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音樂的教案(精選13篇)
有關音樂的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理解、感受不同節奏的小雞叫聲,在游戲中學會掌控自己的聲音。
2、能用(輕、慢)和洪亮的聲音表現歌曲中害羞、自信的情緒。
活動準備:
母雞孵蛋的音樂,雞蛋三個,三種不同形象小雞的圖片(棒棒雞、害羞雞、雙胞胎雞)。筆。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熟悉歌曲《母雞孵蛋》歌曲旋律
師:今天雞媽媽的蛋寶寶就要孵出小雞了,我們去看看吧?(教師《母雞叫咯咯》音樂律動進場。)
二、基礎部分:
認識三個不同特征的小雞寶寶,并能模仿各種形式小雞的叫聲。
師:你們看看母雞的蛋都一樣嗎?(請幼兒觀察雞蛋)
1、棒棒雞--感受2/4拍小雞的叫聲,能用洪亮、有力的聲音表現自信。
(1)教師為幼兒出示第一只小雞--棒棒雞師:這是一只什么雞?誰來說說他長得什么樣?(強壯、自信)請幼兒自己想一個很強壯的動作來表現。
(2)傾聽棒棒小雞的叫聲,教師用簡單圖示表示,幼兒模仿。
(3)鼓勵幼兒唱出有力的聲音。
(4)想象自己是身體很棒的小雞并演唱。
2、害羞的小雞--用輕、慢的聲音進行表現害羞。
師:他是什么樣子的?聽聽害羞雞唱歌是什么樣子的?
(1)用拖小尾巴的圖示表示害羞雞的慢。(就像小蝌蚪一樣輕輕地慢慢地。)
(2)師:害羞雞在唱歌的.時候是這么樣的?他的聲音呢?
(3)學習害羞雞唱歌。要求幼兒要表現出害羞的樣子。
3、出示雙胞胎小雞
(1)師:咚咚咚,哇!這是一對雙胞胎小雞。請幼兒看看誰是大雙誰是小雙?想一想那一只雞寶寶的'聲音會大一點。聽聽他們是怎樣唱歌的?(請幼兒感受4/4拍的音樂的強弱對比)
(2)師范唱雙胞胎小雞的叫聲。幼兒模仿唱。
4、雞媽媽給小雞們排隊
(1)師:三只小雞都孵出來了,雞媽媽可高興了,她準備帶著小雞們出去散步了,出門前要得給雞寶寶們排個隊。怎么排呢?
(2)教師將圖片按照:雞媽媽、雙胞胎雞、棒棒雞、害羞雞的順序排好。
師:大家可高興了邊排著隊表唱著歌,他們是這樣唱的,教師范唱(讓幼兒體驗四拍子的音樂強弱次強弱的特點)
5、幼兒齊唱一遍整首歌曲。
三、結束部分:
退場
師:我們也跟著雞寶寶們一起去散步好嗎?齊唱最后一段歌詞退場。
教學反思:
本次歌唱活動來源與奧爾夫音樂活動《母雞孵蛋》。原活動的重點在于讓幼兒在撿雞蛋的游戲過程中感知雞蛋的數量。而本次活動,意在打破傳統單一教學模式,通過師幼互動,運用形象生動的肢體動作配合輕快的節奏,以鼓勵、賞識的方法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幼兒愉快地投入整個活動中。我從幼兒的生活經驗、體驗出發,運用原歌曲的旋律,為三個雞蛋設定了鮮明生動的音樂形象,產生了歌曲中的棒棒雞、害羞雞、打嗝雞。讓幼兒在趣味的游戲中學習歌曲,親身感受體驗有趣的小雞形象。我覺得本次活動有以下亮點:
整個活動選材活潑、熱情。樂曲節奏活潑、輕快、旋律優美,整個課堂表現了一種活潑、輕快的氣氛。本次活動充分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讓幼兒主動參與學習活動。
我用音樂《小小蛋兒把門開》音樂律動進場,為幼兒營造一個愉快、歡樂、無拘無束的音樂游戲氛圍,從而有效地激發幼兒音樂學習和不斷創新的動機興趣,充分體驗到音樂游戲所表達的快樂,讓幼兒有充分表現自我的機會。
我給三個雞蛋設定鮮明生動的音樂形象——棒棒雞、害羞雞和打嗝雞,讓幼兒在趣味的游戲中學習歌曲,利用打嗝幫助幼兒學習小節末的休止,降低了幼兒學習的難度,幼兒容易接受,降低難度,讓幼兒親身感受體驗有趣的小雞形象。
創設表演的環境,讓每一個幼兒有充分的表現時間和機會,滿足幼兒樂于表現的愿望。并且利用表演形式進一步復習歌曲,達成目標。
不足之處:老師的綜合素質有待提高,要及時地關注每個幼兒的活動,對幼兒的回答要有針對性的引導,開拓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有關音樂的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幼兒了解歌曲內容并學會演唱歌曲。
2、愿意愛護小動物,不隨意傷害和屠殺小動物。
活動準備:琴、圖片、小動物頭飾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師生問好
2、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小朋友們好。森林里馬上就要召開唱歌比賽了,許多小動物都報了名,都想得第一名。看!我們現在正在練習唱歌呢!你們也來練一練自己的小嗓子,去和我們一起唱歌好嗎?
