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玉米的教案(精選6篇)
小玉米的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這些日子來,家長們帶著孩子到大自然中嬉戲、玩耍,發現了大自然的許多小秘密,并紛紛地把這些小秘密帶到幼兒園中與同伴分享。其中,很多孩子對玉米產生了極大的興趣,玉米是怎么長出來的?小小玉米粒怎么會那么整齊地排列在玉米上?玉米除了吃,還有什么用處?
在教師帶領幼兒認識玉米后,大家仍然意猶未盡,還想用自己的小手對玉米進行變身活動,經過師生共同探討,很快就生成出"我和玉米交朋友"這一主題活動。
活動目標:
1、在認識玉米的基礎上展開聯想。
2、引發對玉米制作物品的興趣,培養審美情趣。
3、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象的探索和認知,樂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現的結果。
4、通過觀察、交流與討論等活動,感知周圍事物的不斷變化,知道一切都在變。
活動準備:
1、玉米棒、玉米包衣、玉米須、玉米梗、玉米粒若干。
2、膠泥、色紙、膠水、彩筆、去掉尖頭的牙簽、棉簽、剪刀、圖釘、顏料、毛筆若干。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觀察各種不同的玉米材料
1、這幾天,小朋友從家里帶來了玉米,現在請你們去看看它們都有些什么?都有哪些特點?
2、幼兒帶著問題觀察活動區里各種不同的.玉米部件,教師傾聽幼兒的交談。
3、引導幼兒討論:
剛才我們都看到了什么?它們有什么不同?師;摸上去后有什么感覺?
二、引發聯想
1、這些玉米棒、玉米須、玉米包衣……它們看起來像什么?
2、如果把玉米包衣和玉米棒或是玉米粒和其他的玉米部件拼起來像什么?
三、創作玉米作品
1、幼兒自由結伴討論創作主題。
你們能用這些玉米部件合作制作出一些東西嗎?
2、制作前議論:
如果遇到……的現象,你會?
3、鼓勵幼兒合作,并會根據主題選擇玉米部件進行創作,教師適時給予幫助。
四、展示幼兒作品,互相欣賞與評價教師肯定和接納孩子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方式,分享創作的快樂。
小玉米的教案 篇2
目標:
1、嘗試用棉簽水墨畫的方法點畫上小下大、排列整齊的玉米粒,并能用不同的線條添畫玉米皮上的脈絡和玉米須。
2、對棉簽水墨畫感興趣,初步感受水墨畫表現形式的獨特性。
準備:
物質準備:
1、玉米底板、棉簽人手一份,墨水、毛氈若干。
2、用水墨繪制的大籮筐三個,畫架三只,大頭針若干。
3、多媒體課件。
經驗準備:
幼兒已有觀察玉米的經驗。
過程:
一、導入課題
1、孩子們,現在是什么季節?(秋天)
2、(出示玉米地的圖片)秋天是一個豐收的季節,你們看,地里的玉米都成熟啦!
二、嘗試用大小不一排列較為整齊的'圓點畫玉米粒
1、玉米可真多啊!(出示玉米棒的圖片)我們一起來仔細看看。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玉米,提問:
(1)玉米粒都是一樣大的嗎?(上面的是小小的,下面的是大大的)
(2)玉米粒是怎么排列的?(整整齊齊,像小朋友排隊一樣對對齊的)
2、小朋友們觀察得可真仔細,教師再次提問:
(1)如果請你畫一畫,你打算用什么形狀來表示玉米粒?(圓點)
(2)上面玉米粒用什么圓點來畫?(小圓點)下面的玉米粒用什么圓點來畫?(大圓點)
(3)用棉簽怎樣畫出小圓點呢?(輕輕的,快快的)用的墨水呢?(少少的)用棉簽怎樣畫出大圓點呢?(重重的,慢慢的)用的墨水呢?(要稍微多一些)分別請兩名幼兒分別上臺畫一畫,教師引導全體幼兒一起說說畫大小圓點的方法。
3、怎樣畫才能讓玉米粒排列得整整齊齊呢?(一一對應)教師邊示范邊引導幼兒說說一個對著一個畫。
4、提出畫玉米粒的要求:
(1)在玉米底板上用棉簽點畫上小下大的玉米粒;
(2)玉米粒一個對著一個,排列整齊;
(3)畫好后將棉簽放入紅色的籃子里。
5、幼兒自主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三、嘗試用線條添畫玉米皮的脈絡和玉米須
1、你平時看到的玉米還有什么其他的部分嗎?(玉米皮和玉米須)
2、小組討論:你想用什么線條來裝飾玉米皮和玉米須?(直線、曲線)
3、提出作畫要求:
(1)用棉簽的另一頭畫出細細的線條來裝飾玉米皮和玉米須。
