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外交的起步 教學設計
三、萬隆會議的聲音(板書)中考資源網
1.萬隆會議召開的背景(板書)中考資源網
(教師引導)中考資源網請同學們從課本中找出相關的對萬隆會議背景的描述。中考資源網
(學生看書,教師總結)中考資源網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帝國主義勢力遭到嚴重削弱,世界被壓迫民族反對帝國主義、殖民主義的民族解放運動蓬勃興起。中考資源網亞非地區的政治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中考資源網亞洲首先沖破了殖民體系的枷鎖,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亞等南亞和東南亞國家相繼獨立,朝鮮和越南建立了人民民主國家,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印度支那3國人民取得了抗法戰爭的勝利。中考資源網亞洲的崛起鼓舞了非洲的民族獨立運動。中考資源網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突尼斯舉行反帝武裝斗爭,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民爆發了爭取民族獨立的大規模群眾運動,“沉睡的非洲”已經覺醒。中考資源網到萬隆會議召開的前夕,亞非地區出現了近30個民族獨立國家。中考資源網帝國主義、殖民主義不甘心自己在亞非地區的失敗,特別是戰后登上資本主義世界霸主地位的美國,感到亞非形勢的變化對其稱霸世界的全球戰略是一種威脅。中考資源網為此,它在朝鮮戰爭后繼續奉行實力政策,加緊在遠東和東南亞制造新的緊張局勢,并公開插手印度支那事務。中考資源網1954年4月初,艾森豪威爾以多米諾骨牌一個倒、倒一片來比喻印度支那的形勢.鼓吹美國必須介入印度支那以頂住所謂共產主義的攻勢。中考資源網杜勒斯更認為,印度支那的丟失很可能會造成美國全球戰略中整個遠東陣地的崩潰。中考資源網1954年9月,在美國一手策劃下,以西方國家為主體的軍事同盟一一東南亞條約組織成立,嚴重破壞了日內瓦協議給東南亞地區帶來的緩和形勢。中考資源網美國利用這個組織把冷戰正式引進了東南亞地區。中考資源網在此期間,美國不僅通過它的軍事集團來“遏制”新中國,還同中國臺灣當局簽訂所謂“共同防御條約”,公開在我國臺灣地區進行戰爭挑釁。中考資源網一年以后,在美國的策劃與支持下,旨在鎮壓中東各國民族解放運動的“巴格達條約組織”成立。中考資源網美國通過“巴格達條約組織”把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與亞太地區的軍事同盟體系連結起來,形成了一個以美國為首的,包圍社會主義國家的新月形軍事同盟條約網。中考資源網此外,美國還積極推行“第四點計劃”,加緊向亞非國家進行滲透。中考資源網美國的所作所為,嚴重威脅亞洲新興國家的獨立和安全,將導致殖民主義的東山再起。中考資源網在這種形勢下,新興國家進一步認識到相互支持,團結一致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的必要性。中考資源網為了本地區的和平與安全,他們希望通過共同的努力排除外來勢力,緩和亞洲的緊張局勢。中考資源網一些國家的領導人從本國的實際利益出發,認為避免卷入冷戰的漩渦對己更為有利,決定采取和平中立的外交政策。中考資源網印度總理尼赫魯說了一句形象的話:“不能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中考資源網正是在這些思想指導下,亞洲國家之間的橫向聯系加強了,一些國家開始同中國建立和發展友好關系。中考資源網1954年12月底,南亞5國總理在印尼茂物舉行會議,研究召開亞非會議問題。中考資源網在亞非國家和平中立傾向進一步發展的情況下.經過亞非國家的共同努力,亞非會議排除了帝國主義的干擾和破壞,如期舉行。中考資源網