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主題活動教案:畫小草教案(精選5篇)
小班主題活動教案:畫小草教案 篇1
主題說明:
經過一個月,幼兒對幼兒園的環境和各項活動已從陌生到了解和熟悉。在活動中幼兒學會了一些簡單的自理、動手及動腦的本領,并逐步感受到集體活動給自己帶來的快樂,形成了集體的概念。此時此刻,我們將孩子引進親切、溫馨的氛圍,在培養孩子樂于與同伴交往的同時,讓他們體驗著自己和他人的情感,感受集體活動的快樂,愿意與他人分享快樂。
隨著活動內容和玩具材料的豐富,幼兒之間的交往也日益增多。但由于小年齡幼兒具有自我為中心的特點和缺乏交往技能等因素,使他們在交往中極易與同伴產生矛盾和爭執。怎樣和別人一起玩?怎樣學本領才開心?等成為小班幼兒在參與集體活動中要面對的一些問題。近階段,我們將圍繞這一重點開展我的幼兒園的主題活動,我們要將孩子引入親切、溫馨的氛圍,讓他們感受到同伴、集體活動的快樂,同時知道要遵守一些簡單的集體規則。
主題目標:
樂于參加集體活動,體驗幼兒園生活的快樂,能遵守簡單的集體規則。
家長配合:
1、在家提供機會,引導孩子自己整理玩具,送玩具回家。
2、利用雙休日和孩子一起做游戲,在過程中幫助孩子了解一些簡單的游戲規則,積累游戲經驗。
3、鼓勵幼兒將玩具帶到幼兒園和同伴一起玩。
小班主題活動教案:畫小草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喜歡玩“小鳥分糖果”的游戲,體驗與同伴一起游戲的樂趣。
2、初步了解“小鳥分糖果”的游戲規則,知道把糖果放進相應的筐里。
3、能在兩個物體中排除顏色干擾分辨圓形和方形。
4、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能力。
5、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
小鳥頭飾一個;小雞頭飾一個;顏色不一樣的圓形和方形紙糖果若干;圓、方形的筐各一個。小鳥飛的音樂。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
出示小鳥頭飾,讓幼兒扮成小鳥在場地上飛行,場地上四散擺放著圓形和方形紙糖豆若干。教師:“小鳥們,你們發現了什么?”“有些什么形狀的糖豆?”
2、集體活動:
教師:“請幼兒說說自己手里拿的是什么形狀的糖果?”
出示神秘袋子:教師從袋子里摸出一個糖果,讓幼兒說說是什么形狀的糖果,并讓手里拿著相同形狀糖果的幼兒一起玩碰碰游戲。
3、游戲“小鳥分糖果”
雞媽媽哭著說:“我家今天來客人了,我買了糖果招待客人,可是我在回家路上把糖果弄丟了,你們看到我弄丟的糖果了嗎?
引導幼兒觀察圓筐和方筐,并啟發幼兒將圓糖果和方糖果裝進相應的筐中。
要求幼兒根據游戲規則玩游戲:
“拿圓糖果走圓形路,送圓糖果回圓筐里;拿方糖果走方形路,送方糖果回方筐里。”
4、反省互動:
(1)教師檢查筐中的糖果并提問:“圓筐里應該放什么形狀的糖果?”“方形筐里應該放什么形狀的糖果?”
(2)引導幼兒正確表述:“圓糖果放進圓筐里。”“方糖果放進方筐里。”(如有放錯的,引導幼兒糾錯)。
5、評價總結
教師:“小鳥們真能干,這么快就分好了糖果,并把圓糖果放進圓筐里,方糖果放進方筐里。現在我們一起把圓圓的糖果和方方的糖果給雞媽媽送去吧。
活動反思:
游戲是幼兒的最愛,是激發幼兒學習的最佳手段,課堂上我為幼兒創設了寬松、民主、愉快的學習氛圍,幼兒在各種游戲活動中一邊游戲一邊學習,玩中學、做中學,寓教于樂。
小班主題活動教案:畫小草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能夠有感情地表演唱歌曲《小蝌蚪》。
2了解小蝌蚪是青蛙的后代,從而保護青蛙和小蝌蚪。
教學準備:磁帶,小蝌蚪頭飾。
教學過程:
一、發聲練習
1邊唱律動《小動物的叫聲》邊做動作,集中幼兒注意力。
2做發聲練習。
1 3 5 3 ┃1 - - -┃1 3 5 3 ┃1 - - -┃
啊 咦
二、故事導入
1小朋友們愛不愛聽故事呀?今天老師給小朋友講一個好聽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蝌蚪找媽媽》,教師放故事磁帶。
2故事聽完了,小朋友們喜愛小蝌蚪嗎?小蝌蚪找到媽媽了嗎?它們的媽媽是誰?老師教你們唱一首歌,歌的名字就叫《小蝌蚪》。
三、教授歌曲
1教師范唱。先聽老師給你們唱一遍,教師戴上小蝌蚪頭飾范唱。老師唱完了,這首歌好聽嗎?小朋友想不想學?