(2)畫好以后將玉米貼到前面的籮筐里。
4、幼兒自主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四、作品評價:孩子們,我們的玉米豐收啦!教師引導幼兒根據玉米粒的大小和排列,說說你最喜歡的作品。
五、讓我們把摘下來的玉米帶回去和好朋友一起分享吧!(活動自然結束)
小玉米的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讓幼兒體驗特殊材料帶來的樂趣,激發孩子對美術的興趣。
2、學會正確連接魔法玉米的方法,培養孩子的專注能力。
3、通過粘貼創作立體作品,發展孩子的創新能力。
活動準備
1、材料人手一份。2、圖片。3、濕毛布。4、輕音樂。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魔術表演《魔法玉米》:教師展示一些魔法玉米,濕毛布(幼兒不知道是濕的),拿魔法玉米粒在濕毛布上按一下,連接魔法玉米粒,隨意做成一個造型)引起幼兒興趣。
二、基本部分:
1、認識材料,探討連接方法。
師跟幼兒探索魔法玉米的魔法之處:
師:“剛才魔術師用的是魔法玉米,是用玉米粒磨粉做成的,由于加了色素,所以不能食用。”
師:“毛巾上有水,魔法玉米因為蘸了水,所以能連接。”。請幼兒摸摸毛巾,并試著連接魔法玉米。
2、欣賞圖片作品《魔法玉米樹》。
3、教師示范創作《魔法玉米樹》。
師提醒幼兒先做樹干底盤、接著樹干、樹枝、最后樹葉。
4、幼兒分組制作立體樹,教師巡回指導。
(1)提醒幼兒按照樹的結構進行拼接制作。
(2)提醒幼兒用點力讓魔法玉米連接牢固。
5、欣賞作品,師幼共同來布置大森林。
教師:“你們看過光頭強的.動畫片嗎?森林里的樹木都被光頭強砍光了,讓我們小朋友的樹來幫助熊大熊二布置一個大森林吧。”
三、結束部分:
教師:熊大熊二是森林的守護者,我們要像他們學習,愛護樹木,才會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讓我們一起去森林散散步吧。
帶幼兒跟隨音樂圍繞作品欣賞,結束活動。
小玉米的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多個角度觀察玉米,了解玉米外部的結構特征。
2、培養幼兒認真、細致觀察及捕捉事物特征的能力。
3、學會把自己的想象和現實物體有效地結合。
4、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5、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玉米實物、白紙、記號筆、彩筆。
活動過程:
一、觀察玉米
1、整體觀察:這是什么,它長得什么樣?
2、局部觀察:玉米的形狀有什么特點啊?
3、細節觀察:玉米上有一顆一顆的'玉米粒,像什么啊?
二、畫玉米
1、師幼互動,引導幼兒刻畫玉米:畫這個玉米應該怎么畫?畫的時候要注意些什么呢?
(對玉米的穗子、顆粒等難畫的部位,教師可以適當的示范一下。)
2、幼兒畫:現在請你們把這個玉米畫下來,看誰畫的最有意思。(請幼兒用簡練的筆法把玉米畫下來)
三、啟發想象
教師根據幼兒刻畫的作品轉換角度,啟發想象:如果請你添上幾筆能變成什么?這個玉米倒過來像什么?你能把它變成什么?側看像什么?你能變成什么?
教師把幼兒想象的形象現場畫出來,起到點播幼兒的作用。
教師提供成品作品給幼兒欣賞,你們看,這個小朋友把玉米變成了什么?你喜歡嗎?如果只你,你會把玉米變成什么?為什么?
四、創造作畫
老師:原來把玉米換一個方向就可以變出不一樣的東西來。現在請你把玉米變出一個很奇特的東西,你們可以變一整只玉米,也可以變玉米的一個部位,還可以轉化各個方向來變,看誰邊的最神奇,還要想想你變出的是什么東西。
小玉米的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了解玉米的生長過程及一些玉米食品。
2、懂得珍惜糧食,愿意與他人分享,體驗分享的快樂。
3、知道人體需要各種不同的營養。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5、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活動準備:
玉米、課件、視頻
活動過程:
一、猜謎語引起幼兒興趣。
1、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了禮物,猜猜看它是什么?
