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 教學設計
第二章 沿海萬里行
第一節“祖國心臟”——北京市
教 學 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了解北京優越的地理位置。運用地圖說出北京市的位置、范圍。
2.了解北京地形和發達的交通條件。
3.搜集資料、運用地圖分析北京成為功能齊全的國際化大都市的原因。
4.了解北京的城市職能。特別是北京的政治、文化、交通地位。
5.運用地形圖、通過查閱資料并用語言描述北京市的地形特征,能在地圖上找出北京市的主要公路和鐵路干線名稱。
能力目標:
本節主要采用“讀圖分析”、“合作探究”、“總結歸納”等方法展開教學。充分利用大量的閱讀文段、景觀圖片等資料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運用各種專題地圖,培養學生正確的運用地圖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對學生進行熱愛祖國,熱愛首都的愛國主義教育。
2、對學生進行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觀教育,使其樹立初步的環境觀和樸素的可持續發展觀念。
重點:
北京市的城市職能。
難點:
1.北京市的城市職能與地理位置、地形特點及交通狀況的因果關系。
2.北京市的環境問題。
●教學重難點及突破:
恰當運用專題地圖逐項分析北京的地理位置、地形特點以及城市職能。通過讓學生搜集資料,使學生對北京有更深的了解,如,聯系當前的時政內容探索理解北京在我國城市職能中的作用。
●學習方法:討論法、讀圖分析法
●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師生互動:查閱地圖冊p17,復習沿海15個省區的名稱,引入新課
“ 祖國的心臟”—北京市 (板書)
二、 新課學習:
(一) 北京的自然環境:
1、 北京的位置、地形、河流:
教師指導: 讀圖p30圖2-1《北京地形》
學生活動: 完成p30“活動”no1、2讀出北京位于哪一個地形區,并分析得出地形特征。
教師小結歸納;北京市位于燕山以南,太行山以東華北平原西北部。
2、 氣候特征:
學生活動:閱讀“北京之夏”
教師指導:分析北京屬于哪一種氣候類型并分析氣候特征。
學生活動: 讀圖,分析得出北京的氣候類型和氣候特征。
教師小結歸納:溫帶季風性氣候,雨熱同期,集中于夏季。
(提問):我們到北京旅游選擇哪個季節?
(二) 北京的城市職能:
1、全國的政治中心:
師生互動:閱讀p31“天安門廣場”,要求根據課本內容畫出天安門廣場的平面簡圖。 (略)
學生活動:分析、歸納天安門廣場的象征意義。
2、 全國的文化、教育、科學中心:
學生活動:(1)閱讀p31教材內容和p32“閱讀“內容
(2)查閱《地圖冊》p19《北京主要文化機構和設施》
教師小結歸納:北京教育、科學、文化發達,集中了百余所高等院校和圖書館,博物館等眾多文化場所。
3、 全國的交通樞紐,重要的經濟中心和對外交流中心,成為國際化的大都市。
學生活動:(1)、查閱《地圖冊》p20,了解北京四通八達的鐵路、公路等交通干線——交通樞紐。(2)、閱讀教材p32“北京的世界文化遺產“及《地讀冊》p19《北京市區主要旅游景點》
師生互動:閱讀教材p32-33正文內容,明確北京成為全國重要的經濟中心和對外交流中心。
(三) 北京市的環境保護:
學生活動:1、閱讀p32“北京市的環境問題“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