3、師:現在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都是誰在哪兒唱歌,好嗎?
(二)、基本部分
1、幼兒欣賞歌曲。
2、教師提問:歌曲中都有誰?它們是怎么唱歌的`?(依次出示幾種小動物的課件,啟發幼兒說出歌詞,并將圖片貼入背景同時在復述一遍歌詞)
3、幼兒練習朗誦歌詞,教師引導幼兒做動作朗誦
4、幼兒再次欣賞歌曲。
5、教唱歌曲
6、請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小動物頭飾,練習歌曲。教師指導幼兒完整練習演唱歌曲。
7、幼兒完整表演歌曲。
(三)、結束部分
1、教師小結上課情況并教育幼兒愛護和保護小動物,不隨意傷害和屠殺。
2、播放音樂。師:聽!唱歌比賽開始了,我們一起去參加吧!
有關音樂的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本課試圖尋找一條真正讓學生理解建筑為什么被稱為的途徑,并嘗試引導學生用具象的造型來表達抽象的音樂感受,探索兩種藝術形式的結合方式。將立體構成的一些基本理念融于具體操作中,在學生具備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認識后,鼓勵學生走出課堂,到社會中尋找能展示自己的觀點和能力的論題。
教學目的
1.了解建筑與音樂的內在聯系;
2.運用立體構成的某些技術技法創造具體的'造型,表達對音樂的感受和理解;
3.培養自主性學習能力以及團結協作精神。
(第一課時)
時間
教學過程與學生活動
指導、協助與評議觀點
一、組織教學:
1.師生展示、討論預先收集的建筑作品圖片,歸納其整體感受,如雄偉、明快、莊重、愉悅等。
2.導入,展示課題。
二、尋找、判斷建筑與音樂的對應關系:
1.造型·旋律
·金字塔與“小瀑布”
旋律行進方向:
(上行)與(下行)
·上海體育場與天壇祈年殿
(級進)與(跳進)
2.活動一:
想像自己最鐘愛的一段音樂,用薄紙通過折、剪、切、貼進行造型練習,表現自己對音樂的理解。
3.學生結合練習談自己的想法,師生共同探討還有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法。
4.材質·音色
布達拉宮與未來高等學校
低沉渾厚的藏號與尖銳、明確的搖滾。
5.結構·節奏
杜比公寓與Max Reinhardt Haus大樓|X X|X X||與|X X| X X · |
X X X X X | X · X X X ||
6.裝飾·和聲
“小瀑布”、蒙特利爾住宅樓、國民大廈單調的旋律與配上和聲的對比感覺
7.活動二:
完善自己的想法,做一個更豐富的小樣。
·師生互動,活躍氣氛。
·歸納整體感受,為后面的教學作鋪墊。
·造型是建筑物最直觀的外在表現形式之一,而旋律則是聽者所能感受的最為明顯、直接的要素,二者有異曲同工之妙。·上行表現情緒的高漲和興奮,下行則表現情緒的松弛,與建筑造型相統一。
·級進舒緩,跳進奔放,與造型所追求的優美及豐富的想像力相諧調。
·將音樂與造型結合起來,把頭腦中抽象的感覺具象化,讓學生尋找其內在聯系。
·學生在操作中遇到的具體困難,大家集思廣益,共同解決,培養互助精神。
·除造型與旋律的關系之外,建筑物的其他表現形式與音樂的對應關系也存在著,幫助學生去感覺、體會非常重要。
·讓學生自覺發現其中的規律,并尋找與之對應的節奏,能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作品。
·窗、門、煙囪、陽臺、色彩、圖形等因素極大地豐富了建筑予人的感受,就像和聲是音樂喚起審美情感反應的最有效的因素一樣。
·將前幾個因素靈活運用,使小樣更耐看。
有關音樂的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培養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
發展幼兒正確用嗓唱歌的能力。
引導幼兒初步學唱歌曲,知道歌曲的名稱和內容。
活動準備
音 樂 課 件
活動過程
1、在音樂的伴奏下,幼兒伴隨節奏邊表演手腕轉動的動作邊進教室。
2、復習歌曲《我愛我的.幼兒園》。
師:上節課我們學了一首歌,叫什么名字?現在我們一起來唱一唱。
3、教師范唱歌曲。
師:小朋友來到幼兒園該對老師說什么?這首歌曲叫什么?歌里面唱了些什么?
