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課體能教案(精選6篇)
體育課體能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鍛煉走、跑、跳、爬等能力,發展身體靈活性和平衡能力。
2、具有一定的競爭意識和集體榮譽感。
3、積極參加游戲,體驗體能游戲的樂趣。
活動重點:
鍛煉繞障礙物跑和雙腳行進跳的能力。
活動準備:
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隊列練習:四路縱隊→大圓
[幼兒聽口令做動作:稍息、立正、半個手臂向前看齊。幼兒一縱隊站立,聽音樂和老師的口令走圓并做動作:原地踏步—齊步 走—插腰—拍肩—手舉高……]
2、熱身運動:聽信號轉體
[師:“這個場地上有很多這么大的小方塊,我們用做小偷的辦法走到那邊,‘找一個小石頭踩住 它’,把臉對著我。”我們來玩一個聽信號的游戲,我拍得快還是慢,現在呢?教師示范: 師:“現在看我做動作:單腳跪地,手撐地,另一只腳不著地,轉圈”
“跟我們一起把這個動作做一遍”
“好,現在你們聽著信號,拍得快你們就轉得快,拍得慢你們就要轉得慢。” “你們的耳朵真靈。”]
3、準備動作:看誰站得穩
[師:“手打開,放下,打開、放下、打開、放下,‘有的人手打開的不夠大,我們給它加點 油’。(做打氣動作),我們的身體就是一臺機器,看看零件修好了沒有(做拍手臂動作)“好,聽好老師的口令,轉 (快、慢),停,看誰站得穩。”]
二、基本部分
[師:小朋友愛玩游戲嗎?那,今天,何老師和你們一起就利用我們的身體來做游戲,愿意嗎?游戲前,我們先給每一隊起個名字……]
(一)游戲:繞著跑
[師:我們先來玩第一個游戲:繞著跑。]
1、講解并示范游戲規則:兩隊原地蹲下,其他兩隊繞著蹲著的小朋友跑回原點。
[師:請X隊和X隊的小朋友舉手,跟我做相同的動作,原地蹲下;另外兩隊,X隊和X隊的小朋友繞著蹲著的小朋友跑回原點。]
2、分組練習一次
[師:我們先來練習一次]
3、繞著跑比賽
[師:現在,我們來進行比賽,比一比哪一隊先跑回原點。]
(二)游戲:雙腳行進跳
體育課體能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說出人體內能量的供給的過程
2、說出體溫的概念及體溫變化對人體的影響
教學重點:
說出人體內能量的供給的過程
教學難點:
說出人體內能量的供給的過程
教學方法:
引導探究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設計:
一、引入:體操運動員劇烈運動時,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
讀書時需要消耗能量
睡眠時也會消耗能量
人體能量是如何提供的?
二、人體能量的供給
我們吃進去的食物在我們的體內發生了什么變化?
食物在我們的消化系統中被消化為營養物質被人體吸收,最終被血液送到全身的每個細胞里
為什么人活著就要不斷地呼吸?
人體是怎樣得到氧氣的?
營養物質的用途:
①用于細胞的分裂和生長,轉變成人體的組成物質
②暫時貯存在人體內
③在氧氣的參與下被氧化分解,釋放出能量
活動一:人體能量的供給
學生4人一組,討論和交流課本表10—5和10—6的相關資料,
應用:二年級(3)班的萌萌同學體重為47kg,她嫌自己太胖了,為了減肥給自己制定了如下食譜。她每天消耗的能量為1130kJ,請你根據教科書中表10-5和10-6,分析這個食譜是否適合她。
時間食物及質量
早餐蘋果50g鮮奶20g
午餐大米10g大白菜20g牛肉5g
晚餐雞蛋50g蘋果50g
2.43ⅹ50+2.89ⅹ20+14.3ⅹ10+0.88ⅹ20+7.2ⅹ5+7.11ⅹ50+2.43ⅹ50=854.2kJ
她每天攝取的食物總能量為854.2kJ,滿足不了每天身體的需要(1130kJ),而且她處于發育時期,需要很多的營養物質。這個食譜必將影響到她的生長發育及生命活動。
一個中學生一天應攝入食物量:
米:500克
豆制品:100~150克
瘦肉或魚,肝類:100~150克
蔬菜類:750克
植物油:25克
根據表10-5和10-6提供的數據,嘗試設計一份新的“一日食譜”。
三、體溫
學生4人一組,有溫度計測量腋窩溫度和口腔溫度
討論:1、當你為親人或鄰居量體溫時,如何確認他們是否發燒?