2一邊拍手練習歌曲的節奏,一邊手熟悉歌詞。好,跟老師拍手說:
× ×┃× -┃× ×┃× -┃× ×┃× -┃× ×┃
小 蝌 蚪, 大 腦 瓜, 黑 身 子, 細 尾
× -┃┃┃┃┃×-┃
巴。 水里生,水里長,長著長著 起變化。
小朋友拍手拍得真好!努力!努力!我要努力!耶!!!
3老師教唱歌曲。
小朋友喜愛小蝌蚪嗎?應該帶著喜愛小蝌蚪贊美小蝌蚪的感情去唱,讓聽你唱歌的人都喜愛小蝌蚪,好不好?!!!
4教授第二段,方法同上。
四、創編動作
1給小朋友戴上小蝌蚪的頭飾,激發跳舞和模仿小蝌蚪的興趣。
2啟發小朋友根據歌詞創編動作。
五、表演鞏固
1分組表演唱。
2個別表演唱。
3創設情境表演,用綠色的地毯當池塘,小朋友頭戴小蝌蚪頭飾,唱歌跳舞真快樂,好像一群快樂的小蝌蚪咱們再來唱一遍。
4積極評價,表揚、贊美、鼓勵。
六、總結延伸
小朋友這首歌會唱了嗎?你們喜愛小蝌蚪嗎?小蝌蚪是青蛙的孩子,它長大后就變成青蛙了,捕捉害蟲保護莊稼,我們小朋友應該怎樣對待它們?所以我們要保護小蝌蚪,保護青蛙。
小班主題活動教案:畫小草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知道自己的小手能干好多事情,能說出手指的名稱,初步培養幼兒動手的興趣及能力。
(2)能根據歌曲內容進行表演。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5)讓幼兒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表演、表現自己。
活動準備
1、做手指套10個分別畫有爸爸媽媽哥哥姐姐弟弟
2 、《五指歌》碟片及磁帶。
活動過程
1、出示全家福照片問:小朋友,你們都有自己的家家里有誰呢?幼兒回答師總結:家里有爸爸媽媽我還有爺爺奶奶,我們的手指也組成了兩個家,他們家里有誰呢?你們想知道嗎?(邊說邊戴上手指套)
(伸出雙手)“奧他們的家里有爸爸媽媽哥哥姐姐弟弟邊說邊勾動左右手的大拇指 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
他們兩家人非常友好互相幫助幫我們做了好多事(做神秘狀)小朋友手指在說話呢,讓老師來聽聽他們在說什么(作傾聽狀)奧他們在說小朋友都有好聽的名字,可是我們沒有名字那就讓我們一起來給手指起個名字好嗎?
2、師:(伸出大拇指)爸爸是家里最大的,我們就叫他大拇指吧(幼兒學說大拇指)
(伸出食指)媽媽就在爸爸的旁邊每天給孩子做好多好吃的食品,就叫他食指吧!(幼兒學說食指)
(伸出中指)哥哥在爸爸媽媽和姐姐中間他的個子最高就叫他中指吧(學說中指)
(伸出無名指)給姐姐起個什么名字?咱們一起動動腦筋(做思考狀)姐姐可不能沒有名字啊 哎小朋友沒有就是無那就叫它無名指吧,(學說無名指)
(伸出小指)弟弟最小我們就叫他小指吧(學說小指)
3、游戲:玩手指
師:小朋友現在手指都只有自己的名字了他們可高興了,不過他們還有個要求要考考我們,看誰把他們的名字記住了。
(1)教師伸手指請全體幼兒說出它是誰?叫什么?
如"它是媽媽 叫食指”它是弟弟叫小指。
(2)引導幼兒按教師指令讓某個手指"彎下去”或“站起來”練習手指的靈活性。
4、歌表演《五指歌》
師:小朋友你們都記住了手指的名字,你們還知道嗎?手指一家人和小朋友一樣可勤快了,能干許多許多的事情,下面就請小朋友猜一猜他們的家人都在做什么?