4、幼兒按節奏朗誦歌詞。
師:小朋友和老師一起輕輕地念這首歌的歌詞。
5、幼兒學唱歌曲。
師:注意不要搶,跟著節奏唱。
6、在演唱的過程中加入一些簡單的、富有表現力的動作。
7、活動小結。
活動延伸
繼續引導幼兒了解幼兒園的老師就像媽媽一樣,喜愛老師。
有關音樂的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音的高低,知道音階中共有七個音符。
2、了解音階的變化規律,上行越來越高,下行越來越低。
3、培養幼兒的探索能力,想像力和表現力。
活動準備:
一個水杯、每個幼兒2個玻璃杯(形狀、高低一樣)、筷子、一桶水、水彩筆、圖畫紙。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1、小朋友們,我們一起來唱首歌吧《找朋友》。你們的歌聲真好聽,今天呀,有一個水杯,它也想唱首歌的,你們能讓它發出好聽的聲音嗎?誰來試試?(有的用嘴吹,有的拿筷子敲……)這是什么聲音?(低低的?高高的?)小結:我發現了,有的小朋友用嘴吹,有的拿筷子敲,都能讓水杯發出高低不同的好聽的聲音。
2、老師這兒也有兩個水杯,我的水杯也唱起了好聽的歌,你想聽聽嗎?不過,聽的時候要請你們仔細一點哦,這兩個瓶子發出的聲音是一樣的嗎?(老師敲擊自己桌子上面裝了不同水的杯子。)聲音有什么不同?(高、低)想一想,老師一摸一樣的兩個杯子為什么能發出高低不同的動聽的聲音?(里面裝了水。)你們想不想試一試呢?老師在旁邊給你們準備了兩個杯子和一桶水,小朋友找一個位置,嘗試一下讓杯子發出的.聲音有高有低,好嗎?要求:簍子里的茶杯是給你打水用的,打完水后還請你放到簍子里,水不要打得太多,小心翻到桌子上。(自己嘗試)
二、基本部分
1、剛才呀,杯子們發出了高高低低的合奏聲,讓鋼琴聽的心癢癢的,也特別想唱首歌,我們一起把眼睛輕輕地閉上,聽聽吧!
(播放鋼琴曲)好聽嗎?這個曲子是由1、2、3、4、5、6、7七個音符寶寶排成不同的隊伍組成的,這就是我們音樂中的七個音階。
我們一起來聽一聽,這7個音符寶寶有一個小秘密藏在里面,(教師彈奏上行音階,引導幼兒相互討論。)你找到他的秘密了嗎?(聲音越來越高。)我們把這種聲音越來越高的隊伍呀,叫做上行音階(一起說一遍)。
聽,隊伍變化了!(教師彈奏下行音階)你發現了什么?(聲音越來越低)。這種聲音越來越低的隊伍呀,也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下行音階。(一起說一遍)
2、游戲,用動作表現音階中各音的高低。
①現在,我們和有趣的音階玩個游戲吧。老師現在說到什么,你們就用手碰一下好嗎?(幼兒分別摸腳、膝蓋、大腿、肚子、肩膀、耳朵、頭),我們來猜一猜,哪一個音階可以來玩這個游戲?是~~還是~~?為什么?(試一試——教師彈一個音,幼兒碰一下)(加快速度玩)有變化啦!聽!(教師彈下行音階),我們現在應該怎么玩?