2、為什么SARS流行期間,機場、車站等場所要使用體溫計探測儀檢查旅客的體溫?
人體維持體溫的相對穩定有什么意義?
維持體溫的相對穩定,是人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基礎,體溫過高或過低會影響體內酶的催化作用,從而影響人體的生命活動,嚴重時導致死亡。
人是如何保持恒定的體溫?
辨析:一個人生病發燒是一種病理反應,對人體百弊而無一利。
四、師生交流
五、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或感想?
六、自我評價1、2思維拓展
體育課體能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綱要》指出:教育內容的選擇,既要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椅子”陪伴著大班幼兒,即將走過三個春秋,是幼兒每天活動都離不開的工具。平時,孩子們喜歡有意無意地玩些椅子游戲,如把椅子當馬騎、當搖椅、當獨木橋等等,但這些游戲往往因安全問題而被限制。為了滿足孩子好奇、好玩的心理,我引導他們用椅子開展游戲,激發孩子的創新思維,體驗游戲的快樂。
一、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體驗身體運動的樂趣。
2.探索椅子的多種玩法,提高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二、活動重點:
探索椅子的多種玩法,提高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三、活動難點:
探索椅子的多種玩法。
四、活動準備:
椅子、獎牌、音樂。
五、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幼兒帶椅子列隊準備。
2.幼兒聽音樂,在老師的帶領下做椅子操。
(二)基本部分:
1.幼兒第一次探索:自由探索椅子玩法。
(1)教師引導,“椅子的用處可真大,讓我們想想椅子有哪些有趣的玩法呢?請你試試看。”
(2)幼兒自主探索,教師進行隨機鼓勵指導。
(3)交流分享:請幼兒講解示范自己嘗試的游戲玩法。
2.幼兒第二次探索:合作探索椅子玩法。
(1)教師引導,“小朋友們的辦法真奇妙!請你和小伙伴再一起試試看,椅子還有哪些更有趣的玩法。”
(2)幼兒第二次探索,教師進行隨機鼓勵指導
(3)交流分享:請幼兒講解示范和小伙伴一起嘗試的游戲玩法。
3. 幼兒第三次探索:進一步合作探索椅子玩法
(1)教師引導,“請你和小伙伴用別人的方法玩一玩,還可以繼續去發現新的玩法。”
(2)幼兒第三次探索,教師進行隨機鼓勵指導
(3)幼兒分組搭超級獨木橋并嘗試通過。
(4)比賽:超級獨木橋。
(三)結束部分:
1.為幼兒頒發獎牌,師生分享成功的快樂。
2.幼兒聽音樂做放松動作,整理椅子。
體育課體能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走平衡木和鉆紙箱,提高幼兒身體的平衡能力和靈活性。
2、讓幼兒在游戲中享受快樂。
3、培養幼兒與同伴之間的相互配合。
4、能大膽創編動作并在集體面前表現。
教學重點、難點
組織幼兒有秩序地進行過獨木橋和鉆紙箱活動
活動準備
小貓頭飾、小魚卡片、獨木橋、果樹圖片、紙箱、果籃、蜜桔
活動過程
1、課前戴好頭飾,在教室里布置好場景。(擺好獨木橋,紙箱山洞,在墻壁上貼上幾棵果樹圖片,在樹上掛好新鮮的蜜桔。)
2、從外面帶幼兒進入教室,師生問好,跟客人老師打招呼。
3、引入:我們果園里的蜜桔成熟了,我們今天就到果園里摘一些蜜桔來招待我們的客人好嗎?(好)
4、不過,我們去果園的路上要過獨木橋,還要鉆山洞,寶貝們可一定要聽我的指揮哦,要好好地排隊走,不能推,不能擠,要一個跟著一個走,記住了嗎?(記住了)
5、好,那我們就出發吧!