(1)教師分別做開汽車 洗衣服 拍皮球 跳舞 敲鼓的動作引導幼兒猜 教幼兒學說歌詞
(2)邊唱邊示范動作表演
(3)分句教唱歌曲指導幼兒一起表演動作
(4)分角色表演
幼兒分別扮演爸爸媽媽哥哥姐姐弟弟邊唱邊表演。
活動延伸
1、在一日活動中讓幼兒反復練習伸手指 說指名
2、開展“我的小手真能干”的活動鼓勵幼兒用自己的小手在家里為爸爸媽媽服務為自己服務為集體服務。
活動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追求一種“寬松、自然、科學、愉快”的活動氛圍,讓孩子在合作中成長,在分享中體驗快樂,在成長中擁有自信。活動基本達到預定的目標,孩子們在活動中的積極性很高。如果在這個活動中設計一些能抓住某件事物或某個現象來重點讓孩子觀察、探討其變化的環節,活動效果會更加突出,并會讓延伸活動更加豐富。
小班主題活動教案:畫小草教案 篇5
一、主題的由來
幼兒天生就具有和自然親近的本能,能夠以自身的感受體驗自然的喜怒哀樂。因此對老師來說,能夠和孩子分享自然界是一件非常令人興奮的事情,但是幼兒所能學到的關于自然界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認識自然界是充滿美好和神奇的。說到了神奇,孩子們在生活中的一些小問題就表現出了他們對神奇的自然的向往.
春天是個美麗的季節,在這個季節里,我們放風箏,去春游,孩子們別提有多高興了。春天,我班的自然角里一片盎然,孩子們對自然角中的動物、植物、種子發芽變化等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常常有不少幼兒擠在一起觀察,并爭論著它們的變化情況。因為春天,讓他們感受到的不僅僅是美麗,更重要的是;春天充滿了生機盎然的樂趣。于是,我們就在班上組織幼兒展開討論--世界上的事物都在變化嗎?它們是怎樣變化的呢?發動師生共同收集事物變化的材料,由此而產生了一系列的活動。本主題通過觀察、勞動及各種游戲活動,發現春天的變化,引發幼兒有良好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
二、主題目標:
1、知道春天是種植的季節,知道春天氣溫逐漸增高,雨水增多,有利于植物生長。
2、通過觀察活動,進一步加強對春天的認識,發現動、植物都在不斷地變化,體驗春天的美麗。提高講述、繪畫、表演的能力。
3、在主動參與活動中感知和體會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關系。在活動能中表現一定的獨立性,形成主動、互助、合作的態度和行為。
4、在活動中發展幼兒的多元智能,特別是觀察、比較、語言等關鍵智能。
三、集中教育活動:
活動一:談話《美麗的春天》(語言)
活動目標:
1、圍繞主題運用較準確、生動的語言談話。
2、鞏固幼兒對春季特征的認識。
活動準備:
1、課前帶幼兒到室外觀察春天的各種變化。
2、背景圖一幅(畫有春姑娘、草地、小河等春天的景物)。
3、寫有春天、五顏六色的字卡兩張:。
4、彩筆、畫紙每人一份。錄音機、音樂磁帶。
師:剛才我們一起唱的歌曲表現的是什么季節?(引導幼兒說出歌曲表現的是春天)。
二、出示背景圖,引導幼兒講述春天的基本特征。
師:瞧,春姑娘多美,可她卻不高興,因為她沒有找到她的朋友們,小朋友們愿意幫春姑娘找一找嗎?
1、教師和幼兒共同討論春天所見到的景色后,引導幼兒用清楚的語言講述自己見到的春天的特征。如:春天到了,小草從地下鉆出來:柳樹發芽了;桃花開了;燕子從南方飛回來了等等。
2、教師對幼兒的講述進行小結后,進一步提高幼兒語言的準確性和生動性。
3、以繪畫展示春天的景色。
師:春姑娘說小朋友知道這么多春天的特征,她想讓你們把自己所見到的都畫下來布置一幅美麗的春天的畫面。
①教師將幼兒所畫的人物、動物、植物等剪下來,和幼兒共同布置在背景圖上。
②引導幼兒運用自己學過的優美語言,生動的講述美麗的春天。
③教師再次對幼兒的講述進行小結,對講述出色的幼兒及時進行表揚,鼓勵語言表述能力差的幼兒大膽發言。
④引導幼兒用五顏六色來形容春天的顏色。出示字卡教幼兒學習認識詞語:春天、五顏六色。
活動延伸:
通過活動延伸,使幼兒繼續保持探索的興趣。
1、帶幼兒到戶外去找春天,鼓勵幼兒尋找新的發現。讓幼兒感受春天給大自然帶來的美,激發幼兒保護花草地樹木的情感。
2、引導幼兒將新的發現制作、布置出來。
3、啟發幼兒將春天的美景畫出來,開一個"美麗春天"的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