②除了剛才用身體來和音階玩游戲,我們還可以用動作來玩玩呢,誰來試試?(聽音,自己用動作來表示越來越高的音和越來越低的音。(自己創編動作))除了用身體和動作可以表現聲音的高和低之外,平時我們還能用什么來表示越來越高的音呢?(說話、唱歌)
三、剛才我們用不同的方法和音階玩了有趣的游戲,表示了越來越高的聲音和越來越低的聲音,現在我們用畫表示出來好嗎?你們會怎么畫?(有的畫了個樓梯。有的畫了越來越高的泡泡。有的畫了越來越高的小樹。)
3、中班音樂優質課夏天的雷雨教案反思
設計思路:
隨著轟隆隆的雷聲,夏天的腳步漸漸朝我們走來。雖然夏天是炎熱的,但對孩子們來說,一切是那樣的愜意,那樣的驚嘆不已。為此我們開展了《熱鬧的夏天》的主題活動。讓幼兒從自己的親身體驗中感知、欣賞夏天里的一切,讓他們過一個快樂的夏天,從中激發幼兒對生活的熱愛。
歌曲《夏天的雷雨》是主題背景下的一個音樂活動,這個內容來源于生活,為幼兒所熟悉,這為幼兒結合經驗理解歌詞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其歌詞生動、形象,采用了問答形式描述夏天雷雨的特征,第一段為問句,第二段是答句,問句結構相同為幼兒學習、記憶歌詞提供了可能;歌詞中的擬聲詞“一閃閃”、“轟隆隆”、“嘩啦啦”可以讓幼兒體驗到雷雨聲在音樂中的震撼力。中班幼兒對歌唱活動有著濃厚的興趣,他們喜歡唱自己熟悉的歌曲,能用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在教師提示下也能嘗試用不同的速度、力度演唱歌曲。
有關音樂的教案 篇6
教學內容:
1、聆聽《水上音樂》
2、豎笛吹奏練習。
課型:欣賞課
教學目標:
1、能夠聽出音樂曲調出現的次數和使用的樂器。
2、豎笛吹奏課后樂曲
教學重點:聽辨樂曲
教學難點:豎笛練習
教學用具:多媒體 、教學光碟、豎笛等
教學方法:聽賞、 討論、 練習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聽曲入室,師生問候。
二、聆聽《水上音樂》
1、作品創作背景介紹導入。
(1)設問:18世紀早期大致年份是哪一段?
(2)創作背景簡介:當時英王喬治一世舉行慶典,大型游艇在倫敦泰晤士河上游覽,宮廷樂隊船為其奏樂助興。亨德爾為其寫的《水上音樂》。
2、初聽主題音樂,感受樂曲的富麗豪華情景。
設問:這段音樂給你什么感受?請聯系樂曲的創作背景,想像是怎樣的一種場面?
3、板書主題音樂曲調(將3/2改為3/4)跟琴哼唱譜例。
(放慢速度其效果是一樣的。)
4、欣賞樂曲第一部分的音樂。
設問:這一主題曲調出現了幾次。它的主奏樂器是什么名稱?用樂器演奏的姿勢來表示。
(教師可用教材中的樂器圖作提示:弦樂,圓號,小號。)
5、聆聽全曲。
設問:當第一部分的'音樂再次出現時請舉手,請分析樂曲分為幾部分?
三、豎笛練習
1、復習《掀起你的蓋頭來》。
2、學吹“4 3 2”三音的指法。
3、連貫吹奏音列“ 2 3 4 5 6 7”
4、學吹《蒙古小夜曲》。
注意二小節換氣。注意連音的吹奏技巧:保持“Tu”的口腔動作、變換各音的指法而使曲調連貫。
5、吹奏二聲部曲《春游去》。
(1)教師分別示范Ⅰ、Ⅱ兩個聲部。
(2)在教師指導下全體學生練習Ⅰ、Ⅱ兩個聲部。
(3)分二組分別練習Ⅰ或Ⅱ(教師巡視指導)。
(4)二聲部合成。
(5)有感情地吹奏《春游去》。
四、小結: 下課
有關音樂的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通過聆聽《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感受歌曲雄壯、神氣的
進行曲風格。
2、能用飽滿的熱情、奮發向上的情緒演唱歌曲《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
3、感受二拍子的強弱規律,能隨著2/4拍的節拍規律整齊的踏步。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5分鐘)
1、課前播放歌曲伴奏,創設情境。
2、上課師生問好。(很高興認識大家,這節課由我和同學們一起來學習)
師提問:老師有個問題要問大家,為什么你們都戴著紅領巾?