老師拿著籃子,帶著幼兒先走獨木橋,然后是鉆山洞(紙箱),再過獨木橋,鉆山洞,來到了果園。
6、哦,我們的果園到了,開始摘果吧。(幼兒們親自動手摘蜜桔。)
7、好了,摘好果我們就回家去了。
8、帶著幼兒從原路返回到出發點。
9、回到家請客人老師品嘗新鮮的蜜桔。
10、小結活動,活動結束。
本節課雖然結束了,但我的思緒卻不能停下來。
這節課是我在幼兒園工作所上的第一節公開課。這一節課,孩子們玩得很開心,先是過獨木橋,然后是鉆山洞,體能上得到了訓練,還有一個亮點就是孩子們能自己摘果實,特別的開心,看到孩子們那開心的樣子,我也很開心。
可是這一節課下來,我也發現了很多的問題。原來在小學時上一節公開課是件很容易的事,小學生年齡大一些,組織課堂紀律比較容易,課自然也就上得很順利。可現在在幼兒園里,這些孩子好小,都是2歲至3歲的寶寶,組織課堂紀律比較難。平時我在上課時組織紀律還行,孩子們還能聽從我的指揮。可這節課上,由于是公開課,好多的老師來聽課,這節課總體上說就是一個亂孩子們有的在看聽課老師,有的害羞不前進了,有的不敢上獨木橋,一開始就弄得是出師不利了。把我設想的教學環節都打亂了,當時只能臨時地組織課堂,在配班老師的幫助下,把各個環節都進行完畢了。
通過這節課,我感受到,我這個轉崗教師還得多多地努力,多多地學習幼兒教育的相關理論,以便以后把幼兒工作做得更好。
體育課體能教案 篇5
設計思考:
日常生活中經常會產生許多廢棄品,我們可以將其中一些衛生、安全的廢品運用到幼兒體育鍛煉中來,如礦泉水瓶、包裝盒、報紙等等。塑料、包裝紙卡片是幼兒生活中常見的生活廢棄物,它們形狀方正,且衛生、輕便、易用,如果我們把它作為一種體育鍛煉的輕器材加以運用,可以提高幼兒運動的興趣,豐富幼兒身體鍛煉的器材和方式。
目的要求:
1、充分利用紙卡進行走、投擲和平衡等動作練習與鍛煉。
2、通過一物多練進行綜合活動,在活動中增強腰腹和腿部力量及動作協調性。
教學重點:
重點進行助跑跨跳動作練習。
活動準備:
幼兒在課前已掌握投擲、跨跳等動作,幼兒每人一張紙卡,錄音機。
活動過程:
1、幼兒每人拿一張紙卡,或頂在頭上,或夾在左右側腋下,或拿在手中作方向盤,或夾在雙腿之間,進行走跑交替練習。
2、教師站立在場地中央,幼兒圍繞教師散立,保持一定的距離,跟隨教師做上肢、肩胛、腿腳等部位的關節活動操。
3、幼兒分散在操場上利用手中的紙卡各自進行動作練習。教師啟發、指導幼兒利用紙卡進行各種身體動作鍛煉,如:頭頂走平衡,單雙手拋接,放在地面上跳躍,夾在雙腿之間跳躍等。
4、在教師的指導下,幼兒將自己的紙卡放置在地面上進行向前、向后、向左、向右雙腿跳卡紙的動作練習。
5、引導幼兒用紙卡自由玩,在游戲中發現卡的不同玩法并一起練習。
(1)可以將兩張紙卡立起來,然后進行跳躍練習。
(2)利用紙卡進行踩物跨跳。
6、一物多練比賽。
(1)看誰投得遠:用紙卡練習投擲,要求幼兒準備姿勢正確,投擲時注意高度和遠度。
(2)看誰爬得快:將紙卡放在背上,從場地一側向場地另一側手膝著地爬行。
(3)看哪組走得快:將幼兒分成四組站立在場地一側,要去各組幼兒聽信號一個接著一個地用雙膝夾住紙卡走到場地另外一側。
(4)哪組跳得快:將紙卡在場地上連接起來排成四排,幼兒分成兩組,在紙板上進行跳的競賽。
