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語言教案認識顏色(通用3篇)
小班語言教案認識顏色 篇1
活動目標
1、了解綠色、黃黑色等顏色的含義,激發探究周圍事物奧秘的興趣。
2、初步了解綠色與人們生活的關系,提高環保意識。
3、認識生活當中常見的安全警示標識,提高安全意識。
4、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電子大書、大自然綠色風景視頻和大自然被破壞視頻或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將準備好的綠色事物擺放在教室的不同地方,請幼兒來找找綠色。
——請幼兒說一說自己看到了什么綠色的東西。(我看到了綠色的)
——師:“綠色是一個漂亮的顏色,周圍很多東西都是綠色的。上次我們了解了紅色會說話,那綠色會說話嗎?會說什么呢?”
二、開拓視野。
1、了解綠色與我們生活的關系。
——(出示綠色食品標志、垃圾箱等)教師帶領幼兒認識這些標志和事物。
——師:綠色食品標志代表食品安全健康,綠色的垃圾箱代表環保,我們不可以隨手扔垃圾,要放進垃圾箱里,上面的可回收標志代表,廢棄的紙、塑料、金屬、玻璃要放到這里。
——教師播放大自然相關的短片,欣賞自然綠色,讓幼兒感受自然的美麗。
——教師播放過度砍伐等破壞自然的行為及后果視頻,讓幼兒感受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2、了解黃色與我們生活的關系。
——教師出示一張黃色的交通標志圖,請幼兒說一說它的含義,了解在生活中,黃色大多表示警告,在交通標志里面見得比較多。
——(出示電子大書),請幼兒說說黃黑色圖案表示的含義,了解黃色經常和黑色搭配著出現在我們的視野里面,它們所表示的也是警示的作用。
3、了解特殊行業服飾顏色的含義。
——(出示不同職業人的圖片)請幼兒觀察他們衣服的顏色,猜猜他們是做什么的。
——教師介紹服飾所代表的意義。(詳見幼兒用書P25)
——教師小結:很多時候,不同的顏色,會有特殊的含義,小朋友們看到它們的時候,想一想它們可能在告訴我們什么?
三、搶答游戲。
——教師說一種情景,請問幼兒可以用什么顏色來表示。例如:過年貼的對聯、提醒大家不可以攀爬等等。
活動應變
講到黃黑色標識的時候,教師可以制作大一點的實物教具,讓幼兒更清楚地看見,方便幼兒理解。
活動延伸
1、將生活中的物品按顏色的含義進行裝飾,例如,在有危險的區域貼上黃黑警示線等。
2、找找生活中還有什么有特殊含義的顏色的物品。
區角活動
語言區:將制成的圖冊擺放在該區域,鼓勵幼兒看圖說出標識內容。
美工區:投放彩筆、畫紙,鼓勵幼兒繪畫簡單的標識。
環境創設
在活動室特定的區域張貼對應標識,例如休息區,張貼綠色安靜標識(可請幼兒一起設計)。
家園同步
1、請家長帶幼兒到超市觀察蔬菜瓜果的顏色,并說一說它們的特點。
2、請家長帶領幼兒去植物園或公園,感受自然界綠色的美麗,培養幼兒愛護、保護自然的意識。
隨機教育
1、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標識時,請幼兒觀察并描述其內容,鞏固對標識的認識,建立日常的安全意識、環保意識等。
2、了解垃圾分類的知識,養成垃圾分類的好習慣。
相關鏈接
可以跟幼兒一起欣賞環保及交通安全類公益短片,加強幼兒環保及交通安全意識。
附錄:顏色代表的意義
紅色代表熱情、活潑、熱鬧、溫暖、幸福、吉祥
橙色代表光明、華麗、興奮、甜蜜、快樂
黃色代表明朗、愉快、高貴、希望
綠色代表新鮮、平靜、和平、柔和、安逸、青春
藍色代表深遠、永恒、沉靜、理智、誠實、寒冷
紫色代表優雅、高貴、魅力、自傲
白色代表純潔、純真、樸素、神圣、明快
灰色代表憂郁、消極、謙虛、平凡、沉默、中庸、寂寞
黑色代表崇高、堅實、嚴肅、剛健、粗莽
活動反思:
在小班孩子的生成活動中,生成的內容大多數來源于生活。所謂“顏色會說話”,就是指周圍所有的事物都會沖擊幼兒的視覺、聽覺、味覺和觸覺等感官。從幼兒好奇地發出第一個“為什么”“怎么樣”的問題開始,充滿新奇和快樂的探索就已經在他們的心中拉開了帷幕。“顏色”這個生成活動就來源于孩子的生活,幼兒對身邊的“顏色”有個直接、豐富的經驗和興趣,在尋找顏色的過程中,又產生了許多符合小孩特點的主題,這些隨機的教育契機又不斷促進孩子的發展。所以,小班的老師應該在充分理解幼兒的基礎上,從幼兒的生活中尋找閃光點,尋找孩子關注的熱點,以小見大,不斷調整自己的設想和計劃,與孩子共同創造奇跡
小班語言教案認識顏色 篇2
活動目標:
1、感受詩歌中的有趣意境,激發幼兒對大自然多彩的顏色產生濃厚興趣。
2、學習仿編詩句:躲在xx里,啟發幼兒大膽想象。
3、理解詩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4、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大膽參與討論。
5、引導幼兒在詩歌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準備:
故事磁帶,插圖,紅、黃、藍、綠標記若干。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師:小朋友,我們來玩捉迷藏的游戲好嗎?(幼兒躲藏,老師來找。)
二、欣賞詩歌
1、師:你們喜歡玩捉迷藏的游戲,調皮的太陽也喜歡玩,他會和誰一起玩呢?讓幼兒帶著疑問欣賞詩歌一遍。
2、后問:你覺得這首詩有趣嗎?什么地方最有趣?