生:因為我們是一名少先隊員。
師:對,你們是少先隊員,紅領巾就是少先隊的標志。那少先隊還有個別的名字,同學們知道嗎?生:知道或者不知道;
師:少先隊的另一個名字是中國少年先鋒隊。中國少年先鋒隊是少年兒童的一個先進的組織。我們都知道,我們國家有自己的國旗和國歌,可以提問。那么我們中國少年先鋒隊也有自己的隊旗和隊歌,同學們知道嗎?生:知道或者不知道。好的,下面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隊旗展示給同學們看。認識了隊旗,接下來就來聽一下咱們的隊歌,好不好?引出課題。
二、新授:趣學新歌(25分鐘)
1、初聽歌曲第一段,感受歌曲的情緒。
師:我們一起來聽一下這首歌曲,聽的時候注意:歌曲唱到了什么?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生:回答。教師小結:同學們聽的都很仔細。這是一首雄壯而帶號召性的兒童隊列進行曲,歌曲精神飽滿的得塑造了少先隊員蓬勃勇敢前進的音樂形象。
2、復聽歌曲,感知情緒和音樂節拍特點。
師:讓我們再來聽一聽,感受一下歌曲是幾拍子的?可以引導學生拍手或者跺腳踏步,感受二拍子的節拍及強弱規律。
板書:2拍子強弱拍手、拍肩、拍桌子等,可引導踏步表示
3、教師范唱(清唱和彈唱都可以)
師:這首歌曲這么好聽又有氣勢,老師忍不住想唱一下了,老師請同學們給伴奏好不好?同學們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伴奏方式,比如拍手跺腳踏步等等。生:好。師唱完,謝謝大家為我伴奏。
4、看課本或者課件讀歌詞跟錄音唱
師:老師唱完了,下面的時間就要交給同學們了,我們請同學們分組認讀記憶歌詞,請同學們坐好跟著錄音先小聲唱一遍;問:有那句難唱,讓學生自己找出來,然后重點難點的句子重點教唱,然后放聲演唱。用形象的不要闖紅燈的形式提示休止符的唱法。師生可進行歌詞接龍游戲完整的唱一遍。
5、編排形式表演歌曲
師:老師這里有幾面小隊旗,下面我們玩一個爭隊旗的游戲好不好?鼓勵有勇
氣地同學上臺踏步表演獨唱,表演完學生給評價,教師發小隊旗獎勵;分小組演唱,誰是組長要好好負責哦,評出最佳小組演唱獎好幾組并發小隊旗;最后鼓勵所有的同學,把小隊旗都發給同學們。
三、拓展欣賞《閃閃的紅星》片段(5分鐘)
師:剛才同學們表現的真不錯,接下來老師想和同學們一起聽另一首表現少先隊的歌曲,同學們請認真聽。片段欣賞。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很高興和同學們一起學習了《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讓我們向著美好的明天,好好學習,前進前進吧!下課!(全體起立,在歌聲中踏步走出教室)
有關音樂的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能感受此詩優美意境, 品味古詩雅韻,嘗試古詩新唱。
2.能優美連貫的演唱歌曲。
3.能理解并靈活運用重點樂理知識。
教學重點:
連線內一字多音及倚音的演唱
教學難點:
演唱時的氣息控制和連貫性
教學過程:
一、 激情導入:
1.歡迎大家來到“中華好詩詞”的比賽現場,誦讀國學經典,弘揚中國風韻。今天請同學們積極參加“詠春”古詩朗誦會,看誰的激情更高、實力最強!
2.請小督學選出自己組最優秀的誦讀選手參加比賽。
3.師:大家讀得太好了,那么今天我們來個古詩新唱《春曉》,請看教學目標。
二、新歌教學:
1.我也想朗誦了,請大家給我公正的評價好嗎?那么讓我們一起有感情的朗讀這首《春曉》吧。
2.了解此詩作者孟浩然,請學生說說,教師再簡介作者。
3.初聽歌曲,感受情緒特點,找出樂理知識。
4.重點學習“連線”,區分連音線和圓滑線,找出各有幾個并唱一唱。
5.自主聽歌學唱,難點一字多音老師教唱。
6.齊唱歌曲,找出不會的地方,著重學唱。
三、 課外拓展:
古詩新唱我能行:找出描寫春天的.其他古詩嘗試古詩新唱
四、 作業推薦:
1. 尋找春天,歌頌春天。
2. 我來描繪春天,以自己的方式贊美春天。
五、 本課小結:
今天我們用自己的實力歌頌了春天,那么就請大家愛生活、愛古詩、愛大自然,讓我們去擁抱春天吧。
有關音樂的教案 篇9
教材分析