一物生得真奇怪,腰里長出胡子來,拔掉胡子剝開看,露出牙齒一排排。
2、出示玉米
二、了解玉米的生長過程。
1、小朋友,你們吃過玉米嗎?你知道玉米是怎么種出來的嗎?(個別幼兒回答)
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看視頻教師解說)
2、個別講述。
3、(出示課件)教師小結:原來玉米是在春天播種,玉米種子開始慢慢發芽,農民伯伯開始捉蟲,施肥,玉米長高、抽節,然后長出玉米棒,吐出玉米須。到了秋天就收獲了金黃黃的`玉米棒了。
4、小朋友你有沒有種過玉米啊,那我們一起來學一學農民伯伯種玉米好不好?(幼兒模仿農民種植過程)
你看了農民伯伯種玉米有什么感覺呢?(個別幼兒講述)
教師小結:其實不只是玉米,農民不管種植什么都是很辛苦的。
那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教師小結:所以我們應該尊敬勞動者,平時在吃東西的時候不應該浪費,做個愛惜糧食的人。
三、了解玉米的多種吃法。
1、教師:農民伯伯種出了這么多的玉米,你們知道玉米可以做成哪些好吃的東西呢?
2、幼兒討論后個別講述。
3、(看課件)教師小結:玉米的本領可真大,嫩嫩的時候可以煮著吃,可以炒菜吃,老玉米可以爆玉米花吃,干的玉米粒還可以磨成玉米粉,可以做玉米飯、玉米粥、玉米餅等,原來玉米還有這么多的吃法呀。看得我都想吃了。
4、那人們為什么喜歡吃玉米呢?(幼兒個別講述。)
5、教師小結:原來玉米不僅是粗糧還營養豐富。對我們的生長發育都是有用的。小朋友平時在吃的時候可要多吃點。
四、懂得與人分享。
1、師:有一只小熊它特別喜歡吃玉米。它就種了塊玉米地,他種的玉米豐收了,你們猜猜看,它收了這么多的玉米他會怎么做呢?
2、幼兒討論,個別講述。
3、師:到底小熊會怎么做呢?我們一起來聽一個故事《小熊種玉米》
播放幻燈,教師講述故事,
提問:小熊是怎么做的呢?小熊和動物們一起分享了玉米,心里感到怎么樣?
4、師:如果你有好吃的好玩的東西你會怎么做呢?幼兒講述。
教師總結:原來分享是一件多么快樂的事情!
小熊給我們帶來了玉米呢,(老師分給大家)呀!不夠啊!孩子分享了玉米。
小玉米的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玉米的多種用途。
2、通過活動,讓幼兒體驗到勞動的快樂和豐收的喜悅。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小籃、籮筐、護袖、帽子、電飯鍋等。
活動過程:
1、讓幼兒閉上眼睛,張開嘴巴,教師把事先剝好的熟玉米讓幼兒品嘗,引起幼兒的興趣。
2、教師提問:“誰能告訴老師,剛才吃的是什么?”“什么味道?你以前吃過嗎?”(幼兒相互交流)
“讓我們一起去看看我們種下的玉米怎樣?
3、帶幼兒去園內的玉米地。
(1)先引導幼兒觀察玉米苞子和玉米穗子。啟發幼兒能說出有的玉米苞葉和穗子已經變黃了,是成熟了;有的玉米苞葉和穗子是綠綠的,里面的.玉米是嫩嫩的,還沒有成熟,所以還不能摘。
(2)老師示范掰玉米,一手扶著玉米桿,一手用力往下掰。
(3)幼兒掰玉米,教師指導。
4、師幼坐在田頭邊休息邊討論吃玉米的好處,知道玉米是粗糧,了解玉米的用途。
教師小結:玉米的用處很多。
(1)可供食用。(煮玉米棒、爆玉米花、剝粒炒菜等)玉米含大量維生素和胡蘿卜素,有健腦作用。
(2)可供工業作用。(玉米用來釀酒、制淀粉、制糖漿、葡萄糖、塑料、酒精等)
(3)可用來榨油。(玉米油是一種優質食用油,有一定醫療作用)
(4)可用作飼料。(玉米全株都可作飼料用。有“飼料大王“的稱號)同時安全教育,提醒幼兒:已霉變的玉米不能食用,里面有許多有害物質。
5、幼兒動手:先剝去玉米外面的苞葉,再洗干凈,然后放進電飯鍋。
活動延伸:
1、一起品嘗煮熟的玉米棒,并相互談談成熟的老玉米和嫩玉米有什么不同的味道。
2、在已學習剝豆的基礎上,把摘下來的玉米先剝去苞衣后洗干凈,再把玉米粒一顆一顆地剝下來放在盤字里。
3、把剝好的玉米粒送到廚房給阿姨做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