三、演示教具,請幼兒再次欣賞
1、提問:誰把太陽的眼睛蒙起來了?太陽數數時,顏色們在干什么?哪幾種顏色躲起來了?躲在哪里?太陽又沒有找到它們?
2、跟著錄音,幼兒拿出顏色標志學說:顏色躲在xx里。
3、讓幼兒手拿顏色標志,說說:綠色還可以躲在哪里?黃色、白色、藍色……還可以躲在哪里?
4、老師提問:紫色、粉紅色……這些顏色可以躲在哪里?
四、分組仿編詩句
1、讓幼兒小組仿編詩歌的第二段。老師巡回指導,幫助幼兒合作、分工完成任務。
2、啟發幼兒大膽想象,老師幫助幼兒提煉詩句。
活動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在朗誦詩歌上,我的語氣還不夠柔美,導致孩子在念詩歌的時候也沒有加入優美的語氣,做為一名年輕教師,在活動的環節過渡上還不過自然,任需努力。還有幼兒在創編上遇到困難時教師要學會隨機應變,方便幼兒更好的學習。我還需要更多的努力,在積累經驗的同時我要將自己在活動中發現的錯誤慢慢改正。
小班語言教案認識顏色 篇3
活動目標:
1.體驗色彩中的情緒感受。
2.能大膽用色彩來表達情緒。
活動準備:
1.大型紙張看,各色顏料(油畫棒或水粉),畫刷。
2.幼兒用書第1冊第17-18頁。
3.音樂磁帶或CD。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感受色彩的情緒。
看幼兒用書,教師引導幼兒:"每個色彩娃娃的心里都有自己的故事,有的高興,有的傷心,有的熱鬧,有的安靜。你能感受到嗎?
展示各種顏色的顏料:"讓我們看看哪種顏色最快樂,你能把它挑出來嗎?"畫一幅快樂的畫。(可播放歡快,熱情的背景音樂。)讓我們用這些快樂的顏色來做一個游戲。
我們把最快的的心情畫出來。
二、展示作品并討論。
哪幅畫最快樂?
它用了哪些顏色?
它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活動延伸:
游戲:色彩娃娃抱一抱。
教師演示讓不同的色彩"擁抱",產生另外一種色彩:紅色和綠色"擁抱"變成了棕色;藍色和黃色"擁抱"變成了綠色;紅色和藍色"擁抱"變成了紫色。
幼兒在教師的幫助下嘗試。
活動反思:
《快樂的顏色》這一活動主要是讓孩子們掌握涂色技巧,發展小肌肉群的力量。活動中我以游戲“找蠟筆”為切入點,引發孩子們的興趣。在認識了顏色后,出示身體沒有顏色的顏色寶寶,請孩子們說說應該給它們什么顏色呢?抓住了孩子們探索、好奇的心理,牢牢的抓住了興趣點,讓活動順利進行。通過游戲,讓幼兒零距離接觸,視覺感官獲取顏色知識,師幼互動中感受合作的快樂。孩子在玩中學,學中玩,興趣濃濃。在孩子們的自由作畫時間了,老師巡回指導,發現較好或有自己創意的孩子就進行及時表揚,孩子們互相學習,很好的完成了作品。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設計了有趣的教學用具和游戲設計,整個活動,幼兒在愉快的氣氛中獲得初淺的社會經驗,體驗了解他人的快樂。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