管弦樂《四小天鵝舞曲》是俄羅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經典芭蕾舞劇《天鵝湖》里的一段舞曲,精巧、別致,配上舞蹈,更有詩一般的情趣,畫一般的意境,它深受人們的喜愛,經常出現在音樂會上,有時以獨奏或重奏形式演出。
管弦樂《糖果仙子舞曲》選自芭蕾舞劇《胡桃夾子》。
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是一首波蘭兒童歌曲。歌曲以明快舒暢的旋律,活潑跳躍的節奏,生動地表現了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時憨厚、可愛的神情。歌曲節奏明快,舞蹈性很強,適合于表演唱。
歌曲《小紅帽》是一首巴西兒童歌曲。曲調流暢、活躍,敘述了孩子們所熟悉的“小紅帽”的故事。
學情分析
本課以“跳起舞”為題,選用了孩子們比較熟悉的歌樂曲,且非常適合用舞蹈和律動等方式參與音樂聆聽與歌曲演唱,孩子們會非常喜歡這一課,因此學做起來比較通暢。
教學目標
1、能用線條、圖形、動作、打擊樂器等體驗方式表現《四小天鵝舞曲》輕快活潑的情緒。初步體會舞曲的特點。
2、能用動作表現《糖果仙人舞》中的力度變化,隨樂曲音色的變化展開充分的想象。
3、能用活潑愉悅的歌聲演唱歌曲《小紅帽》和《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自信地為歌曲編創簡單的動作,并樂于和小伙伴合作做歌表演或分角色舞蹈。
教學重點:
能夠用活潑愉悅的歌聲演唱歌曲,表現音樂的情緒。
教學難點:
參與音樂創作實踐活動,樂于和小伙伴合作表演。
教學準備:
多媒體、鋼琴
教學方法:
聽唱法、欣賞法、律動法
課時安排:
4課時
教學過程
拓展:創編新故事——胡桃夾子未來的新生活。
有關音樂的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運用顏色和圖案間隔排列的方法對稱裝飾鱗片。
2.體驗相互關心、相互幫助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在畫紙上畫一條沒有魚鱗的大魚,幼兒人手一張半圓形紙。
2.魚鱗范畫三張,紙制小魚(作教具)三條。
活動過程:
1.情景導入
小魚的生日到了,美人魚問小魚需要什么禮物。黃色小魚看到美人魚身上閃閃發亮的魚鱗,就說:“要是我身上也有像你一樣美麗的魚鱗,那該多好呀!”美人魚就取下一片魚鱗送給它。
2.欣賞討論
①討論:魚鱗上的顏色是怎么排列的?
②桔黃色小魚也想要,美人魚也送給它一片。這片魚鱗和剛才的那片有什么不同?除了顏色不同,還有什么不同?(排列方法不同。)
③粉紅色魚也想要美人魚送給它一片。這片魚鱗的顏色是怎么排列的?圖案的排列又有什么規律?
3.鼓勵獨創
①美人魚把身上的'魚鱗全送給了小魚,小魚們就商量著要幫助美人魚穿上新裝。
②及時發現幼兒富有創意的間隔方法,啟發幼兒嘗試多種排列方法。
③展示作品,請幼兒將自己裝飾的魚鱗粘貼在大魚上。
有關音樂的教案 篇11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歌曲《小鳥請到這里來》第一樂段;環境保護與小鳥的關系,四年級下冊音樂教案(人教版1)。
教學目標
1、能唱準歌曲《小鳥請到這里來》的樂譜。
2、通過學習,教育兒童熱愛自然、保護環境的美好心靈。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唱好樂譜。
難點:樂譜中節奏的準確掌握。
教學流程
一、組織教學
二、新授課
1、導入新課
(圖片導入)
請學生看圖說話。
圖(1)地球上到處是光禿禿的,小鳥沒有了家園(樹林)
圖(2)水被污染了,沒有了水。
圖(3)到處是綠樹成蔭,鮮花開放,清泉流淌者,小鳥歌唱著。
學生說后老師師小結:
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毀壞地球就等于傷害我們自己,我們小朋友從小就應該知道保護地球,保護我們的教員,讓小鳥歌唱。今天我們要學的歌曲就是《小鳥,請到這里來》
2、聽錄音
第一遍:請學生邊聽邊打好拍子。
第二遍:聽辨出那些樂句相同。
3、學唱歌譜
先請學生通過聽、看找出相同的樂句并進行比較。