7、幼兒分散在場地上,將自己的紙卡放在地上,雙腳站立上面,在音樂的伴奏下跟隨教師做雙臂、肩胛、腰腹、膝蓋、雙腳等部位的輕敲肢體放松動作。
8、教師進行活動總結后,帶領幼兒收拾紙卡離開場地。
教學建議:
教師要鼓勵、啟發幼兒嘗試用紙卡進行全身各部位各種不同動作的活動與鍛煉,如把紙卡頂在頭上走、當飛盤用手拋接、放在背上爬行、夾在雙腿之中跳躍等。在運用紙卡片進行動作練習、身體鍛煉的安排時,要有自上而下的規律,如頭頂紙卡走、頭頂紙卡自轉、頭頂紙卡單腿獨立等,再如大腿夾紙卡跳、膝蓋夾紙卡跳、小腿夾紙卡跳等,這樣才能充分地挖掘器械的運動功能,從而達到更好的鍛煉效果。
體育課體能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當前,城市中幼兒的生活環境,遏制了幼兒好玩的天性,精巧的玩具、電視“保姆”等滿足不了幼兒發展的需求。幼兒好奇心強,赤足玩耍會感到稀奇、輕松、愉快,而且赤足有利于踝關節的活動和發展腳趾的靈活性,鍛煉其柔韌性,能促進血液循環,增強體質,并有助于改善大腦皮質功能,提高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因此,我根據幼兒的天性和發展需求,利用廢舊物品和天然材料,設計了這個赤足活動。
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腳部肌肉的靈活性和協調性。
2、體驗赤足活動的樂趣。
3、養成活潑、開朗的性格。
4、培養幼兒關心和保護環境的意識。
活動準備:
1、活動場地內塑料玩具、石頭、沙包、紙團、積木鋪滿地。、
2、有塑料玩具、石頭、沙包、紙團、積木標識的塑料籃子各一,垃圾筐四個,充氣氣球和報紙若干。
3、幼兒頭戴小丑,老師扮演小丑媽媽。
4、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
師:小丑娃娃們,今天媽媽要帶你們到一個地方去做一件事情,你們愿意去嗎?我們出發吧!
音樂聲中,孩子們跟著媽媽做走、跑、跳等基本動作到達目的地。
二、基本活動
1、幼兒感受環境
師:孩子們,我們到了,你們看一看這兒有些什么東西?這地上亂七八糟的,美不美呀?這個地方太亂了,我們怎樣才能把它變美呢?
2、提出要求,組織幼兒活動。
(1)幼兒自由用腳收拾各種物品,老師巡回指導、發展幼兒用多種方法參與活動。
師:我們平時做事都是用小手來做的,今天媽媽要給你們提一個要求,只能用腳來收拾這些物品,不能用手來做。你們看這是紙團、積木、石頭、沙包、塑料玩具的家,我們一定要把它們送回自己的家,這送的過程中孩子們動動小腦筋,想出與小伙伴不同的方法,媽媽來看誰的小腳最能干。孩子們,動起來吧!
(2)檢查活動情況,鼓勵、表揚幼兒。
3、做小腳操,讓幼兒適當休息一會兒。
師:孩子們看看這些物品都回到了家了嗎?好,我們坐下來歇一會兒吧!(幼兒坐下)孩子們的小腳真能干,一會兒的功夫就把這些物品送回了家,接下來,請看媽媽表演一段小腳操,孩子們可要看仔細了。
(1)教師示范一遍小腳操。
(2)教師帶幼兒做一遍小腳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