表情。
“是,而且越來越疼了。”小木偶地說。
五、放飛想象,延伸拓展。
1、假如你遇見當初做小木偶的那個老木匠,你會對他說些什么?
由小木偶的遭遇我們得到一個結論:笑很重要,但只會笑是遠遠不夠的。(板書)讓我們再來看課文的最后一段話。
2、齊讀最后一句話。聯系生活實際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3、小結:在生活中,笑是很重要的,是非常美好的。誰要是不會笑,就無法體驗生活中的快樂。但生活又是復雜的,是豐富多彩的,除了一些高興的事以外,還有一些傷心的事。酸甜苦辣、喜怒哀樂都需要我們用真情、用不同的方式去經歷、去面對,這樣才是完整的生活。
4、在藍鼻子小女巫的幫助下,小木偶擁有了人類所有的表情,后來又會發生什么事呢?請同學們大膽想象,續編故事。
小木偶擁有了所有的表情,他向警察局走去……
六、課外作業
推薦你閱讀《木偶奇遇記》
板書設計:
小木偶的故事
笑很重要,但只會笑是遠遠不夠的。
四年級語文上冊《小木偶的故事》教案 篇15
一、想一想,寫一寫 疊羅漢
兔子、黑熊和小狗,
三個一起疊羅漢。
黑熊要站最上頭,
命令兔子下邊站。
兔子力小撐不了,
摔得黑熊面朝天。
我要把詩改一下,使它們的“疊羅漢”變得合理些:
疊羅漢
兔子、黑熊和小狗,
三個一起疊羅漢。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四年級語文上冊《小木偶的故事》教案 篇16
四年級上冊語文《小木偶的故事》是一篇童話故事,這篇童話故事趣味性強,學生理解課文并不難。因此在教這課時,采用了以下教學流程:自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分角色讀課文,體會故事蘊含的道理-------積累詞語,豐富語言------展開想象,續編故事。
其中,感覺最有特色的地方是:“積累詞語”這一環節。因為這課表情的詞特別多,所以安排了讓學生劃詞、讀詞、理解詞、運用詞達到積累運用的目的。把“板著臉、笑嘻嘻、憤怒、親熱、溫柔、痛苦、傷心、著急、委屈、生氣、齜牙咧嘴、嘟嘟囔囔、可憐巴巴、放聲大哭”板書在黑板上,然后讓學生讀詞,以邊讀邊做表情動作來理解詞,最后以選詞說話達到運用的目的。這環節的設計感覺很好,學生因為有著忽喜忽怒忽悲忽怨各的表情演示,興致高漲,也能比較直觀形象的理解詞語的意思,個別學生對某些詞理解就猶豫著知道如何做表情動作,這時他們會左右觀看,從同學的表情理解自己感到疑惑的詞語。這樣的教學中,既輕松又收效好,老師的解釋已顯得多余。
這節課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度過,連自己也被他們豐富多彩的表情所感染,如果每節語文課都能這樣輕松愉悅,又何愁學生不愛學語文呢?這就有效教學吧,能讓學生輕松的課堂中學到各種語文知識,讓學生深深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