生:第一句和第二句以及第五句相似;第三句中的兩小句也相似。
指導學生認音名、唱旋律:先跟琴認唱音名。
再輕聲劃拍唱,老師把難唱的樂句進行范唱,學生再學唱。
完整的把歌譜連起來輕輕演唱。要求能唱準音名、音高。
齊唱樂譜,要求能有感情的演唱樂譜。
鞏固樂譜:分組進行接口唱,
學生兩人自由唱
有感情的演唱注意跳音記號
教學評價
1.學生參與討論的熱情及參與率。
2.學生演唱歌曲第一樂段時的感情是否投入,聲音是否整齊。
3.學生學唱歌譜時的積極程度。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1.學習演唱歌曲《小鳥請到這里來》第二樂段合唱部分。
2.欣賞童聲合唱《林中的鳥聲》。
3.節奏創造。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小鳥請到這里來》的合唱部分。
2.能普遍參與節奏創造活動,挖掘學生的創造潛能。
3.能專心欣賞童聲合唱作品,從中受到啟發,改善自己的歌聲。
教學過程
1.導入
復習歌曲《小鳥請到這里來》。
2.學習合唱部分
(1)聽錄音
(2)學唱第二聲部。
(3)兩聲部的配合。
3.欣賞《林中的小鳥》
這首歌曲與我們學唱的《小鳥請到這里來》是同一題材的'作品,但風格卻不一樣。曲作者李群是一位深受少年兒童喜愛的女作家。
欣賞音樂《林中的小鳥》
4.節奏創造
教學評價
1.學唱《小鳥請到這里來》合唱部分的學習進程。
2.學生在欣賞童聲合唱時的專心和領悟程度。
3.節奏創造的參與和創造的新意。
有關音樂的教案 篇12
教學內容:
1、 學唱歌曲《木瓜恰恰恰》。
2、 為歌曲設計打擊樂器伴奏。
教學目標:
1、 用熱情、歡快的聲音演唱《木瓜恰恰恰》,感受歌曲的歡快情緒和喜悅心情。
2、 簡介印尼,了解一些相關文化以及“叫賣”的藝術形式。
教學重點及難點:
1、 用熱情、歡快的聲音演唱《木瓜恰恰恰》。
2、 正確地演唱《木瓜恰恰恰》的弱起小節及切分節奏。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播放《木瓜恰恰恰》的旋律,學生進教室。
教師:剛才伴著我們進教室的音樂是什么情緒的?
學生:歡快、活潑、高興的……。
教師:我們聽到的這首音樂叫《木瓜恰恰恰》,是一首印度尼西亞歌曲,你們對印度尼西亞有哪些了解?
學生:印度尼西亞位于東南亞,是熱帶國家,盛產很多水果。
學生:我知道印度尼西亞的首都是雅加達,印尼又稱為“千島之國”。
學生:……
教師:(播放課件,印尼的自然風光、美麗的風景。)同學們,你們對印尼了解的可真多啊。印度尼西亞,意為“水中島國”,是一個由17508個大小島嶼組成的群島國家,又稱為“千島之國”。由于火山活躍,又被稱為“火山之國”。地跨赤道,屬于熱帶雨林氣候,終年高溫多雨,濕度大。另外印尼的音樂《梭羅河》、《星星索》、《哎呀媽媽》、《椰島之歌》也是很有名的。
教師:下面我們再一起感受《木瓜恰恰恰》熱烈歡快的情緒,隨著音樂,在x x x 處按節奏拍手示意。
學生:在x x x 處拍手,感受歡快的情緒。
教師:說到“恰恰恰”,你會想到什么?
學生:恰恰舞。
教師:是的,這讓我想起在廣場上,有很多人共同跳的健身舞蹈恰恰恰,非常好看,在坐的同學們有沒有會跳的?來給大家跳一跳。
學生:請一名學生隨著音樂跳一段“恰恰舞”。
教師:恰恰舞起源于古巴,舞步的最初形態是模仿企鵝走路的姿態,節奏歡快利落,具有濃烈的趣味性。舞蹈音樂每節四拍,但是要走五步,動作緊湊詼諧。你們想不想也來學學恰恰舞的動作啊?(帶領學生在x x x 節奏處動胯。)
學生:伴著音樂,學生隨老師模仿動作。
教師:這么歡快的.音樂我們一起唱一唱吧!請同學們用la輕聲隨著旋律哼唱。
學生:老師指譜,學生隨著音樂,看譜輕聲哼唱。
二、學習歌曲
教師:同學們,請聽一聽《木瓜恰恰恰》這首歌曲中唱了什么?
學生:一個賣水果的人在介紹他的水果,有木瓜、芒果、香蕉、番石榴、菠蘿、榴蓮、蘋果、桔子。
學生:有個人把水果挑到集市上去賣,他在介紹他的水果大、好,還便宜,招呼大家快來買。
學生:……
教師:(播放課件,展示熱帶水果畫面)是的,印尼是一個熱帶國家,那里盛產水果,大家聽得很認真,我們用慢速視唱歌曲的前半部分。
學生:隨著鋼琴視唱前半部分曲譜。
教師:請同學們讀一讀前兩段歌詞,歌詞中介紹了什么?
學生:介紹他的水果品種;介紹他的水果怎么怎么好……。
教師:下面我們就來唱一唱這兩段歌詞。襯詞“恰恰恰”不讀。
學生:隨著鋼琴伴奏演唱。(強調弱起小節的唱法)
教師:同學們唱得真棒,想一想,賣瓜人在介紹自己水果的時候,心情是怎樣的?
學生:自豪的、高興的、歡快的、喜悅的……。
教師:我們用歌聲來表現賣瓜人的自豪、高興的心情好嗎?
學生:用歡快、喜悅的心情演唱。
教師:同學們,我們聽一聽剩下這部分旋律,它在節奏上有什么特點?
學生:由很多切分節奏或切分音組成。
教師:你們還記得切分音的唱法嗎?這段老師想請同學們自己來完成。
學生:分組練習。
教師:下面我們來聽一聽同學們自學的成果。鋼琴伴奏。
學生:隨著鋼琴伴奏,按切分節奏讀這段歌詞。
教師:這段表現了賣瓜人什么心情呢?
學生:急切的招呼大家快來買他的水果、著急賣瓜、著急回家的心情……。
教師:我們一起用聲音來表現一下賣瓜人急切的心情。
學生:演唱切分節奏部分歌詞。
教師:下面完整的演唱歌曲。
學生:用輕快的聲音演唱歌曲。(在“恰恰恰”處,拍手,同時口讀“恰恰恰”聲音輕巧、有彈性。)
教師:開課的時候學習了一個恰恰舞的動作,再唱一遍,在襯詞處動胯,同時口讀“恰恰恰”。
學生:用輕快的聲音演唱歌曲,在“恰恰恰”處,動胯。
教師:除了拍手和動胯,在襯詞處還可以用什么方式來表現?
學生:用打擊樂器。
學生:分組選擇適合的打擊樂器,演唱歌曲,在襯詞處加打擊樂器。(串鈴、響板、鈴鼓)
教師:后面切分節奏部分,請同學們分組編配打擊樂器節奏。
學生:分成碰鐘組、串鈴組、響板組,在小組長的帶領下,為歌曲配伴奏。
串鈴:x /// x /// :‖
響板:x x x x :‖
碰鐘:x - x - :‖
為歌曲完整配伴奏,歌曲前半部分在襯詞處加打擊樂器,后半部分按同學們編配的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學生: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教師:總結下課
有關音樂的教案 篇13
一、目標:
1、模仿動物走路,做彎腰走,跳躍走,碎步走,大步走等走路姿勢。
2、遵守游戲規則,按要求玩游戲
3、體驗游戲的快樂
二、準備:準備音樂《動物起床歌》、游戲音樂《歡快歌曲》、放松音樂《彩虹的約定》
三、開始部分
1.情景引入
師:小朋友們,你們喜不喜歡小動物啊?那今天我們就扮演小動物,一起來開音樂會好不好?
師:可是呀,有的小動物小眼睛都睜都沒有睜開,還沒有睡醒的樣子,我們先來做做運動,清醒一下好不好啊?
2.準備運動
播放《動物起床歌》,根據歌詞做小動物起床的動作。
歌詞:牛寶寶起床甩甩頭,鴨寶寶起床動一動,狗寶寶起床轉個圈,熊寶寶起床伸懶腰,兔寶寶起床跳一跳
四、基本部分
1.模仿動物走路
師:小動物們都起床了,來看看有哪些小動物呢?
說出動物名字,先讓幼兒嘗試模仿,教師再正確指導
大象(彎腰走)小兔子(跳躍走)小鳥(碎布走)老虎(大步走)
2.森林音樂會1
師:好啦,我們的小動物都已經準備好了,音樂會就要開始了,(根據課室場地布置)男孩子站在內圈,女孩子站在外圈,模仿動物走路的次序是:大象,小兔子,小鳥,老虎。
播放音樂《歡快歌曲》,教師帶著幼兒依次模仿動物走路。
3.森林音樂會2
師:我們來改變一下玩法,森林里有這么多小動物,誰要做大象呢?(幼兒舉手),大象怎么走路的呢?誰要做小兔子呢?怎么走的.呢……好,這次我們全部都站在大圈內,當音樂一響起來,扮演什么動物就要學它走路,音樂會開始咯。
五、結束部分
放松音樂《彩虹的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